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2021-11-23胡任超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第二中学
胡任超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第二中学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体育教师既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艺,又要对相邻学科有广深的涉足和了解;同时还要懂得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以及计算机技术,才能小被改革大潮所淘汰。为此,综合型的体育教师应努力增加自身的文化知识底蕴,掌握体育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巢湖市中学体育现状分析
(一)巢湖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现状分析
一些教师刚入职时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与工作有很高的热情,但是受到各种条件的约束和职称评定无法上升的影响,就会出现对专业发展要求降低,自我发展的意识变得薄弱。主要表现对体育新课改持消极态度、缺乏对体育新课改的主动探究和反思、缺少主动探索提升专业化意识的路径等。长时间的工作和繁重的工作量导致了教师自我发展目标不明确,进而导致教师在自我专业发展上很难提高。
(二)巢湖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现状分析
1.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需求分析
教学考核是对教师工作能力的检验与提高,是检查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手段,现行的教师考核忽视了教师的个体差异,用统一的标准规范要求具有不同教学风格和方法的教师,不但抹杀了教师的个性,而且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校创建特色。现在大多数不学校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师考核,从“德、能、勤、绩”等方面来对教师进行考核,表面看考核较为全面,实际上还是以“绩”为主。教师考核制度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师的经济收入,体育教师难以获得同等机会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教师的经济收入,这不仅仅严重打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到了体育教师的生活水平。
2.教师科研情况分析
中学教育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应试性特征,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设置不同。故此,中学体育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优势不明显,教师普遍面临课时多、事务多的问题。中学体育教师普遍存在科研意识不足、不强,工作压力大而参与科研的机会较少,科研条件、科研机制、科研基础和科研氛围不浓的现象。这些现象导致中学体育教师教育科研的主动性不足、研究态度不严谨、方法不得当,制约中学体育教师的教育科研开展。
(三)巢湖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资源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师培训的过程中,要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提升,要开展一些国家认可的组织活动,然而针对中学体育教师的师资培训较少,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效果达不到指标,没有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整体的课程改革模式受到阻碍。
(四)巢湖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途径
1.加强教师的自我反思
教师在教学与科研的过程中,要注重用批判的眼光来对自己的教学整个过程进行不断的分析,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加强对自身观念的转变,提高就学的能力。同时,教师开展自我反思,有利于根据教学实录来审查自己的教学过程,在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对教学的过程进行实践,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2.促进活动开展
在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引导体育教师围绕着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分成不同的小组结合案例,使教师能够不断反思自己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开展专家分析,专家在分析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经验介绍,而是亲身参与相关的案例,使得教师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能够接受新的观念理论;最后,要进行总结评价分析教研活动中的优缺点,提炼活动中所体现的价值观与方法,重点是教会教师怎么去教学,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教师真正能够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调节。
3.促进案例的深入学习
案例学习主要借助一些生动的事例进行阐述,激发学生与教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案例征集活动来对优秀的案例进行宣传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故事,对自我的角色进行定位,提高自我行为的辨析能力。同时,培训的组织者要有意识地收集一些典型的案例,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使得教师更好地对角色进行转化,加强情景的模拟,提高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4.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课题研究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针对有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获得理论的丰富,进而指导实践活动。培训组织者要根据教师的实际状况确定研究的课题,通过小组合作、集体配合、专题研讨等不同的方式使教师能够进行理性的分析,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检查与考评,使得教师能够在培训的过程中向智慧型进行不断的转变,促进自身能力的成长。
二、结论与建议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探索体育教师培训的模式,要培养多能型的教师,教师在教学、训练、科研创新等方面都能够得到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具体的探索过程中要明确培训的目的,注重培训的主题确立,要借助创新性的观点与内容,达到培训的基础性和发展性特点的展现,分析培训所常用的类型,比如技能、实践、评价理念等不同的方面提出有效的方法,引导教师在进行自我反思和互动研讨的过程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推动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