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点分析

2021-11-23

猪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猪只消毒剂猪群

刘 涛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家庭猪场通俗地说,就是自繁自养常年存栏经产母猪数在30~100头之间,以夫妇俩为主要管理、饲养人员,适当配备几名雇工,无固定的专职技术员或技术场长的猪场。2019年底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全年生猪出栏5.4亿头左右,其中存栏母猪 500 头以下的家庭农场的生猪出栏量占有很大比重,约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60%以上[1]。因此,家庭猪场的生产稳定,对全国的猪肉供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非洲猪瘟在国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相对于集团公司良好的硬件条件和专业化团队,家庭猪场防控非洲猪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只有认真审视自身存在的防控短板,开展行之有效的科学防控措施,才有可能长期搏击于养猪市场。

1 存在的问题

1.1 生物安全理念有待加强

国内家庭猪场的从业人员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养猪生产和疫病防控知识学习,多依赖于生产经验。自2018年8月3日非洲猪瘟暴发以来,猪场通过各种渠道也获知了部分防控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常识。但非洲猪瘟流行已经3年有余,随着临床生产大部分地区趋于稳定,有些猪场滋生了麻痹大意的思想,如果在生产操作中忽视防控细节,同样存在被感染的风险。鉴于家庭猪场受限于自身人员条件,猪场很难将所有的生物安全措施都执行到位。基于猪只主要是以直接接触到非洲猪瘟病毒而发生感染的特点,家庭猪场应以维持猪只健康出发,杜绝或减少场内猪只接触到风险因素为防控重心,制定出适合本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1.2 猪场生物安全条件差

受国内养殖用地和资金现状所限,大部分家庭猪场都是在村庄内与居住点交错分布。场区隔离设施不足,生产区与生活区直接相连,不利于防疫。猪舍间间距不足,粪污排放不畅,通风保暖设施不到位。粪污处理、无害化处理、消毒池等设施不健全,整体防疫卫生条件差。

1.3 生产管理执行力不到位

家庭猪场管理制度不健全,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没有规范的免疫程序,存在疫苗选择针对性不强,操作不规范等现象,导致防疫漏洞的出现。没有严格的消毒程序,发病时才紧急消毒,日常消毒的规范性欠缺,容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蓄积,导致疾病传播风险加大。缺乏科学的疫病防控知识,防控观念差、意识淡薄,防控措施没有针对性。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病毒病等疾病也是猪场常见疾病,一旦控制不当,极易造成猪群自身免疫力下降。在疾病防控过程中,不能因噎废食,有些猪场为了减少应激,甚至停止某些疫苗的免疫工作,结果加大了猪只发生相应疾病的风险。

2 改进措施

2.1 根据非洲猪瘟发生特点,针对性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生产上非洲猪瘟发生的季节来看,雨季或寒冷季节,猪群的不稳定性明显表露出来。雨季来临之际,应做好猪场的防雨排涝准备工作,提前将所有污水沟、雨水沟杂物清理干净,对管道进行疏通,做好雨污分流,避免堵塞;建议猪场采用深井水(150 m以上)的方式饮水,同时雨季期间在饮水中添加酸化剂、含氯的消毒剂、过硫酸氢钾等来保障水源的安全。

寒冷季节猪场应注意提高猪舍防寒保温性能,同时兼顾创造温度适宜、空气清新、湿度适当的舍内小气候。猪舍屋顶覆盖双层蓬布或使用较厚的草帘,减少热量散失。门口安装棉门帘,形成缓冲区,防止冷风直接侵袭猪群。修补墙角漏缝,防贼风进入。采用间歇性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以5~10 min 为宜,每天可通风10 次左右,在相对温暖的中午和下午,可增加通风次数和时间[2]。

2.2 完善卖猪环节,减少感染风险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家庭猪场与外界接触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卖猪环节。因为拉猪车辆属于不可控因素,其频繁接触社会猪场,如果车辆和人员消毒不彻底,易携带病原体来到猪场,就有传播病毒的风险。家庭猪场只有做到集中卖猪,降低场内人员和中转车辆与外界的接触频次,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接触感染非洲猪瘟的风险。在卖猪环节上要做好以下工作:

