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成本分线核算对机务成本管理的影响
2021-11-24周慧宇
周慧宇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怀化工务段,湖南 怀化 418000)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新时代,成本控制由事后控制变为事前、事中控制、事后分析,铁路成本。这就要求铁路企业对各线、各编组站的成本进行精准地分析,而分线核算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将每一条线看成一个利润中心,含着机务、供电、工务、电务、客运等下属成本中心,将每一下属成本中心的成本通过数据技术估算出来,加上客运收入、货运收入,通过精准客流、货流分析,从而实现各线盈亏核算。
一、分线成本的核算的定义及特征
分线成本核算是在现有成本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以现有统计工作量为依据,以每一铁路区段核算为单元,将运输成本费用以线路为归集对象,按照不同区段、线别进行核算。
分线成本归集核算方法,将能够直接归集到线路的成本费用,按照统一的线路名称直接核算到该线路的成本费用;不能直接归集的成本费用,以现有统计的工作量为依据,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计算出不同线别的工作量比例进行分摊核算到相关线路中去。
例如:内燃机车用油支出按司机报单生成的分线别、分局别客货机车用油吨数和分局别柴油平均单价核算;其他机务系统支出按配属机车和支配机车分线别走行总公里占总走行公里比重分摊核算。间接费按分线别完成的支配机车和长交路轮乘走行公里占总走行公里比例分摊。
二、分线成本核算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传统的、粗放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成本的精细管理更能体现现代成本控制的要求。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建立健全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兼顾自身经营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制定出一套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成本管理模式,这样才有助于成本的控制。由于铁路线路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完成相同的客货运单位产品所产生的费用也就有所不同。铁路运输成本分线核算办法的出台是市场导向的结果,只有适应市场生产发展的需求才能不被其所淘汰。为了正确核算不同线路点到点的运输成本,分线核算势在必行。分线核算结合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各成本要素按不同线路进一步归集统计,是对当前成本核算方法的改进,它可以让企业管理者更直观的了解企业成本支出的构成情况,有助于企业成本控制目标的细化,由此制定更为详细的预算控制目标。
现行的铁路成本按旅客运输成本、货物运输成本、行包运输成本、基础设施成本、其他成本五类进行核算,归集至工资、材料、燃料、电力、折旧、其他要素中。机务系统机车、人员运用各成本以段为单位归集,各段运营的各线的成本无法知道,只有分线别进行分摊,各专业进行汇总,区分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就可以清楚的测算各线盈利情况,便于企业管理者系统分析各线成本支出,合理制定个性化的列车开行方案。
三、机务成本重点需考虑的要素
应付职工薪酬作为机务段成本的最大支出项目,是成本分析的重点,也是企业管理者、职工关心的重点。工资发放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通过分线核算,管理者可以清楚地了解段内各条线路上不同工种的人员工资支出情况,结合各条线路的工作量统计,分析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是否与其劳动强度相适应,工资支出是否存在异常、工资发放标准的编制是否合理。只有保证职工工资的合理化,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在效益。
燃料、电力作为机务成本的支出重头,是机务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节能减耗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只能简单反映全段燃料的总节超情况,超支原因到底是因为乘务员操作问题还是因机车会送过多造成的,难以通过成本支出数反映出来。同时可能存在部分车间节约生产用燃料,但由于燃料总科目反映的是全段燃料的超支,致使管理者不能准确了解各个车间燃料耗用情况,难以对各车间完成成本控制目标的责任进行划分。分线成本核算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分线核算是以工作量为依据进行的统计核算。机车单耗燃料数是固定的,正常的燃料支出可依据工作量、燃料单耗、燃料单价计算得出。通过计算出各条线路燃料支出数与实际支出数的对比可以发现燃料支出异常的路线,据此分析得出是燃料单价过高还是单耗过高造成。依据分线核算的分析结果,可以把各个车间节超责任、机车运用责任清楚的区分开来。超支车间针对超支情况进行原因调查,如果是机器设备造成的燃料浪费就可及时对机器设备进行改良。如果是机车运用因素造成,可以改善车流不对等,减少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对节约车间按段内奖励措施进行奖励,这是对职工工作的肯定,鼓励职工自觉投身到节能减耗的行列中去。
