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学类院校“小专业”学生思政引领
2021-11-24赵继华彭云珠朱高红王浩苏玉林
赵继华 彭云珠 朱高红 王浩 苏玉林
摘要:通过研究,深入了解医学类院校“小专业”学生的学习意愿、就业心态、职业期望等状况,制定契合“小专业”学生特征的思政引领方案,加强医学类院校“小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后期、医院实习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构建引领,让“培养”和“使用”紧密衔接,让该类学生安心学习、踏实工作,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医学院校学生;小专业;思政引领
一、引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为满足各大医院或者医疗卫生机构各层次人才和各岗位人力资源需求,医学类院校学生培养模式进一步多元化,虽然临床医学专业依然为主体,但护理学、影像技术、检验、康复、药学、法医、生物医学工程等“小专业”招生逐年增多,如何让这部分学生在学生时代“学好”、在毕业后“用好”是值得每一个医学类院校的教职员工思考的课题。
二、研究背景
引言中提到的护理学、影像技术、检验、康复、药学、法医等这部分“小专业”学生毕业进入医院后基本处于医院“辅助系列(技、护、药、工等非医师系列)”,职业前景与医师类相比,存在自身感官上的“落差”,故在学校学习后期、医院实习期存在较大的思想波动,厌学情绪、对职业前景的忐忑悲观情绪逐渐上升,此时正确的成才观、事业观教育和不同职业生涯的构建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这个角度切入,进一步加强医学院校“小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后期、医院实习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构建引领,让学生安心学习、踏实工作,为健康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任何一家医院的正常运行,需要各级各类人才,除了医师类,还需要管理人员(医院各个职能部门)以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比如护理、技术、工程、药学、图书、档案等,而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的来源就是医学院校里设置的“小专业”学生。有相关统计表明: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在“原专业或相近专业”领域就业率排序如下:口腔医学≥麻醉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检验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技术类(影像技术、口腔技工、病理技工等)>生物医学工程……在“原专业或相近专业”领域就业率靠后的基本是“小专业”人员。
近年来,由于职业认可度、职业前景度、物质收入的差距以及社会就业形态的丰富多元化等因素,导致“小专业”学生在“原专业或相近专业”领域的就业率逐年降低,这与医学院校各专业学生培养的初衷、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资源的需求背道而驰,不利于社会卫生事业的发展,更不利于“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实施。
鉴于此,进一步加强医学院校“小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后期、医院实习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构建引领以及心理疏导,建立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观,让“小专业”毕业生能够在校期间安心学习、毕业后踏实工作,让培养和使用“不脱节”,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这将是一个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工程。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针对医院各层次人才和各岗位人力资源需求,面对多元化医学院校学生培养模式,以昆明医科大学护理学、影像技术、检验、康复、药学、法医等“小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学校常规思政课程教育的基础上,在学校最后一年基础课阶段和医院(或医疗机构)临床实习阶段进一步融入“加强式”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和就业辅导,辅以心理疏导,为存在思想波动、厌学情绪、对职业前景的忐忑悲观情绪的学生传道解惑,用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和不同职业生涯的构建引领,让“小专业”学生正确看待未来的“主系列”和“辅系列”之分,用正确的心态面对未来,刻苦学习,练好本领,用“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干在当下、谋划长远,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方法
根据医学院校常规开设的护理学、影像技术、检验、康复、药学、法医等“小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在学校常规思政课程教育的基础上,在学校最后一年基础课阶段和医院(或医疗机构)临床实习阶段进一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和就业辅导,辅以心理疏导,具体方法大致如下:
1、分时段、分类别酌情增加思政教育内容
(1)、在学校的最后一年基础课阶段;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基础课的课程设置情况,酌情增加4~8课时的“精品辅导员思政课程班”,着重增加更为接地气、具有时代气息的思政课程,类似于中学时代的“时政课程”。例如,在近几年可以加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内容,教育学生树立起“立德树人,为民族复兴提供人才支撑”的宏大愿景。同时,在开设“精品辅导员思政课程班”对学生进行加强式思政教育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培养提高辅导员的思政教育能力,为后续学生的教育培养积累更高层次和更强能力的辅导师资力量。
(2)在医院(或医疗机构)临床实习阶段;
①正式进入实习阶段前,各临床医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先行问卷调查,大致摸底实习学生的职业意愿、愿景规划,为后续的思政引导索引方向;
②对于立志毕业后仍要从事“原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学生,由于此类学生的培养是医学院校对该类学生培养的初衷,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资源的迫切需求,因此,对该类学生的意愿一定要加以保护和引导,要加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存在感的教育,正確看待就业后的“主系列”和“辅系列”之分,在内心深处牢固树立“革命本无贵贱,分工不同而已”的思想境界;
