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肖赛”
——访“肖赛”中国入围选手

2021-11-23访谈整理

钢琴艺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雅马哈肖邦练琴

访谈、整理/ 本 刊

编者按:“第18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后简称“肖赛”)预选赛于2021年7月23日在波兰华沙落下帷幕,我国有二十余位选手入围(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准备比赛是严苛的过程,而比赛的竞争又是几近无情的,最终的结果也往往是不能准确预判的。所以,能够参赛已是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决心和勇气,取得阶段性的成绩更是来之不易,本刊联系了入选的19位内地选手,收到了18份回复,本文将为您展现选手们的内心世界。我们为各位选手准备了六个问题,虽然问题是相同的,但从中却可窥每个人的不同性格,更可以看到每位选手背后老师的辛苦付出(下文按照出场顺序排列)。

Q1:你是如何理解和表达肖邦?

Q2:你为什么会选这架琴(Yamaha、Steinway)?

Q3:你的老师和你在比赛期间是如何工作的?

Q4:比赛期间你是怎么练琴的?

Q5:这次预选赛你演奏的最满意的曲子是哪一首?

Q6:如何安排10月决赛前的这段时间?

陈俊珲

A1:肖邦的音乐是多面的,三言两语难以道清其中的奥妙。但总的来说,我认为演奏好肖邦的音乐需要有良好的审美趣味、细腻的音乐情感、精湛而不机械的技巧,以及对其音乐语言的充分掌握。肖邦的音乐很自由,但这种自由却是在一种很高的艺术美学层面上建构的,并非某种原始而主观任性的音乐表达。我认为只有充分掌握了肖邦音乐语言中所表现的自由才是真正具有说服力的,才能使最终呈现的作品自然而又有理可循。而如何对待他作品中的多面性?自由与规则、古典与浪漫、高贵与淳朴、坚强与脆弱等,这些看似完全相反的特性在肖邦的音乐里达到了高度统一,因此,把握好其中的分寸也是诠释好肖邦音乐的关键。

A2:这次在两架琴中选择了施坦威。了解一台琴应该从它最好的朋友开始,而这个朋友就是它的调音师。因此,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跟琴的调音师充分交流,他们通常会对这台琴给出很好的建议与想法。我和两位调音师都进行了沟通,对两台琴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结合对自己曲目的思考后,我最终选择了施坦威。

A3:今年6月,我作为茱莉亚音乐学院的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了,这在我的艺术生涯中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因为现在的我处于一个没有正式老师的真空期,这也意味着我必须学会如何当自己的老师,所以聆听自己平时练琴和演出的录音就成了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当然,我也会时常弹琴给我以前的老师们听,他们通常都会给我非常好的建议,但最后我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A4:我曾在黑暗中练习夜曲、阅读密茨凯维奇的诗歌以助我练习叙事曲,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会在船上练习船歌。总的来说,训练敏锐的听觉与想象力的结合是我练习时所追求的一件事,慢速而富有音乐性地练习练习曲是一件我认为十分困难而重要的事,而保证长时间的专注力及对结构感的把握是我认为演奏好肖邦大型作品的关键。

A5:总的来说,我觉得我预选赛的演奏略显保守,这可能也跟曲目选择有一定的关系。其中,我比较满意的是第一首《玛祖卡》(作品24之1)。其实在这之前我十分担心这首作品,因为它不属于玛祖卡当中节奏韵律非常强的那一类,可以说像一首短诗一样。而我也是在上台前几天才想到表达好这首作品所需要的分句和语气,没想到我在舞台上的状态还是比较放松沉着的,表达出了大部分我想要表达的内容。

A6:当然是尽可能对比赛做好各方面充分的准备,不光是在技巧上、音乐上,而且在舞台上还需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充沛的体力。因此我也没有打算过度练习,留出时间思考音乐、调整好自己的身心状态也是同样重要的。

