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新型民居建筑设计
2021-11-24徐曌姚震宇
徐曌 姚震宇
【摘要】每个地域都因其文化、气候、地形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其特色的民居,这些民居既是文化的传承,也是时代的记忆。但在当前时代,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民居逐渐被认为不合时宜,新建的民居则又没有很好地继承到传统民居的文化特色。本文通过研究地方文化传承下的新型民居,探讨民居与地方文化之间的联系,分析新型民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促进地方民居的文化传承。
【关键词】地方文化;新型民居;建筑设计【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建筑风格多数都以空间发展为主,而这种通过节省土地面积的高楼在建筑风格上,往往都空泛而没有特点。与之相反的是我国传统民居大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不仅美观,且都在本地区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地域文化的融入正是当下地域民族建筑的精髓,研究地方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新型民居建筑设计,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2、地方文化传承与新型民居建设的联系
民居的建筑文化,其实是地区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知识的遗存。由于气候、地形等地理条件的不同,建筑特色也有很大差异,临水建造的建筑和依靠山坡的建筑往往存在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是当地人在数千年的研究和文化了解之后做出的决定。其在千年的发展中不断继承与完善,使之更适合自然环境的发展。在这样的发展中,地域性住宅建筑的风格也越来越明显,从而自发性地形成了区域文化,其集中性地强调了地域特色,地域性居住建筑风格的多元化使建筑领域的材料具有更多的独特性,人们可以根据建筑风格快速判断地域特征。当一个地区拥有明显地地方民居时,地区文化也就更加彰显,新的生态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整合。
3、新型民居建筑设计中地方文化传承的问题
为对新型民居建筑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对网络上有关新型民居现状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共发放问卷237份,有237人填写。经过问卷调查走访,新型民居建筑设计中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
3.1布局单调呆板
新型民居布局现状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调研结果,发现民居建筑设计存在着排列布局单一、公共活动空间不足、整体缺乏特色等问题。首先是排列布局单一。调查中,有78.48%的人表示当地民居采用整齐排列式,占据民居布局的主导地位,而组合式和混合式分别只有11.81%和9.70%的比例。排列时的布局方式是工业化引入后的建设方针,能够规则整齐地进行布局,但同时也使得整体建筑千篇一律,使民居缺乏文化韵味。其次是公共活动空间不足。有72.57%的居民认为当地民居缺乏公共活动空间,仅有3.38%的居民认为公共活动空间充足。这表明地区缺乏文化互动空间,部分地区只重视新民居建设,忽视了公共活动场地的建设,缺乏公共空间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地区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同时导致地区非物质文化的逐渐衰退。最后是整体缺乏特色。我国每个地方都有其建筑特色,例如湘西部分村寨有着吊脚楼的木制建筑,浙江诸葛村以八阵图式的布局闻名遐迩,武汉有着民国式的风情建筑等等,但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建筑仍然缺乏地方特色,就调查情况来看,有60.76%的居民认为当地民居缺乏整体特色,需要改进。
3.2缺乏单体特色
新型民居风貌现状调查情况如表2所示。
民居建筑风格与环境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这也是民居建筑设计的主要问题。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在增强的同时,也使我国丧失了地域文化特色,民族文化面临着被世界同化的危险。在调研中,有43.04%的人认为当地民居很有特色,47.26%的认为具有一定特色,但也有9.7%的人认为完全缺乏特色。还有很大部分的新民居由于追求更大的建筑面积,丢弃了传统的院落式布局,院落式布局对于居住着而言具有很大的精神及使用价值,其除了代表着一种传统文化外,院落内景的规划和布置能够有效增加民居的特色性。但就调查结果来看,当前仅有19.41%的人认为当地有大量院落,有45.99%的人认为当地存有少量院落,还有34.60%的认为当地基本不存在院落,可见院落的布局还有待加强。
3.3观念脱离实际
新型民居质地现状调查如表3所示。
