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存货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11-24施天琴
施天琴
(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23)
企业的存货是正常生产经营必要条件,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存货持有水平,往往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这与企业存货的生产销售周期、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存货管理方法的讨论,结合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困境,帮助企业管理者运用科学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存货运营水平。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一部分企业已经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实现了存货的高效管理,享受着信息化的红利,但仍然有部分企业对存货的管理比较粗放,账目混乱。因此,加强存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存货管理方法概述
存货管理方法很多,本文着重选取部分方法进行讨论,无论哪种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选择何种管理方法取决于管理者对存货管理的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把握。
(一)传统存货管理方法
传统存货管理方法着眼于存货本身,通过消除或减少不利因素,降低存货占用量,达到管控目的。
1.存货ABC分类
ABC分类法就是将企业存货按照资金占用多少进行划分。A 类存货严格监管,可小批量采购或按订单生产,控制存量,避免积压资金。B 类存货正常监管,库存量设定相对宽松,避免出现缺货;C 类存货可替代性强,监管强度可以放宽,可采用定量订货或生产。因此,企业对存货的ABC分类管理中的分类标准就显得非常重要。
2.经济订货模型(EOQ)
经济订货模型(EOQ即Economic Oder Quantity),主要从订货成本、购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四方面考虑,利用数学方法求出最佳的订货数量。订货成本和存储成本中的固定部分支出,只有达到一定的订货量,这部分的单位成本才能降低,成本才能实现最小化。因此,小批量的订货模式,很难取得成本的降低。
3.存货周转模型
一个公司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存货的周转速度相当重要。从存货周转率公式来看,提高周转率的方法主要是增加收入进而增加成本,或者不断降低存货的占用。当存货周转率逐步提高后,企业整个收益过程大幅缩短,整体效益将不断提高。
(二)现代存货管理方法
现代存货管理方法就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精细化管理,构建企业管理生态系统,实现多方面的协同效应。
1.准时生产制(JIT)
准时生产方法(JIT即JustInTime)是日本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并开始实施的生产管理方式,JIT又被称为零库存管理,其核心思想是消除生产过程中一切浪费和不产生价值的活动。其原则是用必要的材料,以正确的数量和完美的质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往指定地点,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
2.供应商库存管理(VMI)
供应商库存管理(VMI即Vendor Managed Inventory)以客户和供应商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主要思想是供应商在客户的允许下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货原则,即客户的存货由供应商代持,最大可能地减少传统独立预测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等的浪费,降低库存总成本。
3.供应链管理(SCM)
供应链管理(SCM即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一种数据网络集成,它通过供应链系统把供应、制造、仓库、物流、资金、渠道、客户等高效的组织起来,形成完整的供产销链条,使得整个系统成本达到最小。供应链管理主要分三大块,一是客户管理,二是供应商管理,三是内部管理,每一个模块下面又分很多具体细节。其优点在于通过供应链管理平台,供应链上的各类实体都能保持良好的合作共荣关系,围绕核心商业价值,降低了运营成本和风险,提高了自身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人力、制度、控制等多方面问题,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对症下药,找到问题才能找到解决办法;其次,要分析问题,找到关键因素。下面从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梳理。
(一)存货管理制度不完善
1.缺乏采购监管制度
材料采购是生产的准备阶段,决定了产品成本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有些企业采购缺乏计划或根据历史经验,无法与产品生产进行有效匹配,造成材料库存的大量积压或短缺,增加了材料的积压、霉变、过时风险。
2.缺乏存货内控制度
企业未建立存货内控制度,或者存货内控制度标准过高或过低,不具有实操性,制度长期与实际脱离,导致存货大量出现盘盈盘亏的情况;加之责任划分不清,事后推诿扯皮,不仅起不到监控作用,还有可能导致残次品流入市场,影响企业声誉。
3.存货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有些企业为节约成本,聘用的库管员缺乏专业知识,出入库仅靠口头传达或账簿登记,责任不清,又缺乏监督,造成存货不同程度的浪费。
(二)存货核算不准确
存货是企业非常重要的流动资产,存货核算的准确性影响着企业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仓储管理不规范,存货分类不清楚,现场杂乱,不形成完整的收发存记录,无法满足存货核算的数据要求,计算出来的存货跟实际库存存在较大差异,无法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效信息参考。
(三)信息数字化落后,无法及时掌握库存现状
由于缺乏信息化建设的意识,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多停留在总账的记账功能,存货的收发过程完全依赖纸质记录和电子表格记录,数据容易记录不全,且数据安全性也无法得到保障,进而导致存货核算的基础数据不准确,无法得到准确的存货成本数据。
(四)存货占用大量资金,增加管理成本
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能力和变现时间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出现积压贬值,过多的存货结余,占用资金超过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企业将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经营风险大幅增加,迫使企业的不得不举债经营,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ABC管理模式下,存货的管理按照价值和数量关系进行管理,适合产品价值差异较大按品种进行管理存货的企业。经济订货模型、存货周转率和准时生产制都建立在尽可能地压低存货占用,节约企业成本的角度,尤其是准时生产制中追求零库存,而企业实际经营中,存货往往受到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外部因素制约,无法无限制的压低。供应商存货模式下,在双方利益不一致时,容易造成供应商虚假代持、物权不清等的情况。在供应链管理中,对整个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要求比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系统的运行,管理成本较高。
三、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改善策略
(一)完善企业的存货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的存货管理制度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着手:第一,完善存货入库管理制度,严格做好产品交接中职责分离,要求库管员在规定的时内完成产品验收入库工作。比如存货的交接人提供合格产品清单,库管人员按照要求进行称重或者计数后,双方签字确认。第二,要完善发货管理制度,销售员提供审批过的销售清单,库管员根据单据进行备货,双方在货物交接单上签字确认,保证实物单据流转一致,减少偏差。第三,加强存货盘点工作。每月末对A类产品进行全面盘查,对BC类存货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查。每年季末或年末进行全面盘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四,加强存货内控监督,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产品抽盘,监督存货管理状况。此外,定期对库管员进行培训,学习产品分类摆放、存放空间、温度湿度要求等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存货管理水平。
(二)提高存货核算的准确性
企业要提高存货核算的准确性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给予库管员一定的奖惩机制,不断强化存货收发过程管理,形成逻辑统一的数据链条,过程可追溯,责任明晰。第二,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存货收发效率,形成完整的数据信息,借助软件的汇总分析功能,为存货核算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
(三)加强信息数字化建设,提高存货管理时效性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引用科学手段,规范存货管理流程,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存货数量繁杂的企业、信息化能够更细致记录存货相关信息,并能及时更新货物状态,降低了存货的库存风险。管理者能即时准确地获取相关数据。
(四)提高存货周转率,加快资金回笼速度
在资产负债表中,流动性和收益性是反比关系。企业更多地把资金用于生产收益更高的存货,然而存货的变现周期较长,资金回笼收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如果不加控制,企业将面资金周转困难,增大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因此,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企业的资金持有成本,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企业存货对企业发展的具有重要作用,企业要找分析产品特点,采用有效的存货管理方法,在经济效益与存货间找到平衡点。部分企业存货管理工作量大,管理者要结合工作实际,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科学、周密、全面的整理与优化,特别是从规格、型号、品类、数量、金额、存货流转、部门隶属、责任明晰等进行统一管理,不断地提升企业存货管理综合效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