禁止生猪贩运人员、承运人员、司机等外来人员,以及外来拉猪车辆进入养殖场。避免场内外人员交叉。猪场赶猪人员严禁接触出猪间(台)靠近场外生猪车辆的一侧,外来人员禁止接触出猪间(台)靠近场内一侧。售猪过程中,必须保证向外单向流动,猪只一旦离开猪舍,禁止返回[3]。

售猪前后,均应对出猪间(台)、停车处、赶猪通道和装猪区域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如有条件,也可对环境进行采样检测。设置中转出猪站(台),对淘汰猪、育肥猪进行转运的,外部车辆只能到达中转出猪站(台)装猪,不可靠近猪场出猪间(台),由自有车辆将猪只从猪场出猪间(台)转运到中转站(台)交接。该自有车辆不得进入本猪场生产区。售猪前后,均应对中转站(台)、两侧停车处、运输通道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如有条件,也可对环境进行采样检测。

2.3 高度重视消毒环节,规范使用消毒剂

2.3.1消毒方法的选择

猪场要根据不同消毒对象,合理选择消毒方法。针对猪舍,喷雾消毒适用于地面、墙体、器具等低矮的地方。高温消毒、熏蒸消毒适用于封闭较好的舍内消毒。火焰消毒适用于面积相对较小、离地较矮、且房屋结构为混凝土等不易着火的建筑物[4]。针对仓库,可选择雾化消毒、熏蒸消毒、紫外线灯消毒等方法。针对排污沟、沉尸池、贮粪池,可用消毒剂浸泡。

2.3.2消毒剂的选择

具体消毒剂的选择见表1。

表1 消毒剂使用推荐表

2.3.3消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化学消毒时严格按照说明书配制,不可随意加大或减小浓度。其次,消毒剂要定期更换,使用类型不同但消毒效果相当的消毒剂,现配现用,混合均匀,避免边加水边消毒的现象,尽量一次性用完。最后,注意季节变化,冬季和早春配制消毒剂时水温保持在16~25 ℃,消毒最好选择在晴天中午进行。冬春季节,保育舍和分娩舍最好用干粉消毒剂消毒,以降低猪舍湿度,避免疾病发生。如空舍消毒时选用火碱消毒后,还要用清水冲洗干净[5]。

喷雾消毒要随时调试喷雾器,以保证喷雾时雾滴达到要求,使雾滴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自上而下充分降落,以充分接触猪体、地面、料槽等所需消毒表面。消毒剂的用量必须保证能彻底湿润被消毒物体的表面,这样才能保证消毒剂和病原体长时间接触,达到消毒目的。

熏蒸消毒时环境湿度必须保持在60%~80%,必须保持温度在16 ℃以上才能起到消毒效果,在25~40 ℃之间作用消毒效果最佳,消毒后要及时彻底通风,促使这些刺激性气体尽快排出舍外[6]。

2.3.4消毒效果评价

当前家庭猪场采用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的选择大同小异,但是因为消毒细节和执行力问题,可能会影响实际的消毒效果。因此需要对消毒后的实际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可进行环境采样(表2),进而优化本场的消毒方法和对消毒剂的选择。日常消毒评价可以按照半年进行一次评估,如周边疫情紧张的话,可选择临时性评估。

表2 环境采样

2.4 做好生物媒介控制措施

2.4.1灭蚊蝇

做好环境卫生,处理掉猪场内部的杂草杂物,及时清理粪便,保持栏舍通风干燥,控制舍内湿度,改变蚊蝇容易滋生的环境。定期喷洒含有氯氰菊酯类的杀虫剂,对猪舍内外喷洒。饲料或饮水添加环丙氨嗪,夏季长期添加,来杀灭粪污当中携带的虫卵。猪舍门窗、风机安装纱窗,阻断蚊蝇等昆虫进入猪舍。

