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方法探究

2021-11-24王文祥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研究分析小麦

王文祥

摘要:作为我国农业生产大省的山东省,也是国内粮食安全的重要产地。山东省肥城市是主要的小麦种植区。据相关数据表明,肥城市2021年小麦收获总面积达到2.99万公顷,而且机播率已经达到 。冬小麦是其种植面积最为广泛的一类农作物,有关小麥栽培,正逐渐朝着绿色、高产发展,基于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应切实提升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此,本文立足本地小麦种植现状,分别对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有关要点,小麦田间管理的具体方法加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田间管理;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小麦;方法;研究分析

引言:人类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中就有小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是具备较高营养价值的主要粮食作物。世界上 左右人口将小麦作为主食。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针对农业而言,能够提供安全、绿色且质量优良的农产品十分关键。因此,深入研究小麦绿色 技术拥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简析运用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

小麦在粮食作物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绿色小麦也是优质小麦的代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农业经济绿色、生态、持续发展趋势相符。为更好地顺应农业发展,需积极推广与运用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从我国农业经济现阶段发展形势来看,运用该技术也十分必要。

第一,提升种植收益。采用此项技术,小麦具备高产、优产等优势。在种植条件相同时,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前景。针对种植人员而言,据大量的田间实验表明,推广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一方面能促进亩产量、种植人员收入的提升,有利于种植人员主动性、积极性的激发。另一方面,小麦具备健康、安全、绿色等诸多优点,这为通畅销路创造条件。

第二,促进经济发展。“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粮食问题也是维系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从某种角度来讲,有效解决粮食种植问题,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推广与正确运用这一技术,不仅是提高小麦品质的主要手段,而且也是绿色经济的必由发展之路,有利于优化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基于技术角度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种植水平。从产品品质层面分析,该种小麦产品具备安全绿色、科技含量高等相关优势,更重要的是和三农利益完美契合。特别是绿色小麦,大部分酿酒企业都有巨大需求。针对当前受到高端消费的刺激,能够进一步延伸小麦产业链条,促进小麦种植产业更好地发展。

第三,保障粮食安全。问世的“杂交水稻”,从某种角度来讲代表着绿色农业革命的开始。伴随逐渐渗透的科学技术,可以为栽培效益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针对农作物现阶段在国内的栽培面积,刨除水稻便是小麦。可以说这两种作物均和粮食安全息息相关。高效应用这种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与此同时,小麦生产大面积推广应用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自然会带动产量、品质的提高,在处理粮食问题方面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该项技术的研究、应用及推广备受关注。

二、简析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第一,科学整地。在以往模式下进行小麦种植,因为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加,降低了耕作质量,致使农田耕作层变浅且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大幅降低。出于转变该现状,而应进行科学整地,在小麦栽培过程中应遵循科学的耕作制度。另外,还需确保种植区域通风优良、地势平坦,便于排灌。针对土壤严重板结的地块,需认真对待土壤改良。在进行小麦绿色高产种植时,精细化整地属于一种核心技术环节。收获前茬作物后应通过深耕机械进行一次土壤深耕,同时进行秸秆还田,应打破原有犁底层,从而让耕作层是虚实结合的,保障地面细致、疏松且通透。

一般情况下应该间隔 年通过深耕机械对土壤深耕一次。与此同时,还需做好底肥施加。底肥施足是保证小麦能够稳产高产的基础前提。在底肥环节主要施加有机肥,辅助施加化肥,有机肥100-150kg/667m2,腐熟农家肥3000-4000kg/667m2左右。在生长的整个阶段应每667m2施加纯氮12-14 、纯磷8-10 、纯钾7-9 以及硫酸锌 等。大力倡导化肥深施技术,坚决杜绝地表撒施。与整地相结合,将全部钾肥、磷肥、有机肥和氮肥 作为基肥施入土壤。在小麦播种前还应进行种肥施加,余下的肥料应结合小麦生长情况及时追加。

第二,优选小麦品种。选择正确适合的小麦种植品种,针对实现稳产、高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是提高亩产的关键所在。一般情况下,根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下发的主导品种推广意见,结合当地示范情况,目前适合肥城市栽培的优质品种主要有强筋小麦济麦44、淄麦28、济麦229、山农111、济南17、泰山27、烟农19等品种,高产田搭配种植济麦22、鲁原502、山农28、泰农18等品种,也可示范种植山农29、烟农1212、济麦23、泰农33等近几年新审定经种植展示表现较好的品种。水浇条件较差的地块可以搭配种植烟农21、山农34、济麦60等品种。特色种植可选用山农紫麦1号、山农糯麦1号、山农紫糯2号等品种。

