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交汇文化区乡土石砌民居营造技艺与保护发展研究
2021-11-24李汀珅张明皓
李汀珅,张明皓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徐州 221000)
引言
乡土民居是中国几千年来农耕时代文明史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然而,当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正在急速转型,城市空间正以空前的速度扩张,这也导致了我国乡村聚落遭受到很大程度的侵蚀,而乡土民居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如何科学地保护传承、展示利用这些乡土民居的文化和技艺,也正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特别强调切实保护利用好乡村传统文化,同时传承传统建筑文化,使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融入乡村建设与维护。由此可见,对于乡土民居的传统文化与营造技艺的研究和保护,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正逐步凸显。
石砌民居作为中国乡土民居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建筑形式和营造技艺与其他民居存在明显区别,系统研究乡土石砌民居对中国乡土民居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2]。黄淮交汇文化区由于自古以来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因素,现在仍然保存着大量完好的乡土石砌民居,这些民居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很高的保护传承与展示利用价值。目前,对于黄淮交汇文化区传统民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聚焦乡土石砌民居的内容则相对较少,因此,立足于地域文化特征,对该文化区的乡土石砌民居营造技艺进行体系化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传承当地建筑文化,而为当地乡土石砌民居的有序保护与展示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1 黄淮交汇文化区乡土石砌民居发展溯源
黄淮交汇文化区通常是指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河南中部和山东南部等地区,主要城市有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亳州、阜阳、宿州、淮南、淮北、蚌埠、枣庄、商丘、许昌、周口、平顶山、漯河、驻马店、信阳18个地级市[3]。黄淮交汇文化区在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方面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虽然隶属于不同的省市,却有着相近的生产方式、方言习俗和建筑样式。
1.1 黄淮交汇文化区的文化历史与地理环境
黄淮交汇文化区是中国文明孕育最早的地区之一,位于由淮海、黄河合力冲积而形成的黄淮平原,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凭借特殊的交通地理区位,黄淮交汇文化区成为南北文化的交汇地区,黄淮文化与南部的荆楚文化、北方的齐鲁文化和西部的中原文化在这里相遇、融合,构成了南北兼容、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相通的语言、饮食、文化,也为人员往来的交流提供了客观条件。因而,文化区内的建筑营造技艺以及选材、型制、构件等多个方面,都体现出了明显的交融与相似性。
黄淮交汇文化区位于黄淮海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夹杂部分低山丘陵和小面积洼地。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理环境特点,在该区域中的山地地区,一般会形成河谷盆地式的宽广地带,适合传统民居聚落形成组团聚落,这类传统聚落形态一般依山就势,与山地形态融为一体[4]。该区域没有茂密的森林,缺乏大型木材,但山区之中遍布石头,因此当地匠人就地取材,使用石头建造房屋,包括墙体、屋顶,甚至家用器具都用石材制作,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石砌民居。
