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的签署对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1-11-24孙春露
孙春露
(郑州西亚斯学院,河南 新郑 45115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商业化应用,在线购物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热浪,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促使大量线下消费转移到线上,网购的普及率和交易额再创新高。据eMarketer预测,2023年全球网络零售额将达到6.5万亿美元,庞大的全球电商消费市场为我国电商品牌和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绝佳机遇。
历时8年磋商,RCEP的成功签署意味着中国、日韩澳新及东盟等15国,从贸易便利化、监管体系规范化、规则制度透明化等层面更加紧密的区域经贸合作关系的建立。这不仅为区域经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将给受到逆全球化思潮影响和新冠疫情冲击的世界经济注入全新动能,在重振全球经济、重塑全球经贸规则和格局、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跨境电商如何利用好RCEP这个发展平台,最大化发挥竞争实力,成为我国外贸发展中另一个重要动力源,已成为学术界、工业界及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RCEP对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的有利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早在2015年,我国就已经启动对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布局,逐步形成以10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试验田,对跨境电商进行全方位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的发展格局。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我国传统贸易带来了严峻挑战,我国多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利好跨境电商的政策,如《关于同意在雄安新区等46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关于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的通知》《关于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试点的公告》和《关于加快推动跨境电商健康有序发展》等。在政策的刺激下,跨境电商逆势而起,成为巩固外循环的重要突破口。
纵观近期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交易规模(含B2B、B2C、C2C和O2O等模式)及增长率(见图1),交易规模总体呈持续增长态势。受2018年经济危机影响,增速曾出现过一定的波动,从2015年的28%回落至11%,后回升至17%左右。
图1 中国跨境电商行业交易规模及增长率
从进出口结构来看(见图2),该周期跨境电商行业出口占比总体超过进口,占总交易规模比例超过3/4,而进口占比虽然呈逐年小幅上升趋势,但总体不足总交易规模的1/4,形成以出口为主,进口为辅的贸易格局。
图2 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进出口占比
二、RCEP对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的因素
1.产业结构互补性强
RCEP覆盖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国家间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形成从科技研发、原材料供应、资金融通、生产加工到消费的全产业链区域经济圈。
2.简化海关通关手续
通过采取预裁定、抵达前处理、信息技术运用等提升通关效率的管理手段,区域内货物贸易海关通关手续将得以简化,缩短货物的放行时间。
3.承诺关税优惠政策
除各成员国承诺降低关税税率,90%以上的商品立即或最终实现零关税,电子商务延续零关税政策。
4.制定高层次多边规则
达成包括贸易无纸化、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电商用户个人信息及在线消费者权益保护在内的范围较广、水平较高的区域内电子商务规则。
5.服务贸易和跨国投资自由化
制约服务贸易和跨国投资的非关税壁垒及市场准入限制将逐步消除,负面清单制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开放水平,对于配套性服务业的发展是重大利好。
6.提高政策的透明度
通过在贸易救济、竞争政策、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争端解决等方面提升政策透明度,加强了权益保护,保障区域内贸易公平性。
三、RCEP为我国跨境电商创造的发展机遇
以制度及规则为基础的RCEP的签署,标志着一个位于亚太地区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代表了各成员国对提高本国市场开放程度、推行区域自由贸易的信心和决心,将为我国跨境电商品牌和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1.广阔的蓝海市场
RCEP区域内人口数量达22.7亿、GDP达26万亿美元、总出口贸易额达5.2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的约三成。相较于竞争激烈的欧美市场,RCEP区域内特别是东盟国家的电商渗透率相对较低,发展潜力巨大。实施后,各成员国间的要素及商品流动、技术合作等将更加便利,有利于最大程度释放区域内市场潜力。
2.优异的经营条件
优惠的税收政策将有效降低跨境电商出口业务的税负,提高出口价格竞争优势。进口的便利化程度和成本优势也将提升,有助于区域内优质产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入我国,在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的同时,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
3.高效的行政管理
区域内货物通关程序的简化将极大提升通关效率,提高跨境电商交易的时效性,提升消费者体验,帮助跨境电商企业从流量和低价竞争中解脱出来,转向品牌和企业信誉打造,增加客户黏度和忠诚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稳定的营商环境
RCEP是以贸易便利化、监管体系规范化、规则制度透明化为基础,形成的区域性统一市场。实施后,与跨境电商相关的包括知识产权、电子认证、个人信息保护以及贸易救济、政府采购、争端解决等制度和政策保障将生效。这将增强跨境电商领域的政策互信、制度互认和企业互通,营造出透明、稳定的营商环境。
5.区域全产业链融合
成员国间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区域内资本、技术、劳动力、资源等要素配置齐全。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原产地规则、检验检疫、技术标准等的逐步统一等将推动区域内要素自由流动,促进成员国间生产分工,优化要素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融合。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将更加凸显。
6.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
跨境商品流通离不开与之相关联的物流、金融、仓储、支付、结算等配套服务,跨境电商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些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服务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将有助于跨境物流、跨境支付和结算、咨询、海外仓储、跨境征信等服务提供者以跨国经营或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进入市场。为我国相关企业走出去创造机遇,并对跨境电商产业本身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7.数字贸易新业态