陈子希

A1:肖邦的音乐表达就是将类似花腔女高音的唱法用简洁的方式在钢琴上表达,每一个音符都是为了音乐的完美进行和交流,没有一个音是冗余的,用极致且浪漫的手法把诗歌的起承转合用音乐展现了出来,并结合肖邦早年离开祖国所带来离别故土的愁绪。例如夜曲,先“起”,似乎被某一回忆或想法触动;而后“承”,通过复杂的和声进行将情绪逐渐推向高点;接着“转”,走出了高点,仿佛踏入了秋日黄昏之境;最后“合”,留下回味,象征着情感的逐渐退场,使其意味深长;配合其细腻优雅的旋律及缠绵蕴藉的和声进行,使他从众多钢琴作品作者中自成一格、独树一帜。但并不可以把上述情绪理解为玉软花柔或是矫揉造作,他的激情是内在的,通过张力去表达,而不是通过大声;这份激情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祖国受到灾难,自己却无能为力而产生的愤懑之情,就如“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一般,只得用自己的音乐来表达。因此,我认为肖邦的音乐是极致浪漫的诗意与所谓“花丛中的大炮”一般的内在激情的结合。

A2:首先,我更习惯“施坦威D”的声音及手感,“雅马哈CFX”相比之下弹得少得多,因此选择施坦威是因为它对自己来说更有熟悉感。其次,试琴的时候,施坦威尽管有卡键的祖传缺陷,但是它声音的丰富性比雅马哈听起来棋高一着,可以做出很多丰富的细微音色变化,将珠圆玉润般细腻的情感尽可能展现,当然也正因为此,对它的控制比雅马哈更具挑战性,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A3:老师和我一致认为比赛期间不适合做调整,因此在比赛期间老师并没有过多干预。又因为我第一天比,不需要长时间地等待,只需对曲子仍然保留一定新鲜感,不“练死”即可。

A4:由于无需等太多时间,我就按照组委会安排的每天大概四个小时的练琴时间进行练习,有的时候由于后面没人来,还可以有“额外津贴”。至于练习的具体过程,还是与往常一样,练习自己尚未有很好把握的部分,并整、散相结合练习,在熟练度与新鲜感之间徘徊以寻求平衡。

A5:其实都不算非常满意,要选的话可能我觉得玛祖卡比我预想中要好,也许是音乐厅优秀的混响及施坦威提供的应接不暇的音色选择让我不自觉地做了本未预料到的处理。自己在台上演奏的时候,这些让我意外的处理是比平时更好的。

A6:目前的打算是先在家里将正赛的曲目抓紧练出来至能演奏的水平,并向莱莉亚申请推迟个人报到时间,毕竟学校里很难抢到琴房,且提供的练琴时间都不够让我把曲子摸熟,因此在家里练琴时间更充裕。

侯一帆

A1:肖邦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一直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所以我认为从宏观角度上来说,他的音乐始终是浪漫诗意与英雄性格的交替;而从微观角度上来说,他的音乐也有大量复杂的和声与声部。所以我在研究和演奏他的音乐时会先从细节入手,理解他每一个音的作用,搞清楚他每一句话想要表达什么,最后再以一个整体的视角来把这些细节整合在一起。

A2:不管是学生还是大师,施坦威都是每一位钢琴演奏者的梦想,当然我也不例外。这台琴的音色非常好,各个音区的音色都很平均,下键的触感对我来说也刚刚好,不轻不重,所以我觉得选这台琴能有助于我在比赛里更好地发挥。

A3:自从开始备赛以来,学校就几乎每个月给我们准备一场备赛音乐会。那么多的乐曲都要达到很高的规格,这对我和我的老师唐瑾来说都是非常大的工作量,我们每周都要见好几回,几乎是一个一个音地研究。唐老师也非常辛苦,我每次的大师课她都会来听,然后和我一起揣摩改进,研究各种版本的录音,找到最适合我的处理。临近比赛那几天,我更是几乎天天去她家里练琴,而她也还是一如既往地认真和严厉地监督我,有什么问题立刻指出来,这对我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