另外,交汇文化区属于黄泛区,历史上黄河中下游洪水灾害严重,频繁的决堤、改道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痛的灾难,也养成了他们低调节俭、实用朴素的观念。由于交汇文化区内多处于平原地区,域内湖泊纵横,水患频繁,出于安全和生存的考虑,民居和村落选择在远离河流的高地。但是,交汇文化区内的低山丘陵海拔有限,因此匠人们在选址高地的基础上再将整体村落垫高。又因为营建材料相对匮乏,因而采用当地盛产的石材来作为营建房屋的材料,依靠石砌墙体本身承重,同时在营建过程中抬高整个房屋的基础高度,进一步起到防范黄泛的作用[5]。
1.2 黄淮交汇文化区主要石料类型
黄淮交汇文化区与中国其他文化区在石料分布上的使用情况基本一致,其中最主要的石材类型为石灰岩,广泛用作该区域石砌民居的基础、地面和墙体等。但石灰岩不同的质地造成了不同的外观,当地居民对其俗称也不一样,呈青色的称为“青石”,呈灰色的称为“灰石”。青石易锻造成平整规则的石块,所以常用青石来砌筑台基和外墙,特别是房屋的正立面,这样更具完整美观的效果。相对青石而言,灰石因其不易锻造成方正石块,一般用于房屋墙体内侧或侧立面毛石墙体的砌筑[6]。
另外,在部分地区也有当地特色的石料。如鲁南地区页岩的产量较高,页岩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形成,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因此易于开采、加工,常用作当地石砌民居的屋面面层,所以在鲁南就产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石板房”。另外,也有部分地区采用花岗岩、红砂岩作为砌筑的材料,花岗岩易开采,且有一定的弹性,常用作基础、墙体、地面等;而红砂岩质地密实呈片状,耐水性及抗冻性均好,易于加工成所需的方整砌块尺寸,但是这两类石料产量有限,所以并未成为主要的石料类型。
1.3 黄淮交汇文化区石料加工做法及工具
中国石砌民居石材加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修边打荒、粗打、錾凿、剁斧、磨光和特殊加工[7]等。黄淮交汇文化区的石材加工上也基本与之类似,具体包括如下4个步骤:
(1)确定荒料、打荒:首先要根据石料的应用部位选择荒料类型,应选择比加工尺寸略大、表面无杂质的荒料;打荒前,通过敲打确认荒料内部无裂缝;打荒时,在荒料表面进行弹线,用锤子、錾子等工具对荒料表面进行初步找平。
(2)打大面:在确定石料的大面(露明面,即看面)后,要对大面进行找平加工。步骤仍然是先弹线,在大面四周弹出一个矩形四边,再用工具将墨线与大面间多余的石料砍掉,应分多次砍削,防止石料大面积崩裂,最后用工具将砍口和痕迹修平,修石料表面又可分为齐边、创道、截头、打糙道、剁斧等。
(3)打小面:若小面(非主要看面,或不露明面)不为看面,则一般不做细加工,甚至可以保留荒料,若小面为看面,则加工工艺与大面相同。
(4)磨光:用粗糙的金刚石蘸水将石料表面研磨,直到磨光为止;磨光后用水冲净表面,石材显锃亮的光泽;与木材相似,石材也有自然纹理,按纹理走向可分为顺柳、剪柳和横活等,有些地区为加强石料表面的效果,还会采用工具做出简单的纹饰。
石材质地坚硬,加工较为困难,但是借助一套比较成熟的工具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大大缩短石材加工的时间。中国常用的传统石材加工工具种类丰富,功能齐全。山地居民加工的石材主要是用来砌筑墙体,并不用于官式建筑,所以当地常用的石材加工工具没有官式建筑种类繁多。在黄淮交汇文化区,石材作加工工具按照粗加工及细加工分类,粗加工工具多用于加工石料形状,细加工工具一般多用于石材表面。主要的石作工具有錾子(可根据直径分为尖錾子、普通錾子和粗錾子)、扁子、锤子、斧子等,除此之外还有撬棍、剁子、墨斗、尺子等辅助工具,石匠在石材的实际加工过程中,可以根据石材的具体尺寸灵活地配合运用。
2 黄淮交汇文化区乡土石砌民居营造技艺研究
黄淮交汇文化区内的乡土石砌民居大多位于山区,且位置偏远,受历史环境的影响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乡土石砌民居从建造技术到建筑材料的发展都受到制约,技术性和艺术性都远远低于当时城镇的水平。但是,乡土石砌民居以其低水平的建造技艺,展现着当地浓厚的乡土地域特色和原生态性。
2.1 墙身石活
墙身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作用是承重、维护或分隔空间。黄淮交汇文化区的石砌民居墙身最多的是纯石墙,采用当地盛产的石材作为建筑材料进行砌筑,包括院墙围的墙体等。石砌墙体的砌筑分为“干砌”和“浆砌”两种,干砌纯粹依靠石材自身的重力和接触摩擦阻力进行组合;浆砌则需要黏土砂浆或是石灰浆等作为黏合剂。不同形态的石材在砌筑过程中排列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砌筑形式。但是在砌筑时必须错缝搭接,避免出现直缝,进而保证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条件富裕的家庭砌筑的石块大且尺寸规整,依靠石块之间的摩擦力干砌,这样形成的正立面上较为气派;而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砌体石块比较凌乱,砌筑之后通常用小石块或者浆料填抹缝隙。根据墙身石砌所使用的石材不同可分为料石墙、片石墙、毛石墙、乱石墙,具体特点如下:
