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应对供应链重组的挑战
2021-11-24李中阳
李中阳
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叠加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打乱了“全球化”进程的步伐,致使“全球化”变革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并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不可预测的挑战。“逆全球化”的浪潮也拉开了全球供应链向着多元化、区域化、本国化、割裂化趋势发展的序幕。与此同时,面对类似全球性健康危机事件的冲击,全球供应链所暴露出的各种弱点也对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百年沧桑岁月,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此刻,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在变,生产力资源在变,全球供应链上下游的地位在变,不变的是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去”,登上全球经济舞台的步伐与决心。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崛起速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不仅弥补了前几次工业革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而且身处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面对着全球生产力的再布局,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机遇。国际格局已经由西方主导变为东西方平衡,而中国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发展模式多样化的趋势也势必打破现有的国际秩序,新的国际秩序已经悄然形成。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充分发挥人力成本优势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协作。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多产业,全门类的工业体系,在全球价值链中确立了不可撼动的制造中心地位。而伴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大,我国确立了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战略。这无疑能够极大的稳固提升我国在国际供应链中的地位。
着眼未来,中国必将引领全球制造,再创中国奇迹。但反观当下,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孤岛主义、再叠加中美贸易冲突和疫情的蔓延,致使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面临极大的冲击,世界产业分工格局不断重塑,经济“逆全球化”格局开始显现。因此,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应对未来的变化,确保我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不动摇就成为当下决策的重中之重。
一、疫情对全球产业供应链的影响
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了全球发展的再平衡。随着时间周期的拉长,疫情的短时冲击所带来的周期性压力已经演变为全球的结构性问题。三重失衡已经深刻的改变了各国在全球的价值与地位。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在供应链裂变、贸易关税、病毒封锁的共振下,新兴市场变得极其脆弱。全球资本投资方向的转变,让“马太效应”体现的更加明显,金融市场强者恒强,而弱势群体的生活则更加艰难,并可能导致更多次生风险的发生。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与此同时,全球依然处于经济衰退的周期,各国面临的是有史以来除去大萧条最严重的危机。疫情导致的生产要素流动受限,必然引发有形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放缓,进而导致全球供应链体系的调整,甚至是中断。而伴随着疫情的持续,供应链危机将由局部扩散到整个链条,由上下游连接不畅到消费端萎缩负反馈到整个链条,由链条时冲击演化为全网式冲击。可能产生的结果就是我国供应链体系面临加速转移、供给中断、链路失控等风险。
中美作为全球前二的经济体,中美竞合关系的发展已经成為影响全球国家关系的核心动力和关键变量。其在各产业领域的竞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全球的经济秩序。得益于我国优秀且迅速的疫情控制措施,我国复工复产的步伐稳健推进,出口复苏,就业逐步稳定,经济领先全球率先进入复苏阶段。这也决定我国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龙头。
但是,经济复苏在不同的行业也存在差异。整体来看,制造业下降快,恢复也快,呈现“V”型的曲线。随着疫苗的投入,企业逐渐恢复生产、消费端需求上升,制造业的恢复必然快于其他行业。而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提醒着人们医药制造业将在未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各种政府出台的刺激政策会随着疫情的控制而调整,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央行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政策转向,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全球供应链带了新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通过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的相互交织,世界各国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而疫情带来的冲击,谁也难以幸免。在这种影响下,全球资本主义会出现一个荒谬的现象——供应链离家更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减公司的短期利润,但同时也会提升整个系统的弹性。全球供应链的变革可能才刚刚开始。
二、全球供应链重组下的机遇
国际格局的转变,使全球化这柄双刃剑展现出另一面锋芒。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使“逆全球化”进一步加速。同时,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侵蚀,也引发各国政府出台逆全球化政策。跨国公司采取缩短国际产业链的做法,无疑让去全球化成为新的趋势,如此看来,疫情并不是催生去全球化的动力,而是为去全球化的政策提供了合理解释。
后疫情时代,全球化将转变为有限全球化,世界格局将向着“区块化”发展。比如RCEP。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也是顺应区块化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高质量制造,抢夺全球供应链高地。区块化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的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区块和区块之间的交互形成全球性连接。