③鉴于“小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面本身相对“主系列”专业就要宽泛一些,比如立志要通过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试,考入或者遴选进机关(卫生主管、药监、卫监等相关部门)、进入医院职能部门、受聘至一些医药企业、医疗设备厂商的技术人员或者售前者售后等,“原专业或者相近专业”就业率客观上就要低于“主系列”专业,那么针对这类情况,对学生摸底后,先行引导有该类意愿的学生在基础学习和临床实习阶段努力打好基础,同时在完成相应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适当进行相关职业就业前辅导,适时邀请相关专业在相近领域较为取得相关建树的学长前来授课、分享经验等,让“小专业”学生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并且认识到学好现有手头上的知识和本领,才是今后对国家和社会有用、在社会立足的根本,同时要加强引导,树立起在什么时间段就要干好这个时间段事情的意愿和信心;
④在融入职业教育和就业辅导的同时,对一部分存在思想波动、厌学情绪、对职业前景的忐忑悲观情绪的学生,辅以心理疏导,对于一部分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内心不够强大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学习援助,对于极个别的例子可以安排“一对一”心理支持,使其顺利度过学习瓶颈和心理关口。
2、设置评价体系和方法
本研究将追溯性统计近五年昆明医科大学常规开设的护理学、影像技术、检验、康复、药学、法医等“小专业”学生“原专业或者相近专业”就业率,同时对最近毕业的学生进行“原专业或者相近专业”就业随访,做预测性分析,对本课题研究进行客观评价;
在毕业前夕进行座谈,对于最后阶段分类进行本课题研究进行满意度调查,从学生主观层面对本课题研究进行主观评价。
四、结果
备注: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明显提升,除了加强了思政引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对加强学生就业进行了“教师责任制”尝试,特别对“建档立卡户”必须100%就业,这也是就业率明显提升的原因。因此,此研究还要继续推进下去。
回访、座谈满意率统计较为粗放,需要在下一阶段研究继续加强。
五、讨论与建议
本课题研究选取了“狭义”层面的“小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正视客观存在的人才和人力资源流失以及“培养”和“使用”脱节的现象,迎合当下高校学生培养最重要的思政教育元素,对“狭义”层面的“小专业”学生分类别、分时段加强思政教育的同时,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就业辅导和心理疏导,在医学院校教育的“夹缝”中找到研究突破点,有效填补了对“小专业”学生的进一步关注和关爱。同时正确面对“小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形态的多样化,加强引导,使“小专业”学生毕业后即便不在原专业领域就业,也能在相近或相关专业取得优异建树。
本研究需要追溯性统计近五年昆明医科大学常规开设的护理学、影像技术、检验、康复、药学、法医等“小专业”学生“原专业或者相近专业”就业率,人数较多,同时学生的真实意愿反映可能会伴随时间、空间的转换发生改变,故真实意愿的统计和比较可能会存在偏差,需要反复引导。
本课题前瞻性的研究需要继续追踪随访,为今后医学类院校教育改革乃至我国的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的支撑性依据。
参考文献
[1]赵颖,付斌,吕品,赵丽莉.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督导工作现状与应对策略[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1,35(01):117-119.
[2]张志明.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中“岗位互换”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0(50):226-227.
[3]苏静,陆晓婷.“新医科”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辅修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广西医科大学辅修英语专业为例[J].教育观察,2020,9(41):108-110.
[4]黄桃,苏科,尹捍东.重庆市临床工程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医疗装备,2020,33(15):57-59.
[5]徐亮,王业青,张伟,窦欣,范国华.影像科非影像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方法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1):21-24.
[6]毛玉娟.深化医药卫生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基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的视角[J].甘肃理论学刊,2019(06):30-38.
[7]郭鑫.提高醫学生学习医用物理学学习兴趣的实践[J].物理通报,2019 (S2):15-17.
[8]苏小丽,刘晓焱,柏莎,代海兵,陆锦榕.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能竞赛备赛水平提升探索[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1):4562+4588.
[9]洪亮,余结根,徐文根.法医专业刑事科学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与探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11):249-250.
[10]蒲小平.甘肃地区高职医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师,2019(11): 73-74.
[11]白慧君,冯昊,王彩云,付文华,高百红,詹启敏.院校医学人才教育发展现状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探讨[J].中国工程科学,2019,21(02):69-73.
[12]杨颖.高职高专开设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实践及反思[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3):8-9.
[13]黄毅敏,李跃平,任彩霞,苏媛.2012-2017年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调整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4):21-25+65.
[14]郑亚楠,胡雯,刘民.浅谈单独设置精神医学专业的优缺点及建议[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06):945-948.
[15]李倩.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针灸技能课程的开展情况调查与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
基金项目
昆明医科大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课题(项目编号:KYDC202107)
作者简介
赵继华(1980.04—),男,江苏南通人,医学硕士,副教授,党支部书记,研究方向:核医学技术、核物理、放射化学、辐射防护及医学人文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