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域下潮州古城“微更新”项目评估
——基于语义分析法
2021-11-23黄婉华
黄婉华
(韩山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一、引 言
我国近四十年的城市更新实践大体经历了从增量规划到存量规划的过程,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经验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在增量规划时期,大范围的城市更新虽短期内促进了市政风貌的改善,但改造过程中存在复杂的矛盾,如房屋产权问题、建筑评估问题、整体设计问题、公共空间设计问题等,成为新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存量规划的背景下,城市针灸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广泛实践[1],多地探索小而美的“微更新”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在文旅融合的大环境下,城市微更新项目被赋予更多的时代使命:优化旅游形象[2-4]、推动产业转型[5]、提供公共文化服务[6]、促进老旧社区改造[7]、保护文化遗产[8]等。2018年,潮州市启动“感受温度——潮州古城微更新计划”(以下简称“古城微更新项目”),探索古城保育活化的新路径。古城微更新项目是否真正起到设施改善、人才回流、吸引游客的初衷?对微更新计划的延续和选址是否起到参考作用?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有利于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改造工作的科学规划,有助于古城文化价值的回归,进而优化游客对旅游地的形象感知。
本研究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实地观察、访谈和文献分析从古城微更新项目的利益相关者视角进行定性评估,同时针对核心利益相关者和重要利益相关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取调查对象对项目的主观感知的量化评价。语义分析法在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被广泛运用,基本步骤为:选定研究对象-拟定评价指标-拟定形容词-划分评价尺度-设计问卷-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阶段,根据数据特征可对需求进行简单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二、微更新的内涵与潮州古城微更新实践
(一)国内外微更新现状
微更新思想起源于西方,目前尚无统一定义。以英国为例,其城市更新实践大体经历三个阶段。1960年起,英国便率先提出城市更新(Urban Program)规划,以物质更新(Physical Development Planning)为主开启街区大拆大建、成片推倒、粗放改造的城市更新实践,其自上而下的规划态度直接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矛盾的激化。[9]90年代初期,英国政府提出“城市挑战”(City Challenge)计划,推出政府-企业-社区有机合作的更新模式,城市规划理论中的“Interpretive and Communicative”角度在此期间流行,形成权力下放、地方独立规划与社区多方位参与的局面。我国城市更新历程大体与西方相似,在经历粗放改造后,2015年广州出台《广州城市更新办法》,率先提出“微改造”概念。国内学界对“微改造”“微更新”的研究大体集中于三个方面。[10]其一,对微更新思想的解读,多结合城市针灸理论进行。其二,对微更新模式的研究,多采用案例分析法围绕城市中心区老旧社区的改造过程和效果做分析和提炼,如赵楠楠等围绕广州三个历史片区在微更新实践过程中建立的不同协作体系,指出微更新对社会善治的促进作用,提出微更新环境下政府规划理念转变的必要性及推进“共智共策共享”模式的可行性。[11]其三,对微更新项目的绩效研究。陈敏从设计、公众参与和资源整合三个维度评价上海老旧社区微更新项目的社会效益;[12]曹加杰和张梦凡运用SD法构建三个指标15个形容词,评估南京市秦淮河景观的质量,依此提出优化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议[13];王昭雨和庄惟敏在传统SD法的基础上增加网络情感语义分析,对比北京市典型的历史街区更新项目的满意度结果,试图构建一个多学科综合评估体系。[14]
