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管理
2021-11-24陈皓娟
陈皓娟
(合肥电力安装有限公司长丰分公司,安徽 长丰 231100)
在企业当中,内审管理始终贯穿在组建审计机关及实施审计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1]。主要的目的就是优化配置、投入使用审计资源,有效控制审计效率及工作质量。伴随社会经济的增长,企业纷纷在内部管理中,积极创新设置审计管理专业模式。在信息新时代下,针对内审问题,尤其需要创新管理审计工作,以加快审计效率,强化审计监督综合能力,确保企业整体运行的正常性,进而维持社会的安定和谐[2]。
一、内部审计的基本含义及作用
据企业内审中实际的定义演变过程可知,伴随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企业内审从组织内部的独立性评价,也逐步发展成为提升组织价值、优化组织经营的一种独立性咨询与保障。其中,通过确认服务,来独立地评价组织内部的内控效果、风险管理、管理程序[3]。所以,一般会牵涉到经营绩效、财务工作、体系安全、调查管理等领域的业务。通过内部审计手段,主要意欲维持现代企业的日常运行、促进其发展壮大,帮扶组织达到管理目标。从整体上看,该手段一般会经由评价、监督、审查企业内部的组织活动来达到工作目的。
(一)基本含义
在当前的企业当中,通过内部审计,旨在强化企内管理效果、增大经济效益,有效监督、评价所有的企内经济活动,进而揭示、体现企内真实的资产盈亏及负债状况[4]。同时,还能够查出企业中的违法违规财务收支问题,以充分维护所有者权益,加快廉政建设,避免流失国有资产,并改善宏观调控效果。
(二)基本作用
作为治理企业中的关键性组成部分之一,内部审计属于企业履行管控职能的一种必然产物。在企内管理职能中,通过控制职能,主要衡量、校正企内存在的管理活动和其带来的效果,以实现组织目标、拟定好的计划。在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不仅是实现控制职能中的一种产物,而且还是实际表现控制职能的一种形式,并且属于持续强化控制职能的一种必然结果。作为监督检查企内经济组织活动和其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内部审计能够对照法律法规及企内制度,根据审计规范要求,及时揭示企业不良的违法乱纪现象,进而维护企内经济活动秩序[5]。根据检查、评价被审计企业真实经济活动的结果,就发现的管控问题,通过内部审计,能够提出可行的建议及方案,来帮助企业优化经营管理体系,进而大幅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二、企业内审管理现状分析
(一)员工素质偏低
在一个企业当中,唯有依赖高素质的人才,方才能加快运行效率、提升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实力。然而,在当前的大多数企业之中,均未配备素质足够高的审计人员。部分企内聘请的审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工作活力及责任意识相对薄弱,并未充分认知日常工作的意义。所以,内审团队专业素质普遍较低,而明显阻碍了审计管理的正常展开。此外有些企业内部,在管理人才的规章制度上,也不够科学、有针对性,以至于混乱管理专业人才。同时,还会随意调度、分配审计人员,甚或部分审计工作者还需要兼做别的工作,而大幅降低了审计工作效果与质量。主要的原因具体如下:一方面,企业并未重视、科学招聘审计专业人才,所以,企业要求注意对审计人才,及时提升招聘标准要求。作为审计人才,除了需要拥有审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综合能力也足够强。另一方面,并未有效培训职审计人员。伴随时代的变迁,各种新技术、新理念也在大量涌现。所以,审计人员也应与时俱进地更新工作思想,积极接受各种新技术的培训教育,及时树立起工作新观念。然而,许多企业却并未提供给员工一个科学的学习平台,以至于审计人员还是沿用传统的陈旧手段来执行审计管理工作。在现代企业内部,人才既是打破当前发展现状的一种关键性因素,又是助推企内实施改革活动的关键性人才,所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事宜。
(二)内审管理体系不科学
现阶段,许多企业在设置规划内审机构、功能方面,出现明显的“边缘化”现象,所以很难在改革发展企业中真正起到作用。许多企业内部的领导层也并未认清内审工作的真正意义,还未在管理活动中有效融入,甚或还存在部分企业错误认知审计管理的情况。在现代企业当中,内审工作不只涉及财务工作,也并不仅仅局限在内部财务的查账方面,而会全面贯穿企业经营发展的各个方面。在企业执行每个政策战略、实施每个经营发展方针、推行每个业务工作流程中均有贯穿内审工作。但是,大多数企业领导者却并未从整体性上深入认知内审工作,仅简单地以为审计工作就是财务部门的查账及事后确认,以至于内审管理仅存很狭窄的工作范围,而出现滞后信息、单一化管理手段的情况。此外,这样还会影响到员工凝聚力的增强,而难以调动起来审计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本质上看,审计其实属于有机集成监督、管理的一种管理体制,需要深入涉足企业经营、向前发展的活动内,而不可以只是停留在管理表层上。