(1)料石墙:是指采用轮廓方正,表面经加工平整的石料。石匠一般将荒料进行粗细两步加工,先将开采出的不规则石料加工成规则立方体,之后再对其表面进行打磨、抛光、清洗等处理,最终形成规格、形态均平整方正,表面光滑的料石[8]。石墙的砌筑方式与砖墙类似,石块按照丁顺组砌,内外两片墙体内部填以碎石块、土坯等。
(2)片石墙:所用石材形态呈薄片状。最底层墙体砌筑时,首先在墙体的两侧拐角处放置相对方正的石块作“角石”,角石之间拉卧线,以卧线为基准进行砌筑。墙体砌筑时,上下片石之间需铺设粘结材料,为利于墙体稳定,上下片石之间也要错缝搭接,同时力求巧妙地用不同形状的石片将缝隙填满。
(3)毛石墙:使用的石块规格与尺寸大小要求较低,砌缝不必严格遵循横平竖直的原则,但是必须要进行错缝搭接。由于毛石的形状不规则,砌筑时一定会有缝隙存在,一般会采用碎石块或是掺有秸秆或杂草的黄土进行塞堵,并敲实。砌筑下一层时应与上一层进行错缝处理,当石块不稳定时,应在石块下放置石片使其稳定。
(4)乱石墙:乱石是指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没有明显规整面的石块,主要原则是以大石块为主,长条形石块作为拉结石,小石块用于填充缝隙,灰缝作大面积涂抹,有的宅院还利用灰浆在石墙面上画出元宝、寿桃、葫芦等各种吉祥的装饰图案。
2.2 基础与台基石活
石砌基础在黄淮交汇文化区内应用非常广泛,从基础埋深程度来分,有深石基础和浅石基础两种。苏北徐州、宿迁等地多作深石基础,浅石基础则一般多分布在苏北连云港、鲁南枣庄、临沂等地表具有岩石层的地区。深石基础需要进行基坑开挖,基坑均为普通条形基坑,开挖宽度一般稍大于或等于墙体厚度,开挖深度一般为70 cm左右,挖好基础将开挖面土壤整面夯实,随后在基槽内撒约30 cm三七灰土再夯实,之后即可摆放砌石基础;砌石基础一般高出地坪20 cm左右,以利室内地面防潮。浅石基础一般使用的地基就是岩石层,所以砌石基础的埋深多小于50 cm,基础石材只进行粗加工,经过简单的开挖、找平、夯实处理即可在上面进行墙体堆砌。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在开挖场地上四角钉木桩,钉好平线板后可在四角相对的平线板间拉水平线,并在边线位置上撒白线,以便基础的开挖。(2)撒好白线即可动土,石基础一般开挖到土壤冻土层以下70 cm左右,挖好基础将开挖面土壤整面夯实。(3)夯实土壤后在基槽内撒约30 cm 三七灰土,然后将灰土夯实至20 cm厚。(4)夯实三七灰土后即可摆石基础,应按照其尺寸和基础槽体积计算所需料石数量,然后再按照工序砌筑即可,石基础一般高出地坪20 cm左右,能有效减少地面返潮。
台基是以石或砖包面为主的夯土平台,黄淮交汇文化区的台基均为普通台基,也叫“直方形台基”,它是民间普通房屋建筑的通用形式。砌台基砌筑是石砌基础延伸至地面的部分,砌筑方式与基础相同。从材料上看,均为用大型条石堆砌而成的石砌台基。台基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上露明部分叫“台明”,地面以下部分叫“埋身”或“埋头”,台明的上面叫“台面”,侧面叫“台帮”。交汇文化区的石砌台基的做法并不遵循官式建筑的定式,而是根据地方习惯及需求来处理,对其尺寸也没有严格的规定,各户人家台明部分高度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石砌台基边缘部分通常小于上部屋面出檐的宽度,这样屋檐上的雨水不会直接滴在台基上,有利于室内地面的防水。
2.3 屋面石活
黄淮交汇文化区屋面采用石板瓦屋面的较多,也有个别石砌民居采用茅草屋面、黄矸屋面。石砌民居屋面所用的石板瓦多是开采整块片状大石块,在鲁南地区的石板瓦主要采用当地的薄层页岩。铺石板瓦之前,石匠将石料首先进行粗加工,形成平整的四方形石板,厚度一般不小于40 mm。连云港石板瓦屋面基层一般不设椽子,直接在屋顶檩条上铺一层厚席箔,由当地芦苇等长茎植物编织或捆扎的方式做成,席箔之上可涂抹一层泥背,有时也可不加泥背。泥背之上铺一层石板瓦。铺设石板瓦时,每一层先选择大块的石板横向铺设,然后再铺设小片石板于板缝之间,以解决封堵大块石板间隙处漏水的问题,且小片石板遵从从上到下依次变窄的方式,这样的处理方式不容易出现屋顶漏水的现象。