第三,做好小麦种子处理。在播种小麦前做好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可以有效防治或减轻小麦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生,同时控制苗期地下害虫危害,建议每公斤种子使用2.2%苯醚甲环唑+2.2%咯菌腈+22.6%噻虫嗪、21%戊唑.蚍虫啉或30.9%蚍虫啉+1.1%戊唑醇3-5ml进行拌种,可有效降低早期根茎部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发生率。

第四,规范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立足适墒、适期、适量播种原则,综合运用小麦宽幅精播、规范化播种、播后镇压等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力争一播全苗,达到苗齐、苗均、苗壮。一是适墒播种,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5%左右。在墒情适宜条件下播种,可使种子主根与次生根及时下扎,提高小麦抗旱能力。要密切关注大田墒情和当地天气预报,墒情不足时应提前浇水造墒,做到足墒下种。二是适期播种,适播期应满足冬前0℃以上积温570-650℃,也就是日平均气温16-18℃时播种为宜。我市冬小麦最佳播期10月8-15日。三是适量宽幅精播,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品种适宜基本苗15-18万,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品种基本苗13-16万。高产田宜少、中产田宜多,每晚于适播期2天应增加基本苗1-2万。苗带宽度8-11cm,播种深度3-5cm,播种机械行进速度以5km/h为宜,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一致,达到不漏播、不重播。

第五,强壮小麦幼苗的培育。在完成首次播种之后,种植人员应该全面检查小麦露子实际情况,如果有露子应对其及时掩盖。待大规模出苗 之后应进行检查,针对早茬苗应该及时补全;针对弱苗地块应选择合适的促进手段,例如施加一定量的有机肥尿素,確保幼苗能够健康茁壮生长。

第六,合理施肥。针对种植人员来讲,应该来到田间认真小麦实际生长情况,并做好相关工作,例如浇浆水等,以此避免小麦后期发生倒伏。需特别注意的是,不可以盲目进行施肥,肥料施加偏多极易烧苗,降低小麦亩产量。另外,确定灌水时间应和气象条件相结合,和小麦具体生长势态结合,遵循水肥一体化原则、N肥后移、化肥减量,追加合适的钾肥或是磷肥,有助于小麦生长的同时提高产量。

第七,适时收获。小麦的成熟期和气候情况、品种特性、土壤湿度等密切联系,高效采收能防止不必要的浪费与减产。因此,确定采收期及掌握高效收获方法十分重要。蜡熟末期为最佳的小麦收获期。在完成收获之后应该及时晾晒,避免遇雨与霉烂。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还需在收获时注意单收、单贮,避免混杂。

三、田间管理要点分析

(一)秋冬季节

第一,播后镇压。小麦播后镇压是提高小麦苗期抗旱能力和出苗质量的有效措施,最好是选用自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在小麦播种时随播随压。对于秸秆还田地块,播后镇压2遍为宜,能提高镇压效果,可保证小麦幼苗根系正常生长。

第二,冬前进行中耕除草2-3遍,大力提倡冬前深耘断根技术,绿色小麦生产要杜绝化学除草剂灭杀杂草。

第三,浇灌越冬水。初冬日平均气温达到 时,应依据天气情况适当浇水。越冬水浇灌时间在 月份的中旬,待夜冻昼消应停止。对于秸秆还田的麦田应在 月份上中旬进行浇水,然后要依据墒情进行划锄。

(二)春季

第一,科学浇水追肥。小麦在初春会开始返青,此时候应进行适浇水,基本原则为依据小麦实际墒情情况,以此同时和尿素配合来浇灌,针对群体相对较小的麦田,应做到早管重管,在进行浇水的同时追加尿素 。(1) 群体约 万的麦田,需要在起身前后进行浇水并追加 的尿素;(2) 群体超过 万的麦田,需要在拔节期进行浇水并追加 的尿素;(3)针对晚播弱苗地块, 土层在地温平均温度超过 追肥浇水。

第二,防治田间杂草。杂草会和农作物争夺肥料、水分及光能等,在占据地下与地上空间的同时对光合作用造成影响;杂草也是病虫害常见的中间寄主,导致生产与管理成本支出提高,降低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如果冬前没有防除杂草或者工作不彻底,麦田生长较多杂草,春季起身前集中进行中耕划锄2-3遍。

第三,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小麦病害主要有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小麦害虫主要有麦蚜、麦蜘蛛、麦叶蜂等。

(1)农业综合防治措施。优先选用抗耐病虫害的小麦优良品种,做到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宽幅精播,合理施肥、化肥减量,配方施肥、精准施肥,追施N肥不能过量,防止徒长。麦田蜘蛛可结合浇水降低虫口密度,减轻蜘蛛危害。大力推广小麦植株健身栽培技术,提高机体自身抗耐病虫害的能力。

