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价值与途径

2021-11-24张楠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

摘要:将革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不仅是对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方式的新探索更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初步培养小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的必然要求。本文正是以小学数学课堂渗透革命传统文化为背景,对小学数学课堂融入革命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及途径三方面内容进行探讨,以期对一线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借鉴作用。

关键词:革命传统;数学文化;小学数学

2021年1月8日教育部制定了《革命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该文件是第一个对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进行专门系统规划的文件,指出了将革命传统全面融入课程教材,对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等进行顶层设计,是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魂育人功能,实现革命传统教育整体化、系列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①。在文件中也对学段要求、学科安排等核心内容进行了操作层面的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为一线教师和相关研究者指明了接下来的教学倾向和实施路径。数日后教材局就本文件的颁布进行了“革命传统”一词核心概念的补充阐述。随着一系列相关文件的公告,革命传统文化的融入中小学课堂的价值内涵和行动方向越发清晰明了。

一、革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内涵

2021年3月8日教育局公开了教材局对革命传统的概念界定,将革命传统界定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中形成的政治觉悟、革命斗争精神、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时期,强调它的阶级性、连续性和延展性,没有把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截然分开②。这一界定对革命传统一词的内涵及外延进行了更加明确和综合性的阐释,对整体的中小学红色教育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从数学的视角来看,革命传统文化与现在所倡导的数学文化有很强的交叉性,革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部分典型的数学文化元素,而在悠久的数学文化历史进程中确有一个时期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相吻合。虽然相比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等学科数学对革命传统文化的继承不起到主导作用,但是数学作为一门兼具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性的学科,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其背后蕴含的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等精神亦与革命传统精神相辅相成。

二、革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价值

(一)落实立德树人

2017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对落实德育工作提出了实施要求和途径,其中强调了“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③”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党的十九大等重大会议中,就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政策指挥棒的引导下,近些年我国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如日方升,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突出的抽象性、严谨性、应用性等特征,对学生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生活态度的培养起到重要影响作用,课程数量比重相对较大,数学课堂自然地成为了落实课程德育的重要阵地。革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启蒙,培养小学生对国家的朴素感情,在感受数学革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激发民族自豪感。在小学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素材内容各式各样、不胜枚举,但是如果在德育教学之本的问题上出现偏颇则是徒劳的形式主义,而夯实儿童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基础则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这一核心工程主要是通过革命传统教育进而实现和落实。

(二)聚焦数学文化

从某种程度上说,数学教育就是数学文化的教育。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迈向纵深,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体系中已经明确出现数学文化这一词汇。自2001年起,在课程标准中数学文化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和具体,直至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首次明确提出“数学文化应该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渗透到整个教材中”,同时还指出“教材可适当介绍和数学有关的背景知识,包括数学在自然社会中的应用及数学发展史,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数学的作用。”④随着数学文化教育理念受到越来越多教研员和一线数学教师的青睐,数学文化理念的发展态势逐渐从学术研究迈向教育实施,并进行不断地双向互动,这也使数学文化与课堂的联系越发紧密。数学文化覆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因此在选择上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自己的思考和甄别,一些缺乏经验的教师在数学文化资源的选择上比较保守或是过于形式化,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数学文化教学没有真正起到引发思考的作用。而革命传统文化作为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再加上革命传统文化在数学课堂中的融入相对较少,对学生来说也是难得的学习体验。

(三)增强文化自信

在任何一个国家,数学课堂中传达的口头语言和来自数学教学材料的书面语言都在呈现着一个国家在数学方面的文化积淀和精华,同时也在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整体意志。所以说数学教材不仅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总体上也是文化精神的载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革命传统文化,是正面促使小学生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在思想动态、行动路径上做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是强化爱党教育导向,厚植红色基因的必然要求。同时,革命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革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渗透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也是数学教学传承中华精神文明,体现国家意志的诉求。

(四)践行学科融合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跨学科之间的整合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学科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革命传统文化进教材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为主,而在数学中则需要有机渗透,所以可以将革命传统文化的素材作为学科融合的接口,将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数学中的理性精神相融合,從数学知识的形成、数学家的艰苦卓绝等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

三、革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途径

(一)注重情感体验,实现有机渗透。

数学是人类特殊的文化活动,我国任一时期的数学家都对数学乃至时代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从宏观上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革命传统文化是为了让小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萌生最初的认同感,为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体认革命精神、培育优良作风等提供素材和动力。例如在学习十以内加减法时,教师在保证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的前提下,将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耗费一生精力研究解决“1+2”的事迹以数学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并以此为情感入口将陈景润先生对数学的贡献以及他以党、严师为动力而激发出的精益求精、严谨的治学态度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爱国和求学的共情。

(二)编写文化读本,拓展课外活动。

革命传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具象的载体——革命传统文化素材才能真正走进课堂,革命传统文化素材按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原始素材和创作素材。原始素材主要是指重要革命史实革命文物、革命纪念日等。创作素材则是指以原始素材为背景进行二次创作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基于这些素材形式及内容的特性,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过程中主要为利用直观或显性的方式和手段为学生厚植红色基因,培养学生为国争光、服务人民的精神追求和大爱情怀。数学作为一门深刻且严谨的学科,其在革命时期的发展是以数学家勇攀高峰、为国争光的革命精神为驱动力的,这也是数学课程可以被作为革命传统文化教育载体之一的缘由。精选小学数学相关的革命文化素材并编著成册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显性的数学革命文化内容,帮助学生感悟革命文化的人文魅力,实现对小学生的政治启蒙。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荧幕前后、线上线下对革命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多样,课堂外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受到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依旧是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小学数学课堂融入革命传统文化的形式也不应该仅限于白纸黑字的呈现以及教师单方面的逻辑表述,课堂外关于革命传统文化多种多样的优秀成果也可作为现有资源呈现于课堂之中,而这一过程则需要信息技术手段确保实现。事实上,利用强大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功能,构建生态型的人机互动式教學环境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文化渗透课堂的有效手段,革命传统文化的渗透大可借鉴。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革命传统文化进入课堂的形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感悟和共情,进而产生更好的育人效果。

将革命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以及数学知识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通数学与历史、语文等学科之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指示,帮助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求学态度、意志品质以及民族自豪感。所以小学数学的课堂可以适当地设计故事性和人文性的环节或元素,兼具教授数学知识和厚植爱国情怀的双重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革命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2/t20210203_512359.html,2021.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革命传统是如何界定的?[EB/OL].http://www.moe.gov.cn/jyb_hygq/hygq_zczx /moe_1346/moe_2870/202103/t20210310_518937.html,2021.3.8.

[3]林丹.班主任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的实践路径分析[J].班主任,2019,(第9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设,2011.

[5]沈江平.文化自信建构中的三种“文化传统”[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10):104-109.

[6]冀晓萍.《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专家解读[J].人民教育,2017(18):48-52.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革命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2/t20210203_512359.html,2021.1.8.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革命传统是如何界定的?[EB/OL].http://www.moe.gov.cn/jyb_hygq/hygq_zczx/ moe_1346/moe_2870/202103/t20210310_518937.html,2021.3.8.

③林丹.班主任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的实践路径分析[J].班主任,2019,(第9期).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设,2011.

作者简介

张楠(1995年—),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天津,职务/职称:学生,学历:研究生,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数学。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小学数学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关于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