另外,在檐墙的顶部与屋顶交接部位的构造方式叫作“封檐”。在黄淮交汇文化区封檐的主要做法是,在檐墙顶部放置一外凸墙面的石板瓦,俗称“封檐板”。有的建筑是通过两三层封檐板的叠涩,层层挑出进行封檐部分的砌筑。铺设时上下两层石板瓦错开缝隙,避免通缝。在鲁南地区的传统做法则是从檐口部分开始向上铺至两坡相交处,石砌民居的房顶部没有屋脊,用平放的石片层层将两坡间压牢即可。封檐板伸出外墙面的长度长短不一,多为10—20 cm。石砌民居檐墙部位出现封檐板的这种做法,一方面是为了抬高屋脊的坡度、增加采光;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抬高屋脊坡度,使上下两块板紧紧贴在一起,可以避免雨水顺墙体流下通过缝隙渗入室内。
2.4 地面石活
石材因其防水性好、耐腐蚀和质地坚硬等优点,常作为室内外铺地。黄淮交汇文化区的石砌民居的铺地石材分为料石和毛石两种。讲究人家的室内铺地石料一般采用标准方正、大小相似,表面整齐平整的料石。而形状不规则、型制无统一标准的毛石则一般在檐廊、花园等室外空间使用,也有部分条件普通的民居用于室内地面。石材铺地的方法与地砖类似,采取错缝铺砌的方式,也是尽量避免通缝。铺好的料石地面整齐平滑,在防水性、稳定性上都较好,相比地砖来说更加耐用。在铺砌毛石地面时,应力求将形态不一的石块搭配尽量缩小石料间的缝隙。毛石地面大多存在凸凹不平的问题,石料间空隙较大,易起潮,且对砂浆的使用较多。
石砌民居室内地面铺设时的结构相较复杂,地平石不仅平整度高,还需考虑防潮的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先在底部铺设碎石作为结构底层,这些碎石及空隙对室内起到保温防潮的作用;再在上面覆土作为找平,最后拼接打磨光滑方正的石板作为面层。室内地面一般要比室外高出一个地平石的高度,起到防止雨水等倒流室内的作用。而室外地面和道路地面的铺设并不需要大费周章,依据山体条件和地势起伏状况设计即可[9]。石质坚固的山体可以直接将路面打磨平;不规整的山体用土或碎石铺底找平,再用较为整块的条石铺路。而作为垂直交通道路起伏较大,只作人行,直接铺设台阶;但如果走车,道路就必须形成斜坡面,通常以条石或石预料斜插入找平层中,以增大摩擦力,防止下滑。
3 黄淮交汇文化区乡土石砌民居保护与发展
黄淮交汇文化区的乡土石砌民居通常是由传统乡土材料建造,长时间的风化作用使得很多民居都已残破将塌。另外还有许多村落因灾害性的毁灭和人口的流失而荒废无存,或在原村落周边重新建设新村。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黄淮交汇文化区内的乡土石砌民居都存在一定的结构问题,很多都处于倾塌破损的状态,那些承载着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构件也已风化和消失。因此,对黄淮交汇文化区乡土石砌民居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3.1 制定科学修复措施,传承传统营造技艺
乡土石砌建筑虽然独具特色,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屋架与墙体之间连接相对薄弱、不同墙体材料之间未经过拉结整体性不佳、砌筑砂浆的黏结力较小等问题。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石砌房屋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墙体裂缝、墙体局部鼓曲、墙面剥落风蚀、屋面局部坍塌、屋架连接松动等。这些问题如果未能及时采取加固修复等治理措施,会影响整个房屋的安全性。因此,需要在对石砌民居营造方式全面梳理的基础之上,制定出科学的修复措施,包括对已开裂的墙体用配筋填缝封闭修补法进行治理、采用更换砂浆嵌缝加固法或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增加墙体的自身强度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石砌民居的可持续利用。
归根到底,长期有序的修复和传承石砌民居,还要深度结合当地居民的参与,而本地传统手艺石匠师傅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在实际调研中可以发现,在当前由于乡土石砌民居的建造规模趋于停滞,青年人认为这种传统技艺无法谋生,导致传统石匠以及石作技艺趋于消亡,面临无人继承的局面。因此,当地相关部门和学界应该深入实地调查走访,通过录音、录像、挖掘整理等方式,对乡土石砌民居的营造技艺进行系统保护。同时,以传统石作营造技艺为基础,积极申请各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在保护传承人的基础上,将技艺进行推广。此外,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石砌民居建筑技艺培训班,聘请传承人现场教授,让更多的人了解黄淮交汇文化区乡土石砌民居营造技艺的魅力。
3.2 延续传统村落风貌,传承地域历史人文
