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
2021-11-24曾薇
曾薇
(成都成房置业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一、引言
为了提高自身市场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必须借助预算绩效管理手段,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使企业的内部资产保值增值,为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国有企业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分析。
二、国有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概述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
预算绩效管理是指企业以预算为角度,通过对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某一阶段高质量实现预设的绩效管理目标。将绩效管理理念和预算管理方法融合起来,具体工作流程有预算目标设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监督等。
(二)国有企业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
国有企业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能帮助自身实现财务科学化、标准化和合理化,从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潜在风险,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当前国有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尚未形成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国有企业长期处于体制管理模式下,深受体制管理思维的影响,因此对自身管理理念和方法的革新缺乏重视,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够全面,没有意识到预算绩效管理对于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1]。其次,部分国有企业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知不准确,误认为其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大,不需要企业内部所有人员共同参与进来,导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不理想。最后,部分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预算绩效管理知识,在执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未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完成,削弱了预算绩效的管理职能。
(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存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部分国有企业未建立预算绩效评价机制,未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未来年度预算的参考依据,对于预算绩效评价报告的应用不够重视,使得企业各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其次,部分国有企业未建立预算绩效奖惩机制[2]。预算绩效管理具有明显的行为引导管理职能,而奖惩机制就是发挥该管理职能的主要途径,部分国有企业未针对绩效管理的结果对各部门进行合理的奖惩,进而不能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规范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最后,部分国有企业未建立预算绩效评价问责机制,因此未有效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降低了预算绩效管理效率。
(三)预算监管力度不足
预算监管是国有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取得理想成效的有力保障,当前部分企业存在预算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组织架构建设方面,部分国有企业未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为了降低运营管理成本,由财务部门代理行使内部审计职能,违反了关键岗位不相容原则。其次,部分国有企业对预算监管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赋予内部审计人员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导致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受到其他管理人员的制约和限制,难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最后,部分国有企业未做到全过程监督管理,如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分析,也未将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与预算监管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使得企业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风险管控力度不足。
(四)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部分国有企业设计的考核指标缺乏针对性。企业在对自身运营管理状况缺乏了解的前提下,直接照搬国家出台的文件内容,或者套用其他国有企业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与企业自身契合度不够。其次,部分国有企业在指标权重的设计方面不够科学,设计人员在缺乏权重配置标准的前提下,凭借个人主观意识确定当前指标的权重比例。最后,绩效评价指标较为单一。该问题体现在部分国有企业以财政部门出台的文件作为依据,将一些共性指标细化处理形成评价指标,但是该指标内容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国有企业诸多的预算绩效管理需求。
四、完善国有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国有企业要想在内部树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可从三个方面工作着手。首先,国有企业管理层要及时摒弃传统体制管理思想,勇于开拓进取,发挥表率作用,积极主动学习了解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理论。在对其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自上而下地在企业内部树立健康良好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其次,国有企业要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职能定位。要基于预算管理的特征,认识到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全员性,动员所有部门人员共同参与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加快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度。最后,对于预算人员缺乏专业素养的问题,企业可以针对预算人员的现状和工作需求,制定合理的培训学习计划,邀请业内专业人士来企业为员工讲解预算绩效管理的前沿知识理论,进而有效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
(二)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对于国有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企业可从三个方面着手完善。首先,企业应建立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企业未来预算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提高预算绩效评价报告的使用价值,从而促进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企业应根据自身管理工作的特点,设立合理的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并以目标为侧重点改进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确保员工高质量完成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最后,国有企业还应建立预算绩效评价问责机制。预算绩效奖惩机制是实现企业预算绩效管理行为引导职能的工具,而预算绩效问责机制则是奖惩机制实行的重要参考依据。企业通过合理的内部控制手段,将绩效管理责任落实到各部门人员,明确员工的工作目标,有利于加强员工的工作执行力。
(三)加强预算监管
在加强预算监管方面,国有企业可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企业管理层要完善预算监管组织架构,可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由部门审计人员专项负责预算监管工作,避免其他人员兼任审计职位,从而加强预算监管执行。其次,国有企业管理层要认识到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赋予内部审计人员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只向最高管理层负责,使其在开展正常审计监督工作时不受其他管理人员的制约,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最后,审计人员应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全程监管,包括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及事后分析,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全程处于监管之下,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提高企业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风险管控能力。
(四)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国有企业可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对于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缺乏针对性的问题,企业应在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之前,做好充分的调研准备工作,包括自身内部的运营管理状况、企业的发展阶段、外部市场环境等数据信息,以国家出台的文件规定作为参考,结合自身业务特征,设计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其次,国有企业应设立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配置标准,可以以企业的核心业务、次要业务为依据,以经济效益提高为目标,确认现有的考核指标的权重。最后,对于绩效评价指标单一的问题,企业要在同类型指标中进行总结和延伸,使其满足国有企业各项预算绩效管理的需求,增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3]。
五、结语
预算绩效管理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资源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帮助企业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国有企业负责人应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梳理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加强预算监管,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不断完善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加快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中,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