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开发与保障研究
2021-11-24李四胜
摘要:新工科主要是将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作为基础,以国际竞争新形势和立德树人方面的新要求为导向所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属于新型的工程教育,对于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很多新的标准。在新工科人才的背景下,高校开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应该着重强调创新性、交叉性与融合性,融入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理念,创建全新的双创教育模式和体系,为培养新工科双创人才提供实践平台的保障。下文就研究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开发,提出几点保障建议,旨在为培养新工科双创人才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开发与保障
引言
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环境背景下,双创教育实践平台的开发与保障,应该重视有关教育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的开发,合理建设相应的教育平台,利用创新的手段更好的培养新工科双创人才,不断增强人才培养工作效果,达到预期的新工科双创人才培养目的。
一、新工科人才双创教育实践管理平台的建设
为确保新工科人才双创教育实践工作的良好开展,应该积极建设管理平台,为培养新工科双创人才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主要的平台建设措施为:
(一)构建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尚未全面整合有关的校内双创资源,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很难进行集中管理,有关的学生学科竞赛、双创项目等是由教务部门来执行,双创管理工作是由学工部门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是由团委开展,与此同时,双创课程的设置过于分散,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机制与体系,学生在双创方面的活动也具有自主性的特点,难以进行系统化的帮扶和支持,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在此情况下,高校就要按照新工科人才双创能力的发展需求,构建有关的教育管理体系。首先,组建专业化的教育管理组织机构,对学校内部的双创实践资源进行整合,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委员会,完善双创教育的管理方案、实施规划,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开展有关的双创实践教育活动,集中性的开展管理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双创实践环境,合理设置竞赛项目,在相互合作的情况下共同进行双创教育管理。其次,在集中化管理的过程中,应统一双创教育管理标准、要求,每个部门之间相互合作、共享有关的教育信息和实践内容,探索如何在新时期的环境下培养新工科双创人才[1]。
(二)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合理完善与创新相关的管理制度,是有效开展学生双创教育工作的基础保障,因此高校在培养新工科双创人才的过程中,就要着重构建相应的教育制度,将国家的相关政策作为基础,形成创新引领创业、创业推动创新的正确教育理念,制定双创教育改革制度、实践平台管理制度等等,使得双创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向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进步[2]。
二、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保障
高校在培养新工科双创人才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强调相关教育实践平台的开发,提供有关教育实践工作的保障,确保可以利用综合性的手段、有效的方式来促使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主要的开发与保障措施为:
(一)完善有关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应该按照新工科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要求,明确双创实践教育的基本目标,合理设置双创实践教学知识、人才能力培养模式、素质培养的机制,按照具体的培养目标创建完善的知识结构与技能体系,健全实践教育平台中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高校的新工科人才来讲,通常缺少一定的创新创业法律经营管理观念意识,缺乏一定的决策分析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不仅要设置培养学生基本性双创知识和技能的内容,还需合理设置有关的人文知识、法律知识与管理知识,利用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促使双创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争取能够将新工科专业教育工作和双创实践教育工作相互整合,不断的培育国家需要的具有双创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发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作用和價值。
(二)完善相关的课程体系
要想确保有关新工科人才双创教育实践平台的良好建设,就必须要有着完善的课程体系基础保障,首先,应该强化有关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力度,合理构建双创实验室中心、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实训中心等等,整合有关的实践教育资源与内容,打造培养新工科人才双创能力的课程体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建设校企合作的实践课程体系、国际化合作的实践课程体系,拓展实践教育工作的同时,使得产学研能够紧密的整合。其次,开发跨学科的人才培养课程,建立完善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相关新工科双创人才培养工作机制,设置在线公开课程、校内集体课程,不断增强新工科人才的双创实践能力[3]。
(三)建设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
教师的专业性直接影响实践平台的建设效果,是重要的基础保障,因此,高校应该重点建设新工科人才双创实践教育的教师人才,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要掌握专业技能、双创实践教学能力、实践教学创新能力,不断的增强新工科双创人才培养效果,发挥教育工作的作用和价值。
