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经管专业法律类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2021-11-24罗晟廷
罗晟廷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上海 201415)
聚焦于高职经管专业法律类课程教学:为提升高职经管专业法律类课程教学效果,第一,学校应加大对法律类课程的重视力度,以社会需求为培养目标。第二,教师要明确法律教学目的;在教学内容上精简基础理论,适应专业的课程内容;利用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法庭的方法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度;对学生采取“理实”合一的评价方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条件和教学评价出发,提出提升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高职教育作为维持中国教育生态平衡的关键性因素,在我国当代教育结构的不断优化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道: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劳动队伍,提高劳动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目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明了教育服务能力的显著提高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从实际就业形势来看,现代社会中对复合型法律人才有较大的需求。例如,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岗位的工作者,不仅应具备经济管理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这就要求高职经管专业应加大对法律课程的重视度。
(二)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及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管理和法律成了关系密切的学科,如何将它们进行有效融合,成为经济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把“水课”转变成有质量的“金课”。打造“金课”的本质就是提升教学质量,进行有效教学。该如何打造法律类课程的“金课”?从教学改进入手,对高职经管专业的法律类课程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专业的相关学科,将它们进行有机融合,是不断推进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有效举措。从当前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相关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现代企业在行政管理、贸易、审计、会计及投资等专业的职能岗位设置中往往要求应聘者既具备专业的经济管理知识技能,又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从实际就业情况来看,现代社会中对复合型法律人才有较大的需求。
二、高职经管专业法律类课程教学改进策略
法律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教师上课感觉吃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不配合教学、学习效果不佳等,这些问题影响了高职人才的培养。结合改革实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条件及教学评价几个维度对法律类课程教学的改进提供思路和策略。
(一)高职经管专业法律类课程教学目标的改进策略
1.学校加大重视力度
从法律类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因为课时量少和学生差异度大,教师并不能顺利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多数职业院校中,为了保证专业课的教学,往往以牺牲诸如法律课程这一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间为代价。学校要认识到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流于形式地设置法律类课程,无法培养出用人单位青睐的人才。学校需要重视法律类课程,增加法律类课程课时,加大对法律类课程教师的培养;使教师在教学上有的放矢,不因学校的不重视、课时量少等问题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2.以社会需求为根本确立培养目标
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经管专业的法律课程设置不只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经济类法律的能力,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提供帮助。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当将法律课程的设置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配备更加优质的师资,以社会需求为根本,培养学生,指导授课教师改进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方式。
(二)高职经管专业法律类课程教学内容的改进策略
1.精选基础理论
对于学生来说,一旦“踏入”法学之门,就不得不接触法理。法理能为学生学习法律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应根据专业选择学生需要的基本理论,按逻辑顺序展示,加深学生印象,夯实基础。例如,经济法课程中只要掌握经济法的概念、法律体系、法律原则和作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确立条件,法律责任的形式,就基本能满足职业需要了。[1]
2.适应专业的课程内容
为了体现出法律类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师应该紧紧围绕学生所学专业开展课程内容,相应增加或减少法律课程的内容,使学生将法律知识与专业知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例如,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应将课程内容集中在国际买卖法、合同法和海上货物运输与保险法的知识,而教材中的税法、审计法的相关内容可以略去,将时间用在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知识点上。教师需根据不同专业,灵活调整法律类课程教学内容,利用宝贵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核心知识点,不仅可以减少学生的压力,还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施的改进策略
1.教学方法改进策略
优化教学方式,是有效提升经管类学生对法律课程兴趣的关键。利用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法庭的方法可大大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投入法律条款的情景之中,了解法律条款的运用,做到“例中学”“做中学”,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等。教师在结束课程法律知识的梳理后,为学生筛选出典型的、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的法律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给出自己观点,最后教师总结,从而锻炼学生案例分析与独立思考能力。
2.教学组织形式改进策略