A4:因为一边准备比赛的同时还要顾及学校的各种考试,所以练琴效率是我放在第一位的事情。我一般会每天先以演奏状态弹一遍要练的曲子,找出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然后把这些地方抽出来重点练,而其他那些比较满意的地方就慢速或者中速弹几遍,保持在水准上就好。

A5:我觉得是练习曲,因为其实平时在台下我最担心的就是练习曲的失误问题,毕竟对于音乐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看法,但失误,有就是有,错了就是错了。那天上台我是有点儿激动的,导致练习曲,尤其是第一首《练习曲》(作品10之8)的速度比平时快了很多,但基本上都没失误。后来我回想起来,觉得可能就是唐老师说的,当你沉浸在音乐里的时候,技术会自动跟着音乐的感觉走,反而不会出错。

A6:我7月16日回国,隔离结束出来都要到8月了,满打满算也只有最多两个月的时间准备接下来四轮的那么多乐曲,真的是一场硬仗。这两个月我基本上要完全闭关修炼,让自己沉浸在音乐里面,不去关心其他的事情。但是其实到了10月份已经完全没什么心理负担了,预选赛可能还会有点儿紧张,担心是否能入围,而能进10月份的正赛对我来说已经是成功了。所以虽然接下来的时间安排非常紧张,但是我的心态反而是很好的。

郦笑轩

A1:我是一名即将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还有很多音乐的奥秘等待我去探索和研究。就我个人的学习心得而言,太多的词可以形容肖邦了。我觉得用五个词来概括形容肖邦的音乐相对恰当—高贵性、诗意性、怀旧性、戏剧性, 还有一个是演奏肖邦作品时很容易被忽略的古典性。到底什么样的演奏才是真正的肖邦?其实这个没有绝对的答案,甚至每一届“肖赛”金奖得主的演奏都不一样。其实演奏肖邦的音乐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我一直在学习研究如何能传递出真正的那种精神。

A2: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选琴是因人而异的,根据每个人的发力方式、触键的不同,以及对声音追求的效果来决定。在我读附小和附中的时候,唐哲老师会带着我们去大大小小的音乐厅弹音乐会,同时他也教会我怎么在不同的音乐厅听声音及做哪些临时的调整。这积累了我的舞台声音判断力,尤其是在赛场的乐器都有很好状态的情况下,我一般会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A3:因为疫情影响,我曾经也有过情绪的波动。我记得最后一次见到邓泰山、麦当劳、格拉夫曼等老师还是在2020 年的三四月,之后因为疫情直到今天为止都是网络授课。但是在此期间,我们作为学生学会了以不同的方式学习,老师们开始学会用新的方式教学,这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录像+即时都有,老师上课前会听并写下问题所在,之后再进行网络授课。这样的学习模式使我的整体性会更有进步,自己也可以多次回放,直接面对问题。网络课虽然效率远不及面授课,但总比没有强。非常庆幸的是,在国内我跟随了将近七年的唐哲教授,教会我怎么用耳朵通过音像资料学习,树立自己对音乐的想法和理解。不管对与错,是否恰到好处,至少我有着属于自己的见解。这点真的使我终身受益,在疫情期间变得尤为关键。

A4:我练琴时间不多,每天大概练三四个小时。但我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想音乐、看谱子和听录音。每个人练琴的方式不同,关注点不同,针对的问题不一样,因此我也在不断改善自己的练琴方式,探索最适合自己的练琴方式。在比赛练琴期间,更多的是慢练及提高音乐处理和技术方面的稳定性。我可能在这段时间不时提醒自己最多的就是要理性和冷静。

A5:其实这一次的演奏我并没有特别满意。如果一定要说,那可能是“三度”练习曲。我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纯粹抱着去学习的心态,多锻炼才能让自己更有进步。

