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探究

2021-11-24岩杰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就业导向

岩杰

摘要:以就业为基础,强调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性学习是目前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一大基本指向。由于中职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为满足人才市场对中职技能型人才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也必须对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作出恰当的调整,满足相应的教学目标。这是提升学生适应岗位能力发展的关键,并在实践过程中完成人文素养拓展。本文探讨了以就业为导向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由开展专业比赛、明确就业观念、做好课堂准备、展开项目教学等等策略去构建中职课堂,以就业为导向展开中职计算机教学,为中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基。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

以就业为基础导向,已成为中职学生发展的必要需求之一。针对于就业视角下的中职管理工作发展而言,面对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状况,教师更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以社会需求作为出发点,让学生及时谋得工作岗位,并尽快适应相关工作内容。这是就业导向下中职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学校办学的关键,让学生在实际工作领域之内具备相关的技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本真意义所在。必须了解到就业导向下中职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实现教学发展,完成后续多样性人才的打造。

1.中职计算机课程教育现状

中职学校培养的应该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前,中职学校强调的是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这样的课堂内容也显得毫无效果。对于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它不能够将知识直接的传递给学生。否则的话,学生也只能够停留于被动接受状况,在教学课堂上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综合思维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却缺乏操作经验,其实课程教学不满足学生基本需求。很多中职计算机教师同时肩负着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教学任务,他们无法完成计算机实践操作。这时,也需要加强教师的实践操作本领,使之适应当前的实训发展,它是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的核心。

2.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

2.1开展专业比赛

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经过多年的探索,提出“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口号说明,对于职业教育内容发展而言,大赛仍是其教育成果检测一种重要平台,结合我校师生实际,动员学生参与到各类大赛之中,并通过专业参与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对于学生而言,也能够在大赛内实现专业能力的发展,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自主的弥补学生之前的学习不足。在大寨的参与过程之中,與同校师生进行共同竞争,这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互动,也完成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面对中职教育工作的培养定位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要讲究其实效性。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相关的目标,在大赛参与过程中,要总结学生前阶段学习的不足,对于大赛参与过程进行恰当的分析。随后,借助各类渠道,让学生自主对于专业项目自主拓展,针对项目进行分析。结合这些专业比赛弥补自身在计算机专业知识方面学习的一些不足,并完成学生的学习发散,这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应用能力。

2.2明确就业发展观念

明确就业发展观念强调对于就业目标的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科学制定相关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计划,加大校园内校本教材的开发力度。中职教育的基础目标是培养一批合格的劳动者,而主要职责是培养一批为社会第一岗位服务人才。这也说明,在培养目标时,要考虑到中职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中职教育自身特点进行恰当的分析,满足相关的计划。在中职课堂上,中职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够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呢这要求中职计算机教育工作者了解到企业与社会对于中职学生的要求,在年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比赛成果展览向外界做出展示。这项工作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展板软件的制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企业对接的知识连接起来,使得学生及时了解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需求。另外,在学校内可以推荐两种路线让学生进行学习借鉴。一是借助各类慕课网站了解用户需求,尝试做出投标,运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自我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开设淘宝店铺,提供所需的相关服务。通过这样的途径,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在就业时能够帮助学生弥补自足,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快速发展。

2.3采用先进教学方法

利用先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借助这些方法进行自我总结。对于当前学习课堂的构成而言,任务驱动法将是基于构建主义理论进行发展的一种方法。以任务驱动法为核心,要求学生对于特定的学习任务做出展示以及分析,这也是基于目前中职计算机课堂进行融合的关键要求。帮助学生对于课件进行演示以及讲解,随后,其他学生对于已经做的课件进行恰当的分析,这能够增强学生对powerpoint的软件操作应用能力,同样也锻炼了学生在公共场合的演说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而言,有着积极意义,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qq群、微信群这些新平台,基于多人互动模式,让所有爱好该专业的学生聚集在同一平台之内。可就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恰当的分析。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今后计算机课堂的构成状况,并帮助学生加强学习以及理解,这样的辨析课堂符合学生的学习认识,在这样的先进教学技术手段融合过程中,更能够发现学生自身的思维,让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变得更加可靠。

2.4充分做好课堂准备

对中职课堂而言,计算机理论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教师主体讲解方面,以课程为其发展方向,这样的教学内容十分的枯燥,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也对此感觉到枯燥无味,甚至十分的疲倦。基于扎实做好教学准备,实现后续计算机课堂教学内容拓展,计算机教师一定要提前重视课堂的布局安排。精心准备课堂计算机基础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从书本课程定义内容出发,它都是就业向下学生所接触的一些重要知识。从基础的入门软件到后续的图片储存、目录编写等等内容,有了word的学习,学生再次对于计算机知识认识了解就会变得容易多了。

例如,在教学《表格制作》这一课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提前做好学习准备,全面分析教材内容,它包括教材版本上的指导思想以及章节重难点,每个小节包括的学习内容。其次,教师要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计算机学习状况,对于学生计算机知识储备以及计算机学习能力拓展状况进行分析,为高效课堂的打造进行逐步铺垫。在此课堂的融合过程中,最后环节,教师要结合就业为基础的知识内容学习,对于课堂进行目标设定。本次课程的目标包括三部分:第一,了解简单表格格式化方法。第二,能够熟练的设置表格的格式、对齐方式、边框和底纹。第三,全面掌握word表格中文字对齐方式。教师结合就业导向内容,成功对课堂做出调整,基于教学流程进行逐步优化,并设置预案环节,为高效课堂的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

2.5开展项目教学法

中职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到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就业以及生活。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领域之内,必须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由此,中职计算机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理论知识发展特性,强调教学内容的拓展,并让学生在计算机实验、计算机实训以及计算机动手操作方面,完成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也是目前计算机课程教学对中职学生的任务指标。在教学实践中,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作为其核心,能够调整学生的学习状况,任务驱动课堂教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思想,在项目教学法领域下,它让学生将课堂中的知识调整在一起。通过一个完整的课堂建设,项目教学法將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一种有效工具。

例如在教学photoshop时,会涉及到各类磁性套索工具,渐变工具,魔棒工具,它都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对于各类自由工具的选择,要综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当地产业产品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如当地产业产品主要为玩具工艺品,那么,教师就以随机选择一种产品或者工业品对其作出分析。在理论课堂教学拓展基础之上,完成教学内容的发展。同样,教师也可以引用学生活动相片作为素材,让学生做好班级学习。在相应的图片转换、色彩调节、饱和度调整过程中,基于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所带来的乐趣。这能够让学生更为扎实的掌握技术内容,激起学生对于就业的认识观念,并实现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

结语

面对中职计算机课堂的构成状况,在信息时代来临之时,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无处不在。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成为中职学生必备的一种素养,就业导向下计算机课程教学,要坚持立足学生实际,把握人才市场对学生发展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项目教学、做好课堂指导、明确就业观念、展开就业比赛、拓展教学方法,借此实现中职计算机课堂的转变。对于如何实现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转变,也需要中职计算机教师进一步作出反思。强调计算机教学模式创新,最终培养出与社会接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蔺媛媛. 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环节探讨[J].  2021(2014-5):124-126.

[2] 齐红丽, 钱琳.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析[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 v.16(10):98-99.

[3] 张晋. "以就业为导向"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J]. 电脑乐园, 2019.

[4] 王靖, 李琴.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优化研究[J]. 数码设计(上), 2019, 000(008):32-33.

猜你喜欢

中职计算机就业导向
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准、精、特、趣”的四大追求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药学生色谱分析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