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 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1-11-24李令令
李令令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装配式建筑不同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需要通过装配件预制的方式进行建筑施工。装配式建筑具有低污染、高效率等优势,成为建筑领域主要发展趋向。BIM技术作为建筑领域新兴技术,融合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建设,无论是施工效率还是施工质量,均有明显提高。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时间尚短,专业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专业发展需求,亟须具备较强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素质且兼具BIM技术的专业人才。同时,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发展,同样受到基于BIM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的限制。如何构建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人才专业素质,提升职业能力,成为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装配式建筑行业中BIM 技术的应用
1.设计阶段
目前,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涉及BIM技术的应用,设计、施工单位在设计初期,会依据设计需求、建设标准,制订并完善装配式建筑构件图纸。在图纸设计期间,可充分利用BIM技术绘制图纸效果,利用BIM录入构配件相关参数信息,实现三维图纸的绘制。相较于常规二维图纸而言,应用BIM技术绘制的三维立体施工图能够更为清晰地展示图纸细节,帮助设计、施工人员全面观察构配件,以此判断图纸设计是否存在问题。借助BIM技术,可在设计阶段优化装配式建筑建设。
2.施工阶段
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合理应用BIM技术,可以为建筑高质量施工提供保障。具体施工中,可以以BIM技术为载体精准定位装配构件,避免出现构配件安装出现偏差。同时,施工企业可基于BIM平台模拟建筑施工,通过碰撞测试等优化装配式建筑的安全系数。另外,BIM技术可以起到监控施工全过程的作用,将装配式建筑图纸设计、构配件加工、物料采购与存储、构配件安装等环节纳入其中,实现利用BIM管理装配式建筑的周期。此外,可利用BIM技术模拟构配件安装过程,进而分析安装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安全性。借助BIM平台模拟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在虚拟场景中合理规划构配件放置区域,同时借助BIM平台可实现对相关构配件、物料信息的查询,便于施工人员及时掌握物料、构配件的厂家信息,尽可能缩短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周期。
二、基于BIM 的装配式建筑人才需求分析
建筑行业中BIM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相当于建筑领域与可视化建模技术相融合,通过在各建设环节应用BIM技术,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效率与水平。因此,BIM技术人才的培养分为不同的方向,具体包括软件开发、BIM施工、规范标准制订等。其中属BIM技术应用人才尤为匮乏,高职院校应深入市场调研,明确掌握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能力需求,优化并完善BIM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对综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1]
三、BIM 的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问题
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对BIM技术人才的培养,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高职院校仍对BIM技术人才的培养缺乏关注,培养重心仍放在BIM技术理论教学,针对BIM技术应用实践教学的开展则相对匮乏。(2)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设BIM技术课程,但是仍未做到合理规划BIM系统教学,无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还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均未达到实际BIM技术人才培养需求,导致高职院校BIM技术教学处于浅层,学生难以将BIM技术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2](3)部分高职院校教学队伍、条件匮乏。受资金条件、思想观念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高校难以在BIM技术教学中投入更多;同时,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致使装配式建筑教学仍未落实教学规划、书籍教材。(4)部分高校尚未建设实训基地,导致BIM装配式建筑实践教学的开展受到限制。
四、BIM 的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培养对策
要想实现对BIM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全面培养,除了需要高职院校提高重视度之外,行业、政府及企业都需参与其中,各方联动,构建多方联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共同育人、校企结合”为核心,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消除现存的技能人才匮乏提供帮助。
1.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无论是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还是专业技能人才培养,都需以政府支持为前提,要想进一步完善BIM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培养,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加大支持力度。充分联动高校、企业及相关高新企业对BIM技术平台的研发,并通过相关政策支持院校开设BIM技术实践平台。主管部门需要广泛宣传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并与行业协会组织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开展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的培训活动,为BIM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保障。同时,主管部门可邀请领域专家针对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开展技能、管理培训。在培训活动过程中,政府部门可通过制订奖励、优惠政策达到激励的目的。此外,为规范化培养BIM装配式建筑人才,政府部门需制定BIM技术的应用规范和考核机制,设立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对专业技能人才的规范化培养。目前,我国住建部和部分城市已经对BIM技术的应用及BIM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制订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为BIM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2.加大行业支持力度
