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生态渔业发展面临问题及解决办法研究
2021-11-24龚良超
龚良超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纳入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第二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再次强调“要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维护水域生态环境安全,从2017年开始,黔南州开启了渔业养殖网箱整治拆除工作,现阶段,辖区养殖网箱已经全部取缔拆除。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压态势,渔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本文旨在通过黔南州渔业发展现状,分析黔南州生态渔业发展存在问题,探索以冷水鱼产业为抓手,打造黔南地区特色生态渔业产品,顺利实现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渔业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黔南州 生态渔业 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渔业现状
2017年,黔南州渔业产量达到32042吨,产值6.8亿元,2018年渔业产量28447.5吨,产值6.45亿元,2019年渔业产量20920.03吨,产值6.25亿元。产量大幅减少,年均递减18.84%。2019年,因开展网箱整治,累计拆除网箱6000多亩,造成产量逐年递减,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提质增效,促使渔业产品由走产量到走质量、走特色,由走粗产品到走精深加工,将成为渔业产业化发展能否转型成功的关键。
二、冷水鱼发展优势
1、产业历史悠久,养殖模式成熟。黔南冷水鱼产业在全省范围内起步较早,在1999年的时候,黔南州第一个冷水鱼养殖企业惠水县嘉其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在惠水建立,距今已有20年养殖发展历史,在2003年的时候,贵州水产研究所在惠水成立了贵州省惠众渔业有限公司,这是一个集齐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公司。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升级改造,半工厂化流水式养殖模式吸引了省内外许多地区专家和学者的实地考察和学习,纷纷效仿,从此,贵州省冷水鱼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产量年年攀升。
2、产品价格稳定,市场前景可期。黔南州2017年冷水鱼产量920吨,2018年1220.2吨,2019年1567.2吨,产量年均增长30.5%。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冷水鱼产业受惠于改革红利,虽然产量一直增长,市场需求也逐年递增,冷水鱼价格持续稳定,批发价一直维持在10-20元/斤之间,市场价20-30元/斤,企业利润收入持续稳定,市场前景可期。
3、產业链条基本建立,运营模式初具雏形。现阶段,黔南冷水鱼产业已初步建立了从鱼苗—成鱼—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全州积极推进鲟鱼加工,冷链配送进学校、进超市,通过水产品加工骨干支撑基地项目,扩建水产品加工生产线,建成鱼子酱加工厂500㎡,获全省第一家鱼子酱加工厂SC认证,鲟鱼鱼子酱、鲟鱼肉松、冷鲜鲟鱼片、鲟鱼辣椒酱、鲟鱼腊肉等加工产品已进入市场销售,生态鱼产业链得到不断完善,价值链不断延伸。
4、资源优势显著,市场竞争能力强。冷水鱼养殖条件较为苛刻,对水质要求高,要求水温恒定,水温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养殖,是属于资源依赖型产业,这就决定了该产业在现有的技术模式下,不容易出现养殖泛滥的现象,也只有我国西南地区的水温适宜养殖,这是我们的资源优势,是其他大城市无法比拟的,这就直接造就了冷水鱼市场价格优势,具有较强竞争力。
5、口碑较好,具备打造品牌的条件。在贵阳石板街等农贸市场,不少销售鲟鱼的零售商,只要询问在哪里进货的,基本上都说是惠水,因为我们黔南州惠水县占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在别的地方拉鱼一天一趟,在惠水一天两三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打造品牌的基础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三、发展面临问题
1、资源利用率不高、发展不充分。黔南州境内水库有263座,其中中型水库14座、小(一)型水库41座、小(二)型水库208座[1],被开发利用10个都不到,利用率不到5%。渔业产业发展模式一直以企业和农户自主经营为主,渔业技术服务为辅。受到生态环境高压态势的影响,虽然现有很多资源,却缺乏开发利用的决心,造成资源的浪费。