总体来说,半个世纪以来城市更新实践中不乏存在冲突和矛盾,争论的问题大多围绕城市更新难题展开的城市更新与居民参与、城市更新与文化重塑、城市更新与协同治理等新议题吸引来自规划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领域、多方位的研究。微更新因其“精耕细作”“一举多得”的特点成为目前城市更新工作提倡的方法之一,使用范围从景区、社区扩展到农村地区。国内微更新工作和研究虽起步较晚,但核心思想与西方相似,在考虑经济效益、建筑单体保护效益等技术问题的同时,逐步将社会和文化效益纳入研究范围。
(二)潮州古城微更新项目
潮州市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承载千年历史但又“活着的”古城。潮州古城约1.4平方公里,现居住人口5.8万,包括四个街道17个社区委员会。古城内街巷纵横有序,23座古牌坊串联起51条古街巷,能完整体现“东财西丁、南富北贵”的历史功能布局。凭借历史文化资源禀赋,潮州市2019年获“文旅融合特色创新示范市”,2020年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8年5月,潮州市湘桥区旅游局启动以“感受温度,为家园而设计,为活力而创造”为核心的潮州古城社区微更新项目,在潮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指导下汇集多地公益设计师,进行古城人居环境的改善工作。在不改变土地产权、使用性质和建筑结构的前提下,古城微更新主要通过渐进式功能改造、古建修缮和局部整治等手段,对历史文化街巷中某些存在问题的小角落进行功能完善、品质提升,达到小规模的公共空间打造,共享设施配齐,居民生活环境优化。可以认为,古城微更新项目的定位为:一是满足社区生活需求,二是提高生活质量。基于定位,项目的选址应同时具备修缮必要性、人居聚集性和旅游文化性。修缮必要性主要体现在房屋修缮、增加绿化与管线整治,旅游文化性主要由统一门楣和墙面装饰营造。由图1(由潮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提供)可知,古城微更新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古城居住环境,同时可以成为连接游客和居民的符号,是保留原住民生活方式的“活态”文旅景观的一部分。对古城微更新项目展开合理评估,厘清不同利益相关群体对项目效果的感知,有助于形成旅游地的微更新机制,推动旅游目的地人居功能和旅游功能和谐、可持续发展。
图1 潮州古城微更新选址
(三)潮州古城微更新项目评估对象
围绕古城保育活化的规划目的,单纯从行政角度评估城市更新项目而忽略利益相关者在城市管理中起到的共同治理作用,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偏差。因此,归纳该项目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并梳理其利益需求,是构建古城微更新评估体系的出发点。根据政策文本与实地调研,笔者认为潮州古城微更新的利益相关主体特指与项目有一定利益关系的个人或组织群体,根据利益相关程度高低和影响大小可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主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关系如图2。
图2 潮州古城微更新的利益相关主体
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古城居民既是微更新项目“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践行者,亦扮演着古城文脉延伸者的角色,在微更新项目前期设计、中期施工、后期维运中起到核心作用。游客是微更新项目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微更新所在街巷的公共空间恰恰是连接游客和居民的桥梁,项目效果直接关系到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作为主要利益相关者,政府古城管理部门和文旅部门是项目的规划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微更新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将直接关系到微更新工作模式的改进与固化。旅游企业是微更新项目的次要利益相关者,项目效果直接关系到后续基础设施建设、文旅项目开发、旅游产品营销工作的方向。本文将从核心利益相关者和重要利益相关者出发展开论述。
三、基于语义分析法的古城微更新项目评估