A6:我应该会严格管理安排时间,尽量平衡好学业和参赛的时间,尽自己所能,珍惜锻炼的机会。

毛宣懿

A1:看过一些相关的著作,包括个人传记、书信和一些理论方面的作品分析,对于作曲家的生平相对来说比较了解。此外,使用一个比较好的版本,比如比赛组委会推荐的扬·艾凯尔编订的波兰国家版,因为作曲家通过谱面传递的信息或许相对于曲目的创作背景介绍更加直接明了。在这些基础上加入个人对曲目的理解,以及在练习中对作品不断探索,综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思路,最后在舞台上呈现给听众。

A2:实话说我对钢琴的品牌没有特殊的偏好。我选施坦威主要是因为平时几乎弹的都是它,雅马哈相对接触得少一些。选琴的时候也没有想太多,哪台弹着习惯、弹得顺手我就选了哪台。

A3:老师很关心我,在我弹完以后就发微信表示了祝贺。

A4:比赛组委会安排每个选手两次三个小时练琴,上台前暖手一小时,一共七小时。当地时间7月16号下午我抵达华沙,17号一整天没有练琴,18号练了六个小时,19号上台前练了一个小时。就七个小时。

A5:我是有些完美主义倾向的,只能说相对满意练习曲作品10 第2首吧!

A6:没有特殊的安排,开学以后还是一切照旧,不会因此耽误学业。但是我会认真准备的。

梅宇鹏

A1:我觉得肖邦的音乐富有诗情画意、多愁善感,优雅且高贵,他的音乐需要用非常细腻和敏锐的内心去体会,因为表达肖邦的音乐最重要的就是有一颗浪漫且真诚的心。

A2:施坦威和雅马哈都是世界顶级的钢琴品牌,选择起来确实很困难,但我们知道不同的音乐厅有不同的声音效果,即使同一台钢琴在不同的音乐厅传达出来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主要是根据比赛当天音乐厅的声音效果来决定选哪台琴。

A3:其实,我和老师的工作状态与平时一样,我们会认真研究音乐的每一个细节,反思自己的每一次演奏,精益求精、逐步完善。

A4:组委会和比赛的赞助商为选手们提供了非常好的钢琴和琴房,我们有充足的练琴时间。我每天会练几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是放松,让自己在比赛当天有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A5:我觉得可能是夜曲吧!

A6:决赛前我会全力以赴准备比赛。

彭嘉娜

A1:我认为理解肖邦需要有一种对波兰历史、文化,以及其精神的洞察力和直觉力。波兰人民性情中既有自由的、桀骜不驯的一面,也有高贵的、传统的贵族精神。这两种性格也在肖邦的音乐创作中形成了一种张力,相得益彰。肖邦深受传统音乐影响的同时,在和声、钢琴技巧及音乐曲式上做出了许多革命性的创新。在演绎肖邦作品时,掌握好平衡感和分寸感至为关键—自由与严谨、感性与理性、遵循与创造。演奏者作为二度创作者,对于作品的理解不仅需植根于对音乐和声与内部体系的解析,更需与作曲家的情感产生共鸣,摒弃不真实的演奏。

A2:比赛当天我比较犹豫地选择了施坦威。选手一般会倾向于选择如雅马哈那样音色较亮的琴,声音在音乐厅的穿透力会好一些。雅马哈轻巧快速的琴键反应使演奏者在弹奏技巧性的乐曲时感到轻松自如;施坦威整体的音色虽不似雅马哈的明亮欢快,但富有层次和个性,拥有歌唱、柔美的音色。而同时施坦威厚重的低音区又容易压过右手,这就意味着演奏过程中左右手的平衡问题更难掌控。而短短15分钟的试琴时间不足以使我对乐器的脾性有十足的把握,这也在演奏中增加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自发性。所以我在选择乐器时既会考虑演奏场地的音响效果,也会根据自己所选曲目来判断哪一架钢琴更适合彰显它们的特质和个性。

