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2021-11-24冯聪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空间布局

【摘要】山地城市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及地理条件,决定了其城市空间布局和建设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山地城市的发展与空间局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山地城市发展的趋势、产业发展及其空间布局的特征与困境,提出山地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三点策略,以期提高空间产出绩效,提升山地城市的竞争力。

【关键词】山地城市;产业用地;空间布局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6.020

1、山地城市发展的意义和特点

1.1 山地城市的定义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包括山地、丘陵和高原)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份山地面积都超过了80%[1]。共有300余个设市城市以及10000余个建制镇位于山地地区[2],在山地地区生活的人口约6.7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5.7%[3]。

山地城市主要指分布在山地区域的城市,还包括平原和盆地地区修建在大于5°以上的起伏不平的斜坡地上的城市,这些城市形成与平地城市不同的城市形态和生境条件,统称为山地城市[4]。

1.2 山地城市发展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意义

山地地区的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边缘性,目前整体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发展水平普遍落后于全国[5]。因此山地城市的发展,有利于破解区域发展不均衡,为大量山区人口提供高质量的城镇化服务,同时可以丰富城镇化类型,对推动我国整体城镇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人口过度集中于少数几个城市群或都市圈,城市缺少战略留白空间。发展山地城市,可有助于疏解大城市人口,实现人口均衡分布,优化城市发展规模,预留城市备用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理想的人居生活方式。发展山地城市,提高其经济、文化、社会服务水平,为山区居民及追求山区生活方式的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满足多样化的生活方式需求。

1.3 山地城市发展的优势

山地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及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资源的基因库,分布有许多天然动植物资源,同时也是自然保护区的重点分布区,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山地地区水能、势能、地热等能源类型多样,矿产资源丰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及资源供应。

山地城市地形、地貌丰富,气候多变,形成多样的自然及城市景观。名山大川等著名的景观资源、风景名胜区等多集中在山地地区。山地地区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人文景观。

山地城市由于其特殊的地形、气候及景观条件,在城市建设中有助于争取更加宽阔的景观面、采光面、通风面,易于主动引导城市形成疏朗有致的空间格局,提升宜居性。

1.4 山地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山地城市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而可建设用地有限,人地矛盾日渐突出。山地地区地形复杂、高差大,实际可建设用地地块规模小,且形态不规则,开发建设难度较平原城市大。

山地地区地形起伏多变、地质条件脆弱,增加了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建设的难度与复杂程度,致使山地城市交通不便,对外联系较弱,制约了山地城市的发展。山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也比平原城市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一般要增加15%-30%[1],导致山地城市发展滞后。

山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受到破坏便很难恢复,且易发生地质灾害。由于城市发展,用地需求增加,若盲目照搬平原城市蔓延式的发展模式,则易导致过度开发,带来水土流失、耕地破碎化等问题,威胁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

2、新时代山地城市发展的趋势

2.1 新的网络化时代,减弱空间对山地城市发展的限制

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网络化,使山地城市对外联系更加便捷。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基建网络的大规模建设,提高了山地地区的交通及物流效率;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山地城市可以不受空间和地形限制,走上多样化的发展之路。

網络时代下,人们产生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为山地城市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商品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逐渐增加,减少山地城市对规模化工业的依赖,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更灵活多样。网络经济发展也使得营销模式不断更新,促进山区资源挖掘出新的独特的价值。

2.2 新的经济发展环境背景,为山地城市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山区实体经济,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利用山地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实现产业空间的精细化、差异化供给,优先支持新兴产业、创新经济,以及中高端产业的发展。

部分以工矿产业为主的山地城市已逐渐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为实现城市的良性发展,应尽快改变以资源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培育新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值税地方留存比例提升、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以及房产税的逐步开征,给山地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应大力发展实业,优化和提升城市的居住环境、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建立山地城市可持续经营机制。

2.3 新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促使山地城市转变发展方式

山地城市的发展应统筹考虑生产圈、生活圈、生态圈的保护与开发,优化山地空间资源配置,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平衡发展。山地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宝库,通过自然资源产权化和资产化,赋予自然环境新的价值,将地理劣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在新的国土空间背景下,增量土地严格受限,因此要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转变原有的空间利用模式,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根据山地城市自身的地形及用地条件,规划出适合自身的城市拓展方式,不盲目效仿平原城市空间布局模式。

3、山地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策略

山地城市现状产业主要以森林、能源、矿产等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为主,产业层次整体偏低,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由于传统产业增长乏力,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从而带来的一系列人才流失进而导致劳动力缺失等现象也导致了山地城市竞争力不足。因此亟需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创新能力,加强高端要素集聚,以顺应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当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时,其物质空间载体,即城市产业空间布局也需要随之进行调整和优化。过去几十年,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城市发展方式造成了土地开发粗放和城市发展低密度的结果。传统的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通常忽略了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之间的关系,导致产业用地空间布局不合理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低下[6]。城市内部用地开发不甚完善,交通运输传导机制较强,产业用地主要沿交通线路分布,交通条件成为产业用地选址的制约性条件。不同产业门类之间空间分布分散,缺乏很好的协调与合作。