(一)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语义分析法(SD法)是以语义学中的“言语”为尺度定量地描述研究对象的情感感知,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科上经常被用来测试被试者对某目标空间的各种环境氛围特征的心理反应,根据数据评估建筑项目的“建筑语义”。在本研究中,在参考较有信度的景观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前文对微更新利益主体的定性分析,从游客心理感知和古城居民心理感知出发归纳了三个评价古城微更新项目的一级指标:景观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结合文献与实地景观特征,归纳出12个二级指标,并用12对形容词作为SD评价因子进行测量。形容词对由正反义词构成,反映调查对象对某个评价指标的积极或消极态度。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进行赋分,态度从消极到积极分别赋值1、2、3、4、5。表1与表2分别展示游客和古城居民对微更新项目的评价指标,对比可知,在景观指标中,游客和居民的指标基本一致,主要测量利益主体对微更新项目在视觉美感上的感知。其次,游客和居民在社会指标上的评价差异较明显,游客较为关注微更新景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功能需求,包括景点是否具备食住行游购娱等功能;而对于古城居民来说,微更新项目的社会功能体现在是否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居乐业与休闲交流场所。在生态指标方面,主要考察影响利益主体心理感知的环境特征,包括环境卫生、环境绿化、环境噪音等。
表1 指标与形容词对(游客)
表2 指标与形容词对(居民)
于2020年10月至次年1月在潮州市历史文化街区8个微更新项目开展问卷调查与访谈活动。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8份,其中游客占60%,古城居民占40%,问卷有效率94%。对回收数据做信度与效度检验,得克隆巴赫系数0.680,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中sig为0.000,KMO值为0.608,可认为该问卷具备较好解释力。
(二)因子分析
从表3描述性统计结果可知,居民群体和游客群体均对微更新景观设计评价最高,均值分别是3.58分和3.67分,对生态指标评价最低,分别是3.38分和3.45分,且整体上游客对微更新项目的评价高于古城居民。从古城居民角度看,评价最低的指标分别为交通便利度B3、卫生整洁度C2和环境嘈杂度C3,评分最高的指标为项目融入感A3、居民参与感B1和人居关系C4。从游客角度看,评价最低的指标同样包括环境嘈杂度。就古城居民而言,研究中特地关注了居民对微更新项目的参与情况,表3数据显示居民对参与度B1指标的评价相当高,与实际情况相符。在公益规划师提出规划方案之前,规划团队通过入户访谈、街道共议会等形式进行了居民意见收集,对需要商榷的方案进行了公开论证,征求意见,同时借助民间旧照片、口述史收集等形式,改进了部分景观设计方案。改造过程中施工队基于“共同缔造”理念,与居民分享施工经验,该举对推动古城旧建筑自主改造具有积极意义。就三个得分比较低的指标而言,则体现了微更新项目本身的局限性。微更新旨在用“绣花针功夫”进行老旧街区局部景观改造或功能置换,但未能彻底解决项目试点所在街区的主要问题,比如交通问题。且正因为“活着的”古城的旅游特色,古城居民需常年忍受游客及交通带来的噪声,这也不是微更新项目所能改变的事实。
表3 指标均值
为了进一步讨论微更新项目是否有利于提高游客的旅游满意度,我们首先考察12对评价因子的有效性和解释程度,尝试做因子分析。对12对评价因子运用IBM SPSS软件进行降维,得KMO值0.608,拒绝各变量独立的假设,说明各变量间存在信息重叠现象,可尝试进行因子分析。在进行因子分析汇总时,12个自变量的公因子方差居于0.642与0.844之间,说明变量中所含原始信息被提取的公因子的代表性较强。
表4为各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可知有5个主成分的特征根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7.417%。符合主成分特征值≥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在70%以上的提取原则。因此,可提取前5个主成分对潮州古城微更新项目进行评价。对数据采用最大方差旋转法后得到表5旋转成分矩阵。
表4 总方差解释
表5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第1因子F1是由体验安全性B1、卫生整洁C2、交通通达性B3三组评价尺度组成的,代表着游客对潮州古城微更新景观的整体旅游体验,因此命名为体验因子。在体验因子中,对古城微更新评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旅游体验的安全性和环境卫生整洁度,侧面反映了游客将微更新试点纳入其旅游目的地范围的实际情况。事实上,除少数微更新试点位于牌坊街临街处,多数试点分布在街巷居民区,属牌坊街慢行圈范围。游客偏向于用体验的安全性和卫生整洁度来评估微更新项目成效,将对未来古城更新规划起到指导意义。
第2因子F2是由休憩设施B2以及周边商圈B4两组评价尺度组成的,代表了古城微更新试点作为旅游景点的功能要求,即休憩需求和购物需求,因此命名为景区因子。在景区因子中,游客对微更新试点的休憩功能要求较大,侧面反映在做历史文化街区微更新的规划时,不能仅停留在表面形象的更新,而需要通过设计和改造,增加微更新景点的公共功能。
