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民办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1-11-24周桂凤

现代交际 2021年17期
关键词:民办办学高质量

周桂凤 李 琳

(广州工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850)

进入“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已从快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教育大省,民办高等教育在全国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全国大学名单,广东省民办本科大学共计25所。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广东民办本科高校如何乘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东风,抓住国家利好的民办教育发展政策契机,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新要求,主动求变,抢占先机,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提升竞争力,打造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民办本科教育品牌,是广东省各民办本科高校管理者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广东民办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要求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决定着高校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要实现广东民办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推动民办本科教育发展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

(一)理念创新

广东省民办本科院校,大部分是从高职高专院校升格形成,在办学定位上具有应用性和地方性的特点,突出以区域经济和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定位,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发展理念上要突出创新型、地方性、实用性及针对性,要以社会发展需求和办学定位为核心,对接区域现代产业需求,合理确定学科专业结构,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输送大量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让各类人才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各得其所、尽展其才。

(二)模式创新

1.创新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产教融合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和新要求。民办本科院校的定位决定其产教融合比普通高校更突出。但目前部分高校存在产教融合流于形式,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学生实践、实习、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等活动,比较分散,缺乏系统化思维,未能真正将高校、企业、行业资源进行整合,发挥校企合作共建的优势。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要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就要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根据湾区经济发展、行业企业需求设置学科专业,深入开展技术合作、实验室共建,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校企高级人才共享等。要提高企业深度参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吸引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高校进行产教融合的有效性,要立足于当前热点和企业现实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满足企业新型人才需求,促成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效益。

2.创新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更是高等教育高质量设计的关键环节。广东民办本科高校课程体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以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行业需求为导向,强调素质、突出应用,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重视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高质量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布局,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学生学习规律,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分配各类型课程比例,使之与企业行业需求对接。要以培养德才兼备、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均衡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进行系统设计,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科学评价教学效果,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将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应用于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课堂吸引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对组织及其他创新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完善的高校制度创新机制,才能保证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本科院校在办学上更灵活,在组织管理上更柔性,在制度实施上更高效。民办本科高校应当发挥自身优势,立足校情,结合区情、国情,从组织结构、体制机制、工作规程、师资管理、学生培养、校风建设等方面形成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

二、广东民办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路径

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应该从宏观出发,放眼未来,借助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立足学校实际,面向区域经济,以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创新型、科技型高质量人才为目标,结合自身优势,走特色内涵发展之路。[1]对外要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对内要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治学氛围,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体制,激发民办本科高校发展的长久动力和活力。

(一)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高校作为高层次、优秀人才培养的“摇篮”,要精准把握多变的世界发展新格局及“十四五”规划对人才的新要求,制定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深度融入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等学校要始终站稳这个立场,深刻理解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三全育人”思政工作体系,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接班人。面向未来,民办本科教育要聚焦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以德为先,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狠抓课程思政;其次要强化素质,重视学生素质和品格的培养;再次要坚持专业性,注重专业知识的深化与拓展;最后要突出实践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技能。[2]通过对学生品格、素养、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优化课程教育体系,创新课程教育方法,以先进的教育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彰显应用型本科教育价值。[3]

(二)走特色内涵发展道路

办学特色是高校的灵魂,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民办本科高校立足当下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在高校发展同质化严重的今天,立足校情,面向广东及湾区经济,强化品牌意识,走特色制胜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应该成为广东民办本科院校的不二选择。

首先要找准定位,打造品牌。要厘清自身及区域优势,综合考量各方因素,挖掘特色,科学定位,这是高校特色内涵发展的基本前提。广东省民办本科院校应依据广东区域产业一体贯通发展特点,确定“着眼需求、高端培养”“中高贯通、一体培养”“服务战略、体现特色”的办学定位。[4]要建立具有优势的特色学科专业,并着力打造为行业最强,注重品牌宣传,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辐射带动其他学科专业发展。其次要系统谋划,选对路径。要以全局的眼光,理清思路,对学校的发展路径进行科学的规划。只有找准适合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道路上才会少走或不走弯路,让发展得以深入进行。再次要明确重点、分层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展开,把握重点、分层推进,最终达到整体实施目标。广东民办本科高校应该对接区域建设需求,优先选择具有深厚的建设基础、特色优势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在此基础上,再稳步推进其他学科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体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目标。

(三)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社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升民办本科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广东民办本科高校应当始终奉行服务社会及区域经济发展理念,从学校、区域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人才和知识输出,充分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积极促进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加强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引进优秀企业进学校,创办“校中企”;大力推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办“企中校”。依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平台,积极引导推进教师走进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根据专业特色和区域产业行业发展实际,找准方向,共建课题,“校企合一”,重点研究应用价值高的科研项目,注重科研成果对专业学科建设、学校高质量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要努力将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企业行业发展。要积极主动融入国家、社会发展大局,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探究社会前沿问题,解决社会发展难题,引领社会发展潮流,加强与政府、企业等机构开展横向合作,进行技术和产品开发,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智库作用,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等。[5]

(四)提升管理水平,形成依法治校良好氛围

一流的高校必须有一流的管理水平。民办本科高校在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近些年,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飞速发展,管理问题更加复杂多变。民办本科院校必须提升管理水平,降低办学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保证办学质量。首先要建立一支懂教育管理理论和规律、有丰富管理经验、具有较高品德素质、专业化的管理队伍,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其次要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做到权责明确、流程清晰,一切重大问题决策都严格按程序办,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再次要严格遵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把依法依规治校作为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形成规范办学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五)加强师资队伍管理建设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民办本科高校应站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以“四个统一”和“四有教师”为标尺,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修师德养师风,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要加强师能建设,通过培训学习、校内导师等多种手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要建立健全教师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标准,引进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学术科研骨干等高端人才;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综合能力素质;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引导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掌握行业动态,提升综合能力,为学校发展出谋出力。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

教育评价作为办学方向的指挥棒和提高教育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扭转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评价行为,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6]要建立有效的教师评价机制,强化师德师能,及时奖励,激发教师的教学动力;建立完善的学生考核评优机制,牢固确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注重全面素质的养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充分激发“教”与“学”的双重动力,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7]

三、结语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广东省民办本科院校应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变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适应“打造人才高地”的新需求,在办学定位上更加彰显应用性、科技性、创新性等特点,着力打造特色化教育模式。以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服务社会。要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以管促建,以建提质,使学生能够在高校全面接受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素养教育、文化教育、创新教育,有效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学校持续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民办办学高质量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