从调研情况来看,建新房观念普遍不重视房屋的实际需求。新民居建房观念脱离实际一方面体现在“崇洋媚外”的审美观念上。就调查情况来看,有70.04%的当地民居是仿照西式的,中式建筑仅21.94%。无论是河湟谷底还是江南小镇,都是千篇一律的西式小洋樓,而没有本地的特色民居。另一方面体现在建房一味求大。目前农村一味攀比,建房普遍偏大,远远超出了家庭成员的居住需求。在调研中,有41.77%的人认为当地民居明显过大,近四成的比率反应民居的华而不实。这种不注重务实性的建房观念,会导致诸多不良后果。一方面,建新房时一味求大求豪会使得村落新民居体量越显庞大,这种庞大的体量与自然环境是不和谐的。另一方面则导致浪费过多的建筑面积,增加了经济负担。
4、地方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新型民居建筑设计策略
由上一章的分析可知当前新型民居建筑设计存在着许多不足,缺乏新意,且脱离实际。本章就建筑布局、民居风貌、使实用价值等三个方面对新型民居建设设计进行策略分析。
4.1优化建筑布局
优化建筑布局关键是因地制宜。整齐排列式的布局虽然能够使整体结构一目了然,但缺乏新意。当地在进行民居建设规划时,应该更多地参考本地区地地势进行民居规划布局,多多采用组合式或者混合式地布局方式。在利用几何进行设计时,没有必要死扣长方形地设计方案,浑圆或者不规则图形也具有一定的美感。在有河流和山地的地带,也可以随着山势起伏进行布局规划,具有天人合一的效果。此外,公共活动空间的适当增添也有助于布局规划的工整,通过适当加入公共空间,可以合理利用那些无法充作居住区的土地,也可以增添社区或者农村居民的生活体验,居民之间的联系能够有效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
4.2创新民居风貌
民居风貌由建筑的规格、材质、色彩以及布局等方面组成。当前我国民居缺乏特色主要在于其建造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小洋楼,没有考虑到本土文化。以江南地区为例,由于南方文化崇尚素雅,楚风吴韵均为婉约特质,因此主要材质可以使用青砖、灰瓦和条石。颜色上则以青白为主色,贴近自然。再将屋顶还原为瓦顶、利于屋顶排水,加上青瓦的屋檐,不仅使得建筑与自然更加和谐,也能大大方便居民的生活。民居风貌的创新可以多考虑院落文化的复兴,中国无论南北多有院落文化,院落的设置可以使民居的内部组合大大优化,并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建筑物装饰也是建筑的重要表现形式。常见于建筑物的屋顶、檐口、木架、门窗、窗台、梁、檩条等。其建筑装饰手法十分丰富,有木雕、砖雕、石雕、绘画、楹联、牌匾等。装饰的主要内容离不开长寿、安全安康、财富安康、家庭安全等。住宅建筑装饰强调对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对建筑空间的合理利用,使其得以再现传统民居的风格与特征,并弘扬传统民居文化。
4.3注重实用价值
新型民居的建设还应该考虑到实用价值,一方面讲究经济的适用性,另一方面建筑的实用性。首先是经济的适用性,在建筑的规格上应该以适中为宜,过大不仅影响造价,也不美观。在材料的使用上,新型民居应该尽量去采用新旧材料结合的形式进行建造。传统民居的建造多是以土砖和木料为原料,但这些原料不抗腐蚀,且造价昂贵。新型民居可以多用一些适合替代的材料,例如青海地区的新型民居就采用了传统黄土夯制土墙,但舍弃松木,而用铝合金玻璃搭建回廊,透光效果更好,建筑更加美观的同时还节省了经济。在建筑的实用性上,新型民居应该多多注意民居的实际价值,如窗户可以尽量建造得更大,特别是在采光不够的地区,古代民居常常因为窗户密封性不好而将其做小,但当前时代完全可以用大窗户来获取足够的光源。
结语: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民居却都是同一样式,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为促进民居彰显地方文化,促进民居的本土化发展,有必要进行地方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新型民居建设。在新民居的建设中需要做到从整体上优化建筑布局,落脚于个体建筑上注重创新民居风貌,最后还要注重民居的实用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具有地方文化气息的传统民居建筑设计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龚稼琦.闽南地区度假建筑地域性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20.
[2]夏云鑫.白族村落传统民居的再利用设计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20.
[3]李儼.源于江南传统民居的建筑构件再利用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20.
[4]卢晶.浅析闽北古民居建筑特色[J].福建文博,2019(04):56-59.
[5]娄培培,李晨.渝东南土家族传统民居特征——以秀
山县梅江镇石坎村姚氏民居为例[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9,4(09):89-93.
[6]林垚广,张广挺,黄国良,钟泽彩,余仙滋.粤西村落民居空间结构特色研究[J].居舍,2019(08):181-182.
[7]汪亮.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中地方文化的传承研究——以广西灵山县陆屋机电小镇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1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