第3因子F3是由项目与周边的关系A3、景区环境嘈杂程序C3以及公共功能C4这三个尺度组成的,代表着游客对古城文脉的体验需求,若古城微更新项目外立面与街区达到有机融合,并能将古城居民的生活状态如冲泡工夫茶、下棋做一个展现,则将大大增加游客对潮州文旅的体验满意度,因此可将其命名为文脉因子。
第4因子F4是由文化意象延续性A2以及空间美感A4两个二级指标组成的,代表着游客对微更新项目形象设计的要求,要求在风格统一的基础上体现当代细节特色,外立面“修旧如旧”,符合街区文化氛围,达到舒适、和谐的整体感觉,因此命名为景观因子。
第5因子F5是由绿化情况C1和立面造型A1两个尺度组成的,代表着游客对古城更新后街区外观的创新需求,即微更新后通过增加绿化、增加当代文化意象如墙绘、雕塑等来体现人工化痕迹,因此命名为创新因子。
(三)评价结果
运用SD法从景观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和3个方面对潮州古城微更新质量进行评价,获取居民和游客对该项目的主观心理感知。归纳出五个评价因子,分别为体验因子、景区因子、文脉因子、景观因子和创新因子,同时得出因子得分表达式:
F1=0.850B1+0.698B3+0.766C2
F2=0.861B2+0.788B4
F3=0.739A3+0.740C3+0.688C4
F4=0.840A2+0.808A4
F5=0.679A1+0.845C1
加权平均后得项目总体满意度表达式为:
F=0.257F1+0.202F2+0.197F3+0.182F4+0.162F5
代入标准化均值后可知,居民总体满意度得分F=6.697,游客总体满意度得分F=6.958,游客对微更新项目的评价稍高于居民。于古城居民而言,微更新项目能妥善运用存量古城资源进行保护式更新,总体起到如下作用:其一,基础设施改善。对水电网等基础设施重新规划调整,提升了居住环境便捷性,有利于减缓古城居民外迁,吸引古城青年回流和促进民宿改造。其二,保护文脉,展现生活温度。古城微更新景观从外立面设计、建筑材料选用上较能符合街区文化氛围,且能对一些位于街区交通枢纽或是较有空间的试点进行适当的功能置换类改造,能拉近居民的距离,展现“活着的古城”的特征,提高了参与度。其三,推动居民参与和社区共治。古城微更新项目作为平台,初步推动古城居民与街道管理者、规划设计团队、古城管理部门、专家团队等的对话,对增进项目科学性、保障项目实施有重要意义。
影响游客对微更新项目满意度评价的5个主要因子分别为体验因子、景区因子、文脉因子、景观因子和创新因子。对于游客群体来说,微更新试点是构成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意象的元素,其对微更新效果的评估亦是从基础旅游体验出发的,本研究发现,游客评估微更新试点的重要指标为体验安全性、休憩设施、绿化情况和周边商圈情况。
四、结论与建议
运用语义分析法从居民与游客两类利益主体角度对潮州古城微更新项目进行评估,提炼出五个评价因子:体验因子、景区因子、文脉因子、景观因子和创新因子。作为古城微更新的第一批试点,在基础设施改善和街区意象改进的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一,偏重文化形象打造,缺乏文化氛围复兴;其二,偏重建筑外立面修复,缺乏绿化多样性植入;其三,偏重静态更新,缺乏产业促进。根据此次对于潮州古城微更新评价的研究,结合文旅融合的大背景和不同利益主体在城市更新项目中的需求,对未来城市微更新项目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打造文化空间,促进文化活态展示。目前微更新项目停留在“点”“线”层面,受制于多种因素并未从“面”上展开。人居功能和文旅功能的同时实现,需要更为复杂的保护与发展思维,即“文化空间”思维。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提出人的情感参与空间营造的深度,[15]Joanna Sanetra-Szeliga[16]提出了文化遗产应成为城市空间打造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发展机制。基于此,笔者认为古城微更新工作应在建筑实体修复的基础上,更多考虑纳入大众交流交互功能和传统文化传承功能,让微更新试点成为居民与游客的休憩场所和文化橱窗。
第二,深挖街区存量资源,激发居民自主更新。访谈过程中游客多次提到仅能从门牌和简介中感受街巷古建筑的美感,并没有实地参观古民居的渠道。因此应总结第一期微更新项目中的成功经验和已搭建的官民沟通渠道,向私有产权的民居主人宣传共享共治理念,鼓励其在政府指导下结合自身需求和能力进行“自主更新”,避免文化资源闲置浪费。
第三,厘清私域公域界限,构建慢行系统。评估结果反映“活着的古城”给居民带来噪音、交通方面的负面影响,亦给游客留下安全性差、商业业态固化的印象。“慢行”是潮州古城的旅游品牌之一,未来选择微更新试点时应结合区位特征,更多考虑建筑功能置换。例如将接近旅游路线的试点打造成纪念馆、民间文化展示区和文创商铺,对接近居民区的试点应将隔音设计、安全设计纳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