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袖群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作用研究

2021-11-24

现代交际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国化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

王 岚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033)

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有一个焦点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的讨论。针对这个课题,各界学者观点不一,有的学者认为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有的学者则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全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努力的结果,认为他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还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发展是中国领袖不懈奋斗的结果。这几种观点都有其自身的道理,却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社会的各阶级、政党、群众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力量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有机构成部分。

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借助人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也是几代我们党的领导前赴后继、不断努力的结果。中国领袖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贡献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领袖群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者与主题的确立者

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政治领导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同中国的具体发展实际结合起来,这需要我们党的领导对中国的国情有准确的把握,同时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才能将二者合理统筹。在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倡导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明确指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应用到中国特殊的国情,是全党的当务之急。因此,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上升为全党的意志。到第二代中央政党领导集体确立之际,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党的领导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完善。中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任务,我们党的领导审时度势,在将马克思中国化的过程中,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提出了时代发展主题。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到建设怎样的党再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这些观点的提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时代特征的体现。这些理论涉及中国发展的基础、保障等层面。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实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来发展中国的过程,我们党的领导通过对中国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特点的研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时代主题,从而给中国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适应中国发展实际。

二、领袖群体是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的把握者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共产党要想发展中国,提出建设性的发展策略,不仅要对当前中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现状有所了解,同时还要掌握中国发展的历史和方向,这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复杂的工程,如果我们党的领袖不能有效把握中国的国情现状,就会出现政策偏离现实的情况,从而阻碍中国的发展。因此,中国共产党只有充分掌握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充分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才能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意见,明确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不同的时代,中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性质也不同。20世纪30年代,我们党的领导认真研究了中国当时的发展状况,广泛听取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将中国的社会性质归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确定为指导思想理论的确立提供了现实依据。20世纪80年代,我们党的领导仔细分析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实际,并结合历史经验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确立。除了对中国国情的切实把握,我们党的领袖还注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代特征相结合,也就是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准确把握。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题特征,在革命战争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体现革命的特点,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也有所变化,再加上新问题、新任务的出现,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领导审时度势,认真分析国际社会发展的新态势,总结出新的时代发展特点:和平与发展。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体系主要体现发展的时代特征。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脉搏做出准确判断的是我们党的领导。是他们总结中国社会实践经验,明确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进而提出了推动国家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领袖群体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者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不断发展,是我们党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同时结合中国具体的国情实践,总结出适合中国发展状况的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通过革命实践及党的思想基础,形成了重要的毛泽东思想,这不仅是对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还是后来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党的领导结合中国国情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分别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等具有中国特性的发展理论,这些理论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指引中国继往开来,茁壮成长。这些理论体系都是我们党的领导针对中国当时的发展状况建构出来的,虽然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但是这些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指导意义是毫无疑问的。

四、领袖群体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诠释者

任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甚至消亡都要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受到广泛关注,中国的领导集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传统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中国人也很难接受外来思想,而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中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关系是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能被广大中国同胞接受,也离不开我们党的正确诠释和解读。在历史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国的政治领导集体通过召开讨论大会、演讲会等形式,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展开充分讨论,各党派、学派人士在大会上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中共领导人就其中的存在的盲点充分说明,还及时同苏联方面沟通,探讨对该理论的理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深入人心,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诠释者,同时也促进马克思主义被更多的中国人接受,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性、适合中国发展要求的指导思想,并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推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中国领导集体抓住时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阐述,目的就是让中国人加深对该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发展的指导意义和重要性。通过领导集体反复、简明的阐述,强化了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发展的自信,推动国家的稳定发展。

五、领袖群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偏差的纠正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中国共产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迫切需要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导。首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这是第一代中共领导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重要论断,是根据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研究出的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和分析中国的实践活动,同时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层的认知,意识到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统一,走适合中国自己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发展。其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认识不足,在最开始的时候倡导“社会主义工业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更深的理解,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思想。最后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这是毛泽东晚年在对社会主义认识上一系列“左”倾错误论点的总概括,也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治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该理论的错误之处在于,没有从中国的发展现实出发,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出现偏差,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停滞。第二次主题的转变,虽然也出现很多成效,但从宏观方面来说,是不成功的,这次转变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发展实际的判断失误,没有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也存在片面性,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把握有失准确性,从而导致社会发展出现重大挫折,影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当然,这也为以后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教训,虽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发展前途却是光明的。

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和发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自引入中国到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初,各领域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存在分歧,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没有明确的认知,再加上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受到传统思想的限制,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受挫。尽管如此,毛泽东等中国的政治领袖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困境和不利因素,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积极开展讨论大会,逐渐消除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不利影响,特别是针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批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并成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在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过程中,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是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思想转折,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内涵,同时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的特殊国情统筹起来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深入了解中国现状、准确把握中国发展问题、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因此,在马克思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的政治领导发挥着重要作用,消除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利因素,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并非是单一的个体或群体,而是全面、多样化的,领袖群体是其指引者,知识分子是其有力的推动者,人民群众发挥基础性作用,三者相互协作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步伐。

六、结语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也是与时俱进,不断被赋予新内涵的重大历史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不仅需要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也需要作为人的主观条件。我们对领袖群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以往研究得还不是很全面很充分,对这方面展开并加大研究力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中国化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