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21-11-24白雨林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药剂植株病害

白雨林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吉林省是大豆的主产地之一,大豆产量高、品质好。为保证大豆产量和品质,必须做好对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生产实践中,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大豆高产稳产的重要基础。

一、种植技术要点

1、翻整土地

土壤条件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想保证大豆在生长期间吸收充足的养分,提高大豆产量,种植人员需在种植前做好土地翻整工作。首先,种植人员需深耕土地,在阳光下暴晒深层土壤,降低土壤中细菌和害虫虫卵数量,达到杀菌灭虫的效果;在种植大豆前两周,清除种植区域内的杂物,为大豆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根据土壤含水量适当补水,促进大豆发芽,加快大豆生长。

2、播种

要结合大豆品种与地块条件,确定播种方式和播种时间。目前,双条播种、等距穴播、窄行密植等播种方式应用较为广泛。若地块较为平坦,且经过深翻处理,可采取双条播种方式,借助于机械完成播种工作。一般按照13cm与45cm的标准分别控制小行距与大行距。针对矮苗大豆品种,可将窄行密植技术运用过来。工作人员需对播种深度合理控制,避免出现过深或过浅等问题。若地块拥有充足的水肥条件,则可采取等距穴播方式。分别按照70cm与20cm的标准控制行距与穴距,每穴株苗保持在3~4株。播种过程中,要将合理密植理念贯彻下去,保证植株个体良好生长的同时对单位面积株数尽量增加,以便促使地力、光能等得到充分利用,进而达到群体增产目标。

3、加强田间管理

首先,要科学施肥。原则是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增施优质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含水量,并为植株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而化肥施用要注意均衡施用氮磷钾肥,适当补充微肥。如过量施用氮肥,易造成植株贪青徒长,易倒伏。还要均衡调控底肥、种肥、追肥的比例,使大豆在不同生长期均能够得到充足的养分供给。

其次,要做好水分管理。根据大豆生长周期的实际情况,如雨量集中,要及时排涝;如较为干旱,要及时灌水,浇水以喷灌为主,避免大水漫灌。

最后,及时中耕。中耕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根系快速生长,提高植株长势和抗病能力。一般进行两次中耕,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进行。

二、大豆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1、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可显著降低大豆病虫害发生概率,在播种时,需选择适量药剂进行包衣,有效保护种子;在大豆生长发育时期,应针对不同生长阶段选择不同的化学药剂。不同生长阶段大豆病虫害也有所不同,只有科学选择药剂,才能避免大豆遭受病虫害侵袭。在大豆幼苗期选择多菌灵、灭病威胶悬剂纺织部病虫害;乙磷铝可湿性粉剂可防治大豆霜霉病。采用化学防治技术时,需确保用药的合理性,以便正确发挥药剂的防治作用,避免防治药剂对大豆生长带来危害,确保大豆健康生长。

2、大豆胞囊线虫症状表现

这种虫害是由于胞囊线虫所导致的,这种害虫的虫卵处于包囊内部,在土壤之中能够越冬。一般来讲,胞囊线虫会处于土壤下的20cm处。当大豆受到胞囊线虫的侵害时,子叶和真叶均会出现变黄的问题,大豆植株会变得矮小,节间也会出现缩短的症状,大豆叶片从上到下枯黄程度逐渐减轻,呈现为火烧的状态。大豆的根系部位出现鼓包、破裂的现象,此时大豆露出胞囊,胞囊的颜色为白色,部分大豆的根系出现结瘤的症状。

3、大豆霜霉病

本種病害具有较高的发生几率,容易导致大豆植株落叶、凋枯或种粒腐烂等问题出现,造成30%~50%左右的减产。大豆霜霉病由双霉菌侵染导致,病苗子叶一般不会出现症状,初期有褪绿斑块产生于第一对真叶基部,逐步向叶片整体蔓延。病情发展过程中,本种症状将会出现于病株所有叶片上。进入到花期后,若气候湿度较高,容易有灰色霉层产生于病斑背面,病叶逐渐发黄和枯死。若病害侵染到豆荚,一般外部不会有明显症状产生,但有黄色霉层形成于荚内,被害籽粒光泽较弱,质量降低。温湿度是大豆霜霉病的主要诱发因素,若季节雨水较多,温度适宜,病害将很容易出现。针对本类病害,要对抗病品种积极培育和推广。拌种过程中,可选用50%福美双药剂或70%敌克松药剂。由于病苗具有明显症状,识别难度较小,种植人员要将病苗及时铲除掉,避免病害的传播蔓延。发病初期,可向植株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物。

4、生物及物理防治技术

生物及物理防治技术可有效防治大豆病虫害,例如可将拌有草木灰或细土的白僵菌粉撒在豆田垄台上,这样落在地上的脱荚幼虫会接触到白僵菌孢子,继而发病死亡;利用振频式诱蛾灯诱杀大豆成虫;将赤眼蜂放入田间,可杀灭成虫产卵期的虫卵;合理选择抗病性能较高的大豆品种,合理搭配种植品种;定期检测当地大豆病虫害发病规律,选择适合轮种的大豆品种;及时深翻土壤,治理土壤内残留病虫,减少越冬病菌量。

综上,随着人们绿色意识的提高,绿色无公害大豆将会成为市场的主要需求类型之一,可以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和健康需求。大豆有较多类型的病虫害,发生病虫害之后会降低大豆的产量以及质量。在这种背景下,在对大豆病虫害进行防治时需要选择新型的技术,如生物工程、生态技术等,在保证大豆无公害的基础上提升大豆的产量。在进行病害防治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主要的病害和虫害类型来选择防治的技术,确保防治的效果,进而为大豆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除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之外,也需要不断改善大豆的种植技术,促进大豆的健康成长和发育。

猜你喜欢

药剂植株病害
桥梁病害分析及加固处治设计研究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某道路病害原因及维修改造方案探讨
无题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蔬菜病害田间诊断依据
不同化学药剂与喷药时期对春蚕豆赤斑病大田预防的效果
长匐茎与块茎
防治长茄弯果有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