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壳式暖手宝的设计
2021-11-24沈周锋郑慧珍
沈周锋,郑慧珍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0 引言
用户在冬季使用手机时,手指裸露在寒冷空气中,给用户带来不舒适的使用体验.张卓钧和冯志彬提出了基于加热片的暖手宝技术[1-2],实现暖手宝智能化.但是热量传导无方向性,应用于手机壳中,极大影响手机原有散热系统,使手机工作温度升高.手机长时间在过热环境中运行,系统效率降低,严重时甚至导致死机.
制冷片是由半导体组成的一种冷却装置,既可以应用于制冷,又能应用于加热.其特点是制冷效率不高,但是制热效率突出,非常适用于手机壳式暖手宝[3-5].制冷片工作时,等同于热泵,将手机的耗散热量抽取至加热部分,加快手机散热的同时,手机热量和制冷片自身耗散的热量集中至加热体,大大提高了电源应用效率和电池续航.葛文超提出了一种制冷片驱动电路[6],采用恒压方式驱动电路,制冷功率不可调导致温度不稳定.本文基于手机暖手宝技术现状,设计了一个具有对手机制冷、对外加热的手机壳式暖手宝,保障手机正常工作.利用锂电池供电,恒流源电路驱动制冷片工作在多种功率.采用特殊的散热片,传导制冷片热量的同时,作为加热片进一步提高暖手效果.采用电源管理电路,防止锂电池的过充电和过放电,提高电池使用寿命.
1 基本原理
手机壳式暖手宝外形与手机套类似,吸附于手机背面.用户使用手机时,多数手指置于手机背面,对手机背面加热将极大改善用户手指寒冷僵硬的现象.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制冷片工作时,等价于热泵,将热量从A面抽至B面.A面吸热,则称为冷面,B面散热,则称为热面.其优点在于不需要制冷剂,可连续工作,内部无污染源且无旋转部件,制冷制热速度快,非常适合应用于小型设备中.将制冷片安装于暖手宝正中央,冷面朝左对着手机,热面朝右.由于冷面和热面需要快速导热,避免热量堆积损坏制冷片,因此制冷片双面均需安装散热片.如图1所示,制冷片左边安装冷面导热片,快速将手机背面的热量传导至制冷片.冷面导热片左边安装薄膜热敏电阻1,用于测量手机背面温度,防止手机温度过高.制冷片热面(右边)安装加热片,该加热片设计成特殊形状,起到双重作用.作用一是为制冷片热面散热,作用二是通入电流,为暖手宝进一步加热.加热片右边安装薄膜热敏电阻2,用于测量热面温度.锂电池和线路板置于暖手宝外壳之内,且置于热面一侧.为整机提供电源和智能控制的同时,其耗散热量用于暖手宝加热.为了实现加热片、冷面导热片与制冷片充分导热,其接触部分均匀涂抹导热硅脂.制冷片四周采用隔热材料填充,避免热面的热量扩散到冷面中,破坏暖手宝的“对内制冷、对外加热”的效果.
图1 结构示意图
加热片示意图如图2所示,采用冲模的加工方法,将长方形金属片,压制成如下形状.整个加热片均匀涂抹导热硅脂,保证整个矩形区域导热均匀.中央矩形金属块与制冷片热面接触,制冷片工作时起到散热的作用.引脚1和2作为电阻连接加热片驱动电路,通入电流时产生热量.由于加热片中的线路采用“之”字形走线,线与线之间的磁场互相抵消,电感量几乎为0,表现为纯电阻性.通过控制走线宽度和金属片厚度,可以将电阻控制在一定的值.由于导热硅脂均匀涂抹在加热片表面,热量能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加热片区域中.
图2 加热片示意图
电路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整机采用锂电池供电,采用电源管理芯片IP5306对其进行充放电管理和剩余电量显示.冷面和热面测温电路,分别检测手机工作温度和暖手宝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输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冷面和热面温度进行逻辑判断,控制制冷片驱动电路和加热电路的功率,实现暖手宝功能.