2、产业链条不够长、产品附加值不够高。虽然初步建立了一条简单的产业链,但是还不能做到精深加工,也没有做到产品细分,黔南州冷水鱼销售情况,初级产品占比达到80%以上,真正通过加工销售的10%左右,主要原因是现在对初级产品的需求还比较大,按照现有价格,企业依然有稳定的利润收益,所以,很多企业不去考虑精深加工,只看到眼前利益,直接销售初级产品。但是以后行业的发展,还是要从产业链上下功夫,渔业生产、加工、销售融合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和潜力可以挖掘。
3、缺乏专有品牌,价值不能凸显。黔南州没有自己的渔业品牌,宣传工作也相对缺乏,虽然很多地方都知道惠水鲟鱼,但是没有一个属于我们真正的渔业品牌,如果没有一个自己的品牌,产品很容易被市场化、普通化,产品受市场影响较大,竞争力不强。
4、企业分化发展,共享信息难度大。各养殖企业之间,缺乏交流沟通的纽带,一直处在单兵作战模式,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较低,企业与企业之间难以实现互利共赢。经过到各个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发现,黔南州冷水鱼养殖企业各自情况不一,从苗种的购买到产品的销售,每个企业都不一样,有时候会出现某个企业的产品供不应求,有的企业却供过于求,养殖企业之间,缺乏共享资源信息的渠道,无法根据季节实现合理生产,造成产销资源的浪费。
四、冷水鱼发展建议
1、合理规划利用资源,顺利实现资源变资产。每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对于渔业这样的资源依赖型产业,更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在守住生态红线的基础上,通过对养殖尾水的实时监测,做好尾水处理,确保排到河流中的水源氨氮不超标,符合环保要求,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做到合规排放,通过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撑,守护好绿水青山。鼓励企业创新养殖模式,推广实施水资源重复利用,分层次养殖,多种类养殖。
2、加强企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如何解决企业各自为战的现象,如何实现企业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如何把企业团结起来,做大做强,打破企业发展瓶颈,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也是未来市场选择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通过推动企业自发成立黔南州冷水鱼协会,设立风险救助金,实现企业共谋、共治、共享。通过协会,规范养殖技术,设定冷水鱼准入和准出制度,严格限制企业进出,坚决遏制赚钱走人,留下一堆环境问题的现象。协会的成立也对未来发展股份制公司打下基础,未来的市场选择,一定是抱团取暖,单兵作战,将会在市场冲击洪流中被淘汰。
3、发挥企业带动作用,为脱贫攻坚助力。充分利用农村“三变”改革政策,水资源属于国家,但也离不开村集体的保护,企业利用资源赚钱,就应该让老百姓也享受资源红利,共享资源成果。可以利用水资源入股、特惠贷入股等模式,让群众和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自负盈亏,一起维护企业发展。
4、打造黔南特色,打响黔南品牌。一个品牌的诞生,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发展,未来市场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是特色的竞争,品牌价值提升产品价值,能否拥有一个强大的品牌,将决定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以黔南冷水鱼为抓手,打造黔南州特色的渔业品牌,逐渐凸显品牌价值。
5、支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价值。产品价值的高低,加工环节很重要,初级产品成本低赚钱快,但是薄利;精深加工成本高,产品细分,利润空间大。拥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将决定一个行业能够达到的高度,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大型鱼产品加工厂,打通销往越南、香港、澳门的渠道(因为生鲜产品都往这些地方销售,对加工产品的进入,阻碍比较小),销路稳定的情况下,将贵州冷水鱼都纳入加工范围,不仅仅可以解决大量的群众就业问题,也能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参考文献
[1]程家骅主编.中国水产养殖区域分布于水体资源图集·贵州[M].北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李黎. 生态渔业发展的简要概述[J]. 黑龙江水产,2021,40(02):40-44.
[3] 毕节发展生态渔业 守住绿水青山[J]. 渔业致富指南,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