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式阅读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4薛静
薛 静
(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 黑龙江 哈尔滨 150500)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对语言知识中的英语词汇提出要求,需要掌握1500个以上单词、至少200个短语表达式。对语言技能“读”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五级目标:“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关系。”[1]因此,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词汇的发音、拼写、词义;英语词汇教学更是要教会学生运用所学词汇来描绘事物、行为及特点,解释概念等。初中是英语教学与学习的过渡阶段,承上启下。承上是对小学英语知识的总结,启下是为高中英语的学习打好基础,做好衔接,此时是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学生思维处于活跃及发展阶段。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阅读材料是词汇的载体,英语教师要在阅读课中渗透词汇教学,二者紧密结合。通过阅读课,词汇教学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环境,结合阅读材料的具体语境帮助学生快速记忆词汇,体会词汇用法和结构,提升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克拉申提出的窄式阅读策略近年来引起了关注,也有学者就窄式阅读对于词汇习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积极效果,为词汇教学提供了良好有效的参考。在阅读中会遇到核心词汇,而主题相同的文章,词汇复现率也会很高,这样会不断引起学生的注意,语言输入能力会大大提升。认识到阅读对词汇学习的好处,如何在阅读中提高英语词汇量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英语阅读与词汇教学
词汇一直被认为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关键因素,词汇量不充足,理解一篇文章就会很吃力,如果学生掌握了大量词汇,知晓词汇知识的意义及用法,就能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意义。反之亦然,阅读材料又是词汇的载体,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有助于积累词汇。因此,词汇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阅读,中学生可以理解词语的用法及语法结构,只有达到理解程度,词汇才能根深蒂固,从而有效输出,达到运用的能力。
学习英语,词汇是基础;但词汇一直是学生难以攻克的障碍,有的学生甚至不停地抄写,收效甚微。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也会进行词汇知识补充,但学生没有达到理解的程度。词汇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先例句逐词逐句地分析,学习词语的用法,再加上更多的练习来巩固;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先了解记忆词汇的用法结构,然后呈现例句熟悉用法结构。然而,这种词汇教学方式套用结构生硬地造句子,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并没有真正理解词汇知识,稍有变化便无从下手,不能举一反三。有效的词汇教学不仅让学生获知词汇的意义,而且掌握词语的使用。
陈则航和王蔷教授在多年职前和在职教师培训中摸索提炼出“以主题意义为核心的词汇教学”理念这一词汇教学理念,其思想核心是基于阅读文本主题将词汇教学立体化。[2]指出阅读中词汇教学一个层面是:“利用阅读内容将相关词汇连接起来教学,使学生形成以主题意义为核心的词汇网,并能利用这些词汇谈论和主题相关的内容。”[3]“可以从主题入手,一个篇章关注某一类特定的主题,所有词汇的选择都围绕这一特定的主题形成词汇场。”[4]
日常学习中,我们大多通过精读或泛读的方式积累词汇,但是精读过于关注语言结构性分析,忽视了语篇整体理解;泛读保证了词汇量的获取,但无法保证质量,因为阅读材料过于繁杂,难度无法掌控,很容易使学生丧失阅读信心。学习者可以通过窄式阅读,接触相同主题的不同文章来解决这一困境。
二、窄式阅读简介
(一)窄式阅读的概念
1981年,语言学家Krashen在其著作《二语习得与学习》中提出了窄式阅读。什么是窄式阅读?窄式阅读是指阅读相同话题、同一体裁或同一位作家的若干部作品的一种阅读策略[5],是二语学习的有效策略。近年来,英语教学工作者对这一理论广泛研究。依据这一理论,采取窄式阅读的方法进行英语词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们顺利地走出词汇记忆困境,解决词法、句法和篇章理解的难题,从而有效地学习词汇。
(二)窄式阅读特点
1.同话题积累相关词汇
窄式阅读,顾名思义,即在阅读同一话题文章时学习者可以反复接触到相同的词汇、语法结构、背景知识。学生可以在同类型不同的上下文反复学习相同词汇及词汇的用法和搭配,从而学到语言的正确用法。[6]
2.同体裁熟悉篇章结构
不同作家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同一类的话题会有相关的词汇及篇章结构,学生可以利用以往知识,联系新的知识,迅速进入情境,举一反三,猜测出大部分生词的词义及用法,而这正是窄式阅读的特点。
3.同风格提高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更多的与题材有关的背景知识,积累更多相关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更能激起求知欲,带着问题与好奇心深入挖掘。这样,他们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在体会阅读的乐趣中收获词汇及其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三)窄式阅读与输入假说理论