三、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开发建议
(一)创建产教融合的实践平台
高校在培养新工科人才双创能力的过程中,应着重创建产教融合的实践平台,为学生建设有关的双创训练项目、学科竞赛项目等等,发挥理工科学生的科技创新优势,将创新创业大赛当做是基础,设置有关的科学竞赛项目,创建多个层次、多种模式的竞赛体系,在夯实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基础的情况下,增强其双创能力、理论与实践操作相互联系的能力。在此期间高校可以组建关于产教融合的双创工作室,为类工科人才提供完善的双创学习、实训平台,学生可以利用提出申请的方式进入到双创工作室中,参与相关的实践学习活动。其次,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还需合理设置双创主题研究内容、实践操作项目,在其中建设双创实践团队,开展科技讲座沙龙的活动,并且进行实践成果的展示和交流,以此来促使有关实践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实施、高质量开展。最后,应完善产教融合实践教育平台的教学管理模式,要求教师在开展双创产教融合实践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完善现场教育模式,针对性的设置产教融合体系,将双创生产和项目教育工作有机整合,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指导方式、教育指导方式等,发展新工科双创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平台,提升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水平[4]。
(二)创建校企合作的实践平台
建议高校在培养新工科双创人才的过程中,按照人才的发展需求,合理创建校企合作的实践平台,建设有关的校企合作教育基地,为新工科人才提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的空间,达到良好的双创实践教育目的。首先,重点整合社会中的资源,创建校企合作的相关实践育人基地,构建具有一定教育功能、技术服务功能、实习功能的实践平台。例如:学校和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为学生打造双创实践基地,学校也可以与研究院所、政府部门之间联合创建新工科人才的双创环境,借助此类基地与平台培养学生的双创实践能力、专业素质。其次,在创建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活动,带领学生深入研究和了解企业的产业链结构与特点,并且积极参与相关的科研成果转化活动,将科研成果应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使得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创新创业经验,促使新工科人才在双创专业能力与技能方面的良好发展[5]。
(三)创建双创孵化平台
近几年我国的政府部门和相关的社会组织、企业等,都已经开始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这个号召,大力投资建设学生创业园等各种孵化基地,将带有科技创新类型的项目当做是孵化基地中的主要内容,能够为学生双创过程中提供免费的基础设施、优惠的办公条件,在培养新工科双创学生人才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和补助。在此情况下,高校应该和有关的双创孵化基地之间全面对接,共同建设新工科人才的双创孵化基地,为学生创建较为良好的双创平台,孵化更为成熟的新工科双创团队,更好的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四)创建双创文化平台
高校在培养新工科人才双创能力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创建相应的文化平台,营造较为良好的双创环境氛围,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與未来创业能力方面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将学生当做主体部分,在双创实践教育的过程中融入良好的创新文化、创业文化。首先,应合理建设社团科技创新文化,带领新工科的人才组建相关双创社团,设置实践项目,利用项目引导的方式、兴趣驱动的方式等,引导新工科人才积极参与相关的双创实践活动中,学习和掌握更多技能。其次,经常开展双创竞赛活动、文化节活动等等,利用各类活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双创实践观念,掌握相应的技能,利用文化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双创能力、综合素质和优秀品质,使得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深刻认识到具有双创能力的重要性,积极学习有关的技能和知识[6]。
结语
综上所述,新工科人才双创技能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建设相应的实践保障机制和模式,完善管理体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时还需努力打造良好的产教融合平台、项目孵化平台、文化平台等等,利用各种实践平台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双创技能、综合素质,满足目前的双创实践教育基本需求,达到良好的实践平台建设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玲,徐晓艳,林杭.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综合实践平台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2):180-184,197.
[2]肖汉.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研究——以惠州学院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2017,37(1):125-128.
[3]王国勇,张乐平,陈敏,等.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体系的路径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0,34(20):420-422.
[4]李丹虹,吕敏.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8,7(8):47-48,115.
[5]周梅,张登银,李养群,等.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与研究——以物联网工程专业为例[J].软件导刊,2020,19(11):262-267.
[6]肖红艳,郭荣辉,任二辉,等.新工科背景下探索纺织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J].实验室科学,2020,23(2):175-178.
作者简介
李四胜(1989.08—),男,河北保定人,高级政工师,河北农业大学渤海学院党委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