A3:因为疫情的缘故,过去的一年里我和老师只能在线上上课,这对我们的准备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不过因为在疫情期间音乐演奏媒介的改变,音乐家们不得不依赖于录音,而这也使我养成了时刻录音的习惯,以及时对自己的弹奏进行评估和纠正。

A4:最满意的应该是玛祖卡。我认为之所以在预选赛中就要求演奏玛祖卡,是因为评委除了想考验选手的演奏水平,更是考验我们是否真正热爱肖邦,对玛祖卡中波兰的民族音乐特性是否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我和老师在比赛准备期间对玛祖卡的学习下了很多功夫。除了了解玛祖卡的舞蹈性,我还尝试学习波兰语并在其过程中领悟到了肖邦音乐语言中独特的韵律,也会给波兰朋友们演奏玛祖卡并寻求他们的意见。当然了,肖邦的玛祖卡已从传统的舞蹈配乐升华为更抽象的音乐形式。除了节奏,要体现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多维的层次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也是我需要不断琢磨的。

A6:比赛除了有对选手体力的考验外,更对选手的意志力提出了高难度的挑战。刻苦练习比赛曲目的同时,我会劳逸结合,避免训练受伤,还会适当运动,锻炼体质和毅力。

饶 灏

A1:我认为肖邦的音乐具有英雄性、幻想性,最明显的特征是思乡,他的这些特性,我非常有共鸣,所以我就想用最贴近肖邦情绪和形象的演绎方式去表达他的音乐。

A2:两台琴都非常优秀,但我当时选择的钢琴是施坦威,那台施坦威钢琴的声音和触感更适合我,更温暖、更厚实,更有共鸣。

A3:在比赛期间我需要倒时差参加国内的文化课期末考试,李老师也仍要继续兼顾国内的事情,还会给其他学生上课。但是老师会花很多精力来陪我准备和练习。

A4:我跟李老师比较早就去了波兰,我们每天都会去不同的地方,像肖邦以前住的地方、肖邦博物馆、存放他心脏的圣十字大教堂,等等。我和李老师的感受很深,并且非常有共鸣,看完之后,对于我自己的演奏,也有了很多新的灵感。我们还一起看肖邦书信集,让我更加了解肖邦的个人魅力,并且得以在演奏中体现出来。我们每天都花很多时间一起讨论,并且很细致地准备,反复琢磨每一个细节,会不定时地过曲目,因为我们需要模拟上台的感觉,录音再回放,更加完善演奏。

A5:这次预赛比较满意的曲目是练习曲。因为每个人都必须要弹练习曲,大家都会特别好、特别完美,而且没有瑕疵,所以需要在练习曲中找到很多不同的想法,还有个人的特点。因为我很喜欢肖邦的练习曲,我和老师一起讨论,并且添加了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处理。最终,我的练习曲在比赛中发挥得比较满意。

A6:我们会更加投入和研究,每一轮每一首曲目想表达的意思,然后把每一个细节都尽量做到满意。在这期间,我们还会听不同大师的录音来学习和借鉴,也会观看很多不同的书籍或电影来激发灵感,也会有一些演出。上台的经验会丰富我提前适应在舞台上演奏的感觉,并且在每一次舞台经验中找到不足的地方,尽量完善。

阮扬扬

A1:高贵、自然(Noble、Natural);诗意、爱国(Poetic、Patriotic);家庭、爱情(Family、Love)。

A2:我选择钢琴时,在乎的是它的声音与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内心世界的共鸣。这两个品牌都是非常优秀的。

A3:通过视频授课。

A4:更多的是用脑子练习,让音乐在脑子里演奏。

A5:对于我来说,每首曲目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有开心快乐,有忧伤心痛。只要尽心了,我都会满意。

