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大学生劳动自我教育研究

2021-11-24赵双煜蒋海彬

现代交际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劳动育人

赵双煜 蒋海彬

(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 锦州 12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在教育发展中,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1]新时代教育方针增加了“劳”这一项变为“五育并举”,充分说明了劳动的重要性。“三全育人”保证了教育的合力作用,实现了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劳动教育与三全育人结合,既实现了劳动观念、劳动意识教育的全过程化,又拓宽了教育主体的范围,在横向、纵向两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观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内涵

劳动教育古代时就被提出,随着时代环境条件的影响,劳动教育的内容及形式也发生了改变。新时代党中央将“劳”列入教育方针中,引导人们辛苦劳动、诚信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态度的改变,使新时代劳动教育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1.对劳动教育态度的发展

春秋末年,孔子作为教育家反对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慢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2]。孟子推崇了这一思想,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3]而到了近代,毛泽东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这一观点将我国劳动教育的地位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2015年8月3日,教育部颁发了《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具体措施方面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广大青少年在投身实践、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在增长才干、磨炼意志中感受劳动所带来的收获与乐趣,进而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4]。这一新阐述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大学生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回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核心价值。

从对劳动教育的态度来看,人们从反对教育与劳动结合到主张劳动与教育结合,这个态度的改变说明了劳动教育地位的提升。大学生本人应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劳动技能;高校应以正确的积极的劳动教育理念教育大学生克服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使大学生树立务本崇实的精神,勤奋学习,立志劳动创造,切实提升自身素质,成为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2.对劳动教育意义理解的发展

一般意义上对劳动的理解是:劳动作为一种“实践”仅仅是培养劳动观念、提高劳动技能。劳动是与德智体美不同并分立的观念;在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劳动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不仅是一种实践,还是塑造思想、促进心理发展、帮助行为习惯提升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劳动中感受艰辛与劳累,才会吃苦耐劳,才会深刻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高校劳动教育重在“理解劳动”,要求大学生充分理解劳动教育不仅是学习劳动知识、培养劳动观念、训练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形成劳动品德,并充分认识劳动的创造功能。大学生通过学习实践知识、在劳动教育中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劳动技能,加强劳动水平,养成劳动习惯,形成劳动品德。通过反思与学习,使大学生知、情、意、行进行转换,从被动消极参与劳动转化为积极主动参与劳动,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二、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

目前,大学生大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常听到大学生将脏衣服邮寄回家清洗的新闻,有近六成的大学生不会做饭。[5]究其原因,就是在教育中、生活中对“劳”的不重视。大学生是高校的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占据着特殊地位,劳动实践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促进大学生思想的提升及自我教育场域的发展。

1.增强了大学生的主观创造性

在“三全育人”的全员育人过程中,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劳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端正劳动态度,激发劳动兴趣,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劳动能力,促进自我教育场域的发展。在自我教育方面,大学生一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从知到行的转化。[6]大学生只有自我教育场域的内生性发挥作用,才可以达到标准,完成大学生的自我劳动教育,达到“三全育人”的效果。

2.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落实

在“三全育人”的全过程育人中,大学生自我教育起基础作用,它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始终。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自我意识进行分化与统一,分化为理性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在面对问题时,大学生会用理性的自我分析统一现实的自我。如果没有分化与统一,没有思考,那么大学生所受的教育都是无效的。教育成功与否,主要看大学生是否接受教育,是否自觉地自我教育、去完善人格。

3.促进了学生全方位发展

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提,是大学生要价值观端正、知识丰富、能力全面。大学生在自我教育中要学好知识,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大学生要有理想信念,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积累知识,运用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以上几方面来串点成线、聚面成体,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全面发展。[7]

三、新时代高校劳动自我教育的困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变得更加富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改变,部分大学生沉迷享乐,漠视劳动,自我劳动观教育也陷入困境。

1.忽视劳动的重要性

马克思认为,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不仅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还是改造现代社会的重要手段。[8]但是,在新时代某些大学生忽视了“劳动是人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缺少主动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没能从全方面发展的高度深刻理解劳动的重要意义。[9]大学生普遍认为,知识可以改变一切,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与家长都重视提高学习成绩,拿取文凭,轻视劳动。还有大学生对劳动有偏见,重视程度不足。[10]在家里,家长很少让孩子做家务;在学校,大扫除的活动中,很多学生偷懒,逃避。其原因是忽视了劳动增强智慧、提高体质、磨炼意志、培养美德的作用;不清楚劳动是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原因。

2.以功利心对待劳动

很多大学生认为,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酬劳。部分学生不主动参与志愿者服务及校内活动。在毕业季,大部分学生不想通过劳动提高劳动素质,有的甚至幻想不劳而获。这种现象使学生自我教育的内生性发展不足。有人认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是有文化的人,有一种骄傲感,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大学生更偏向于找办公室工作而拒绝体力劳动工作,并轻视体力劳动者,如木匠、瓦匠等。

四、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策略

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正确理解“三全育人”,理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解决高校学生劳动自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新的劳动技能发展、劳动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及技能水平,坚持正确的“三全育人”之道。

1.发挥大学生在全员育人中的自我教育作用

加强劳动观的自我教育,加强自律,发挥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大学生对劳动始终保持健康积极的态度。大学生可以通过理解劳动的重要性改变心态,积极看待劳动的价值,积极参加劳动,热爱劳动。倡导大学生在劳动中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分数;要激发大学生的劳动潜力,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与良好的劳动品质。[11]

2.发挥大学生在全过程教育中的自我教育作用

新时期的大学生要了解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理解“面朝黄土,背朝天”“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不要带着功利心与偏见看待劳动。全过程教育,从时间上说,就是大学生从步入校园开始到大学毕业四年的全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应体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及教育成效,将劳动自我教育融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劳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学生在每天的劳动中锻炼劳动力量、培养劳动智慧。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调研、实操实训及岗位实习等实践课程,加强专业理论课程教育中的劳动技能训练,提高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实现理论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长期的劳动实践与专业实习,提高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及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劳动实践中,让大学生学以致用,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和就业能力,促进全方位发展。

3.发挥大学生在全方位教育中自我教育的作用

大学生要充分利用高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及网络课堂,汲取知识,树立鲜明的劳动价值观,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技能水平。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富有干劲,艰苦奋斗,通过诚实劳动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12]为此,大学生应该加强自我塑造,养成热爱劳动、主动劳动的习惯,主动参与劳动,提升自己的劳动素养,发挥自身的主观创造性,克服消极因素,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美好的幸福生活。大学生要在劳动中培养自己坚韧不拔、不畏艰辛的品质,培育劳动观念,准备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结语

劳动在新时期有着十分重要的内涵,它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完善学生自身的发展,使学生全方位、多方面进步。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一定要积极发挥主观创造性、加强自我教育,全方位地学习、改善劳动观,通过自我教育转变态度、提升素养、塑造精神,变得更积极更主动,用收获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力量。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公益活动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自我劳动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