材料采购支出也是机务成本构成的重要因素。通过分线成本核算可以清楚反映各车间材料支出情况,与年初采购预算数相比,了解材料采购节超情况。通过分线分析可以知道每条线路对各大类材料成本的耗费情况,如山区线路需要的机车用砂、雨刷较多,在机车整备出库前重点检查沙箱、雨刷器等重点项目,有的放矢地进行整备作业。
机务段固定资产占企业总资产比重较大,每年折旧分摊数额巨大。分线成本核算反映不同线路折旧支出,结合不同线路的机车运行、设备使用的工作量统计,管理者可以分析目前企业采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否合理,是否与运输的实际情况相匹配,是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四、运输成本分线核算结果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分析核算时间滞后
笔者所在的单位最近一次的分析核算报表报送工作是完成的2019年度的,成本分析可以给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这就要求成本分析必须具备及时性,两年前的数据如何能够适应已经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加之近一两年经济的波动与下行,该数据更不具备可参考性。
(二)分析核算仅停留在会计核算上
分线核算在成本管理中结果运用较少。每年会计根据工作量进行成本分摊上报后就完事了,站段未进行具体结果的运用,如前文提到的机车整备、人员工时分析等。成本管理活动是一个大循环,通过持续改善成本管理、减少或杜绝资源的浪费和损失、使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正好是边际成本最低,就需要运用分线核算的结果。
(三)工作量较大,导致错误判断
现在的分线核算是基本由会计人员手工接收数据、核对线别、站别,区分编组站、非编组站,工作量较大,加之如果对现场业务不熟悉,极易分错线别、站别,导致判断错误。
五、加强分线成本核算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分线成本核算作为一项新的成本核算方法,为了使其能顺利、有效地作用于机务段的成本控制,达到预计的控制效果,降低机务成本,对我们日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注重思想意识培养,树立成本意识
职工的素质、成本意识与降低成本的主观能动性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条件。再好的成本管理理念、成本控制措施只不过是一种制度引导,一种手段而已。成本控制措施的顺利进行最终靠人去执行实施,只有把观念树立起来,让职工意识到成本管理不单纯只是领导、财务人员的责任,更应该是大家所维护控制的,养成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
(二)加强段内预算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成本预算控制目标
分线核算按不同路别对主要成本费用项目进行归集核算,这就需要企业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预算控制目标。只有加强企业的预算管理,细致严密的制定各个车间、科室各项费用支出预算,与分线核算反映各车间、科室实际发生数对比,了解全段节超情况,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分线核算的作用。
(三)运用数字技术确保数据准确严谨
分线核算的基础是工作量的统计。只有提供准确的机车走行公里数、机车燃油消耗数才能正确划分不同线路成本支出数。这就要求业务部门对工作量的统计必须做到准确无误、不能遗漏。只有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才能确保分线核算真实准确反映段内成本支出情况。目前站段是按总公司公布的统计工作量,将季报需要编制的成本明细表在规范设置会计科目、要素的前提下,通过设置取数公式的方式,从账务系统中直接取数生成,这就需要统计部门工作量正确、司机报单填制正确、完整,各部门协调配合,才能取得正确的基础数据。
(四)培养财务融合型人才
分线成本核算的成本划分更为细化,需要建立完善不同的台账对分线核算提供数据支持,工作量加大且对数据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投身到成本管理中来,如统计人员、大数据人才等。只有在全段范围内树立成本意识才能更好解决这一问题。与此同时,铁路企业应更加致力于成本管理人员的培养和使用,积极组织各种类型的成本培训班,跟上成本分析技术发展的步伐。
六、结束语
在改革逐渐深化的背景下,我国铁路运输企业面临着各种竞争和机遇,只有进一步建立并完善有效的财务控制,才能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铁路运输成本分线核算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孕育而生,为铁路运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