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当代生命写作研究的新媒介

2021-11-24岳川杰

现代交际 2021年1期
关键词:传记媒介群体

岳川杰

(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微博”全称“微型博客”,也被称作“一句话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客户端在个人社区更新发表140字左右的信息。相比于传统博客,微博的时效性、随意性、即时性使得其不仅能够更方便地记录用户的所思所感,更能迎合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因此,微博的用户数量逐年递增。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9年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的网民数量逐年提升,达到8.29亿,其中微博用户的数量已超过3亿人,与此同时,微博在网民间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也在逐年提升。从吴敏琦[1]所做的相关研究中不难看出,网民们接触和使用微博是出于不同原因的:网民们接触和使用微博的两个主要因素分别是“对微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交流沟通的简单便捷”,比例分别占到了76.29%和78.35%。自新浪公司于2009年推出“新浪微博”至今已有10年时间,微博用户逐年递增,而使用微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和信息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使用微博,微博用户可以在微博上进行传记书写,阅读新闻信息等。正如国外学者Wendy Hui Kyong Chun所说:“当我们对媒体已经由‘新鲜’转为‘习惯’时,就说明这一媒体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了。”[2]随着使用微博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传记和生命写作也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三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一、传记、生命写作与微博

传记(Biography)主要是指记录某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传记一般分为两类,即历史类传记和文学类传记。前者主要是记载历史史实,后者则属于文学类范畴,作者在书写此类传记时会掺杂一些主观情感。传记的主要形式包括自传、评传、人物小传、回忆录、年谱等。

生命写作(Life-writing)是近年来从西方译介而来的专有名词,主要是指记录某人生命历程的各种材料。虽与传记(Biography)的含义近似,但其所包含的形式更为多样,除上述传记的各种形式之外,其他如视频音像资料、图片、Vlog等也可以归到生命写作的范畴中。

通过比较两者的不同,可以看出传记相较于生命写作显得传统,而生命写作则包含了一些新型的传记形式和传播媒介,对于进一步拓宽传记研究的方向和领域有着重要作用,但生命写作这一专有名词在国内获得学者认同和接受尚需时日。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美国的推特、Facebook和中国的微博、微信等新技术媒介相继出现。相当一部分国外学者对推特等新技术媒介所具有的自我经历重现、自我生命记录和自传书写等功能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取得了相应成果;反观国内,学者们对微博相关研究多停留在其作为传播媒介和新媒体方面,对其所具有的生命写作功能的研究则几乎是空白的。微博不仅是一个能够分享、发布和获取即时信息的社交网络平台,更是一个可以使自我生命经历重现的平台:微博用户发表的文字、图片、视频和Vlog等都可以被看作自我生命历程记录的不同方式。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中国政府也逐渐认识到微博具有的自我生命记录功能,并采取了相应行动:中国政府在2019年4月19日,启动了“国家图书馆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项目”:“这一项目旨在通过与国内各信息保存机构的合作,将公开发布的微博保存,并在全社会范围内构建分级分布的中文网络信息资源采集与保存体系,保存互联网时代的国家记忆和数字遗产。该项目还会将部分基地数据纳入国家文献信息战略保存体系,并与共建主体联合开展数据分析,服务于政策决策、学术研究等非商业用途。”这一举措表明,国家开始重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和保存,本研究则准备顺应这一趋势,对靳羽西的传统传记《魅力羽西》和她的微博进行对比研究,通过传统和新型生命写作形式的对比,探讨微博作为生命写作研究的辅助工具的可行性。

二、传统传记与新型生命写作形式的对比

上文曾提到,传统传记包括传记、自传等,而新型生命写作形式则包括微博等。以靳羽西的微博为例,靳羽西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过《看东方》和《看世界》等电视节目架起了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被称为“当代的马可·波罗”。靳羽西自2009年8月28日加入微博,截止到2019年8月16日,10年间共发表过4303条微博。

虽然靳羽西享誉国内外,但她并未撰写自传,目前国内外仅有一本可以称为她的传记,即出版于2009年的《魅力羽西》。在这本传记中,作者主要是对靳羽西的几个主要身份以及她如何在这几个身份之间的过渡进行了着重描写,另外,书中还收录了一些访谈记录和靳羽西的名言。但由于这本传记出版于2009年,因此只能算是靳羽西2009年及之前的传记,2009年之后的内容无法在书中体现,而微博作为传记研究的新媒介则没有这一局限。

微博是一个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更新的传记写作新媒介,另外,从微博用户的个人简介中,就可以得出许多有用的“生命数据”。靳羽西在个人微博的简介是“羽西品牌化妆品创始人,欧莱雅(中国)荣誉副总裁,世界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制作人、畅销书作家、慈善家、时尚偶像、环球小姐大赛中国区总裁。”因此通过其个人简介,可以得知其工作性质和工作领域;另外,其个人标签,如:畅销书、传媒、家居等标签页透露出了用户所擅长和被认可的领域。

