APP下载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

2021-11-24黄世美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21期
关键词:理性精神政治认同高中政治

黄世美

摘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理念也愈加深入人心。政治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点自然也不例外。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完成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对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育予以充分重视,并且加以有效实践,为学生综合发展助力。基于此,以下就将高中政治教学作为载体,着重分析培育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策略,希望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政治核心素养;理性精神;政治认同

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显然,传统的教学难以达成这一目标,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学工作者,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学习新理念,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展开深层次的剖析、解读,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实施政治教学,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育,助推学生全方位提升。那么,在实际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培育学生政治核心素养呢?具体如下。

一、构建问题情境,培育理性精神

在以往的高中政治课堂上,存在着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即部分教师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沦为学习的“机器”,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显然,如此单一、老套的教学无法彰显科学性,更不具备理性。新时期下,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革新教学理念和方法[1]。其中,情境教学法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在此期间,学生会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积极思考、探究,助推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当然,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的中心思想进行问题情境的构建,凸显问题的针对性。另外,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讨,让政治学习更加自由、民主。如此,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而是主动参与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不仅彰显了学生的主人公地位,还实现了学生理性精神的培育。例如:在教学“美好生活的向导”中的“生活处处有哲学”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并未按照以往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是构建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市场经济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等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无论是青少年还是老年人,都开始热衷购买名牌。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群众忽略个人经济情况,选择购买名牌。你认为这样的消费观是合理的吗?”以这样的方式实施教学,引导学生将政治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对“消费观”形成更加清晰的了解,同时也起到引领学生的作用,让学生懂得结合实际情况,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达到理性精神培育的目的[2]。

二、实施案例教学,培育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学生拥有良好的政治认同素养,对于其正确道德准则和价值追求的形成十分有利。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教师要加强正面引导,在完成政治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值得注意的是,高中阶段的政治知识有些抽象,为了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激起学生探究政治的欲望,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更加认可我国的社会体制[3]。例如:在教学“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中的“政府的权利:依法行使”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如若教师将教学局限在教材上,学生很难深刻理解、记忆。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扫黑风暴》这一电视剧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就可以对政府的权力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懂得“官员不作为就是腐败”这一道理。另外,教师还可以适当融入热点新闻,并对其进行解析,让学生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形成更加充分的把握。不仅如此,还可以和西方国家联系起来,对比中西方政治体系的差异,明确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政治认同感。

三、拓展法律内容,培育法治意识

细心观察高中政治教材,可以发现其中涉及到丰富的法律知识,但是由于内容有些抽象,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感到吃力、困难。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有必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润色处理,将教学内容转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角色扮演等,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在演绎中感受法律,懂得法律的重要性,为法治意识的培育创造良好条件[4]。例如:在教学“民事权利和义务”中的“认真对待权力和义务”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探究材料作为入手点,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就上述材料进行演绎,再现材料场景。当听到要表演时,学生表现得十分兴奋,积极投入其中,很快,一场出色的表演呈现在大家眼前。当演绎完毕后,教师导入如下问题:“①从道德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②从法律的角度上谈谈自己的看法;③小林父母认为要向失主收取报酬,你认为这合理吗?”通过逼真的演绎,鼓励学生直抒己见、畅所欲言,初步形成法治概念,并在教师的辅助下了解民事法律关系及其相关要素,掌握民法現状和前景,学会正确辨别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育学生政治核心素养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职责,值得受到充分的重视。高中政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中的引路人,更要认识到这一点,在把握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政治知识和政治核心素养之间的契合点,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为学生构建更加高质、高效的政治课堂,在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政治核心素养,为今后学习和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李超民, 张彩玲.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1).

[2]陈秋艳.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研究[J]. 文理导航, 2020, 000(004):P.83-83.

[3]桑建军.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科学精神核心素养培育研究[D]. 沈阳师范大学, 2020.

[4]韩双茹. 探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意义及方法[J]. 学苑教育, 2020(5):17-17.

[5]秦琴, 贡和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审美课堂建构策略[J].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 506(06):3-5.

猜你喜欢

理性精神政治认同高中政治
基于“韦伯命题”的视角理解“四个全面”战略的实践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以知怡情,让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