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强党视域大学生党员理论素养提升研究

2021-11-24魏扬明

现代交际 2021年21期
关键词: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

魏扬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7)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的成色高低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换句话说,要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蓝图,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在青年。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寄语高校“95后”青年大学生时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高校的鲜亮底色,要下大决心培养一批立场坚定、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特别是要培养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1]无论是经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还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高低都是决定其理想信念、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

一、高校大学生党员理论素养提升的目标

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青年大学生党员。青年大学生党员为党和国家的后备生力军,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低优劣关乎党和国家未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关键问题。近年来,青年大学生党员人数稳步增长,青年大学生党员占比在保持稳定的同时略有上升。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学生党员总人数为180.5万名,2019年学生党员总人数则达到196万名,分别占到全年发展党员数量的34%和36%。可见,青年大学生党员日益成为党员队伍中重要且关键的力量,青年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思想意识、理论功底、行为方式及其引领力、号召力、影响力将对党的前进和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决定大学生党员这一系列行为的基础性因素则是思想理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也是党历经苦难而不断走向辉煌的重要法宝。”[2]因此,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就要从正处于“拔苗孕穗期”的青年大学生党员入手,增强其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升其理论素养,厚植其理论思维,激发其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的高度自觉,真正从根子上使“理论强党”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使其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1.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理论强党的本质在于广大党员通过理论学习,增强其科学认识世界、分析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水平,使全党能够用统一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矢志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高校青年将是接过历史接力棒的主力军。而高校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大学生中的佼佼者,理应深化理论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进而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青年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群体的一部分,在理论强党大背景下,也要在思想上对其加以积极引导,在理论上精心栽培,使其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让广大青年大学生党员在理论上做马克思主义的传道者,在实践中做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践行者。

2.培育共产党员的先进品格

马克思早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在理论方面,共产党人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在当前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3]高校大学生党员之所以能成为党员,就应当在思想理论上是青年大学生群体中最彻底的先进分子,就应当是党的先进战士和先进性、纯洁性的可靠接班人。党的优良传统要传承,执政地位要巩固,青年大学生党员对此责无旁贷。青年大学生党员要明责担当,时刻牢记自身党员身份,不断通过理论学习来提升自身理论素养,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培育先进品格。

3.坚定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

思想理论上的坚定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也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加强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使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党员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目的就是要使广大青年大学生党员明确人民是党的立党之本,要始终牢记人民、心系人民、体恤人民,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做人民群众的服务者和守卫者。广大学生党员要积极弘扬自身正气,着力在发挥先进性的基础上,凝聚引领周围同学向先进看齐,影响周围同学树立起服务为民情怀,使广大青年学生在学生党员的引领下,在思想理论上遵循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始终牢树“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牢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在遇到大是大非问题时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高校大学生党员理论素养提升的基本路径

马克思主义是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相结合、历史必然性和发展阶段性相统一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坚信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但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必然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青年人接续努力。高校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群体的先进分子,在这一过程中更是重担在肩,责无旁贷;因此,从理论强党视域找到提升大学生理论素养的科学路径,对于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1.要在方法上谋新路

把握青年、了解青年,才能引领青年。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党员生在和平年代,成长于富起来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奋斗于强起来的新时代,其成长环境无论在经济建设方面还是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都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现代化科技的应用和熏陶则更是让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党员具有不同于老一辈人的适应力、学习力和思考力。可见,不懂新青年党员,不了解新青年党员,不运用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党员了解世界的工具,就不能以有效手段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因此,要有效开展大学生党员理论教育,提升大学生党员理论素养,就要在方法上谋新路。

