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校园网络诈骗犯罪危害对策研究

2021-11-24黄承坤

法制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诈骗案行为人诈骗

黄承坤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1158)

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诈骗行为经常发生。网络诈骗行为多样化,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对校园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威胁。近几年,针对大学生的犯罪集团频频作案,对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但是我国法律法规依然没有对高校诈骗犯罪制定出明确的法律规范。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校园网络诈骗作为出发点,探索在互联网时代下校园网络诈骗犯罪的危害性,并提出联网时代预防和解决校园网络诈骗的措施,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网络诈骗相关研究

(一)我国目前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

在2020年4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0年3月份,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了9.04亿人,同比2018年增长了7508万人[1]。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为99.3%,且在网络购物、网上外卖、在线旅行预订等商务交易类应用的用户规模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由此可见,互联网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目前,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大学生是主要群体,很多网络诈骗案中大学生是主要的受害者,因此如何加强预防校园网络犯罪是需要重点探究的一个问题。

(二)诈骗定义

当前,我国刑法对诈骗定义作出了明确的界定,是指行为人利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非法手段,获取大量的公共财产[2]。在犯罪量刑方面规定有,行为人在骗取公共财产200余元时,则属于“大数额”,并构成犯罪,行为人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而关于校园诈骗的概念,是指行为人对高校师生采取非法手段骗取他们大数额财产,导致高校师生受到一定的财产损失[3]。常见的校园诈骗方式有很多,如:网络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诈骗,情感诈骗,现场诈骗等。

二、大学校园网络诈骗事件的危害

(一)社会方面

校园网络诈骗案件一旦发生,必然会导致学生遭受几百元、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经济损失[4]。校园网络诈骗案件对社会造成两个方面的危害,一方面,校园网络诈骗案的发生,必然会有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产生了极度的不满和不信任,并把责任归咎到学校;另一方面,由于解决网络诈骗案有着一定的难度,公安机关在处理案件时不能及时破案,帮助大学生找回损失的财物,导致学生对公安机关的公信力产生一定质疑,促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受到不利影响。因此,校园网络诈骗事件的发生会影响到社会公信力的问题。

(二)学校方面

校园诈骗案件的频繁发生对学校本身的发展也会带来巨大危害。当前,我国高校很多大学生没有很好的预防、防控受骗能力,所以在诈骗案发生后社会则会把责任归到学校身上。在发生诈骗案时,学生和社会都会对学校进行问责,这必然会使学校的声誉受到严重影响[5]。在互联网时代下,校园的传播速度非常迅速,且范围也非常广泛,学生又是互联网的主要群体,他们很可能把校园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散播在各自媒体中使更多学生的思想受到一定波动。与此同时,一些网络不法分子也会趁此机会在学生中间实施诈骗行为,进一步扩大校园网络安全危机问题,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多负担。

(三)家庭方面

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来源于家庭,假如贫困家庭的大学生遭遇网络诈骗,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经济的损失,促使贫困家庭的生活陷入困境。同时也给贫困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

(四)学生方面

在校园网络诈骗中,学生是最主要的受害者。首先,经济方面的损失。学生没有固定收入,一旦遭受网络诈骗,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的经济损失学生们很难承担。其次,由于学生的经济本就不宽裕,通常都会以网贷的形式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借钱,来弥补用钱的需求,由此他们很容易受非法平台的诱惑,邀请同学一起参与其中,进而走上非法道路。最后,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带来不良影响。在他们遭受欺骗之后,承担着经济和心理压力,无法安心学习和生活,严重者会使他们面临着生命危险。

三、互联网时代预防和解决校园网络诈骗的措施

(一)增强个人安全意识

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需要具备高度的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在面临网络平台填写个人信息时,一定要谨慎填写。若涉及个人银行账户、密码、身份证等信息时,需要与相关人员进行核实后再填写,避免不法分子获取信息[6]。

第一,大学生需要提升个人的分辨能力。大学生在校园学习时,不仅需要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时刻关注社会时事新闻和热点问题,进而提升分辨能力。这样在遇到网络金钱交易时,可以具备一定的警惕意识和分辨能力,避免造成损失。

第二,大学生要学会在遇到任何事情保持冷静应付的态度,切勿盲目听信他人的言语。很多诈骗分子为了对大学生进行诈骗,常常伪装成公安部门和检察院工作人员,对大学生进行恐吓、威胁,使大学生在紧张、害怕的情绪中做出错误的选择。因此,大学生如果接到行政机关人员的电话时,需要保持冷静,沉着思考与他们进行对话,不要轻信他们,快速做出抉择。

第三,在电脑上正确安装、使用网络防火墙。防火墙的作用是保护电脑避免遭受其他黑客侵入,可以有效地减少网络危险因素的存在。在电脑运行过程中,防火墙可以对每一个信息进行检查,确保电脑安全。而大学生需要学习防火墙的功能和作用来进一步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

(二)国家要加强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在《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提出了个人、法人、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即利用互联网做出盗窃、诈骗、敲诈等行为,都应该依照有关规定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7]。我国法律法规应该加强完善诈骗罪的有关内容,适当加大诈骗人员的处罚力度,努力维护好人民的利益。

2.政企合作,设立专项小组

网络诈骗大多数是利用网络平台实施诈骗行为,利用网络的优势来转移人们的个人信息和交易行为。因此,网络诈骗的取证有着一定的难度,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合作严厉打击诈骗犯罪分子。另外,政府可以与平台进行合作,建立专项小组和网络监管体系,共同对网络安全的运行进行监管,降低网络诈骗犯罪率。

综上所述,校园网络诈骗罪的发生会造成很大危害。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方面深入阐述在互联网时代下校园诈骗事件带来的危害,并提出具体的预防和解决校园网络诈骗的措施,一是大学生要增强个人安全意识,合理使用网络;二是国家需要与网络平台合作,加强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严格监管网络安全运行。

猜你喜欢

诈骗案行为人诈骗
自杀案件如何定罪
漏洞在哪儿?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论故意不法先前行为人的作为义务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