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与民事诉讼法教学的融合

2021-11-24

法制博览 2021年21期
关键词:诉讼法民事导图

郑 鲲

(新疆科技学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

一、思维导图的作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思维的有效工具,具有很大的实用性。思维导图英文为the mind map,意思是思维地图,指培养脑力进行发散性思维,构成有效图形的思维联想工具[1]。思维导图多将图文与所学事物的特点联系起来,把各级表达主体的串联关系表现出来。思维导图通常把关键记忆点以图片、文字、线条、颜色、图形等形式相互连接、紧密结合。思维导图充分开发人的左脑与右脑的功能。人们通常应用思维导图对人的潜在的脑功能进行探索,帮助脑形成科学、艺术、逻辑、想象的交叉发展与发散思维,开发人大脑的潜能。思维导图是放射性的思维分散构图方法。思维导图通过将外界资料输入进入大脑后,将包含符号的感觉、记忆、想法等作为一个思考的中心点,以此为原点向四周发散,建立数以万计的关键点后,再将每个关键点与主题相互结合,在思维导图中,每一个新的主题又可以成为又一个思考的中心点、成为又一个数以万计的关键点。这样类似树杈方式的放射性构图,将这些节点建立成记忆体,通过大脑神经元的连接成立一个大脑的数据发散库。思维导图虽然在建立关联性联系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思维构图的培养也有其特殊要求,例如专注性、联想性、逻辑性。思维构图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仍然较少,学校还没有建立起思维构图教学方式、开设相关的课程。

二、民事诉讼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建立的保障人民民事事件实体的重要法律,对于处理民事纠纷,保障人民财产、生命、健康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民事诉讼法是法律专业学习的核心课程之一。然而,民事诉讼法课堂教学中,和其他法律专业课课堂教学相似,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多数学生会觉得民事诉讼法课堂教学内容多、课程枯燥、法律条文冗长,还需要大量死记硬背,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减弱。通过总结相关原因,教学中存在两个重要问题。从民事诉讼法本身来看,第一,民事诉讼法框架很大,这对于学生整体上把控民事诉讼法已有一定的要求。第二,民事诉讼法存在两个法:即实体法和民事实体法的规制,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学生需要以实体法和民事实体法两者互为基础进行法律事件分析以及法律事件判定。这也增加了学生对民事诉讼法学习的复杂性。第三,民事诉讼法具有时序性,把握民事诉讼程序就需要对时序性多加考虑,这就需要运用头脑形成阶段性的知识体系,展开时空印象,对每个阶段进行精准的把握。第四,民事诉讼法内容比较繁杂,包含了诉讼参与人、出庭证据、诉讼判别等众多方面。虽然我国现时期的民事诉讼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相关的具体的司法解释条文还是很多,再结合其特有的时序性,给学生对整体民事诉讼法知识的理解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首先,学生们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民事诉讼法的习惯。学生们也缺乏一定的对抽象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化理解和有效化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学生们通常只根据老师的讲解对相关法律进行背诵,而一应用于实际法律案件便捉襟见肘。有些学生甚至觉得法律条文枯燥无味,自己又没有简单的方法加深对民事诉讼法的学习。其次,民事诉讼法中的实体法比起程序法更加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而程序法中包含大量强制性的规范性的条文,导致学生们也存在畏难程序法的心理,所以导致多数学生的实体法成绩好于程序法,缺乏对程序法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

三、思维导图在民事诉讼法教学中的意义

民事诉讼法是一个类似大树的系统,其中包含着若干的制度分支,形成若干的制度群。由于每一个制度都有其独立的目的和意义,这些制度不能与民事诉讼基本目的相悖。民事诉讼法需要在特定时空对相关的不同的权利义务进行规定,因此不同的法律事件发生时,考虑的内容会更加繁杂,导致学生们学习难度更大。思维导图以思维中构建关联项进而简化对复杂知识点的记忆难度,增加了民事诉讼法学习者对知识的系统化、构型化学习的要求,加深了对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整体的学习能力[3]。

从老师角度,老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民事诉讼法,可以增强其课堂的吸引力,且老师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丰富和扎实自身的民事诉讼法课程理论基础,并且比传统线性关联教学更加的有效率,提高知识点的串联型,在学生掌握思维导图法后,其教学会更简单,也有助于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从学生角度,运用思维导图于民事诉讼法课程中有助于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使学生拥有更加合理的民事诉讼课程的学习思路。根据思维导图的应用模式,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框架。学生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用发散性或树形思维据点成面,将繁杂的知识点通过这种树形或发散模型串联起来,以提高对民事诉讼法课程学习的系统性。学生也可以通过在建立民事诉讼法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将已认知的知识和新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自己独有的学习思维,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图。其次,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学习工具,能够使学生学习的民事诉讼法课程理论知识系统化、具体化、形象化。思维导图也可以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增加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成就感。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可以将思维导图的方式真正地学为己用,学会构建思维导图框架的方式方法,将思维导图也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

四、思维导图在民事诉讼法教学中的应用

从学校方面,要建立思维导图与民事诉讼法课程的联合教学意识。学校要大力鼓励老师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民事诉讼课程进行讲解,采用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导图学习意识,对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帮助学生能够巩固记忆,提高老师的教学有效性。学校也要对老师的思维导图教学能力进行专业的培训,从师资力量上,学校要在社会上招聘思维导图教学有经验的老师,增加学校在思维导图教学方面的实力。

从老师方面,传统教学中老师已经善于应用线性方式将课程的内容呈现给学生。老师要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应用发散性思维导图的讲解方式呈现知识内容,应用线条、颜色、图形等进行知识点联想和学习。这样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民事诉讼法教学可以梳理自身的教学思路,对教学课程进行详尽的设计和准备。老师要善于应用思维导图形式进行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思维整理,增强对知识的认知。

那么,老师如何通过具体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民事诉讼法课程呢?首先,思维导图的应用前提是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刚开始接触思维导图时,指导学生通过纸笔建立民事诉讼法思维导图,构建所学习章节的民事诉讼法知识点的模型,培养专注力,这样可以避免刚开始学生们应用软件时,由于注意力无法集中从而失去对民事诉讼法联合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的兴趣。在有一定基础后,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应用社会上现有已开发的例如Xmind软件,让学生们慢慢接触思维导图,理解有关民事诉讼法的思维导图是如何建立、应用、发散的。老师课前可以用Xmind布置民事诉讼法课程本章节的作业,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展开联合使用,并在上课时抽选学生进行民事诉讼法思维导图知识点展示,并将成绩计入考试成绩。课后,老师通过讲解后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线索,对知识点进行思维导图构型,这样课前课中课后学生均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法思维导图加深对民事诉讼法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将法律条文以自己熟悉的方法进行理解。

五、结语

理论学习是民事诉讼法学习的重点,然而民事诉讼法法律存在框架大、复杂难把握,条文多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们对民事诉讼法课程的学习效率不高。为培养和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民事诉讼法、建立民事诉讼法的学习体系,应该将有助于培养发散思维,建立关联框架、关联节点的思维导图应用于复杂的民事诉讼法学习中,以加深学生对民事诉讼法的学习、记忆与理解。此外,老师教学也要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生的民事诉讼法学习,为加强学生对民事诉讼法的学习提供一些建议,也为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做一份贡献。

猜你喜欢

诉讼法民事导图
烃思维导图
民事推定适用的逻辑及其展开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论民事共同诉讼的识别进路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也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浅论民事证据中的虚假自认
加强民事调解 维护社会稳定
合同继续履行判决实现障碍之解决——兼论2015《民事诉讼法解释》“一事不再理”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