A6:反思与总结预选赛弹奏中可以改进的地方。继续吸收各方养分,让自己心态上更加稳重成熟,与大家一起学习,继续加油提升自己。

铁顺顺

A1:肖邦是一位拥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钢琴诗人。我会用最真诚的内心来演奏他的音乐,并将他音乐中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A2:我比赛时选择的是施坦威,我觉得这个琴的声音很温暖,层次也很多,弹起来比较舒服。

A3:我的老师韦丹文教授,在比赛之前一直发微信鼓励我,并且提醒我在台上应该注意的事情。我之前因为颈椎病休学,弹琴又是很繁重的体力消耗,直到复学也没有好彻底。目前依然还在针灸治疗,老师非常担心和关心我的身体,每次上课都要先问我身体怎么样,让我一定要学会照顾自己。

A4:比赛期间,因为参赛的人很多,琴房很紧张,所以只有在比赛的前一天和比赛当天,每天有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练习。大部分练琴的时候都是用慢速过曲子,回忆老师讲的细节,这样脑子才能清楚。

A5:我最满意的应该是《第一钢琴叙事曲》(作品23),因为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这首作品。

A6:10月份比赛前,我会继续每天按部就班地练习,努力让自己继续提升。

王 超

A1:肖邦对我而言是非常非常“聪明”的。之所以用“聪明”这个词,是因为每当我想从谱子中发现点儿新东西的时候,他都会给到我惊喜,而且我觉得他是有意为之。作为诠释者,不仅仅要尝试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他记谱中的符号,甚至还要找到那些隐藏的线索。举几个例子,跟贝多芬一样,肖邦最喜欢用的两种重音记号是>和sf,但不同的是,某些时候肖邦的这些重音并不一定需要力量感或者对比度,而是需要它听起来很“特别”,又或者是带动一个乐句的韵律,这些种种都需要演奏者去体会乐曲中的逻辑。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当人们提到肖邦都会想到的“自由速度”,肖邦本人不会在记谱中明确指出哪里需要做Rubato,我想他可能认为这应该是极其自然产生在音乐中的,不需要特意加注,而这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也确实引发了人们研究,在做Rubato的时候除去时间的变量、和声的走向和节奏的逻辑也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从表达的角度出发,在我眼里,肖邦的音乐还是有很高自由度的,我坚信好的音乐是要有个性融入其中的,也就是说肖邦的音乐既要有所谓的“肖邦味儿”又要有自己的个性存在,每个人的天性其实在他的音乐里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而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关系,我觉得才是在演绎时最难去表现的。

A2:我选雅马哈是因为在我尝试一些很轻和柔和的触键时,施坦威琴键回弹让我不是很有信心,有些松动,但是声音上又要比雅马哈更加饱满,这着实让我头疼了一会儿。取舍之间,我还是选择了雅马哈,因为对于预选赛来说,这架钢琴的下限要比上限重要得多,安全感会让我更加放松地表达音乐。

A3:2017年从柏林艺术大学毕业以后,一直是我一个人独立学习的状态,而我也坚持在这次比赛期间独立工作。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这次参赛和以往心态上的不同,作为“最老”的参赛选手,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我参赛的目的。这要从六年前的“肖赛”说起,参加上一届的时候我25岁,那个年纪当然很想赢,比赛之前也找了很多大师上了很多课,而每个人讲的又不是那么一样,现在想来那个时候好像没有什么音乐是自己的,都是在做每个老师所讲的。再加上当时心理准备不充分,还受到从头至尾的跟拍摄像和外界的评价等一系列的干扰,导致了在第二轮直接发挥失常,很遗憾。所以这一次,我是想弥补心里这个遗憾,还是华沙爱乐大厅,还是肖邦,这次我只想表达出我自己,无所谓结果,那些是评委的事。至于我自己,则很享受自己工作的这个过程,人生是自己的,我不羞于去展露曾经的失败,因为正是这些经历推动着我变得更好。享受生活,活在当下,就是我现在的心态。