当下,我国在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基础上,积极把握国外疫情空窗期,扩大国内企业出口,继续巩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制造大国地位的同时,要强化自身基础性科技,扩大大宗商品话语权,向着制造强国进发。
在疫情的冲击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外迁”的风险。世界产业价值链分工面临重塑。跨国企业在面对本国政策及全球生产力分布不平衡的背景下,也将更加重视重构企业的供应链,提高供应链弹性以应对不可预测的风险,加强健壮性。不仅我们国家,各国产业链的脆弱性也在这场疫情中暴露无疑。我们更应该借此时机,强化本国的“全产业链”布局,扩大对原材料及中间产品销售渠道的控制,强健国内供应链。
美国、欧盟、英国等发达经济体在疫情中也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鼓励本国制造企业回流,例如美国就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以此来吸引全球资本。而东南亚、南美等一些生产力廉价的国家也趁此机会,加大承接从中国迁移出的生产订单。这也给我们的供应链造成一定的困扰。一方面,以医药、军工、半导体芯片、航天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面临打压,使得高端产业面临技术脱节。另一方面,在我国产业升级、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进发的背景下,中低端产业也面临着对外迁移的需求。
产业转移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而通常这个过程是缓慢的。由于我国具有齐全的产业体系,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广阔的下沉市场,因此,这种竞争优势使国外产业迁移短时间内无法完成。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不会改变。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更应该抓住机遇,强化弱项,不断巩固和加强对跨国企业的吸引力,在更深层次、更广的范围内,更加有力的深嵌全球供应链体系,甚至主导全球价值链。
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稳中求进”仍将是中国2021年的总基调,扩大中国企业在世界商业社会的影响力,就必须多方面的巩固和夯实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中国企业应对供应链重组的建议
回看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来,中国企业正逐步迈上世界舞台,中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与日俱增,这也注定了中国企业将在未来的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改革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认清国内国际形势,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步。中国企业首先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国家近些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重塑丝绸之路”等大政方针都在引导企业加快创新步伐,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努力突破国外核心科技的掣肘。中国企业也一定要利用好国外疫情的停摆期,积极学习借鉴国外优秀供应链管理企业的经验,通过学习模仿,尽快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企业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
中国企业要积极利用国家搭建的供应链平台,探索在疫情下提高供应链产能,探索多边合作框架,利用各种资源优势,整合上下游资源,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在价值供应链中发挥更大的话语权。
除此之外,中国企业也可以考虑在国外优质企业面对疫情困难无法为继时,选择投资布局。当前海外疫情局势依然不容乐观,不少海外企业受制于疫情停工停产,资金链较为紧张的企业势必急需资金补充,此时企业合并重组或出售的需求会增加,疫情打压下估值水平的下降也进一步增加了这些项目投资吸引力。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企业在投资海外企业时,也要聚焦与国内实体经济具有更强协同效应的标的。
中国企业还可以选择与海外一些行业领先的企业加强合作,充分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或技术优势,与海外企业合资建厂或技术引进来帮助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更快的取得话语权与优势地位。尽管当前不少海外国家对前沿的科学技术领域的投资出台了较严格的限制措施,但在数字化科技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在先进制造业、应用软件开发领域仍大有可为。
疫情的冲击,给所有企业都敲响了警钟,这次疫情也是对所有企业供应链灵活性的一次考验,“攻守兼备”成为必然的选择。对于出口依赖较多的企业,海外市场与本土市场同样重。“中国+N”的供应链结构将会成为众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举措。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国家提供的有力贸易政策,筛选符合自身需要的海外国家或市场,构建多地点供应体系,增强生产健壮性,从而提升企业在面对突发风险时的灵活性,从而能够稳定自身在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获得更多的订单。比如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中国企业可以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区域供应链中心。
关注世界新兴产业的发展。在世界紧密连接的今天,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企业需要紧跟世界产业变革,在重大产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卡位关键技术。例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契机。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抢占新能源的技术高地,中国企业可以借助国家对行业的支持,積极投资海外新能源领域的新技术,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方式,从而带动中企“走出去”。
四、总结
疫情等不可预知的风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企业当下面临着全球供应链重塑的危机,既有产业链迁移的“危”,也有深嵌供应链,奠定供应链话语权的“机”。总体来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机会依然大于风险,中国企业应该抓住机会,拓展国际化经营的视野,“走出去”参与到全球供应链重组的浪潮中,力争稳固企业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20年第7期
2、《电子产品世界》2020年第10期-《疫情之下,企业如何应对供应链挑战》
3、《中国走出去》第十期《疫情“新常态”下企业走出去》
4、《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的对策和出路》
5、《今日中国》2020年10月《后疫情时代,各国更需携手保障供应链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