输入假说理论指出,只有当学习者接触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材料比现有的语言能力稍高时,语言的习得才能实现,学习者对意义或信息理解的专注度高于对语言形式的专注。当选择窄式阅读材料符合i+1原理时(i代表学习者现有语言知识水平,1代表增加的有效语言输入)它是可行的,而输入的语言知识超过自身内化能力“i+2”或小于等于自身原有知识水平“i+0”,那学生的学习将毫无意义,反而会增加负担。阅读在起初阶段,窄式阅读材料不应太难,否则学生会失去阅读信心。
窄式阅读与精度、泛读的要求不同,在阅读中词汇能够循环,有利于学生了解词汇深度和广度,重复出现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及写作风格相关联文章。学习者可以在文本理解精读基础上阅读同一话题的文章,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以教材为中心,补充大量相同话题文章,补充课外阅读材料,弥补课内阅读不足。
三、窄式阅读应用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在Krashen 看来,英语初学者更适合窄式阅读。2004年,他在语言学杂志上发表题为“The Case for Narrow Reading”的文章,文中指出,高中或者大学英语适合“广泛阅读”;但是,初中、小学英语教学更适合采用“窄式阅读”。[7]
(一)初中英语教材特点
初中阶段属于英语学习打基础阶段,是词汇储备起步阶段,也是养成良好英语词汇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传授学生语言知识的过程,更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打好词汇基础,才能学好英语。初中英语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话题都不同。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为例,本册书涵盖了娱乐、生活目标、未来生活多个话题。每个单元给出话题,窄式阅读策略刚好与之相适应。教师根据给出的话题选择材料,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开展奠定了基础。人教版教材七年级至八年级分为section A和Section B两部分,八年级下册增加了section C部分,阅读由对话到短文,话题相同,但难度具有层次性,与克拉申“i+1”理论和窄式阅读特点相似。
(二)窄式阅读策略的教学实施
课前,以主题为核心构建词汇关系网。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树状图的形式Learn English为核心激发学生词汇思维,列举相关词汇进行词汇复习,如:conversation,aloud,sentence,grammar,take notes,look up dictionary,pronounced,pay attention to等词语。
课中,可以引入同话题材料,讲解梳理文章关键信息,让学生找出关键词或进行词汇总结,教师给予指导。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意识与习惯。学生在文章中找出英语关键词语,进行分类,加深对词汇知识的理解,锻炼英语词汇学习能力。
课后,读后词汇输出练习,学生做完词汇练习题后,教师结合文章讲解用法,使学生在课堂中真切体会到窄式阅读带来的效果和好处。
以此方式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因为文章中一些词语或相似词语及表达方式反复出现,从而实现了由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策略——让记忆覆盖更多的内容。有规律地重复是记忆的关键,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会因此而提升,养成良好的词汇学习习惯。
四、窄式阅读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首先,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材进行单词教学,经常把背诵单词作为家庭作业;因此,英语教师应采用窄式阅读策略,提高词汇教学水平。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背景信息,比如,作者或外国文化背景,以帮助学生建立模式,有一个更好的环境便于理解。课后,老师给学生分配一些窄式阅读作业,巩固学过的知识,将窄式阅读策略内化于心。
其次,教师应认识到,阅读材料应该接近现实生活。合适的阅读材料包括重复的单词和类似的语法结构。窄式阅读的材料选择也很关键,教师可以从英语周报、英语教辅材料、原版的美文赏析、TED 上的精彩演讲、英文分级读物等材料中选择,也可以利用网上丰富资源。这些材料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既有时代性又有经典性。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材料要在学生能够理解的范围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更窄式阅读训练,并为学生设计一些阅读后的活动,整合新学习的单词。
最后,窄式阅读策略用于词汇教学时,要注意适度,不能过于窄化。不同主题不同类型风格的文章要合理有度地涉及,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引起学生学习的疲劳感、依赖感,一旦接触新的材料会有陌生感,而且,能力水平也需要继续进阶,而不是止步不前。
五、结语
窄式阅读对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和英语词汇学习动机有重大影响,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词汇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非常重要。英语词汇学习绝不是死记硬背词语用法结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课标要求、现在英语词汇教学与学习的实际、英语阅读与词汇教学关系,探讨了窄式阅读对促进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及启示,希望英语教师能更好地进行词汇教学,学生也能高效地学习,提升词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