A4:不是学生了以后发现时间真的不够用,平时除了教学生以外,还要飞去各个城市开音乐会。每天能保证四至五个小时练琴就很不容易了,所以对于我来说,练琴效率要比时长更重要。而慢练我觉得真的是最有效的办法,集中精力地慢练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另外就是如何在无限的循环练习中保持新鲜感,所以我还会抽出一些时间去看话剧和画展,比如今年的蔡国强展和日本浮世绘我都有去看,从中可以体会到艺术的奇妙,当大脑受到刺激,才能激发出更多的想象力。鲁宾斯坦有一句话我觉得说得很对—钢琴家应该去创造音乐。

A5:练习曲“黑键”,对于这首乐曲我的想法很简单—轻盈和快速。虽然大部分时候速度的快与慢是不在音乐表达的优先考虑范畴内的,甚至是拙劣的,但是对于这首,我认为只有在达到一定速度后,质量才能升华,华丽感才能营造出来。当然这个速度在比赛里是很不保险的,所以很多人会选择稍微降低速度以保证完整性,即使大量练习也很难保证万无一失。但庆幸的是,我自己的完成度还算令人满意。

A6:今年签了在国内的巡演,9月要弹几场音乐会,好在可以弹肖邦,所以应该是边演边准备这些曲目。一直保持着在舞台上的感觉,对于参加10月的正赛是有帮助的。而且我的第一张黑胶专辑《卡皮西纳大道》马上就要发行了,这是整张印象派作品,现在进入到后期制作阶段了,所以很多细节上还需要亲力亲为去修改。虽然忙碌,但是充实,希望“肖赛”可以让自己再激发出一点儿能量,把中国钢琴家的态度展示给世界看!

王紫桐

A1:我理解的肖邦浪漫但不滥情,充满激情但又始终克制。两次去波兰也给我很大的感触,波兰虽然历史上饱受磨难,但波兰人民身上却分明透着一股无以言喻的自豪。

A2:其实两台琴都非常棒,但我更喜欢那台施坦威的音色,更加柔和细腻,幅度更大一些,也更适合那个厅。相比之下那台雅马哈对我来说过于明亮了些。

A3:由于疫情的关系,我和我的老师刘孟捷这期间一直都在上网课。从刚开始试遍了各种软件设备到后来渐渐有一套固定的方式,虽然复杂但也还算顺利。我也很期待9月份开学可以回学校上课。

A4:因为波兰还有疫情,所以组委会不希望大家停留时间过长。我提前一天半到达波兰后主要就是倒时差,练了一天琴就比赛了,时间还蛮紧的。

A5:预选赛自我感觉发挥还算稳定,但也没有哪一首是最满意的。因为疫情的关系也有一段时间没有上台了,其实还是蛮紧张的。

A6:预选赛结束后我就直接回到费城了,也将留在费城准备10 月份的比赛。

韦子健

A1:我认为的肖邦是一个擅长细腻表达人的精神世界,且内心强大,具有极高爱国情感的作曲家。正因为如此,我不会让自己弹得太外在,我想尽可能地去抚摸琴键,尽可能歌唱地演奏,不影响高音旋律声部进行时,将内声部的戏剧性填得充实。

A2:我选的是施坦威,老实说我几乎没做第二选择,直接上台就试施坦威。来到波兰,给我安排的琴房几乎都是雅马哈,不可否认,雅马哈演奏琴声音的透亮和净度做得越来越好了。但是相比之下,施坦威对我来说最迷人的点就是低音很厚实,而且音色变化更自然。

A3:我的老师是韦丹文教授。这次的赛前准备特别有意思—用实践来检验。韦老师在比赛前组织了两场音乐会,他坐在底下聆听,我弹完后当场指点出问题,第二天一早再继续雕琢,这样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进步。到了去波兰的前一天,老师还是不放心,让我到他家再弹一次。韦老师总对我们强调,当演奏方法和句法呼吸都对了,剩下的一定就是要享受音乐,让音乐更自然、诚恳!我非常感谢这辈子能碰到这么好的老师。

