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财政补贴市场化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2021-11-24龚翠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8期
关键词:财政补贴市场化补贴

龚翠

(麻城市非税收入管理局,湖北 麻城 438300)

在财政补贴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方面,许多研究证实了寻租问题的存在。不同的企业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补贴,财政补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不同。财政补贴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绩效,对于投资成本和风险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也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研发投入的外部正效益,最终提升整个行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但是,财政补贴也会挤占民间资金的原始预付款,政府资金也会因为民间投资的减少而失去效用。

一、财政补贴市场化与研发投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论表明,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不具有单边促进效应或挤出效应,财政补贴对于企业的研发强度具有较好的影响。在研发投入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关系中,研发投入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财政补贴确实促进了专利产出的增加。

外部性的产生是由于生产或消费行为让某些群体免费生产或免费消费而造成的。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外部经济会打破市场的供需平衡,形成供给不足,降低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政府的补贴需要内部化。政府的干预可以减少这种外部性,也就是说,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来刺激市场,从而在市场上寻求新的供需平衡。企业研发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将使企业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研发成果类似于公共物品,企业不可能独自完全占有所有的利益,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如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进行干预,就可以很好地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时地处理市场失灵的情况,从而激发并提升企业在研发创新方面的积极性。

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同,在科研创新行为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差距。非国有企业比例的增加对促进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作用,当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活动进行补贴时,其在研发创新中的作用应该是通过内部活动来发挥的,创新活动也会受到企业所有权问题的影响。政府投资可以显著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然而,因为不同的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有所不同,所以政府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也不同。财政补贴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明显要比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更大,当国有经济占有较高比例时,政府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会更小。财政补贴会显著降低企业退出的可能性,对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来说,这种影响会随着补贴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但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在不同的补贴水平上更多表现出了非线性关系。

从市场化的角度考虑,企业所在的地区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况,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当地企业的竞争力将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更具有竞争力。经济更加开放,涉及市场化程度更高,管理水平更高,其内部控制自然也更科学、更完善,从而可以使其更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提高企业的效率。

二、研发投入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创新成果可以提升资源的经济价值、稀缺性和新颖性,并产生一定的排他性和垄断性,从而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是推动技术创新和效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当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4%以上时,就能带来高增长,提高企业绩效。然而,考虑到资本投资的阶段和技术和产品形成的阶段,只有在这些事情完成之后,产品才能投放到市场。这表明,研发投入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

在私营部门中,研发投入可以明显改善一定的滞后性影响。如果没有滞后期,政府的财政补贴对企业投资不会有明显影响。当加入滞后期后,财政补贴对研发投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增加财政补贴可以通过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然而,研发活动相对而言是具有较高的风险的创造性活动。企业需要经历从获得财政补贴到投入研发活动的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之后才能最终获得一定的产出,才能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滞后的研发投入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显著相关,财政补贴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效果。

研发投入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有明显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的程度在不同的行业中是不同的。国有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研发资源,但内部制度使得国有企业的利用效率较低。虽然国有控股企业对研发投入有积极影响,但也削弱了研发投入对创新的影响。

三、财政补贴市场化与企业绩效

在我国式分权体制下,一方面,中央政府将大量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控制着公司所需的大量经济和行政资源。另一方面,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官员晋升竞赛,促使地方政府积极致力于辖区经济发展。地方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和关键力量,在财政补助,土地流转等方面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公司经营活动具有较强的动机和能力,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政府和企业是相互关联的。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可以提高经济水平,发展地方经济。此外,政府的支持还可以提高政府的绩效,帮助政府解决许多社会问题,如就业、环境保护等。政府希望通过给予企业一定的资金来促进其内部控制质量。根据市场失灵理论,完全依靠市场是不可能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的,政府对市场的适当干预有助于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

财政补贴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政府通过提供补贴向企业分配资金,有利于引导这些企业的健康发展。在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主要是由政府引导,政府的财政补贴主要是用来引导经济,使其按照政府的指令发展。在市场体制的影响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财政补贴成为调节市场经济和引导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财政补贴对企业的经营效率有积极作用。研发活动是高风险的创造性活动,企业从获得财政补贴到投入研发活动,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才能形成产出,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四、财政补贴市场化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重点是政府收入分配如何影响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实现财政政策目标。在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平衡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财政政策的“市场调节”作用是远远不够的。政府有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措施,这将影响到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这些政策措施也将调整社会总需求。财政补贴可以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进行外部干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由研发活动的溢出效应所带来的成本风险。财政补贴可以使企业的现金流和盈余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使其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继续作为研发投入。企业的研发投入越多,竞争力就越强,市场份额就越大,进而增加企业利润,改善财务状况。这表明,财政补贴可以通过研发投入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进行正向引导。研发投入对财政补贴和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都有明显的正向效应。财政补贴可以从多方面促进研发的增长,最终将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因为财政补贴可以帮助企业克服短期营运资金的紧张,用剩余资金来补充研发,这将有助于企业提高研发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和发展。

在相对发展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市场对企业资源的配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市场机制作为决定企业行为选择的制度基础,对企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不同,政府干预、执法和司法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会改变财政补贴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首先,市场化程度越高,意味着市场的相关法律制度越完善,企业实现财政补贴标准和通过会计核算获得财政补贴的难度就越大,风险和成本也就越大,从而减少财务补贴和内部控制对会计业务的不利影响。总之,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将削弱财政补贴所诱发的企业会计操纵,降低财政补贴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抑制作用。其次,市场化程度越高,市场及其相关制度越完善,对政府的限制就越严格,分配就越规范财政补贴将被取消,政府的设租、企业的“寻租”或“寻补贴”的空间将被压缩。企业能否得到财政补贴以及补贴多少,更多取决于企业是否达到财政补贴标准的情况。企业通过建立政治关系或寻租,对是否能获得补贴、能获得多少补贴的影响有限,降低了财政补贴诱发的建立政治关系和寻租的动机,弱化了财政补贴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负面影响。最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大,政府与市场的界限越来越清晰,获得财政补贴的企业所承担的额外社会和政策责任减少或消失。企业在“寻补贴”建立的政治联系并不能有效降低企业的风险,财政补贴的“内控替代”效应将被弱化,有利于抑制财政补贴对内部控制的负面影响。

五、结束语

财政补贴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有正向影响,推动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而研发投入增长又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有滞后的正向影响。我们应该理性地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注重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所发挥的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和市场基础设施的提供中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正确处理政企之间的关系,优化环境,做好公众服务工作,为提升微观企业和宏观经济运行效率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保障我国经济水平得到更好地提升。

猜你喜欢

财政补贴市场化补贴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今年财政补贴社保逾9741亿元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湖北:村卫生室费用纳入财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