实现山地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应完善土地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间的合理配置以及相应的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实现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布局的有机结合。综合山地城市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的现状情况,提出以下几点产业空间布局策略。

3.1 总体上遵循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模式

“集中,是城市文明和效率的本质体现,分散,则是山地城市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结合,是应对山地城市人地关系矛盾的基本策略思想[4]。山地城市的用地比较破碎,以小片的山间盆地为主,用地的空间布局不应盲目追求平原城市大规模的“摊大饼”式拓展模式,应考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方式。例如重庆、香港、厦门等山地城市都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模式[7]。

产业发展对于集聚度具有一定的需求,因此,山地城市在集聚效益大于集聚成本的前提下应实现城市内部小组团的集聚发展,重点建设和培养一两个规模适度的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内部产业门类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对经济的引领作用。

3.2 产业用地实行小型化,灵活布局的方式

创新经济浪潮下诞生的创新企业多以小型化、精细化的生产经营方式为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制造业的经营模式由B2C向C2B转变,从生产到需求向需求到生产转变,满足更加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创新型产业通常占地面积不大,但其研发、生产、销售等各类活动关联密切,与居住、商业、办公等功能高度融合[8],使其对容积率、功能混合以及空间布局的灵活性要求较高。

山地城市可合理灵活利用山间的小块用地,培育和吸引规模更小,布局更灵活的小型定制加工、精细加工和微型制造业,发展“零库存、低风险”的现代定制加工型制造业。还可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发展地块间的合作,实现二三产联动,以满足创新型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

3.3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产业空间立体化发展

通过产业过程的立体化将山地城市的用地局限转为发展优势。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产业链重构,发展与外部分工合作的共享制造模式,將生产性制造转变为服务型制造,实现制造业立体化发展。共同构建产能的共享制造企业可采用灵活的布局方式,无需局限于大型产业园区,适于利用山地城市相对破碎化的用地空间。

通过空间布局的立体化实现用地效益的增值。浙江、广东两省10多个城市正在探索实施的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体系,其使用与管理上呈现功能混合多样、单位开发强度大等特点[9]。在自然资源部2019年5月发布的《产业用地实施工作指引(2019年版)》中的第十三条中,明确指出“鼓励开发区、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多层工业厂房,供中小企业进行生产、研发、设计、经营多功能复合利用。”工业上楼已经成为新型产业空间布局的趋势。山地城市地形条件复杂,建设用地受到很大局限,采用工业上楼等立体化的产业空间布局可以使有限的用地发挥更大的价值,并且可以引导产业向轻型生产、环保型和低能耗类型的高端制造业发展,有利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结语:

合理布局山地城市的产业空间,以保护实体经济发展和促进转型升级为核心,通过强有力的空间支撑保障,实现山地城市产业要素的有效保护和有序发展。不断提升山地城市空间产出绩效,降低产业发展的空间性成本,使山地城市可以积极融入区域性产业分工体系和流通体系,引导合理产业集聚,强化山地城市产业在区域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光宇.山地城市学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闫水玉,杨柳,邢忠.山地城市之魂——黄光宇先生山地城市生态化规划学术追思[J].城市规划,2010,34(06):69-74.

[3]周莉,苏宁,陈丽荣.林业财政贴息政策的综合效益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02):46-49.

[4]黄光宇.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学思考[J].城市规划,2005,29(01):57-63.

[5]陈军.中国山地地区城镇化路径选择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01-110.

[6]王玉棋.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4:3.

[7]罗瑾,刘勇,岳文泽,等.山地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从沿河谷扩展到多中心组团式扩散[J].经济地理,2013,33(2):61-67.

[8]曾堃,刘松龄,俞敏.广州零散工业用地调整策略研究——基于创新型产业发展视角[J].城市规划,2017,41(10):60-67.

[9]唐爽,张京祥,何鹤鸣,等.创新型经济发展导向的产业用地供给与治理研究——基于“人-产-城”特性转变的视角[J/OL]城市规划.

作者简介:

冯聪,女,1987,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硕士,风景园林中级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广州市天作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高级主任规划师。

猜你喜欢

空间布局
浅谈通信基础设施(传输部分)空间布局规划
地区弱势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及路径选择
基于多元理念的产业园区
湖南省区域增长极布局研究
京津冀城市中心地体系结构分形研究
成都市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问题研究
基于空间布局的“网格化”配网规划方法的应用研究
饲料加工业集聚与玉米产业带的空间布局协调分析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
自然与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