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探讨

2021-11-24周巧红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8期
关键词:沼气畜牧业农业

周巧红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街道办事处,江苏 泰兴 225400)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也是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收和认可的农业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是目前循环经济的核心环节,实现了传统粗放式农业经济向集约化、产业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发展潜力。基于此,开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发展原则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指的是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和周围的环境,为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条件,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再利用,形成一个内部循环,避免农业资源无故浪费,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最低的生态环境破坏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传统粗放式农业经济相比,农业循环经济非常重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走向,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遵循的原则

1.减量化

减量化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以提升资源生产率、能源利用率为最终的目标。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起始端,就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量,用自然、绿色、环保的能源来代替可再生资源,从而最大限度上减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所消耗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减量化主要体现在节水、节地、节能、节电、节肥等方面。

2.再利用

再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中之重,核心内容是尽量多次使用购买东西或者事物,比如:农产品加工后必然会产生附属产品和其他废弃物,可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附属产品和废弃物进行成分分析,再研发新的产品,拓宽农产品产业链,实现不断增值。再利用既能降低农业经济发展造成的污染,还能实现废弃物再利用,扩大农产品加工生产规模,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再循环

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时,会形成大量微生物资源,如果应用得当,可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和资源。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在国际上称之为“白色农业”,利用微生物资源,能够生产出无公害、绿色无污染的食品、饲料、肥料、农药等,从而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能源、环保三者之间的矛盾。比如: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的沼气产业,就属于“白色产业”,现已取得了良好成绩。

二、目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作物的种植,农作物种植是在自然环境中,利用外部辅助作用,将种子培育成粮食或者蔬菜果实的过程,农作物种植和生长过程中存在能量的转变,会涉及很多物质,将物质充分利用,就能实现循环发展。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平衡能量和生物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传统农业发展主要是利用有机物来实现能量之间的转换,是一种比较封闭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基于此种背景,诞生了农业循环经济。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农业循环经济可按照外界环境和能量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的辅助方式,具有更高的生产效能,可大幅度扩大能量循环的范围。比如: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生产技术已经非常先进,在提升生产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方面具有良好的成效,但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而且会影响粮食产品的安全性。畜禽养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一些畜禽养殖户为提升畜禽生产速度,经常会选择一些含有激素的饲料,致使畜禽的排泄物无法很好的应用在农作物生长中,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如果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会形成新的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农业+畜牧业+沼气发展模式

农业+畜牧业+沼气发展模式是目前主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但发展此种模式需要有一定的条件要求,需要地区具有较强的农业生产效率和大规模的畜牧业产业。就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而言,农业秸秆利用率还不高,很多地区还存在畜牧业粪便污染现象严重的问题。发展农业+畜牧业+沼气的新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能够大幅度提升各项资源的利用率,更好的配制现有资源,逐步形成高产率、高产出的新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达到农业促进畜牧业,畜牧业反哺农业,农业和畜牧业联合促进沼气发展,沼气为农业和畜牧业提供良好生长环境循环发展效果。在地区大力发展秸秆氨化青贮技术,用农作物秸秆来生畜禽饲料,利用畜禽的代谢产物来生产沼气,沼气可作为日常生活燃料,或者为温室大棚,畜禽饲养间提供生长适宜的温度,而且沼液、沼渣等经过发酵之后,可作为有机肥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养分。农业+畜牧业+沼气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促进农业、牧业产业化发展,而且中间不会形成污染物,是一种比较绿色、低碳、环保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二)家禽养殖+设施蔬菜大棚的发展模式

发展家禽养殖+设施蔬菜大棚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需要当地拥有大量的家禽和生猪饲养场,应用此种发展模式,可大幅度提升家禽的饲养质量。从形式上来看,此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生产一体化,比如:畜禽圈舍、沼气池、设施蔬菜大棚、工房等可实现一体化发展,是一种集合了蔬菜种植、家禽养殖、生态保护、能源高效利用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整个发展过程,能量和资源没有外泄,形成了闭环式的循环利用,是目前很多地区都在大力推广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三)种植业+畜牧业联合设施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模式

如果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有限,既不合适发展农业+畜牧业+沼气发展模式,也不适合发展家禽养殖+设施蔬菜大棚的发展模式,而且农业发展机械化程度比较低,秸秆利用率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为实现农业经济循环发展,可选择种植业+畜牧业联合设施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模式,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角度出发,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充分利用好当地现有的农业发展资源。比如:可发展秸秆+牛羊饲养+沼气生产+林果经济作物的综合发展模式。此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大幅度提升秸秆利用率,牛羊的排泄物可用于沼气生产,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清洁污染的燃料,减少煤炭使用量。种植业+畜牧业联合设施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模式在应用中需要考虑的细节比较多,但具有较大的经济增长空间,可利用此种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来大力发展动物、蔬菜、水果等深加工产业,以多种产业相互融合的方法,形成多链条、多渠道的农业循环发展产业链,以提升现有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农民收入,促使农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四、提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策略

(一)制定实用性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在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时需要结合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避免制定的发展规划犹如空中楼阁,难以落到实处。保证所制定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以便可以快速落实到农业经济发展中。任何规划的制定,都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因此,在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时,要得到农业部门的支持,地区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方法、目标等,并制定出完善实施保障体系,以保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各项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在不破坏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升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促使当地农业循环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全面提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识和技能

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农民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力军,为保证农业循环经济各项内容能够落到实处,需要加大对农民农业循环经济模糊思想意识和技能的培训力度。只有农民能够深刻认识到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性,能够为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来。因此,可通过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报纸广播等积极宣传和推广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知识,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生产观、价值观。在技能培训过程中可通过对生产管理人进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规范和标准化的渗透,促使循环理念、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每个生产环节。

(三)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科技是维系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发展关键,对农业经济发展而言,科技的研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关键技术的研发,其二循环再生技术的研发。其中关键技术包括:创新实用的生态利用技术、高效利用的秸秆技术、安全生产无公害产品技术等。而循环再生技术则包括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技术、农用水资源再生再利用技术等。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因此,要想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就必须加大科技研发利用,研究出更多的新技术,实现小投资大回报的循环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论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探讨,农业循环经济是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和传统粗放式的农业经济相比,循环经济更加契合时代发展要求,是实现农业可持续、绿色、低碳、环保发展的关键模式,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沼气畜牧业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映像畜牧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映像畜牧业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