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小学课后服务课的困难和建议
2021-11-24郭柏琼
郭柏琼
摘要:近几年,小学课后服务课是个热门话题。课后服务课是发挥小学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是解决“四点半难题”,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但课后服务课处于起始阶段,面临诸多困难和困惑,对此,笔者做了一番思考,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课后服务课 困难 建议
小学校内课后服务,是发挥小学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小学在校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优势,在规定教学任务之外开展的便民服务措施,是综合施策减轻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孩子放学困难的重要举措,是教育为民服务、政府为民办实事,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然而,课后服务课处于初始阶段,存在诸多困难和困惑,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笔者做了一番调查与思考。
一、承担课后服务课面临的困难
笔者所在的小学属新建城区学校,由于毗邻美丽的东江湖,地理位置优越,自政府大开发以来,高楼林立,商铺繁多。乡镇、新区、鲤鱼江很多住户搬迁至此。为此,学校进行了大规模扩建,现学生增至一千三百多人。学校曾向家长做过以下内容的调查:1、你的职务是什么?你下午下班时间是几点?2、你愿意让你的孩子参加课后服务课吗?3你的孩子愿意参加课后服务课吗?如果参加课后服务,你认为交多少费用合适?4、你对课后服务课有什么建议?
调查结果,有55%的家长下班晚归,不能在放学第一时间接孩子;由于成绩落后、不能及时接孩子等原因,70%的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课后服务;95%的孩子愿意参加课后服务。至于费用,家长认为,只要不违背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家庭能够承受的范围就好说。
由此看来,课后服务成为大部分学生、家长的刚性需求。
2019年2月28日,湖南省《关于做好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湘教发2019年4号〕和郴州市《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的通知》(郴教通2019年61号)文件出台,为各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城区各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静观课后服务实施两年以来,因为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课后服务工作仍然很不平衡,整体不尽如人意。课后服务需要解决的问题仍不少。
1.课后服务场地受限仪器设备紧缺。
笔者所在学校是新建学校,主体工程虽早已投入使用,但运动场尚在建設之中,除文化课等室内课能满足校内课后服务课场地需求外,其他如田径、社会实践课等不具备开展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场地条件。
教学仪器设备较紧缺。功能室设施设备尚在完善之中,而参加课后服务课的学生人数多,诸如手工版、舞蹈班、书法美术班人数已达60余人,要开展课后服务,显然捉襟见肘。
2.专业教师严重缺乏。
中小学教师缺乏是目前我市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校学生1300余人,教师69名,除去支教、病(产)假3人,教师整体较吃紧,特别是专业教师更是紧缺。笔者所在的学校,在现有教师条件下,开展课后服务课,特别是学生音体美或其他学生感兴趣的专业课,即使有需求、有场地,也面临无人能教的尴尬,许多教师被赶鸭子上架,被迫去教自己并不熟悉的课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老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热情不高
我们在调查走访中了解到,老师们都认为课后服务十分重要,且十分必要。但基于他们现在实际的工作负担和现有的政策环境,大家普遍热情不高。老师们反映,即使没有课后服务,他们4点半后也没闲着,备课、批改作业、学习是常有的事,个别课时特别多的教师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课后服务有心无力。同时,老师都有各自的家庭和孩子,他们也是为人妻(夫)为人子(女),面临大堆家庭琐事,而且老师参与课后服务比参与课堂教学要承担更大的安全责任,这也削减了老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热情。
4、课后服务课形式单一。《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明确指出:“课后服务工作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鼓励中小学校与校外活动场所联合组织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或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目前课服课内容虽也较多样,但形式单一,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课程有待开发。
5、安全管理难度大。课后服务课具有分散性、多样性的特点,不同班级的学生集中到一起,任课老师不熟悉学生,学生不服管。加上参加与未参加课后服务课的学生放学时间不一致,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课后服务课时经常出现上课时间几名学生不知去向,老师满校找学生的情况,可以说,开展课后服务课以来,学校安全隐患大大提高。
二、改进课后服务的建议
1、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广泛听取社会、家长、社区意见,在校门口设置意见箱,广开言路,认真思考,把课后服务越办越好。
2、动员社会力量。我校学生多,教师少,可通过发展社会志愿者、购买第三方人员和有办学资质机构的服务等方式予以补充。成立由家长委员会、教师代表组成的准入评审小组,民主决定提供服务的第三方人员或机构,学校无偿提供场地及相应资源,降低服务成本。鼓励社区、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场所、设施等资源支持课后服务工作。积极发挥家长作用,鼓励家长自愿参与学校课后服务。
3、加强考核、评价机制。学校要制定具体方案,从考勤、卫生、纪律、安全等方面考核认可教师和参加课后服务课的学生,让制度约束师生,提高课服课的质量,从而达到育人目的。
4、积极探索多种课后服务形式。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原则,设计课后服务项目,组织实施并对服务内容、质量进行管理。以班级为单位统计有需求的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兴趣特点,采取分类编组的方式进行。上课形式不限于课堂,可以走向社会,组织社团,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云雷. 基于小学生“三点半校内课后服务”的学校管理策略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1.
[2]王雪. 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的实施现状与对策探究[D].扬州大学,2021.
[3]邱连英.小学课后服务中的校本课程[J].教学与管理,2021(1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