乡土石砌民居的保护和文物建筑保护是有很大区别的,因其多位于山地的聚落中,所以还应特别注重对当地传统村落风貌、社会人文以及生活方式的保护。因此,在制定保护策略和规划时,必须首先对传统村落风貌进行详细分析、梳理、评价,不仅仅要对民居建筑本体进行保护,而且需要结合自然生态进行整体保护。同时,将其与休闲产业相结合,发展成为满足城郊居民回归自然、享受野趣的郊野公园;注重山水环境和山地空间的元素,结合山体的自然地形,合理继承和发展山地聚落民居空间特色;采用低影响设计的思路,以抽象、原始的景观元素进行创作,从而保证传统村落风貌的自然性、完整性、历史性和田园性[10]。
黄淮交汇文化区乡土石砌民居及传统村落形成的视觉景观固然重要,但当地的民风民俗、农耕方式等要素是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是村落景观要素存在的内在基础,将其很好地传承和保护下来,才可以在营造具有本地域特色石砌民居建筑的同时,保证当地村落整体内涵的传承和发展[11]。这就需要增加政府、村民与社会力量的对话,通过交流、组织活动以及宣传媒介,帮助原居民加深对其居住环境和珍贵历史资源的认识了解,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同时,积极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深挖本地传统文化,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等项目,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
3.3 保存传统民居特色,进行合理展示利用
黄淮交汇文化区乡土石砌民居积淀了很多传统文化,传承和延续了地域文化及风俗习惯,是当地历史文化生活的重要遗产,对于这类乡土石砌民居的更新改造和开发利用必须建构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基础上。乡土石砌民居在通风采光以及内部功能上,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生活的要求。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既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生态技术进行合理改造等;又需要严谨审视任何新加入的构件、材料、设备等,需要满足“原真性”“兼容性”等建筑保护准则。否则各行其是,必然造成乡土石砌民居整体性破坏,进而影响整个聚落的传统风貌[12]。
与此同时,在生活节奏日益紧张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青睐这些有着古朴气息的乡土石砌民居和传统村落,显然这类民居已经成为重要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如果合理地开发利用、展示利用这些乡土石砌民居,将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绝佳途径。当然,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坚持“保护第一,研究第二,开发第三”的原则,一定要处理好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是乡土石砌民居保护的重要保障。同时,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加强文化内涵的附加,树立多元展示的意识,坚持保护性的适度开发。并且,通过积极开发传统石砌民居营造技艺的展示,使得更多民众对于传统技艺有更直接的认识,将保护和展示融为一体、相互促进,使乡土石砌民居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4 结语
黄淮交汇文化区现存的乡土石砌民居,是历代村民生产生活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传统的营建技艺也是建筑自身价值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是传统建筑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持,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意义。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类乡土建筑遗产,并且开展了大量的实地勘察调研,这些研究都对交汇文化区乡土石砌民居的保护传承与展示发展大有裨益。也只有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时代特征、文化变迁和社会需求,才能提出科学合理的保护发展原则以及具体措施,并以此来保证乡土石砌民居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