2 硬件电路设计
2.1 电池管理和电量显示电路
暖手宝采用4.3 V锂电池供电,过充电和过放电对电池的危害巨大[7].因此,采用IP5306芯片,进行锂电池充放电管理、剩余电量指示和电压转换.具体电路图如图4所示.
图3 电路原理框图Fig.3 CircuitBlockDiagram图4 电池管理和电量显示电路Fig.4 BatteryManagementandPowerDisplayCircuit
J1为充电接口,R1、C1和C2对正极进行滤波后,送入U1的VIN引脚.该引脚兼容DC 5 V充电,最大充电电流达到2.1 A.J1采用MINI USB或者TYPE C接口,即可兼容市面上大部分的10 W手机充电器.D1至D4连接芯片的LED1至LED3引脚,用于显示锂电池剩余电量.当剩余电量大于75%时,4个灯全亮;当剩余电量小于75%且大于50%时,D1至D3亮,D4灭,依次类推.K1通过限流电阻R2连接KEY引脚,作为电源开关.关机状态下按键短按开启电源输出和LED显示灯.开机状态下双击按键,则关闭电源输出和LED显示.BAT引脚为升压输入引脚,连接锂电池BT正极,C6和C7为去耦电容.SW为DC-DC开关引脚,L1为升压电感.L1选用带铁芯的线绕功率电感,保证较高的电磁储能性能.4.3V升压为5V后,通过VOUT引脚输出,为负载电路供电,C3至C5为去耦电容.
2.2 制冷片驱动电路
制冷片选用一冷科技的CP016107,最大制冷量达到6 W,远大于手机工作时的平均热耗散功率,基本满足手机制冷的需求.制冷片冷面温度控制在20 ℃,热面温度控制在40 ℃,基本满足暖手和手机工作温度要求.则冷面热面温度差为20 ℃,根据制冷片性能曲线可知,3 W以下的制冷量时,工作电流小于1.6 A,工作电压小于2 V.特定的温差下制冷量和工作电流呈非线性,与工作电压无直接关系,驱动电路采用TPS5432同步降压芯片设计一个恒流源电路[8-10],具体电路如图5所示.5 V电源经过C8去耦后,送入VIN引脚,为整个驱动电路提供直流电源.EN引脚为使能端,高电平使能,芯片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低电平时,芯片进入休眠状态,工作电流降到5 uA以下.该引脚连接单片机,可以控制制冷片开启和关闭状态.PH为BUCK的开关引脚,经过L2连接制冷片整机.PH内部的上拉场管导通时,电流流经L2为制冷片供电.当上拉场管截止时,L2感应电流继续供电.因此L2宜选用储能性能较好的线绕功率电感,普通信号电感储能性能差易烧毁.制冷片负极通过R7接地,R7将制冷片电流转换为电压,经过R6和R9分压后,反馈到VSEN引脚中.芯片内部电路对比VSEN电压,当电压高于0.808 V时,降低PH引脚占空比,从而降低制冷片工作电流;反之,则增加占空比,增加制冷片工作电流.从而将制冷片工作电流稳定在一定的值,且VSEN引脚电位稳定在0.808 V.R8和C13组成阻容低通滤波电路,将单片机发出的PWM1信号滤波为直流电压.直流电压值与占空比呈正比,通过R5限流后送入VSEN引脚.当PWM1占空比增大时,流过R5电流增加,芯片控制制冷片电流减小,使R6电流减小.因此,单片机控制PWM1占空比即可改变制冷片工作电流.
图5 制冷片驱动电路
当PWM1占空比等于0%,由于R5>>R8,则U1=0V,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流过R6的电流为:
I6≈VSEN/R9+VSEN/R5≈196(μA)
(1)
从而推出U2电压为:
U2=VSEN+R6I6=1(V)
(2)
由于R6>>R7,流过制冷片或者R7电流近似为:
I0≈U2/R7≈2(A)
(3)
同理得,当PWM1占空比等于100%时,流过制冷片电流约为1 A.电热片驱动电路采用与图5类似的电路即可实现功率可调,不再赘述.