(三)法律法规系统有待完善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更能较晚才开始引进内部审计。因此,在内审的诸多方面均十分落后,特别是有关法律法规的组建情况。现阶段,在内审领域的法律法规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中一度忽视了很多细节的方面,所以,无法直接契合到国内企业当前的管理制度上。此外,企业内部下发的部分道德准则或规章制度,并未按照企业真实的发展状况实施。其中,也未考虑员工的思想,整体上的针对性不够,也难以落到实处,无法真正利用好规章制度应有的约束性功用。
(四)内审管理风险
在信息新时代下,先进科技加快了国内经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进程。透过信息科技,企业可以及时了解整个经济市场的具体发展情况、有关的国家政策方针。现阶段,企业共享、交流信息已然形成一大趋势。但是,也带给企业内审更高的风险,尤其以检查、报错方面的风险为主。众所周知,网络平台相当开放,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企业会在云端或硬盘存储很多的资料信息。但是,黑客组织却极易修改或盗取这些资料,以至于在信息管理下出现严重的危害。在改变信息管理专业模式时,人工管理陈旧模式逐步被取代,令内审体系的设计迎来了很严酷的考验。同时,在信息化内审管理下,还要求依赖软件平台。但是,当前市场上依然较慢更新审计工具软件,尚未完善基本功能,只是基于审计软件执行工作而难以顾及全面性,进而带给内审工作一定的风险。所以,信息技术并存利弊,要求技术人员正视工作中的问题,积极改善、优化信息审计专业管理模式。
(五)内审范围过窄
在企业当中,内审属于确保业务活动顺利推进、规避错误舞弊现象、控制资产切实安全完整、确保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完整的一种政策程序,会在经济活动中贯穿所有方面。然而,当前部分企业在内审工作中,仅重视财务收支及合规性方面的审计工作,主要意欲查错防弊。尽管审计署以前就规定,通过内审工作,主要旨在强化企内管理、增大企业效益。但是,当前尚未落实该理念。面临急剧变化的经营环境,企业也迎来了十分激烈的竞争,一旦内审工作依然局限在合规性审计财务收支上,则很难带给企业价值或进一步增大价值,也即很难适应当今企业内部的制度及其发展所需。
(六)内审缺乏独立性
部分企业会在财务处的带领下,设置内审管理部门。其中采取的是和别的职能部平起平坐的管理方式,因此,内审部门并没有很高的组织地位,相应的权威性也相当薄弱。同时,其他部门还常常会干扰到内审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严重影响了内审管理发挥出应有的职能作用,并且令内部审计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很多内审工作终归还会偏于利益关联方,而丢失或很难履行职业谨慎性,而降低内审工作的整体实效性。
三、优化企业内审管理的举措
(一)组建素质足够高的审计团队
为了改善审计质量,就要大幅提升审计团队的专业素质。所以,在审计管理中,就要积极帮助员工提升专业素质水平,并且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其实市场竞争终归为人才上的竞争,所以现代企业便要求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教育工作。除了应积极培养员工的能力及专业素质外,还应促进员工积极改善思想品质及职业修养。一方面,企业应提供给员工必要的思想教育。在工作中,引导员工正确区别个人与集体利益,一直都以集体利益为首。此外,在日常的工作中,还应注意端正工作态度,做到谦虚好学、认真求实,树立起足够高的责任意识,并努力约束操作行为,营造出良好的作风。另一方面,企业还应提供给员工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并定期组织员工加入知识性讲座活动,并督促员工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及时更新工作理念,力争掌握工作新技能,积极累积经验教训,进而有效提升内审工作效率及质量水平,强化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此外,企业还可创建互联网学习提高平台,提供有关审计的法律、理论、技术知识,促使员工在碎片时间下学习提高。同时,还应大力完善绩效考核制,注意在工资上联系员工的工作业绩情况,以激发员工的能动性,引导员工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责任及义务。此外,还应注意关怀员工,全面了解员工的生活困难,并尽量提供给他们帮助,以赢得员工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内部管理的凝聚力。
(二)注重内审管理工作
