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如何优化细化建筑工程管控措施的研究

2021-11-24李玉泉

商品与质量 2021年9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成本人员

李玉泉

山东敬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本文通过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管理内容以及工程管理的优化措施的叙述,简要剖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内容,以期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问题,完善管理措施,提高工程质量,发展建筑行业的中坚力量。

1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为保证社会生活的质量,建筑行业积极探索发展方法,加大科技的应用,减少资源的损耗,兼顾工程的质量,整体局势向好。但由于部分企业对此认识不到位,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一切以利益为导向,忽略质量的重要性,造成社会中出现“豆腐渣”工程。

2 施工管理存在问题

2.1 相关人员认识不到位

建筑行业囊括多个领域,需要多种技术型人才,从业人员的来源广泛,职业素质参差不齐。在项目开始前,忽略对质量意识的培训,跟不上技术更新的步伐,导致职业培训后输送的人员普遍与工程实际脱节,阻碍施工队伍的水平提高。

2.2 企业以经济效益为导向

建筑企业首要关注的是经济效益,一切施工为经济目标服务,不重视工程的质量问题。在工程的各个环节无所不用其极,降低成本,控制资金的投入。施工过程中投入不足,缩减开支,使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建材,无法过质量这一关[1]。由于减少对工程管理方面的投入,管理人员不作为,不具备系统的质量管理制度以及工程施工计划,整个工期出现较多纰漏,影响交工质量。

2.3 缺乏技术型人才

建筑行业控制成本,有情可原,想要发展市场经济,从源头控制成本要能够利用可操作的办法。缺乏技术型人才,无法利用科技的便捷,减少资源的损耗,施工依赖传统机械设备,容易造成质量不合格的现象[2]。

3 建筑工程管理的举措

3.1 加入质量意识培训,强化质量导向思维

企业管理人员要将质量放在效益前,关注工程质量,提升管理意识,积极探索合理区间内的成本控制举措,以身作则,构建企业的正确价值观。领导层是企业的领头羊,管理层人员切实落实质量意识,提升个人素质,保证管理态度[3]。紧抓工程进度,对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施工现场属于劳动密集型场所,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施工队伍多为农民工,素质水平较低,且流动性大,不方便管理。在施工人员的管理方面,要培养主人意识,工程质量与个人利益挂钩,工资制度中加入质量评定的项目,加强质量的把控。

3.2 建立人员管理体系,强调部门配合

工程的推进需要多方人员的支持,各部门间通力协作,合理分工,进而建立完备的人员管理体系。人员管理体系包含职位有:项目经理、生产副经理、技术主管、工长、班组长、试验员、质检员、材料主管和现场材料员。图一为质量管理体系图。

按照上图体系,每个职位人员履行本职任务,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4]。施工现场中工长和班组长的任务繁重,要严格按照图纸和施工规范指导人员施工,做好自检互检的交接工作,及时处理班组或个人造成的质量问题,严格把控材料的使用,对由于材料造成的事故,承担直接责任。

对于没有进行技术交底、图纸不清晰、材料无合格证的情况,不能施工,做好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出现问题的上道工序,下道工序反馈给上道工序,整改后方可进行施工。建立跟总检测制度,联系起其他检验手段,保障工序质量。对进场货物实行严格的验收制度,检查检验报告是否齐全,对材料取样调查,向施工队伍出具报告单,并做好材料的保管。按照用途分别放置,做好防潮工作。

3.3 做好施工前的预控

按照施工计划,对施工前的可控条件做好预控工作,捋清施工程序,明确使用的施工工艺,确定好技术人员的到岗和技术水平,便于工程的顺利开展。首先,整体把握图纸内容,对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提出应对办法,建立完备的解决方案;其次,考虑好各生产要素间的关系,合理配置,制定经济的施工方案,提升效益。

3.4 重视施工过程的基本操作

“细节决定成败”,施工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控要求极其严格,注重操作中的具体技术的实施标准和合格标准,确定好科学施工的基调,保证整体质量,确立市场地位,提升项目优势。对施工过程详尽记录,保证真实性。建立施工档案,施工档案的内容为后期质量检测提供事实基础,有利于后续维修和维护。

具体施工过程中,尤其注重对现浇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楼板砼防裂、卫生间防水、外墙防渗等过程的精准施工,上述项目属于工程的薄弱环节,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大,操作难度巨大,涉及到的细节多,工程交付后,同时注意做好维修回访制度,形成质量保证的闭环。

全部施工结束后,相关质检部门对完工工程做最后的检验,出现问题及时整改,再次检验合格后,方可交由消费者验收[5]。

3.5 加强成本的控制

(1)控制原则。成本控制的三个原则是:成本最低化、全面成本管理、动态控制,成本降到最低不是没有节制的降低,要满足质量要求。优化配置成本,提升材料的可利用度,使用科技手段,降低成本。成本的控制不是单独个体的操作结果,是整个工程的分析计算结果。一个项目的投资数目巨大,施工队伍要全局监测成本的流向情况,避免出现遗漏[6]。

(2)成本控制措施。首先,对资金的使用流向、预估风险等方面加强编制,细分资金利用,对资金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详细记录,整理分析,及时变更。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寻找经济的材料,计算运输成本,规划经济路线,尽量减少材料库存,制定合理的成本方案,各部门协同合作,统筹配合,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执行。

4 结语

建筑行业中,工程管理要控制质量,兼顾控制成本,质量的导向,成本要在质量的基础上加以缩减。要想控制好工程的质量,需要提高人员的素质和质量意识的渗透,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增强责任意识,保证交工的质量。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成本人员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气凝胶节能材料在建筑行业应用研究及进展
疫情影响下我国建筑行业现状分析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完形填空Ⅸ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