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及色彩特征

2021-11-24袁晋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古代装饰色彩

袁晋

摘要: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造型优美,装饰丰富多彩,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1】有的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纯朴淡雅。建筑师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尚而选择施用。在表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特征中,琉璃瓦和彩画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

关键词:古代;建筑;装饰;色彩;鲜明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

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庑殿项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件

1、悬鱼

位于悬山或者歇山建筑两端山面的博风板下,垂于正脊。悬鱼是一种建筑装饰件,大多用木板雕制而成,因为最初为鱼形,并从山面顶端悬垂,所以称为悬鱼。悬鱼装饰在发展过程中,鱼的形象渐渐变得抽象、简化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形式。有的甚至变成了蝙蝠,以取“福”之意。

2、宝顶

在建筑物的顶部中心位置,尤其是攒尖式屋顶的顶尖处,往往立有一个圆形或者近似圆形之类的装饰,它被称为“宝顶”在一些等级较高的建筑中,或者确切的说,在皇家建筑中,宝顶大多为铜制鎏金材料制成,光彩夺目。

3、宫殿建筑上的吻

吻,也称“正吻”、“大吻”,是明清时期建筑屋顶正脊两端的装饰构件,为龙头形,龙口大张咬住正脊。而在当时的南方有些地区则将之称为“鳞尾”,与大吻的做法有不同之处。根据现存资料来看,吻最早出现于汉代,大多是用瓦当堆砌而成翘起的形状,尊贵的建筑中则多用凤凰、朱雀或孔雀等。由于汉代至清代,“吻”有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并且在工艺上也是越来越精美、生动。吻多由陶或者琉璃制成。重要的宫殿、殿堂等建筑中,大多使用琉璃吻。

4、鸱尾

南北朝时期及其以后,鸱尾逐渐代替了汉代的朱雀等形象,而成为正脊脊饰的新样式。它由汉代的朱雀发展而来,但是还有一些朱雀的影子。中唐至晚唐时期,鸱尾发展演变成带有短尾的兽头,口大张,正吞着屋脊,尾部上翘而卷起,被称为鸱吻,又叫蚩吻,明人认为蚩吻是龙的儿子,而龙生于水、飞于天,人们将它放在屋脊上既是装饰又有兴雨防火的寓意。

6、民居建筑上的鳌鱼

从设置的位置上看来,居民建筑中的鳌鱼与官式建筑中的吻是一样的,或者更精准地说,它是吻在某一阶段时出现的形象。也可以这么说:吻这种构件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名称,鳌鱼即是其中之一。据《事物纪原》引《青葙杂纪》称:“海有鱼,虬尾似鸱,用以喷则降雨。汉柏梁台灾,越巫上大庆胜之法;起建昌宫,设鸱鱼之像于屋脊......”看来,这种设于屋脊上鸱鱼装饰,应当就是我们现在在某些居民等建筑中能看到的鳌鱼。

7、古代宮殿上屋脊上的神兽

在古代建筑的屋脊上,除了正脊两端的吻之外,还有很多走兽类的装饰,因为它们的形象都非凡间可见,所以也称为“神兽”。它们的位置在垂脊或戗脊的脊端。神兽的形态都很特别、非常有意思,不过它们的排列和所用数量是很有讲究的。在宫殿上所用神兽的数量,其最高等级是十个,外加一个跨凤仙人。按顺序分别是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计。

8、故宫宫殿上的神兽

关于建筑上神兽的使用,清朝规定,仙人后面的走兽应为单数,按三、五、七、九排列设置,建筑等级越高,走兽的数量越多。例如乾清宫,它是明清两代帝王的寝宫,在脊上就排列有九个走兽,案例是最高等级。但太和殿的地位显然比乾清宫更为显赫,因此在太和殿的脊上多设了一只神兽——行什,它是能飞的猴子,可以通风报信。而交泰殿是皇后在重要节日接受朝贺的地方,较乾清宫又低了一级,所以只有七个小兽。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

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

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样的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与环境形成视觉上的舒适感。

参考文献

[1]楼庆西.千门之美[M].清华大学,2011.4.1.

[2]楼庆西.装饰之道[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1.

[3]庄裕光,胡石.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彩画[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9.1.

[4]侯幼彬.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1.

[5]张振光.中国古代建筑图片库[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1.

猜你喜欢

古代装饰色彩
DIY装饰沙漏
神奇的色彩(上)
中国古代山水画色彩研究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
日本古代的贡举制度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DIY节日装饰家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百花园地中的装饰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