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
2021-11-24刘丽红
刘丽红
(湖北凯龙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荆门 448000)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部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产生的财务风险,不仅会遭受重大的财务损失,而且会使公司的公众形象严重受损,甚至还会面临退市的局面。此外,监管机构加大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以及《新证券法》的颁布实施,对上市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财务风险的概念和种类
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公司在从事财务活动的过程中,面临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公司可能产生财务损失的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公司的经营者必须重视财务风险,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规避财务风险。上市公司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筹资方面、投资方面以及经营方面的风险。
(一)筹资方面的风险
筹资方面的财务风险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发展需要通过债务融资方式借入资金,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无法到期及时偿还本金,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上市公司利用债务筹资虽然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然而,盲目使用财务杠杆,会使公司债务结构不合理,使公司因偿付能力不足,出现财务危机。
(二)投资方面的风险
投资方面的财务风险是指公司投资的项目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所投资的项目实际收益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包括项目投资风险和并购投资风险。大部分上市公司在进行项目投资和并购投资时,考虑到谨慎性原则,往往会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但是用于可行性研究和论证的数据采用的通常是历史数据和预测数据。上市公司在投资后,受到客观环境影响,比如行业、市场发生变化,以及主观因素影响,比如公司目前的管理水平无法适应新项目等,都会对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产生实际收益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
(三)经营方面的风险
经营方面的财务风险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管理不善等,出现公司产品销售不出去、产品积压严重、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笼等情况,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上市公司出现流动性风险,会导致公司的信用度降低,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大部分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意识较为淡薄,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往往以利润为导向进行经营管理,在追求高利润的过程中,忽视可能会产生的财务风险。这些因业务问题引发的财务风险会对上市公司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同时,上市公司管理层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财务风险管理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财务部门对财务风险有所防范就可以了,与其他部门无关。上市公司对财务风险管理不重视,是目前部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实际成效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在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上市公司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近年来,随着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上市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公司各主管部门加大监督与检查的力度,尤其是加大对运作过程中合规性监管的力度,不断加强内控建设,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上市公司不重视财务风险,没有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或者建立了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却不严格执行,使得相关制度形同虚设,公司内控制度无法有效实施,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另外,部分上市公司为了做大做强,不断扩大发展规模,分公司、子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难以满足上市公司在新形势下的管理需要,影响财务风险防控以及财务风险监督管理。
(三)财务风险管理缺乏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的产生不仅受内部管理水平的影响,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受宏观经济、财政税收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上市公司所处行业产业政策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果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预警机制,公司就不能及时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由此形成一定的财务风险。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开展风险识别工作,没有设置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无法及时应对外部风险。
(四)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相关监管部门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加强对公司的监管,比如,国税局系统上线的“金税三期”,主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捕捉公司的税收违法行为。上市公司更应该重视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但在实际情况中,一方面,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费用,另一方面,采用信息化管理会改变上市公司现有的管理模式,因此,部分上市公司的领导层不愿意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现状,给公司内部推行信息化管理产生了阻力。上市公司不能将信息化管理延伸至财务风险管理,导致行业内现阶段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普及程度不高。
四、上市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
(一)增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离不开规范的财务管理,尤其是对规模较大,分公司、子公司数量较多的上市公司来说,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追求更高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不重视《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的要求,忽视在内部建立内控制度的工作,给公司实现长期高效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上市公司领导层必须要增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一方面,上市公司领导层在进行内部公司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引导,让公司内全体员工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上市公司领导层需要在公司内部营造重视财务风险管理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提高财务人员招录要求,招聘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的财务人员。此外,上市公司还需要开展全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方面的培训,通过专业的培训,增强员工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二)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上市公司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离不开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上市公司要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在公司内部明确各方责权,优化内部管理制度,制定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首先,上市公司应该根据年度经营目标确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将确定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分解成可以量化考核并与相关业务部门经营业绩相挂钩的指标,让业务部门也成为财务风险管理的参与者,而不仅是让财务部门成为财务风险管理的参与者。其次,上市公司还需要健全财务决策机制。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离不开健全的财务决策机制。为了避免管理层制定的决策给公司带来财务风险,上市公司要建立规范的投资决策程序,要求相关主办部门加大事前调查力度,要求财务部门参与重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讨论和论证,在事前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制定切实有效的应对方案。
(三)加强财务风险识别
当前,上市公司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环境随时都在发生变化,与公司息息相关的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在不断调整,上市公司面临着许多隐藏的财务风险。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面临的财务风险,上市公司必须要加强财务风险识别。首先,建立识别财务风险的机制。上市公司应加强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明确公司面临的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按照风险类别,构建财务风险识别体系。其次,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处置机制。上市公司应根据识别出的财务风险,在内部设置相应的预警体系,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指标库,提前预测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制定风险处置方案。通过加强财务风险识别,上市公司能够不断加强财务风险预测和评估能力,减少财务风险。
(四)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全面运用,公司业财融合程度不断不高,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加强公司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公司进行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为了减少财务风险,上市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必须依靠信息系统。比如,为了有效规避下属分公司、子公司资金核算不规范产生的财务风险,上市公司可以建立资金管理中心,利用ERP(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管理平台对下属分公司、子公司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归集、上划和下拨对下属分公司、子公司资金进行统一调配,不仅能够减少资金核算不规范的风险,还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增加上市公司资金收益。再比如,为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上市公司利用ERP信息管理平台,在信息系统中维护客户资信信息,按照公司内部控制管理要求,将应收账款管理的关键控制点植入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减少公司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五、结语
不管是为了公司财务管理水平,还是为了符合相关监管要求,上市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上市公司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是公司实现快速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手段。上市公司要加强对投资、筹资以及经营等方面的财务风险管理,通过识别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方案,规避财务风险,从而全面提升上市公司竞争力,使公司保持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