学生在智力、学习兴趣、法律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如果以一种方法去教所有的学生,那么基础好的学生,会认为教师所讲内容过于简单,基础差的学生又跟不上课程进度,教学效果不如人意。因此,学校首先需重视法律类课程,增加法律类课程课时,让教师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在时间上能“因材施教”;其次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差异性教学,不以一种教学模式对待所有学生,从而做到提升好学生、巩固中等生、帮助后进生。
(四)教学条件的改进策略
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资整体水平
高职院校应当为先进人才提供优厚的引进条件,并确保人才引进后有较好的科研条件。在从外部引进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学校原来的教师加强培训,通过完善的培训机制来提升法律教师的理论储备和实践能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为经管类专业的法律课程配备法律专职教师。
(1)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及引进
首先,学校可为教师进修打通渠道,让教师到律所或公司进行考察实习,积累法律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增加实际案例。其次,学校可为教师搭建平台,邀请政法类高校和培训机构的专家团队提供专业指导,开展合作教学项目。最后,学校应支持、鼓励教师取得法律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
(2)授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学水平
授课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课前需要提高备课质量:首先应事先对教材内容进行研读和筛选,根据经管专业的需要选择课堂教学内容,使其既能满足法律类课程要求,体现相关专业的特点,又是学生需要掌握且今后能够用得上的法律知识。其次,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接纳程度进行了解,因材施教,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开展个性化的分层教学。最后,课后要对课堂学生表现及满意度进行反思、探索,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
教师在研究、实践和反馈中动态提升教学水平,丰富教学经验,这对于专业的建设和学生的培养都有很大用处。
2.重视教学资源开发
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实践教学息息相关。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办学方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签订固定的实习合同,通过校企之间的人才输送,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建立“模拟法庭”实训室,让教师以更好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学生也得以参与法律实践。
我们可以借鉴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做法,该学院构建了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接触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实践的方式,实现学生综合实力的提升。我们可以借助此类法律平台,使学生接触与真实的经济类案件,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培养其综合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的改进策略
合理科学的评价能够反映教学结果和教学过程,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影响。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和学生可以看到各自的表现,可以及时修正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当前,高职经管专业法律类课程教学评价工作存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不够客观、对学生学习状况缺乏证明力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高职经管专业法律类课程教学评价的改进策略。
1.对学生评价“理实”合一
高职经管专业法律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目前,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主要以期末考试的方式来实现,这种评价方式侧重理论知识考核,没有在考核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无法培养出实践型技能人才。改变单一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模式,采用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按“过程性考核成绩*70%+期末考试成绩*30%”来综合确定最终考核成绩。期末考试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核学生对法律类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过程性考核,通过课堂小组讨论表现、课后案例作业分析、课堂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和企业实践经历等考核学生法律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理实”兼顾,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2.对教师评价多元化
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教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除了进行常规的学生、院系、督导三方面的评价之外,还应将教研组同事的评价及教师自我评价作为评价考核内容,稀释原占比过高的学生评价,相互制衡,形成评价主体多元化,从而降低因为个人喜好等无关因素的影响度。
教学评价内容要突出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考察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在教学态度方面,考察教师备课充分、讲解清晰、作业切题、批改认真等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考察教师是否做到“理实”结合,是否结合法律专业一线发展动态,讲授内容是否与经管专业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考察教师上课时是否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因材施教,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另外,教师所取得的学术成果、教研活动情况、参加继续教育、进企业实践等也要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参考内容。
三、结语
为了提升经管专业法律类课程教学水平,学校首先应加大对法律类课程的重视力度,优化高职经管专业法律类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并且重视法律类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建立法律类课程实训室。其次教师要以社会需求为根本确立经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明晰经管专业法律类课程教学目的;在教学内容上精简基础理论,适应专业的课程内容;利用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法庭的方法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度;对学生采取“理实”合一的评价方式。通过以上改进策略,更进一步迈向“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