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发展体育核心素养的小学足球教学实践与思考①

2021-11-24许义东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足球核心

许义东

(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 浙江宁波 315200)

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于体育教育的要求,将足球教学作为了重点内容,但是从眼下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上依然传统守旧与保守,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数量,忽视了核心素养的提升,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容易使其产生一种厌烦心理,造成错误的观念和认识。该文结合小学体育教学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阐述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内涵,并依据实际情况,站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结合小学体育足球教学提出了几点教学转型的有效措施。

体育教育是强化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身为体育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足球教学的实施,积极迎合新课改的要求全面做好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健康教育,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化差异,构建高效的体育足球课堂,在强化学生足球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1 体育核心素养概念和内涵

体育核心素养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体现在了3个维度方面,其中主要包括了6个要素,即学生的行为、知识、能力、习惯、情感、品格,具体内容主要如下。

1.1 健康行为

1.1.1 健康知识

顾名思义,健康知识是指关于运动技能和运动安全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体育健康知识,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体育水平和体育意识[1]。

1.1.2 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强调的是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可以明确自己的活动目的和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正确的体育活动。

1.2 运动能力

1.2.1 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强调的是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要求学生可以扎实地掌握运动技巧和方法,并正确运用这些技能进行体育运动,以此来实现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升。

1.2.2 运动习惯

运动习惯是指在体育学习中所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及习惯性的运动行为,要求学生可以每天抽出相应的时间完成反复性、习惯性的健康运动。

1.3 体育品德

1.3.1 体育情感

体育情感是指人类对于体育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强调的是学生不仅要了解体育知识,更要懂得体育运动的价值和性质,明确其内涵所在,从根本上喜欢体育、热爱体育。

1.3.2 体育品格

体育品格强调的是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品格和素质,要求学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能够自觉遵守比赛规则、坚守道德规范,认识到团结协作和服从裁判的重要性[2]。

2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足球教学的实施

由于体育核心素养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因此对于小学足球教学来说,核心素养教育的落实也要从多方面展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设计,具体如下。

2.1 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2.1.1 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

对于小学足球教学来说健康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主要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掌握技能知识、健康知识,了解足球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不能只限制在动作示范方面,应该让学生真正意义上认识和了解足球这项运动,注意足球运动知识的渗透,帮助学生在丰富知识积累的同时养成健康正确的体育行为。

在学习足球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脚踝扭伤、脚趾受伤等情况,对此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内容为学生讲解“预防足球运动损伤”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在踢足球时如何能够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讲解,让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积累更多的体育知识,同时懂得如何正确、健康地进行体育运动。

2.1.2 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这一素养强调的是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可以明确自己的活动目的和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正确的体育活动。对此教师应该重视起来,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健康的运动行为。

在足球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动作错误或者不健康表现,导致整个运动过程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对此教师应该重视起来,及时关注学生的运动表现,出现任何不健康行为都要立即制止,并为其讲解,使其明白这些行为的危害,以此来加深学生的认识,帮助他们可以正确、健康地参与体育运动[3]。

2.2 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2.2.1 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在小学足球教学中,教师也要适当进行各种相关的技能训练,结合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和承受能力适当加强训练强度,合理地设置各种训练任务,帮助其在实践中强化足球运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体育核心素养。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当地增大训练强度,并在学生掌握大体知识之后进行专门的技能考核,需要注意的是同时做好实践与理论的双重考核,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技能掌握,同时也能帮助学生丰富学习经验,丰富知识积累,并及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从而积极改正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2.2.2 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每个学生对于体育的态度和兴趣都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因此不同学生产生的体育行为表现自然也就明显不同,在足球运动过程中也是如此。一些学生由于喜欢,因此经常进行运动,一些学生没有兴趣,也就不经常参加足球运动。对此教师要重视起来,积极做好学生的心理引导和生理指导,端正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看法和理解,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由于足球是一项体能消耗较大的运动,因此跑步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对于一些距离较远的训练,很多学生都望洋兴叹,觉得强度高、难度大,便不愿意参与。面对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和错误观点,教师不能直接批评和嘲讽,而是要予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告知学生体育运动就是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只有每天不断坚持训练,才能取得胜利,通过这样的引导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坚持运动的决心,从而端正对于足球运动的认识,使其每天都能抽出时间积极主动地参加运动练习,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2.3 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

2.3.1 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

在足球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宣传体育文化,从而创造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围,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开展足球运动教学,优化教学环境,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其培养良好的体育情感。

例如,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设专门的体育论坛,设计足球风采展示窗口,鼓励学生在论坛中交流心得和感想,说一说自己对于足球运动的看法,刷新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了解和认识,这样一来学生的足球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激发,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体育情感。此外,还可以定期举行足球黑板报设计比赛,通过有趣的比赛来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以此促进学生的足球热情,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体育情感,真正意义上的喜欢足球、热爱足球[4]。

2.3.2 培养学生的体育品格

在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渗透道德教育,深入挖掘足球运动中具备的德育因素,并将其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资源,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体育品格。比如根据足球运动的实际特点组织相关的体育比赛,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和检验课上的学习效果,此外,由于比赛通常会有很多人参与,因此场面竞争较为激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理,使其主动通过团结合作来取得胜利,并时刻注意在比赛过程中坚守规则。这样不仅可以强化身体素质,同时也能使其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有助于促进学生体育品格的养成,为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于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对此小学体育教学教师必须要重视起来,结合体育教育中足球教学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式,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积极开展技能训练,在帮助学生树立体育意识、端正体育行为的基础上强化他们的体育技能,同时培养良好的体育品德,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体育核心素养,最终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足球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快乐足球
包头市第十一中学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中职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足球运动的研究
世界杯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