我国在5G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上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数字技术已在跨境电商各环节得以广泛应用,形成数字贸易新业态。依托RCEP为平台,我国在主导数字贸易发展过程中,成为新规则的制定者,有利于提升其在全球经贸规则制定和治理中的地位和国家综合实力。
四、RCEP下我国跨境电商面临的发展瓶颈
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将面对发展程度差异巨大的市场,既有欠发达国家如缅甸老挝,也有发达国家如日韩澳新,收入水平、消费习惯、文化习俗反差强烈。现就一些共性问题和对策做如下阐述。
1.跨境物流效率低下
我国国内快递物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联手国内电商做大做强内循环上起着不可或缺的润滑剂的作用。跨境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涉及到商品跨越关境,是直接影响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国际跨境物流巨头如UPS、Fedex、DHL、TNT相较于国内跨境物流企业拥有先入优势,另外,受限于繁琐的业务流程和国家间不同的通关政策,跨境物流效率普遍低下。
2.跨境物流成本高昂
目前,小包和专线模式的跨境物流成本可高达货值的40%,这变相提高了交易成本,给跨境电商企业增加了成本负担,削弱了出口商品本身的价格优势,不利于跨境电商打造品牌和竞争力。
3.薄弱的客服和售后
客服和售后是很多跨境电商的短板。很多跨境电商在目标国内并没有商业实体,无法及时有效地提供客服和售后,因此,客户收到货物后需要退换,通常比较困难。另外,东南亚绝大多数是小语种国家,语言繁多,沟通障碍较严重。因此,客户的购物体验通常欠佳。
4.基本配套设施的缺失
跨境电商是一个对交通、通信、金融、仓储等配套产业依赖性较强的业态。RCEP成员国包含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国民收入水平和配套设施条件千差万别。一些国家的交通、网络和通信技术、支付工具、仓储物流体系等还很薄弱,跨境电商普及所必备的条件未落实,这将阻碍跨境电商在本区域平衡发展。
5.跨境支付与结算风险
跨境支付会遭受信用、网络、法律以及汇率等方面风险的影响。货款已付而货物未收或货物已发而货款未讫;网络安全问题如黑客攻击、内部数据泄露或者篡改;支付相关的纠纷在不同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中出现相悖的处理结果;跨币种货币汇兑等都是潜在的风险。
6.专业人才稀缺
跨境电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电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企业经营与管理、国际商法和国际金融等多方面专业知识,良好的外语商务沟通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和实战经验。我国高校对于该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尚缺乏一套完整的体系,专业人才缺口较大。
7.法律制度有待同步
国内现行规章还亟待与RCEP制度及国际规则协调同步,相关承诺和义务还需进一步落实、履行。例如,监管力度薄弱,监管体系尚不健全,负面清单、知识产权保护、电子认证和签名、在线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等条款的落实,等等。
五、RCEP下促进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建议
1.探索共享物流模式
RCEP生效后,区域内国家间货物通关时效将提高,跨境物流将主要取决于境内和境外物流时效。通过供应链与集运仓储企业合作,通过共享仓储、人力、车辆、系统、配送等全链条资源,对跨境网络购物提供化零为整的“集运”服务,共同打造“共享物流”新模式。从而大大降低跨境物流成本。
2.鼓励中资企业“走出去”
利用RCEP服务贸易和对外投资开放的便利条件,鼓励中资跨境电商及配套企业积极“走出去”寻找商机。条件成熟时,大型中资跨境电商企业可考虑建立物流供应链体系和境外分(子)公司,提高运营能力,降低风险。而国内快递物流企业则可通过商业存在形式开展物流业务的跨国经营,打通境外物流通道,起到对跨境电商提速增效的作用。
3.运用数字技术布局海外仓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或其他方式,分析市场需求变化,精准预测产品及订单数量,合理安排订货、发货时间。同时,在目标国布局海外仓,将商品通过大宗运输的形式运抵目标国,再根据订单,直接本地发货。物流成本将有望得到压缩,反应速度得到提高。
4.设置差异化企业发展战略
RCEP对消费者权益、个人信息和知识产权等方面制定了较高标准,这将转变跨境电商企业对待产品质量、服务品质的重视程度。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大型企业或将高收入市场的发展战略转向打造品牌和口碑,再利用服务外包,将客服和售后转交由区域内专业服务公司,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有机结合“一带一路”倡议
RCEP应与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有机结合,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分享我国成熟的发展经验,利用亚投行的便利条件,开展跨地区“互联互通”基建合作,带动欠发达地区在交通、通讯、金融、物流等领域的发展。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同时,带动跨境电商惠及更多区域人民。作为泛亚铁路一部分的中老铁路就是很好的典范。
6.有效化解支付与结算风险
引入出口信用保险机制,消除信用风险。加强系统维护,如对交易数据加密,配置网络安全漏洞扫描系统等技术手段,化解网络风险。各国加强沟通协作,联合建立健全有关跨境电商支付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规避法律风险。企业通过购买保险、向银行借款等,抵御流动性风险。
7.拓展产教融合合作机制
加速推进产教融合,设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开展人才联合培养。高校可以紧跟产业发展,从需求出发,及时调整、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避免知识传授与产业发展脱节。毕业生可以更好了解岗位要求,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增加工作经验和就业能力。跨境电商及相关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将有望削减,提高其运营效率。
8.积极对接国际规则
与各成员国保持密切联系,加快推动与RCEP等国际通行规则对接,继续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及相关领域国内立法,与各成员国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六、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跨境电商需要充分认识到RCEP的签署对其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对这些因素加以充分的利用,积极提升其在全球跨境电商市场上的竞争力。要加强与成员国间的交流合作,在公平、透明的基础上,开拓发达国家特别是日韩澳新跨境电商市场的份额。要拥抱通信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我国跨境电商的转型。同时,我们需要正视我国跨境电商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影响产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国家、产业本身及相关配套产业合力“下好一盘棋”,共同推动我国跨境电商的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