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
2021-11-24陈静
陈静
(岳阳平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湖南 岳阳 414500)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体制的转型迫在眉睫。预算管理是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它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等方面有着高效的要求,同时在整个预算管理过程中,财务部门不能仅依据自身收集来的数据为依据,而是要和其他各个职能部门相互衔接和沟通,使预算编制数据更符合实际,当预算执行过程中,数据出现偏差时,要求及时纠正,使财政资金得到合理使用。这一系列的有效管理使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收入与支出公开透明,有章可循,避免出现资金滥用,账目混乱的现象,有效的加快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体制朝着科学化,精细化发展,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有利于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预算管理是一种以单位支出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它注重单位预算支出和结果,强调花最少的资金办更多的实事。这种理念有利于单位提高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程序规范,重点突出;客规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要求各个职能部门根据自身实际对绩效目标进行量化细化,同时预算监督体系和考核制度的建立,要求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资金的使用进度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并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有效地促进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提高了行政单位财政资金的经济性和效益性。
(三)有利于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强化
随着财政体制的改革要求,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加强和完善势在必行。而预算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单位资金的合理使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是否能及时掌控单位的收支情况。预算控制是对资金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当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资金使用存在问题时,预算部门能及时跟进反馈的数据进行纠正,有效的调整,减少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促使单位资金使用公开透明,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以及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完善。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预算管理意识,预算编制不合理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缺乏全局意识,认为资金使用和分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忽视了预算管理对单位的重要性。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领导预算管理意识的淡薄,导致其他职能部门并没有积极地参与到预算编制过程中,使得其他职能部门和预算编制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他们仅仅都是考虑本部门的工作需求,并未站在整个单位的长远角度考虑,导致在预算绩效目标设定时未能与部门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预算目标精细化,全覆盖的目的受制约。其次各个职能部门人员预算绩效考核意识淡薄,缺乏强烈的责任心,当预算绩效目标与预算执行结果发生偏差时,采取忽视态度,未进行自我评价,认真分析研究评价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导致预算编制流于形式,单位的资金使用存在风险,无法实现单位资源使用率最大化。
(二)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低
财务预算编制的制定和落实需要专业的预算管理人才去执行,如果单位预算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制度认识和理解不足,就会导致预算编制工作不能很好地落实。好的预算编制人员不但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还应有较高的全局意识,这样才能使财政资金安全又有效地得到使用。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等相关人员大部分未接受专业系统的学习培训,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缺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对预算目标编制,执行和监督把控不到位;同时,随着新会计制度的改革和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目前很多预算管理人员对新政策和信息化技术难以掌握,使得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跟不上改革的脚步,影响了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
(三)预算执行率低
现阶段,由于预算编制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受限,单位的预算绩效目标编制方法比较传统,忽视了单位支出结构的管理,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编制数据跟不上单位资金使用变化的脚步;另外,由于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缺乏预算管理意识,各部门的预算编制都是从自身的短期利益出发,单位自身也未建立预算执行问责机制,部门相关人员对自身岗位的职能和职责不清楚,导致单位的财政资金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把控,预算资金的使用成果与预算绩效目标出现背离,预算支出的用途随意改变,很多预算资金被滥用或者限制,长此以往,单位的资金得不到合理的优化配置,单位的预算执行流于形式。最后,由于行政单位的预算编制时间较短,预算编制人员并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和其他部门进行沟通,而是在往年的数据上进行简单的修改,并没有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去做预算,导致预算执行时往往和各部门衔接出现偏差,预算执行力低。
(四)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
单位虽然制定了预算编制方案,但由于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未设立专职的内审部门,全部都是由财务部门去监督管理,监督人员的缺失导致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无法对预算资金使用过程进行跟踪,也就无法对预算绩效目标和运行目标偏离时采取措施纠正。
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但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缺乏预算绩效评价制度,或者是建立了制度但不切合实际,以致预算绩效目标和实际情况出现问题时,无章可循。同时考核评价体系的缺失,无法调动各个职能部门人员参与到预算编制中的积极性,预算目标无法如量如质的完成。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改进措施
(一)提高领导者预算管理意识,加强预算人员知识提升建设
强化预算管理意识是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及相关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充分了解什么是预算管理,预算管理相关内容及岗位职责,再了解预算管理对单位财政体制改革及提升社会公共职能的重要性,因为只有从根本上了解预算管理,才会重视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为预算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比较低,专业素质较低,管理思想还比较传统。随着《新预算法》的出台,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增强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预算管理的工作水平,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分工,建立全员参与工作机制,调动各部门积极性。预算编制人员在编制预算时,不仅要从本部门情况出发,还要从单位大局及长远利益出发,只有和各个部门不断沟通和衔接,预算目标才能和各部门实际情况相符合,使绩效目标全覆盖同时又能量化,细化;并且当预算目标和执行结果出现偏差时,各个部门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后,才能及时纠正,提高单位资金的利用率。
(二)完善预算制度,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是推进预算管理的法律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新预算法》和《内控制度规范》,制定和完善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不断探索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办法,确保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结果应用等步骤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预算编制水平影响着预算管理工作。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财务和预算管理。单位预算编制人员应该立足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上年度预算编制数据的借鉴下结合当期的数据,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让单位的各项资源合理分配和使用,避免出现单位资金挤占或使用不合理现象。同时,单位可以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建设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为推进预算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三)建立预算监督体系,提升预算执行率
完善预算监督机制对推进预算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成立独立的内审部门,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对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定期进行监督管理,及时掌握单位资金收支情况,以及预算绩效目标的实现进程和实现程度,预算执行情况,当预算目标和实际情况出现偏离时,相关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及时纠正偏差,对预算执行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督促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减少不合理的支出。
预算管理制度很重要,但是如果单位的执行力度不够,再科学,合理的预算体制也是流于形式。因此,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积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确保各个部门对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个部门领导应该对本年度的管理支出项目了如指掌,对预算总量上有所控制,也能使得预算管理更科学,精细化。
(四)强化绩效考核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考核机制,并将它纳入全年综合考评工作的一部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严格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有利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采用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预算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要进行量化,根据绩效工作开展结果给予单位职工适当的奖惩,增加职工对预算管理工作责任感。其次,行政单位要加强预算绩效考核的执行力度,针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责任必须落实到人,增加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感,保证单位资金合理使用。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大信息建设投入,利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手段来对考核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为绩效管理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
四、结束语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要树立大局意识,统一领导,合理安排,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单位员工的积极性,积极推进预算管理工作的建设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