当今人们处于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等各种新技术媒介层出不穷,中国已经进入“媒介化社会”。所谓“媒介化社会”是指“媒介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模式的一种表述,受众对于信息的依赖与需求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前提,媒介技术的演化则为其提供了可能性”[3]。微博是一个网络社交平台,网络虽是虚拟的,但微博上所呈现的社交关系、信息服务却是对现实社会的延伸和拓展。个人微博虽是个人进行生命写作的私人空间,看似只能获得一些私人信息,但其实“网络社会表面上是媒介技术延伸的结果,其实质却是社会互动关系的投射”。以靳羽西的微博为例,数千条微博不仅是对自我经历的记录和再现,更是对她社会互动关系的投射,这是因为微博的使用“全面贯穿于使用者的日常生活,超越了以往媒介的功能性信息接收、查阅和回应,基于各种关系节点的联结和互动而建构起打破多种边界的中介化场域,处于不同物理空间的使用者因此而有了空间面向上的群体存在感”。因此通过对一个人的微博进行传记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其个人生活和生命历程,还可以了解其社会联系,可以说微博是用户心理空间、物理空间和个人空间的结合体。

对靳羽西微博的传记材料的分析,可以从对比其在特定时间所发表的微博入手,从而归纳出其在特定时间内的传记研究特点。如将其在2009年9月所发表的个人传记书写材料与2010年9月所发表的在内容进行对比,发现无论在内容或是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靳羽西的个人传记书写形式也逐渐丰富,在2009年9月发表的微博中,纯文字微博的占比达到87.5%;而到2019年9月,随着图片、视频和Vlog等多种形式的出现,纯文字微博的占比降到了11%。说明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媒介,传记研究的形式也在不断丰富。靳羽西在2009年9月份发表16条微博的篇幅十分简短,多在20字以内,如她在2009年9月9日写道:“我写了博客了,我的穿衣经。”在10日写道:“A nice day”;相比之下她在2019年9月份所发表的微博篇幅则长了不少。从只在微博上书写寥寥数语到后来的长篇大论;从之前仅通过文字书写传记,到后来通过录制视频和Vlog记录生活点滴,这10年间的变化反映出微博作为传记写作新媒介的功能和形式不断丰富和完善,靳羽西的个人传记书写也因此带有了更多的“生命数据”,今后无论对研究她个人的生平或是美籍华裔整个群体都提供了重要参考。

将传统传记与微博传记研究进行对比后不难发现,微博是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传记书写与研究的新型工具,有着传统传记研究不具有的优势。微博上的传记研究材料是时刻更新的,因此在获取新的传记研究材料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另外,微博上具有各种各样的传记书写形式,如图片、视频和Vlog等,是比传统的文字和照片更具有说服力的新型传记研究材料。但同时也要看到微博在收集被研究个体在注册微博之前的传记材料方面有所欠缺,如微博上很难找到靳羽西童年时期的传记材料,反而是传统传记材料在这方面有着优势,因而收集个体传记研究材料的最佳方式是将传统与新型传记研究方式结合起来。

通过微博不仅可以研究特定个人的传记研究材料,还可以研究某个特定群体的“群体传记”。值得注意的是,“群体传记绝不是个人传记研究的简单相加”,这一名词是劳伦斯·斯通在1971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发现在表层政治结构下的深层利益和关系,研究政治结构;另一目的是研究社会中某一特定群体在社会中逐渐转变的角色,通过家庭出身和社会联系分析研究对象的社会流动性。进行“群体传记”研究需要借助大众媒体,而微博作为全新的传记研究媒介既可以提取数据,又可以对比特定群体的数据,为进一步研究“群体传记”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微博的搜索引擎可以搜索出“群体传记”所需的目标研究对象的相关“生命数据”,如输入“90后”和“00后”就可以搜索出两个不同的目标群体,这两个群体是目前在微博上最为活跃的两个群体。每个活跃在微博的“90后”和“00后”都通过在微博上发表的各种传记研究材料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命数据”,通过对某一群体的“生命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分析,不仅可以观察这一群体在社会中的角色是如何转变的,还可以分析其社会流动性。例如,通过微博的“找人”功能,并通过“标签”搜索将目标群体限定为“90后大学生”和“00后”,经过搜索,目标群体分别有1000多位用户。经过初步分析,发现大多数带有“90后大学生”标签的微博用户和带有“00后”标签的微博用户,无论在传记研究的内容、个人兴趣甚至传记研究形式方面都有所不同,主要原因在于两个群体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大部分“90后大学生”已经进入职场,他们发表的微博中体现的多是由大学到职场的过渡;而“00后”还都生活在校园中,因此这两个目标群体的“生命数据”自然也就存在着差异。通过对微博搜索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找出两个“群体”存在着的差异,还可以研究“90后大学生”从学生角色到职场角色的转变过程,另外,通过“90后大学生”毕业之后选择的工作城市和工作单位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的社会流向。

通过微博,还可以将目标群体进行进一步细分,如将目标群体按性别进行细分,还可以按地域、年龄、学校和公司进行划分。由此可见,微博作为全新的技术媒介,完全能够胜任为“群体传记”提供数据的任务。

三、结语

微博是在互联网时代和信息时代下的产物,因其所具有的便捷性和即时性而深受当代人们的欢迎。作为传记书写的新媒介,微博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线上的个人传记书写平台,用户在这里记录生活的点滴和生命历程,而用户在微博上发布的内容是进行个人或群体传记研究的重要“生命数据”或传记研究材料。因为微博不仅是传记书写的新媒介还是进行传记研究的新工具,研究人员通过微博可以搜集到其他个人或特定群体的“生命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具有传统传记研究所不具备的优势。但综合来讲,传统传记研究也有着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型传记工具不具有的优势,另外,由于网上的信息的真实性有待商榷,这就说明在进行传记研究时,将传统与新型传记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取长补短。

猜你喜欢

传记媒介群体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传记书坊
中间群体
书,最优雅的媒介
读失败者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