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11-24徐春利
徐春利
(贵阳市装备制造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1)
一、前言
公司的内部控制是指在公司内部建立并运用的一套程序、方法和行为规范,它的作用在于维护公司的财产完整与安全,确保公司的财务信息以及有关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效率,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内部控制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其作用的发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如何不断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以有效提升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成为企业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二、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一)内部控制对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意义与作用
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首要工作。企业通常会在经营活动前就做好计划,但计划的执行容易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从而造成经济活动与预期目标的差距。企业计划的领导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使企业的经营、监督和治理分离,对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构成威胁[1]。
(二)内部控制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总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内控制度不可靠时,容易出现企业资源利用率低、报表不一致等现象,导致企业存在潜在的风险,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一套可靠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企业实际业务情况,分别建立具体的业务流程,分析风险控制点,然后采用非协调责任分离、授权审批控制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降低经营风险。
三、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一)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1.内部控制实施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开展了内部控制工作,一些大型企业更为重视,建立了专门的内部控制机构,制定了相应的内控制度并要求内控工作严格按照制度实施。而中小企业往往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但是其因内部控制难度较小,将内控的重点定位在了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以及销售与收款三大环节,也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2]。总体来看,我国企业的内控工作在预算控制制度、会计系统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以及职务分离等常规层面的推进情况良好,但是仍然有较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内控、完善内控制度以及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不足,内控工作有待进一步更新和完善。
2.内部控制环境现状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确立,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做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管理层能够对市场的变化情况作出灵活反应,综合多方面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中小型企业没有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两权合一的模式难以对企业内部的权力进行制衡,阻碍了内控工作发挥作用。另外,尚且还有不少企业没有形成一套管理者倡导、全体员工认同并且遵循的行为准则,因此内控工作的开展也缺乏规范且可操作性强的制度支持。
3.内部控制监督现状
内部控制是一种动态的内部管理行为,内部控制制度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要想使内部控制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企业需要重视并且进行内部控制监督。但是目前不少企业尚未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部分企业甚至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估体系,不能定期评估内部控制的效果,无法对内部控制开展过程进行动态监督,也无法及时分析内控工作的作用发挥情况。这样,当内部控制执行不当时不能及时改进,还不利于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3]。
(二)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缺乏环境基础
要想顺利推进内部控制工作,必须建设较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这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工作的效能。第一,公司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某些企业管理者还没有正确认识到内部控制的作用,忽略了经营管理,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生产环节上,从而造成了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认识偏差。有些管理者忽视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过于追求经济利益,有些管理者已经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将其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高度来开展。受管理者错误思想意识的引领,企业员工也不够重视内部控制。第二,企业内部岗位职责不明确。目前仍然有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对内部岗位职责的说明模糊不清,员工在工作时遇到问题相互推诿,出现风险问题时也很难及时对应责任人,这也阻碍了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4]。
2.内部控制过程监督不力
有效的内部监控是企业内部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国内大部分企业尚未建立起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一些大公司尽管设有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其职能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审计工作流于形式,中小企业更是忽视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过程会产生大量信息,这也是内部监督的重要依据。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起信息化的内部监督系统,对内控工作执行过程中的信息数据收集不够及时也不够全面,难以据此判断内控工作的缺陷并对其改进。
3.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企业需要厘清风险类型,对其进行定性或者定量的评估,结合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内控措施。但是目前不少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风险管理不到位,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因而在内控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缺乏风险导向,对风险的管理往往都是事后管理,难以做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四、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
