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给国有企业审计和会计带来的影响
2021-11-24张敏
张敏
(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乌海 016000)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大数据时代下审计的转型研究
大数据技术为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供给侧改革进程的推进,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已经不能再满足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内部审计需要增加更多的新技术要素,如互联网,以实现跟踪式、数据式、嵌入式审计。转变内部审计职能、改进内部审计方法等是改革内部审计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为这种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撑。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成熟,为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提供了驱动力,内部审计主体和客体的改变、审计风险的变化以及审计证据的变革都对内部审计的方法与业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大数据时代下云会计的概念
云会计是大数据背景下传统财务软件与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向企业提供在线会计管理服务以及在线财务核算与决策服务的虚拟会计信息系统,它具有实时共享、便捷高效、按需获取、灵活度高、易扩展、随需随用、低成本等优势。我国目前的云会计水平还不够成熟,产品较少且主要用于账务处理、费用报销,与财务管理结合得不深入,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行业大环境对云计算的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研究云会计产品。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和会计存在的弊端及根源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审计存在的弊端
1.审计信息化没有很好地融入企业整体信息化体系
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企业整体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必须与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使内部审计信息化成为企业集团信息化的一部分。但目前不少国有大型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化还处于实现集团财务一体化和集约化的摸索过程中,往往还做不到全集团审计信息系统以及审计数据的集中和统一。在与业务系统结合方面,部分国有企业审计信息化还受到自身信息化水平的限制,由于企业目前各专业业务信息系统不能实现高度共享和有机整合,审计工作尚无法充分利用各业务系统的资源,甚至有些系统自成体系,导致审计信息系统无法融入企业整体信息化体系中。
2.现有体系对于数据的挖掘、处理能力不足
价值密度低是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特点,内审部门要想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就要能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数据。挖掘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衡量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水平一个核心指标。当前,国有大型企业对数据的挖掘和处理能力明显不足。一方面,各业务系统中存在大量的冗余和无效数据;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自身专业技术素质尚待提升。因此,一旦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部门中全面推广,这个缺陷就会被进一步放大。比如,目前煤炭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还只能实现简单的数据分类、汇总和排序,而对高度智能的挖掘、分析与处理工作还显得力不从心。
3.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缺乏专业人才作保障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的非核心管理部门,其人力资源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审计岗位所需人才除了需要掌握会计审计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而国有大型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一般都是从财务岗位调动到内部审计岗位的,他们所掌握的更多是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对于信息科技方面的知识涉猎较少,尤其是对于那些年纪稍大的内审人员来说,其单一的知识结构使他们从内心抵触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因此,当企业高层信心满满地布局大数据与内部审计相结合的建设工作之后,到了执行环节,其效果往往是低于管理者的预期的。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会计存在的弊端的根源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利用全面预算管理理顺了产业板块,但是还需要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在行政管理区域和业务板块设置相应的管理公司,企业按照各部门集权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这从根本上明确了各部门管理机构的管理范围、权限和职责,重新定位了财务部门的职能,使其逐渐实现从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的转变,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统一,可以降低或防止公司出现财务风险。然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这种分部门集权管理的方式也为企业带来许多问题。例如,总部对公司的干预过多。总部要求所有子公司在经营决策、人员安排等方面服从统一指挥,这使子公司失去了积极性,不利于子公司及集团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审计和会计的应对措施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进行审计的措施
1.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内部审计模型
审计模型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的重要工具,是完成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技术支持。通过审计模型,审计人员能发现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传统的审计模型是结合审计事项的趋势、结构、关系等因素,结合审计人员依据自身经验判断所设定的限制条件,对被审计数据进行判断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的表达式。审计模型的建立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规范化的流程,但传统内部审计模型的建设过于依靠人的主观经验判断与预测,导致审计模型的质量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大,不符合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高要求。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审计部门可以把大数据理念与审计模型的建设思路相结合,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审计事项的趋势、结构、关系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预测与分析,以数据为支撑,选择最优的审计规则,充分发挥大数据审计所具有的审计数据的全面和准确的优势,对审计模型进行数据沙箱验证,最后得出准确、高效的内部审计模型。同时,在审计全覆盖的背景下,审计模型的有效性、可用性也成为被审计对象之一。每一个审计模型的分析流程、限制条件、输出结果与成果展现都会以结构化数据的形式,进入大数据审计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得出相同审计对象不同限制条件下的最优模型,从而实现用数据驱动决策、以大数据技术建设内部审计模型的目的。