(2)生物综合防治措施。保护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控制小麦蚜虫的发生危害;优先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生物农药如假单孢荧光杆菌50g/667m2预防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选用5万单位的井冈霉素喷雾于小麦植株茎基部防治白粉病、锈病,选用1.8%阿维菌素6000倍液喷雾防治小麦红蜘蛛,3%除虫菊素1500倍液或0.2%苦参碱200-300ml/667m2大田喷雾防治小麦蚜虫,兼治小麦粘虫以及麦叶蜂等。

(3)物理综合防治措施。一是选择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集中诱杀害虫成虫,按50*667m2-60*667m2架设一台频振式杀虫灯或高压汞灯或黑光灯,用于诱杀小麦地老虎、粘虫等鳞翅目害虫的成虫。二是选择利用害虫对气味的趣性集中诱杀害虫成虫,在小麦田间安设糖醋盆诱杀夜蛾科的害虫成虫,或者插设草把10-20个/667m2多点诱导粘虫集中产卵,便于集中清除害虫虫卵。三是选择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趣性集中诱杀害虫成虫,可以按用料1.5kg/667m2的银灰膜剪成10-15cm的挂条悬挂在小麦田间驱避蚜虫,还可以在大田小麦行间每间隔3m插挂一块高度超过株高10cm、规格30cm*20cm的黄板(每隔5d涂抹一次黄油)诱杀小麦蚜虫、飞虱效果较佳。

第四,科学应对自然灾害。如“晚霜冻害”,在拔节期前后很容易受到晚霜冻害。这种病害的危害程度主要和降温时间、降温幅度以及冷暖骤变情况相结合。在初期通过小麦壮苗培育能对冻害加以防治,同时在春季田间管理时适时追肥浇水,在叶面上喷洒壳寡糖增强小麦免疫力,也可以施加KH2PO4避免冻害并为小麦生长提供保障。

(三)种植后期

第一,扬花期。此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作物的品质与产量,也是病虫害高发期,通常在扬花期前施加康森源、施乐康等。后期应用盛力富、吡唑嘧菌酯等结合喷施,能够将灌浆时间适当延长,增强小麦的抗倒伏能力。

第二,浇灌浆水。灌浆期因为气温偏高所以蒸发量大,小麦在这一阶段的需水量偏大。遭遇干旱需要在小麦孕穗期于晴朗无风时小水灌溉一次,切忌大水漫灌由此引起倒伏。针对生长后期应确保土壤水分适宜。据相关实践证明,小麦开花之后约 ,也就是进入灌浆高峰前进行灌浆水的浇灌。

第三,“一喷三防”。通常在 月份中下旬至 月份上旬,基于遭遇干热风危害,湿度降低温度升高,而且受到风力作用加剧了蒸腾,小麦会由于灌浆不足而且导致秕粒严重。所以,种植人员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可以在中期及时浇水由此改善小气候,应重点落实国家项目“一喷三防”技术措施,以此增强小麦机体抗性。

四、简析推广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方法的相关路径

依据具体调查情况表明,无论哪种技术均有相应的优势及不足,即便是一个微小的影响因素也会导致技术难以发挥其本有作用。例如整地备播,技术推广和具体操做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而差别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下:

(1)长时间进行旋耕整地,缺失了深耕处理技术,致使根系难以朝深层继续扎根,直接影响到植物对水分与养分的吸收。

(2)部分农户未能重视秸秆粉碎,导致其质量未能达到具体标准,这样极易导致在播种时下种管道堵塞,无法保证顺利运作,这样会引起缺苗断垄、出现“疙瘩苗”等问题。

(3)现阶段,农村还未广泛应用耙耢与镇压技术,无论是哪一类型的麦田均会造成土壤松散,从而发生冻伤、干旱等现象。

(4)当前仍有很多田块通过浅旋耕的方法进行秸秆还田,这样整体播种层会存在大量秸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种出率;

(5)肥料用量过度,加之没有和种苗具体情况相结合,没有依据成长情况进行后续施肥。

针对小麦播种环节,推广技术相对较少,具体应用方法多的问题,具体原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部分种植人员过于追求高产,导致小麦播种量过大,由此无法满足个体生长需求。

(2)欠墒播种,对小麦发育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秸秆还田之后,在播种子中存在许多碎秸秆,加之地块土壤紧密度不够,加剧了种苗生长困难程度。

(3)部分种植人员播种相对随意,未能依据种子类型、在合适的天气与区域进行种植。

(4)播种设备的选择需要依据行距配置进行播种,可因为和相应的农艺方法不适配,无法在实际生产中发挥真正效用;