规范、健全的公司治理体系是保证公司内部控制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在企业刚刚发展起步时,受组织规模小、产品样式单一、员工人数少等因素的影响,其往往采用家族式的治理模式。而随着企业发展壮大,这种治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合并使得资本和股东集中,不利于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而且会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制衡机制在法人治理结构中形同虚设。同时,随着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任用职业经理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并没有设置职业经理,尽管有些企业雇用了职业经理人,但经营决策的制定往往仍以所有者意志为主,因此制定的决策不够科学合理,制约了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5]。
(二)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不高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强调独立性,但是在一些中小企业中,“一言堂”现象长期存在,内部审计的结果会受到董事长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影响,还有不少企业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这使得内部审计工作无法独立开展,最终的审计结果也有失公允。就内部审计活动本身来看,在时间范围上,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往往都是事后审计,很少开展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在空间范围上,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往往局限在企业财务会计审计上,审计的对象集中在财务报表、账本、会计凭证上,很少涉及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内部审计的战略作用难以发挥,对开展内控工作的促进意义不强。
(三)风险管理水平较为落后
风险管理的本质是将企业内部所有的经营项目与风险相结合,将风险管理贯穿到整个企业管理中,结合对所有风险要素的综合判断,及时识别和防范风险。当前企业在内控工作中忽视了风险管理。一方面,许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分析和管理机制,在投资筹资和经营管理时更多依靠管理者的主观判断,极易给企业带来诸多潜在风险。另一方面,许多企业风险管理水平落后,虽然建立了规范的风险管理体系,但组织结构单一且机制也不够健全,没有系统性、全局性地把握风险管理,且软硬件也没有及时更新,使得企业风险管理水平落后。
五、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优化完善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企业内部权力制衡机制
企业内部权力相互制衡能够更好地保障内控工作发挥作用。第一,要改变公司的产权制度。当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仍在沿用传统的家族制管理方式,其内部控制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国家应该帮助企业转变“两权合一”的管理方式。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保持证券、债券等直接融资市场的健康运行,扩大公司融资渠道,优化公司股本结构。在此基础上,国家要大力培养职业经理人,使其从事经营活动。第二,要建立业主和经营者之间的制衡机制。企业可以通过引进专业的管理者实现公司的管理权和所有权的完全分离,从而在管理者、董事会和股东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公司要进一步完善董事会的职权,赋予董事会在重大经济问题上的决定权,并成立监事会,作为股东大会的监督者,在公司内部实现权力的均衡和约束,从而为公司的内部控制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6]。
(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能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自我完善,企业应当找准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审计。第一,企业要确定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地位,避免审计结果受其他部门干扰,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设置审计委员会,由其控制、识别与管理给公司财务状况带来风险的多种因素。第二,企业的内部审计应该由事后审计向事中审计、事前审计转变,从而提升组织价值,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第三,要提升内部审计的整体素质,引入信息化手段,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首先要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其不仅要具备财务、审计的知识,还要具备企业管理、运筹学、投资学等领域的知识。其次可以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设置专门的审计指标,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动态监督,使审计工作真正成为内控监督的重要内容。
(三)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根据公司的规模大小,设置专门的部门进行风险预警,或者从内部审计、财务部、公司管理层等部门中挑选出一定数量的人员,组成风险预警团队。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信息系统,这些信息资源包括各种财务报表、交易处理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宏观经济形势信息,为风险分析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建立一个与风险预警信息相结合的金融风险分析体系,并设置一系列分析指标和相应的模型,以分析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且对即将发生的风险进行预警。这样一来,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也会转变为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工作,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加强各环节内部控制活动,维持企业正常经营运转,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优化内部环境结构
内部环境建设是优化内控制度的重要保证。而在具体的建设中,企业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以加深管理层对内控制度建设的认识为重点,优化内控体系,提升企业战略水平。调整内部结构,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使董事会、监事会与管理层相互监督与平衡,健全企业决策咨询与内部监督机制。重要经济项目的实施以及关键人员的任命,都要经过协商和批准程序,以保证内部控制能真正发挥作用。其次,增强全体员工的认同感和成就感。通过定期举办培训会、讲座等方式,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宣传,使每个员工深刻认识内部控制,增强工作责任感。实施重要岗位定期轮岗制度,加强重要岗位流动,经常评估重要职位的商业价值,完善内部竞争机制。
六、结语
受到自身发展进程的影响,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为了确保企业快速发展,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整体上来看,大型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加规范完善,中小型企业虽开展了一定的内部控制活动,但仍存在诸多待改进之处。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作用。对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成因主要是企业的治理结构不规范、内部审计职能难以发挥以及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文章也据此对优化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明确可行的建议,希望能够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提供参考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