新方法必然立足于新时代。当今时代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化时代,是基于互联网的万物互联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党员,天然地对计算机、手机等现代化设备具有敏锐性。青年大学生党员是抖音、快手、微信等时下主流APP的忠实“粉丝”,通过短视频、公众号等形式来观察世界、了解社会、进行思维碰撞也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党员日常。由此,对于大学生党员的理论教育和理论素养提升,离不开对现代科技元素的运用。综合分析表明,现代青年人关注的主流APP,突出特点在于表达通俗易懂,语言幽默诙谐,文字生动有趣;但某种程度上存在立意肤浅,内涵不够深刻。借助这些APP,可以让有意义的理论借助于现代化科技丰富其讲述形式,使其变得有意思,对于青年大学生党员在内的青年大学生理论教育必定具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新时代理论强党背景下,要提升青年大学生党员理论素养,就要在方法上谋新路。要坚持现代性与传统性、严肃性与幽默性的有机结合,探索一条为新青年所喜闻乐见的理论讲述形式。掌握了为广大青年大学生党员喜闻乐见的理论讲述形式,也就掌握了同广大青年大学生党员开展对话的窗口,使得教与学双方能够在互相亲近、互相信任、互相吸纳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进而达到提升青年大学生党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的良好效果。

2.要在说理上见真章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理论要能说服人,就必须彻底,理论只要彻底,就必然能说服青年、引领青年、凝聚青年,就必然能发挥理论自身的魅力,吸引青年进而增强青年的理论学习兴趣,激发其提升理论素养的内生动力;因此,要提升青年大学生党员理论素养,就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透彻说理,就要在说理上见真章。

在说理上见真章,根本要求就是要直面问题、透彻地分析问题,用严密的逻辑体系和理论来阐释问题。人们往往对于未知的领域和问题充满想象和思考,青年大学生党员由于正处于从“象牙塔”到社会的衔接阶段,思维活跃的同时在看待分析问题时缺乏全面性和辩证性,因而会提出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对青年大学生党员开展理论教育时,不能停留在传统的照本宣科式讲解,而是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角度,运用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来为其答疑解惑,要真正做到以理服人,把问题的逻辑性、层次性运用科学理论以科学清晰的逻辑步骤加以剖析解释,使广大青年大学生真正能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消疑解惑,在消疑解惑的过程中坚定理论自信,提升理论学习动力,激发增强理论素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时代理论强党背景下,要牢牢抓住大学生党员这个关键少数的理论教育,有效提升其理论素养,就要在说理上见真章。作为核心教育主体的教师,要以身垂范,在理论系统性、逻辑性上下功夫,增强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阐释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将理论魅力展示给青年大学生党员,激发起其自觉主动学习理论,提升理论素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核心学习主体的青年大学生党员,要自觉加深对理论的学思悟,深刻在学理论中领会理论的真谛,在思考中加深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感悟中增强对理论的笃信。

3.要在实践上强化理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认识世界、分析世界的有力武器,更是学习理论、深化理解理论的有效手段。回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理论之所以能助力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党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因此,要有效提升大学生党员理论素养,就要在创新方法,增强说服教育的基础上,让广大大学生党员投入到具体实践这个根本落脚点上来,使其能够在实践中感悟理论伟力,在实践中强化对理论的认知和理解。

在实践上强化,就是要摆脱纯粹空洞、枯燥的理论教育,使青年大学生党员走进乡村、社区等一线岗位开展为人民服务具体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4]要真正学懂弄通悟透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要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在为人民服务伟大实践中学习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要求广大青年大学生党员要走出课堂,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一线,在实践中而不是纯粹的书本中深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在对大学生党员开展理论教育,进行理论素养提升的过程中要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学习、领会、感悟理论的比重,不断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实践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指导实践。新时代理论强党,其根本落脚点就是党要实现理论与具体实践的有机统一。青年大学生党员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要继承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自觉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自己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在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强化对理论的理解,增强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能力和水平。

三、结语

当下,世界正处于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时代,全球化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逆转的同时,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在变局之下,党要保持战略定力,化解国内矛盾风险,坚定不移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进,就要牢固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优良传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认识世界、分析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大学生党员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可靠接班人,作为青年一代的杰出群体,青年大学生党员的成色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党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对处于“拔节孕穗期”大学生党员在思想上加以积极引导,在理论上精心栽培,使其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在理论上做马克思主义的传道者,在实践中做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践行者。

猜你喜欢

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的三个支点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浅析油田基层班子建设的重要性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