2.持续建设审计机制运用大数据
在传统审计中,审计人员需要使用现场审计技术,通过函证法、审阅法、查询法等对被审计部门的审计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得出审计结论。但随着内部审计数据在数据形式、数据质量、数据数量、数据结构等多个方面的变化,传统的审计技术已经无法快速、高效地完成内部审计任务。以数据类型为例,过去的内部审计数据大多以结构化的财务信息、业务信息、管理信息等为主,面对这类数据,传统的现场手工审计技术还可以勉强支撑。但随着内部审计范围的扩大,内审工作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非结构化数据,如图像、图形、文本、录音、视频,等等,各类数据的海量化和电子化也让传统的审计技术无法继续被使用。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审计资源获取中就能解决这一问题。持续审计工作机制在运行过程中,要充分应用数据资源获取机制的成果,比如各类数据在数据属性上的分类、在数据结构上的分类、在数据内容上的分类等。通过内部审计大数据平台及时地获取需要的审计数据,能极大地提高审计数据获取的时效性,还能极大地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3.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
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信息化已经成了审计工作的必然趋势。因此,企业必须提高自身审计信息化水平。一是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审计业务和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就必须建设一支综合业务能力与信息化技术相适应的审计队伍。在具体实施中,可以从体制机制建设出发,完善制度保障,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审计工作考核,促进审计干部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真正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理解和落实审计信息化系统的运用以及数据审计思维的建设。二是营造适合技术人员发展的空间,通过招考、调入、聘用等形式,将有技术、有能力、有品德、综合素质高、热爱审计事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招募到审计队伍中,实现进来一个,带动一片,全面提升其他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审计能力。三是定期开展审计业务培训,扩大审计署和省级审计机关组织的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考试范围,着重加强符合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发展的网络知识培训、审计应用培训和数据处理技术培训,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四是强化相关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在财政审计、税收审计、社保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领域积极探索大数据审计技术的应用,深度挖掘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的关联,在具体项目中不断积累审计工作经验和信息化审计技术,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发现问题、分析趋势、宏观决策的能力。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给国有企业会计的建议
第一,加强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化建设。要想准确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看清目前所处的背景条件,所以在进行具体举措之前,企业应该了解自身目前所处的环境,也就是说在大数据背景的影响下,企业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信息的筛选更加精确,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除此之外,企业还要不断地更新网络系统,使信息化系统更加完善,同时,对企业内部的网络建设也不能松懈。这些措施都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企业要更加注重数据资源。在这个新的背景下,企业应该明白数据的重要性,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数据就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所以在这个数据化的时代,企业应该更加注重对数据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高品质的数据库。当企业拥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时,它的核心竞争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数据资源,完善企业的各个环节,这样不仅能够扩大收入,提高效益,还能满足企业生存的需求。
第三,大数据会计的服务形式有公有大数据、私有大数据、混合大数据3种,国有企业可以选择混合大数据的服务形式,将企业核心数据存储在私有大数据上,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还可以将一些非核心数据储存在公有大数据上,在获取所需的数据资源同时共享自己的资源,使行业可以发展得更好。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获得可靠的个性化服务,从而使大数据会计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有效地进行。
第四,国有企业应更加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大数据的应用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一些机械的数据汇总工作都可以由系统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懈怠。会计人员需要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及决策能力,企业也应该更加注重对会计人员的培训,让他们能根据大数据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充分利用数据信息背后的价值,了解公司的运营机制,从而加快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进程,促进财务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帮助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
四、结语
国家如今越来越重视国有企业的审计和会计工作,国务院与审计署下发了众多文件,拓展了审计和会计的监督范围,加强了审计和会计的职能权限,明确了对审计和会计的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求,提出了科技强审、审计和会计技术革新的发展思路。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技术也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中,大数据环境也给企业的审计和会计工作带来了诸多影响。审计和会计发展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给国有企业实现国家对内部审计独立性、权威性、监督能力、职责范围的更高要求提供了可行路径。论文得出了3点结论:
一是利用数据挖掘、数据分类、数据比对分析等大数据技术,结合人工智能获取审计资源,建设审计工作机制,实现内部审计数据全覆盖,提高内审和会计数据获取的效率、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从而提升审计和会计的工作效率。
二是利用数据筛选、数据集成、数据清洗与数据分析技术,结合审计和会计规则模型,持续建设审计工作机制,加强对内部审计的实时监督、实时预警,实现内部审计机制的长效运行以及对审计风险的动态监控,增强内部审计的时效性。
三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互联网传输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建设审计和会计协同工作机制,打破技术共享壁垒,推动数据分析能力基层化,实现审计和会计风险的远程监控,增强审计和会计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