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制造业税务管理应用探析
2021-11-24尹振敬
尹振敬
(北京爱尚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1149)
一、引言
基于大数据环境,税务机关能够更清楚地掌握制造企业的税务资料,税务机关从之前的事后监管转变为实时监管,可以在短时间内定位制造企业的税务问题,在此环境下,制造企业的税务管理以及筹划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制造企业必须要做好税务管理以及筹划工作。制造企业需要将税务管理融入业务流程,进行实时管控,解决税务问题和防范税务风险,加快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目标。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税务筹划的必要性分析
(一)适应现代税务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
目前金税三期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制造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面临较大的挑战,在各项税收政策的影响下,制造企业需要结合税收政策的优势开展税务筹划工作,为应对当前的新税制环境,要合理筹划企业各项涉税业务,减少重复征税、漏税现象的发生,紧跟现代税务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控制企业的税务风险。
(二)提升企业税务管理水平
税收筹划能够促进制造企业加强税务管理工作,保护企业的经济利益。现阶段国内的税务改革不断深入,对企业税务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税务筹划与税务管理相辅相成,制造企业要通过税务筹划工作对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加强税务管理,提取足够详细的涉税资料,制定精细化税务筹划方案,从涉税业务细节处着手提升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1]。通过税务筹划,企业的税务人员可清楚掌握各业务环节的税务问题,逐步优化税务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税务管理质量。
三、传统制造企业税务管理与筹划的相关建议
(一)全面提升企业的税务管理意识
随着国家税法体系逐渐完善以及金税三期系统的实施运行,制造企业税务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当地税务机关的监督下,制造企业必须要严格遵守税务法律,缴纳各项税金,严控税务风险。增强税务管理意识是制造企业优化税务管理环境的重要基础,制造企业的管理层人员、税务人员应当持续学习税收政策和法律条例,指导其他部门配合税务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涉税事项资料,强化纳税意识。
(二)逐步完善税务管理体系
1.确定税务管理的基本流程与操作规范
制造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流程涉及增值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等多个税种,企业要对各个基础流程操作进行规范,同时比对合同、发票、资金等的详细信息,实现货物流、资金流以及发票流的匹配。制造企业要基于成本和涉税业务特点确定关键的税务管理环节,进行重点控制,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可考虑引进信息系统,实现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系统自动采集和分析处理涉税业务,高度整合涉税资料,与税务机关实现无障碍对接,规范企业的税务管理,避免税务机关因企业涉税业务数据不清晰而对企业进行稽查[2]。制造企业完善税务管理流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优化税务登记工作,监督税务登记、变更、注销,及时解决税务清算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第二,加强税务核算,要保留完整的税务资料和原始的财务数据,防止出现有效凭证缺失的情况。第三,严格按照相应规范进行纳税申报,根据国家税法规定在期限内按照章程申报税务,提供准确无误的涉税资料。第四,制造企业应强化发票管理,发票的开具、获取以及管理要严格按照税务管理制度要求完成,发票中的各项信息需经过仔细核查比对。另外,制造企业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对税务管理制度进行更新优化。国内税务政策内容在不断调整,企业内部的制度也要及时跟上政策变化步伐,相关的制度内容定期进行更新,为税务管理工作提供明确的操作规范,如涉税业务的内部上报程序、备案步骤以及涉税部门承担的税务责任等都要在制度中明确指出。
2.依据涉税种类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税务机关根据税务总局制定的各行业税务风险分析方案,基于制造行业指标和金税三期系统中的资料数据,对制造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识别,并要求制造企业逐一回复,若制造企业无法给出合理的理由,税务机关则会展开税务稽查工作。制造企业为避免税务稽查,要全面了解税务机关针对制造行业税务风险分析制定的预警指标,同时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加强对风险点所在环节的重视,减少风险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以增值税和所得税为例,制造企业增值税风险频发环节主要是异常往来账款余额处理、新应收账款与实际销售收入比例、新应付账款与销售成本的比例等,制造企业必须及时解决往来账款余额异常的涉税处理问题,按照规定开具发票,同时保证采购、入库、核算等数据完整,合理保存所有涉税事项资料,妥善应对税务机关的检查和风险评估[3]。制造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备案管理和设备折旧计算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虚列成本等都会导致所得税风险发生,制造企业在资产折旧时应当判断资产设定的折旧年限是否与税法规定存在矛盾,避免清算汇缴所得税时出现费用未调增的情况。
3.搭建信息共享平台,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制造企业需借助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内部沟通以及企业与外部的交流,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制造企业应当在内部经营流程以及组织结构基础上搭建共享信息系统,将财务部门、经济业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彼此联系起来,实现涉税信息实时共享传递,结合企业经营目标对税务支出进行控制。制造企业要在税务管理过程中安排专业税务人员与税务机关进行对接沟通,及时掌握最新的税收政策,并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向内部传递最新的政策信息,方便管理层调整措施下发至相关部门。税务管理人员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参与采购、生产、销售以及售后业务流程,及时获取真实的涉税业务信息,提前评估各业务流程对税负的影响,制定税务管理措施,规范税务筹划,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税负。
4.建立内部税务审查与监督机制
制造企业的税务审查与监督应当覆盖涉税业务的所有流程,即从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展开。首先是事前监督,制造企业要健全税务审查规范,税务监管人员基于规范对业务流程各个环节的应税行为进行监管,监督往来账务处理、经营管理等内容。其次是事中监督,企业要利用信息共享系统实时跟踪涉税业务,分析业务链各业务环节的涉税问题,监管人员一旦发现税务风险或者其他问题要立即反馈至税务管理部门,及时制定防范措施。最后是事后监督,企业对税务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税务人员进行奖惩。
(三)组建高素质的税务会计人才团队
制造企业税务管理离不开高质量的税务会计人才,因此,组建高素质税务会计人才团队是强化税务管理质量的关键一步。制造企业应定期组织税务会计人员参与税务管理、税务筹划、风险管控、政策学习方面的培训,不断增强税务管理责任意识,将税务管理的具体效果与税务会计人员利益挂钩,以此促进税务会计人员加强自主学习和能力提升。
(四)关注政策变化情况,加强税企合作
国家大力发展产业经济,针对各个行业的税收政策变化速度较快,制造企业需要准确把握政策变化情况,掌握最新的税收政策,并应用于企业税务筹划中,充分利用税收政策减少企业的税务支出。税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水平,因此制造企业需要与当地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积极咨询金税三期系统情况,配合税务机关的工作,尽可能地从税务机关的角度分析企业税务管理情况,深度思考税务机关提供的企业税务风险识别报告,并根据报告内容逐步完善税务管理体系和税务筹划机制。
四、结语
在大数据背景下,金税三期系统功能增强,税务机关能够通过金税三期系统对制造企业的纳税信息以及内部涉税风险进行实时监管,制造企业也应当根据税务机关给出的相关报告内容对内部税务管理进行调整优化,进一步提升税务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税务管理和税务筹划是制造企业减轻税务负担以及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制造企业要借助大数据优势和税改优势对税务管理体系以及筹划进行改革,尽可能减少企业的税务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