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治疗仪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效果
2021-11-24李莎莎李婷婷刘斯尔
李莎莎,李婷婷,刘斯尔
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四川德阳 618000)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为贝尔麻痹、面神经炎,是由茎乳孔内面神经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出现突发性瘫痪,同侧前额皱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裂扩大等[1]。临床认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促进面神经麻痹患者早日康复意义重大。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该方法针对特定的患病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2]。中频治疗仪可以通过中频电流调节肌肉收缩、营养神经,是目前常见的康复手段。本研究主要探讨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康复护理中联合应用中频治疗仪与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7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19~58岁,平均(47.5±1.6)岁。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18~57岁,平均(47.1±1.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德阳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标准:符合《神经病学》[3]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为一侧面神经麻痹;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其他会对康复效果产生影响的严重疾病(如严重感染、肝肾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等);伴有认知障碍、精神性疾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差。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通过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与疾病发生、治疗、康复护理等相关的知识;给予生活护理、饮食、眼部护理、康复训练指导等。
观察组联合中频治疗仪行临床护理路径康复护理。首先,成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护理路径制定小组,并由该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结合疾病临床护理实践,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制定患者康复临床护理路径计划表,具体措施如下。(1)入院护理:护理人员通过主动与患者沟通准确把握患者的情绪状态,及时行针对性心理安慰及开导;通过和蔼、礼貌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治疗及康复期间相关注意事项,构建良好护患关系。(2)康复训练:入院7 d后为缓解期,也是康复训练的关键时期,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康复训练指导,制作面瘫操手册,指导患者通过按摩法或揉法对患侧面部上关、下关、翳风、大迎、阳白等穴位进行顺时针环形按摩,按摩以微酸为宜,指导患者做被动及主动面肌运动训练,时间为5~15 min/次,2次/d,患者上述训练均由责任护士进行指导,且责任护士做好动作示范,待患者正确掌握后每日主动进行训练;同时,使用BA2008-Ⅱ型号电脑中频治疗仪(北京奔奥新技术有限公司)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全身放松,清洁穴位局部,用浸湿的纱布贴于患者穴位,再将电极贴于纱布上后用弹力绷带固定,按开始键开始治疗,穴位可选择患侧地仓、下关、迎香、合谷等,频率为1 Hz,波形为方波,波宽选择10~300 ms,电流强度为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1次/d,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3)健康宣教即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1 d强化健康宣教,结合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向患者讲解与疾病康复相关的知识、技能;强化生活指导,嘱咐患者做好面部、耳后保暖,使用温度适宜的水袋对面部进行热敷,2~3次/d,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嘱咐患者做好眼睛清洁,避免角膜炎等发生;嘱咐患者定期入院复诊。
两组均于干预4周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1)康复效果评估:面肌运动机能、面容均完全恢复,无后遗症,判定为痊愈;面肌运动机能、面容基本恢复正常,但存在轻微不适感,判定为显效;面肌运动机能、面容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但大力示齿、闭目、额纹未完全恢复正常,判定为有效;面部肌肉运动机能、面容较干预前无明显改善,或进一步加重,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自拟问卷调查表行护理满意度评估:非常满意为100~90分;满意为89~70分;不满意为<70分;满意度=(基本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生命质量评估:干预前、后选用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OL-74)[4]评估患者生命质量,内容包含生理、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社会关系4个方面,分值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总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2.3 两组生命质量改善效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关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GQOL-74量表各项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生后,患者的面部肌肉通常会丧失功能,出现口角歪斜等症状。该病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可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影响其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既往研究显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病早期及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同时结合科学康复护理干预,可获得良好疗效,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5]。
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康复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往往缺乏规范化干预流程,护理不够系统和全面,康复效果会受到明显影响。而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系统性、标准性、规范化的新型护理干预模式,将其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的有效性、科学性。目前,已有诸多临床实践结果显示,以护理路径流程为依据积极开展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临床护理路径康复干预以针对性护理计划表为依据开展干预措施,可保证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具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护理路径干预还可体现护理人员工作的最大价值,进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让患者及家属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相关护理措施、操作流程等有更多了解,可提高其配合度,进而保证护理工作的实施能够取得理想效果;使患者及家属有效掌握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后相关康复训练措施,提高康复效果。中频治疗仪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一种新方法,通过中频电流节律性刺激面部肌肉,不仅促进了肌肉运动,还使神经、血管功能得到改善,避免肌肉萎缩的发生[7]。
综上所述,中频治疗仪联合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总体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