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初探
2021-11-24李玲
李玲
摘要:新课改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内容,其核心主旨是让学生可以真正参与教学,获取知识,在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中自我发展,提升综合素质。而语文核心素养是在新课改逐渐深入下提出的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具体教学中加以渗透,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素养,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改革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的重点目标之一。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强化对语文知识的讲授,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感知语文知识中蕴含的人文情怀,进而为强化整体的人文素养以及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奠定良好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为了满足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但值得思考的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是否彻底?创新的方法是否正确?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偏离了新课改的轨道,那么一切将会变得毫无意义。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落后保守
虽然新课改对教学观念改革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导致目前我国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依旧保守与落后,他们仍旧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想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这样不仅无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而且使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异常枯燥,学生无法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势必无法得到提高,而高中语文的整体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二)教學内容相对狭隘
语文是一门知识面较为广泛的学科,其存在于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世界的丰富多彩。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有些教师仍旧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语文教材中,他们将教材中的知识按部就班地传授给学生,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知识点进行拓展与补充,这样不仅阻碍了学生知识积累的速度,而且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严重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语文教学的良好发展。
二、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一)运用现代化技术,完善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改革是有目的性的,只有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不断地进行知识的融合,才能促使学生的学习意识得以全面增强。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不断地进行课程的优化,活跃课堂气氛,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课程的调整,以形象性的方式为学生带来独特的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吸收和掌握丰富的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持续运行和实施。
例如在教授《江南的冬景》这篇课文时,为了优化知识呈现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在课前,教师需要通过互联网收集下载了一些关于江南冬景的图片,并将其制作成课件。上课后,教师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熟悉课文的内容。然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展示课件,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感受江南冬景的魅力。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还需针对作者的表达,按照课文的段落进行介绍。同时,再带领学生分析作者的描写手法。这样一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了知识呈现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知。
(二)发挥人文功能,强化文化传承
高中语文教材集众多经典传统文化资源于一身,因此,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根据教材内容挖掘其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文化熏陶,并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更多地加强师生交流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民主、开放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解读经典文献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加深对经典文献的理解与感悟。
例如在教学《齐桓晋文之事》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以和为贵”是否适用于国家治理的问题,而后引导学生通过文章的阅读提出自己的看法。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孟子将孔子“和为贵”思想继承并发扬光大。孟子认为,要想做到“治国”,首先要做的是把本国的老百姓管理好,领导者身先士卒,做好表率,由己推人,让全国上下形成一个“上贤下孝、黎民不饥不寒、和平安定”的和谐局面。但这种和谐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是相矛盾的,由此教师就可以通过不同背景下的引导,使得质疑的过程更加具有思辨性。从经典文学中也要启发学生感知古人的伟大,通过经典文学语句的学习来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身的见解,为加深对经典文学内容的理解奠定良好基础。
(三)精心设疑,引导实践探究
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心理成分之一,是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材内容相对有限,语文教师往往采用统一的固定教学方法,致使语文课堂教学过于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缺乏良好地学习习惯,又缺乏学习自控能力,对于单一的语文知识难以产生学习动力,只能把精力集中在较有趣的内容上。为此,语文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倾向,将其固有的语文教学内容与高雅趣味的语文实践相结合,给学生以全新而生动的课堂体验。
例如,在学习《我和地坛》这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用集中提问的方式设计出一系列的教学问题,如,作者为什么喜欢去地坛?在地坛,作者整日都在思考什么问题?分析通过母亲的举动,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格?从古到今,有哪些颂扬母亲的故事和诗文?在文章阅读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参与讨论,并将最终的结果表达出来。透过题目的环环相扣,使得学生能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情况下,归纳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而提升语文课堂设问的有效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高考意味着人才需要标准的变化,而高中语文作为高考中占比大,且为众多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在高考进行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高考的改革,培养更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余学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08):87.
[2]王红.高中语文教学的反思与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20(35):100+102.
[3]杨伟平.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青海教育,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