在BIM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中,行业与企业的支持必不可少。企业需提高对BIM应用、管理等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校企联合提升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的技术水平与综合能力。企业需积极联动高职院校、培训机构等组织,展开联合培训,加强对开发、设计、构配件生产、装配式建筑施工、施工监控、质量检测等方面技能人才的培训,以期为装配式建筑领域发展培养出高素质、多能力的技能人才梯队。同时,加大对复合型领军人才的培养,确保人才的培养符合知识面广、技能突出、科研创新能力强等素质要求。针对领军人才的培养,除了需要对人才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及管理等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人才了解国内外优秀装配式建筑案例,内化并掌握相关技术、管理经验,通过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BIM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3]另外,装配式建筑行业需对人才培养持续投入资金和设备,积极与高职院校开展联合教育,在实训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等。此外,BIM装配式建筑人才培训活动务必满足多元化活动的需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免费培训,促进传统建筑人才转型,为装配式建筑建设中BIM技术的合理应用提供人才支撑。
3.产教融合人才体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想要达到综合型、复合型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需做到与相关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构建契合学生素质发展的产学研教学机制,借助BIM技术手段,结合高职院校实际人才培养现状,构建集订单办学、学徒制、混合式教学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需要在校企联合之前设立指导委员会,剖析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专业建设、教学模式革新、技能实践培训、订单式培养、项目课程改革、教学手段优化等方面与企业深度合作,对BIM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共同研究。另外,加大对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应用,并做到人才培养期间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制订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实现从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及管理能力等方面全面培养BIM技术人才。[4]同时,需做到在人才培养期间合理应用BIM技术,充分借助BIM技术进行人才教学模式和手段的转变,在保持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新增设装配式建筑施工模拟、建筑三维立体效果图、现场施工视频、动画模拟等课程,并在教学期间合理利用AR增强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BIM模型等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合理利用BIM等技术进行施工全周期的模拟,为学生构建生动且真实的立体课堂。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可联系装配式建筑企业,获取相关构件模型,或是以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为载体开展现场教学,帮助学生在大学阶段体验装配式建筑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或是在教学期间充分利用建筑施工现场监控视频,开展现场模拟教学。构建产教融合教学体系需要以强大的师资队伍为基础,高职院校需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能力素质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可以符合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发展。为保证学生所学知识与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发展相契合,高职院校应积极邀请领域专家共同编写装配式建筑教材,提升专业教材与课程设置的实用性。[5]
4.创办BIM技能竞赛
无论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还是企业技能培训,均可通过创办BIM技能竞赛实现对人才素质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可以积极联动当地企业,政府联合举办省级、市级BIM技能竞赛,为竞赛活动设立奖金,院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通过参加竞赛加学分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竞赛活动参与过程中,需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专业教师则担任学生小组的指导顾问,通过参与BIM技能竞赛加强学生对BIM技术的掌握,通过活动参与的方式帮助学生开展BIM技能实践,为后续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5.优化BIM教师队伍
尽管现阶段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十分盛行,但是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对BIM技术的掌握仍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次,仅通过讲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了解BIM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未接受过任何BIM技术的系统性学习。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同时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教师,对BIM装配式建筑教学的开展产生影响。因此,为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求,需重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并在充分剖析当前BIM技术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组建具备丰富BIM知识及其技能经验的教师队伍,确保基于BIM技术装配式建筑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强大的教师团队支撑。[6]
五、结语
在国家大力推行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背景下,培养具备高素质、多能力的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至关重要。当地政府部门需加大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度,联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实施联动教育模式,发展深度校企合作,构建契合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产学研教学体系与模式,为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储备丰富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