2.3 冷面和热面测温电路
测温电路如图6所示,采用热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对5 V电源进行分压,送入单片机AD转换通道.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热敏电阻阻值随之变化,分压比发生变化导致AD1和AD2电位发生变化.单片机内部存储热敏电阻在各温度下的阻值,通过查表即可得到实际的温度值.电容C14至C17采用纳法级别的小电容,用于稳定AD1和AD2的电压值.普通的热敏电阻为圆柱状或球形,暖手宝内部空间均为扁平状.因此采用薄膜热敏电阻,厚度约为0.25 mm,传感头处厚度最大为0.4 mm,阻值精度为±1%,0~50 ℃环境下测温误差小于±0.5 ℃[11-12].涂抹了导热硅脂后,非常适用于暖手宝中.
图6 冷面和热面测温电路
3 软件部分设计
软件流程图如图7所示.电源管理电路按键按下时,5 V电压供给单片机.单片机首先进行内部单元初始化,主要配置AD转换单元、定时器、PWM输出和各引脚寄存器.随后程序进入死循环.检测制冷片冷面温度T1和热面温度T2.当温度T1大于23 ℃或者双面温差大于10 ℃时,打开制冷片为手机降温;当温度T2小于17 ℃且双面温差小于10 ℃时,关闭制冷片.双面温差大时,若制冷片停止工作,热面热量会扩散到冷面,导致冷面温度上升,不利于手机正常工作.此时,控制制冷片工作在小功率状态,即可阻止热量传导.当温度T2大于43 ℃时,关闭加热片;当温度T2小于37 ℃时,打开加热片.基于上述逻辑,将手机温度控制在(20±5)℃,将暖手宝温度控制在(40±5)℃.若采用恒功率制冷和加热,会导致温度波动较大,造成用户忽冷忽热的不舒适感.因此,需要根据温度的不同调整制冷片和加热片功率,实现类似“变频空调”的效果.当T1温度大于20 ℃且差值越大,单片机加大制冷片工作电流,达到越快速降温的效果;当温度趋近20 ℃时,逐渐减小制冷片工作电流.当T2温度小于40 ℃且差值越大,单片机越加大加热片工作电流,实现快速制热的效果;当温度趋近40 ℃时,逐渐减小加热片工作电流.
图7 软件流程图
4 整机测试
对整机进行测试.充电和正常工作时,剩余电量指示灯能够正常提示电量.锂电池管理电路能够正常控制整机的打开和关闭.在18 ℃的室温下,对暖手宝制冷和制热温度进行测试,每30 S记录一个数据到单片机断电保护存储器中.将数据读出,绘制成曲线,如图8所示.横轴表示采样点序号,纵轴表示温度,单位为℃.开机时,起始温度均为18 ℃,加热片开启,热面温度上升较快,冷面温度由于热面温度的影响而缓慢上升.到第9个采样点时,冷热面温差达到10 ℃,制冷片开启并保持较低功耗,冷面温度上升速度有所下降.到第17个采样点时,热面温度达到43 ℃,加热片关闭,热面温度随后缓慢下降.到第38个采样点时,冷面温度达到23 ℃,制冷片开启并保持较大功耗,冷面温度下降,热面温度上升.后续曲线按照软件设置的逻辑正常运行,不再赘述.外壳温度曲线基本随着热面温度的变化趋势而变化.由于导热的速度限制,外壳温度的变化呈现出滞后性,且温度变动的幅度相比热面温度有所减小.测试表明:暖手宝能够有效的将手机温度控制在(20±5)℃,热面温度控制在(40±5)℃.既充分利用手机耗散功率实现暖手效果,又保证了手机安全运行.
图8 温度变化曲线
5 结语
利用制冷片技术,设计了一款手机壳式暖手宝.采用锂电池管理技术、恒流源技术和单片机技术,控制制冷片和加热片的运行.验证试验表明:手机壳式暖手宝能够有效的将手机工作温度控制在(20±5)℃,同时起到暖手的效果.后续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温控能力,将温度波动范围缩小至更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