在企业当中,作为生产经营的直接引领者,领导层还需要组织建设企业文化、工作气氛。所以,企业领导应充分注重内审管理工作,积极引导别的员工正视审计工作。一方面,领导者要求全面了解内审的重要作用及具体的工作内容。然后,按企业真实的发展状况及内控规章制度,来组建成适宜的审计模式,并设置一定的审计机构。另一方面,还应安排各位领导者帮助各位员工及时更新审计工作方面的理念,以替代传统的管理陈旧思想,真正贯彻落实审计管理功用。同时,还应完善内部的监管制度,在各个专业部门,均真正落实审计管理事宜。针对各个经营战略,均应有效监督、科学评价企业内部所做的各项工作。基于以上这些手段,就可以令企业及时自我纠错,增强内部决策的整体科学性,进而加快企业发展的速度。
(三)完善法律法规
针对现代企业,有关的国家部门也应注意起到管理职能作用,按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现代企业发展所需,来大力完善基本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企业领域的内审活动。从企业角度上看,需要基于整体上的内部组织架构,来控制内审部门切实独立可靠。同时,还应注意在内审部门,科学配置岗位职能、规划规章制度,进而充分明确审计工作者的权责,以真正约束审计行为,控制审计工作一直在法律法规允许区间运转,并以此来增强审计管理权威性。此外,企业还深入研究审计工作基础理论,按企业真实的经营发展,获得有针对性的内审管理内容,并实施企业特色下面的审计工作,来增强审计管理的整体针对性与提高审计质量水平。
(四)设置适宜的审计机构
在企业当中,针对审计机构的有效设置,需要兼顾独立性与联系性,因此,需要推行多层次的结构,用以替代单一化结构。在当前的企业中,往往分开了权力与治理制度。例如,很多企业股东便甚少涉足管理活动,一般会把管理活动委托到别的管理工作者。然后,这些管理者再基于董事会,报告给股东真实的企业发展状况。所以,会在董事会下成立审计部门,并交由董事会设置审计委员,用以直接接手日常管理工作。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审计机构能够更好地发挥出监管职能,更有效地监督管控企业,在企业中真正起到建设性功用。在该类管理体制下,别的高层人员则难以直接干预审计管理。而审计部门也免遭别的部门的影响或管控,以充分履行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令审计活动切实公平,来公正化发展审计事业,严格落实好规章制度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并且有效防控企业经营风险,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强化审计管理风险控制
当今的信息时代下,国内企业正面临着很大的审计管理风险。所以,审计人员便要求在前期注意收集电算化体系资料信息。例如,审计工具软件使用状况、电脑硬件使用状况、员工配备等资料。这么一来,方才能全方位地评估企业内审上的工作风险。借助诸多种审计工具软件,来综合评估风险,并实施合理、科学的审计方法手段,来有针对性地评估、管控风险。同时,还应促进审计人员不断提升电脑操作专业水平,建立起培训、考核管理体系,以全方位增强审计工作者的电脑应用及数据信息处理能力,进而为强化审计管理风险控制打好基础。
(六)扩充内审范围
在当前的内审工作中,尽管已经不再只是限于以往的查错防弊工作,但是,现阶段还是无法彻底摒弃掉体系内的合规性审计。国内企业尤其是垄断型国有企业尚未完善治理结构体系,所以内部审计在专业人员素质、工作环境等上,均有待进一步改善、改进。同时,市场经济也并未发展成熟,频频出现企业违法乱纪的现象。因此,现在还是应关注部分违法违纪事件,仍旧及时查错防弊,以做好内部审计。同时,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还应针对内部审计,积极发展效益审计(也即绩效审计),来着重促进管理、增大效益。在具体的内部审计中,应充分关注并可行评估被审计方的经营风险、业务可行性、经营成果,在企业增大经济效益中真正起到作用。同时,还应做好成本审计,用以减少成本、堵塞漏洞、降低损失。
(七)强化内审独立性
在企业当中,通过合理组织内部审计结构,能够充分强化内审独立性。针对内部审计,一般会基于财务总监的直接领导来实施内审。在该模式下,内审部门主要负责审计、监督企业财务信息,极大地影响了内审部门真正发挥职能作用,以至于内审部门很难独立地存在。而内审部门具有越高的组织地位,也就会拥有越强的权威性,相应的内审也就能够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通常而言,倘若受企业最高领导层来专门领导,则会超脱出所占地位,有效强化独立性、内审权威性。这样其他部门就很难再限制内部审计的基础工作范围,并且可以充分重视审计结果,从而加快内审效率、增强管理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企业当中,内审管理属于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有效管理内部审计,可以改善企业的各个方面。所以,针对内审管理问题,便要求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优化审计工作模式、提升内审质量水平。同时,有关人员还要积极丰富审计及管理学知识等,进而真正做好内审管理,促进企业改善内部审计效果、优化管理体系、稳步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