2.4.2灭鼠

做好环境改造,一方面是从有害生物的角度出发,彻底隔离猪场,杜绝老鼠从猪场外入侵到猪场内的一切途径;二是做好猪场内部的日常清理和清洁工作,确保猪场内没有可供老鼠孳生的环境及场所。对猪场内的洞穴,裂缝处进行封堵,并配合使用灭鼠设备。建筑物的通风孔、排水孔和下水道口应安装防鼠网。猪舍外铺设一条1.5 m宽的石子防鼠带。猪舍外面灭鼠主要是寻找鼠道及鼠洞,在鼠洞周边及鼠道上放置灭鼠药。建议猪场选用溴敌隆、大隆和硫敌隆等第2代灭鼠剂。

2.5 保障猪只抗病能力

2.5.1防止饲料霉变

霉菌毒素会损害猪的免疫系统,减少胸腺的分泌和外周T细胞的数量,影响抗体的产生,降低机体的主动和被动免疫,降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注意雨季饲料的储存,自配料应根据猪的采食需求现配现用,避免配好料后长时间存放。饲料加工时适当添加脱霉剂,防止饲料霉变。购进商品饲料时,以15 d内吃完为宜。饲槽的剩料应及时清理干净,避免饲料长时间堆积出现变质,影响猪群食欲。

2.5.2规范免疫,科学监测

在猪场正常生产状况下,要保证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疫苗的免疫,根据猪场感染背景,选择性地使用猪蓝耳病疫苗和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围绕关键猪群和关键基础疫病,从种猪源头为基础开展疫病监测,提升种猪群免疫防控水平是猪场健康生产的关键。猪场每季度进行免疫监测1次,每半年对疫病监控1次。以了解猪群的免疫状况与抗体水平,找出隐性感染的带毒猪只,净化猪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清除传染源,确保猪群的健康。

2.5.3提高猪只非特异性免疫力

供给猪只的饲料一定要营养全价,科学搭配,尽可能使用低氮日粮和氨基酸平衡日粮,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特别要注意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的维生素A、维生素E等以及微量元素硒、锌、铬等用量,确保猪只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这是保障猪只的免疫力与抗病力的物质基础。

2.6 日常生产中的关键点控制

2.6.1关注引种安全

后备种猪入场前,一定要进行隔离检疫,一般最短隔离检疫时间为21 d,同时需密切观察猪只的临床表现。隔离之后经非洲猪瘟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方可入群。若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则需要进行后备猪群的精准清除,阴性猪将继续隔离21 d。

2.6.2环境监测

重点监测场外道路、场内道路、料槽、饮水槽、风机进风口、出猪台、无害化处理区域、洗涤淋浴间等重点区域。

2.6.3病死猪尸体处置

及时发现病弱残僵猪,及时无害化处理。室内运死猪时,不能用身体的任何部位直接与死猪接触,要有隔离措施,如手套、装尸袋等,过道也要用彩条布事先布成U字形,避免死猪的口鼻及阴道分泌物或粪便遗落在过道上造成二次污染。运死猪要注意:一是不能等待,发现即要处理;二是不能直接接触死猪,要有隔离防护措施;接触过死猪的人都要重新洗澡更衣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2.6.4及时发现异常猪只,紧急处理

对疑似发病猪只采取“精准拔牙”。即大栏发现1头无害化处理1栏,定位栏则拔掉前后左右2 m内的3头猪只。当机立断、不容犹豫拖拉,“早、快、严、小”处理。

2.6.5提高警惕性

一旦猪场周边发病严重或预感可能会感染非洲猪瘟或疑似感染,在第一时间闭群生产、停止卖猪和减少物料采购频率。

非洲猪瘟抬高了中国养猪行业的门槛,无论猪场规模如何,只有尊重科学,研究非洲猪瘟的传播与发病特点,结合猪场自身条件,从生物安全措施入手,注重生产细节,坚持关键环节的措施落地,家庭猪场才能够获得生产稳定性。

猜你喜欢

猪只消毒剂猪群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猪打架的防治以及养殖技术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