对此,结合当地关于该项技术及田间管理方法的推广经验,建议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构建种植示范基地。为进一步提高技术使用及推广效率,有关部门需要有效整合管控流程与管理要求。通过种植示范基地的构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基地指导与现场示范等方法,为种植人员直观呈现相应的技术成果,激发其快速接受小麦绿色高产种植技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让种植人员到现场进行观摩,让其正确认识到该技术和普通种植技术之间存在的差距,由此更加主动地进行技术革新。在示范基地建设时,应为积极参加技术推广的种植人员予以必要的奖励,发挥“标杆”作用,创设良好健康的发展环境,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上保证技术资源、人力资源更好地融合发展。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能为种植人员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技术的优化改善,从而构建符合本地现实需求的技术使用、推广机制。

第二,科学管理绿色小麦生产。无论是播种期还是扬花期等均需高度重视,实现对小麦生长步骤与周期的全面监管,以此为生产质量提供保障。在具体播种阶段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小麦播种环境,提高栽培小麦的成功率。除此之外,在播种期还应提高深耕细作质量,要根据实际风蚀程度适当提高耕田深度。同样播种期的选择也要因地制宜。在完成播种后进行施肥,浇灌适量的拔节水,为提高小麦品质提供保障。科学选择小麦栽培区域,能提升种植成功率与质量,在此基础上将栽培规模逐渐扩大,由此为小麦绿色高产种植技术的普及与完善打下基础。

第三,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与成功经验。我国的小麦绿色高产种植技术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理念与技术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对此,应学习先进技术,汲取发达国家成功的技术推广经验,引入适合国内情况的种植技术,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绿色小麦种植发展相适应的推广道路。例如,通过制定跟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环保制度法规,以此作为种植技术推广的支撑基础。另外,在其他方面还应将这些制度法规落实,比如产品输出、交通运营以及技术支出等。关于农药化肥尽可能减施减量,因为农药化肥含有较多的化学成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小麦生长,建议选用以畜禽粪便为主腐熟好的农家有机肥,保证作物生长不会违背自然规律。同时还应强化绿色认证,对绿色小麦进行严格检测,将种植技术关卡把好,确保小麦符合安全生产标准。

第四,加大机械化种植推动广力度。以往的栽种方法过度依赖人力,因此无法在速度上实现提升,限制因素相对较多,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及时间。现阶段,应该改进传统的栽培方式,通过机械方法高效种植,在提高种植效率的同时节约劳动力与时间。同时应为质量提供保障,应在合适时间进行播种且严格控制其深度。采用机械化播种可以做到均匀精细播种,在综合分析环境与土壤条件的情况下,应明确小麦播种量范围具体是 。另外为防止取缺苗断垄,在小麦播种时应通过机械化给予相应的保障。

第五,加大小麦田间管理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力度。田间管理方法的推广,能切实增强种植效果。科学高效的田间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缓解以往田间管理矛盾。对于新的先进的田间管理方法,相关部门应予以科學指导及示范,全面了解与扎实掌握田间管理方法。另外,还应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加快其普及推广,让尽可能多的种植人员学习与掌握新的田间管理方法,种植人员足不出户也可以掌握各项方法知识。有关田间管理方法的推广,基层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民间组织(如专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等)的高度参与亦是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加大在小麦田间管理方面的投入扶持,为技术推广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

第六,重视宣传工作。有关政府部门应给予种植人员积极鼓励,让其自觉学习小麦绿色高产种植技术,在思想上认识到这项技术的优势与发展的未来前景。例如通过讲座,让种植人员了解其创造的经济效益,掌握当前的消费观念,确定健康、绿色是发展未来方向。因此,此方面的宣传工作尤为关键,这样能提高种植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此同时,还可以对比现代化种植模式与传统种植技术,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推广机械化种植方法,种植人员也更愿意通过机械化方式进行小麦种植。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视或者是广播等,扩大推广小麦绿色高产种植技术的范围。

结束语:实际上,小麦质量和产量主要取决于,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方法的应用。应重视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相关方面,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为绿色小麦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孔嫚,鹿长金.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方法[J].农家参谋,2021(09):39-40.

[2]赵军涛,邱红伟,赵勇,朱磊,杨西芳,张勇.浅谈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20,38(18):52-53.

[3]郭玉珍. 基于精准农业绿色小麦栽培技术推广与田间管理方法探析[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5):55-56.

[4]姜淑燕. 绿色小麦的栽培技术推广价值以及田间管理方法分析[J]. 山西农经,2017,(03):50.

[5]郑文龙.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的推广方法[J]. 农家参谋,2021,(04):32-33.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研究分析小麦
南阳盆地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分析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抢种暮春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