A4:我是16号下午到的华沙,21号比赛。在此期间组委会提供了比赛前三天大概每天三个小时的练琴时间,我自己也去找了一个机构,在没有练琴的那两天也能开开手。比赛前主要是多慢练、多练左手,找到对的声音把声音往深里弹,不用刻意地练太多,保证手的状态就足够了。

A5:最满意还是《第四叙事曲》(作品52),虽然我也很喜欢肖邦的《夜曲》(作品62之1)。但“叙四”算是肖邦晚期的作品,整个作品非常地起伏,一念之间我已是从天堂到地狱,有理想中的幸福更有现实的苦难。这首乐曲我断断续续大概弹了两三年,它不是靠手指把技术解决了就能弹好的,它好比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人或事,你要亲身去经历体验,才能够懂得,成为属于你自己的故事,然后再分享给别人。我非常认同韦老师的话“比的不是技术,而是心”。

A6:慢慢打磨,沉着冷静,不着急一遍一遍过曲子,多把左手完善,尽可能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用音乐讲好自己的故事。

吴羽翀

A1:相信不仅对于我,肖邦的音乐也陪伴着千千万万钢琴学子们在探索音乐之路上不断成长。与其说肖邦钢琴作品的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体现在圈内音乐人士的意识概念里,毋宁说这些伟大作品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如提起古典音乐中最为大众熟知的音乐家,巴赫、贝多芬、莫扎特、柴科夫斯基等定会榜上有名。但如果谈及古典音乐的钢琴曲,肖邦的尊名可谓无人不知。在我看来,这样的影响力也证实了其作品的可听性,包容性是跨越时代、阶级和职业的。

当今听众对于肖邦的音乐都有着什么样的印象?我猜是唯美、典雅、精致、浪漫的,而这些形容词本身就应该用于形容音乐本身。肖邦的音乐为何能超脱平凡,达到如此的高度?在我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因为他的作品不是单纯的,而是深奥、矛盾的。从他的音乐中流露出来的情怀和精神,不仅仅是用来表达自己的多愁善感和孤独,还有着深层次的哲学含义。在19世纪初期的巴黎,那个哲学思想复苏的时期无时无刻地滋补着、刺激着肖邦的创作神经、世界格局和哲学观。他的身边围绕着形而上的叔本华、把关于生活各方面的伦理美学思想系统化的克尔凯郭尔,以及认为音乐是“原型的浪漫艺术”的黑格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人性的转变和浪漫主义哲学思想的觉醒为肖邦打开了那道音乐的大门。

相较于贝多芬和巴赫在音乐中显而易见的震撼和精神上的宏伟,肖邦的音乐在很多人看来是“小气”的,是“沙龙”的,是不能在大音乐厅有震撼人心的吸引力的。实则不然,我认为他在音乐创作中的思维和视角已经改变了钢琴这个相较于交响乐团单薄许多的乐器。他的创作结构总是严谨且恰到好处,音色和肢体丰富且有张力,或许钢琴本身是单薄的,但是肖邦音乐的思想和觉悟不比贝多芬、巴赫音乐中的精神丰满程度少。

从精神层面上来讲,肖邦的音乐并不庸俗而是极为高级。和绘画、诗歌类似,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投入表达的情感是需要平衡和尺度的。肖邦的作品虽一直被广为流传,但并不代表它们会被观众听腻而过时。这在我看来,艺术的最高境界即音乐中的精神平衡把个人主义的情感宣泄和严谨的世界观结合在了一起。一首被人们熟知的网络歌曲就像是一款阶段性流行的甜品,在一个周期过后就会被人们遗忘,而肖邦的音乐作品不会被遗忘,因为他的音乐核心来源于超脱时代的格局。

说到去理解并演绎肖邦音乐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肖邦音乐中的“矛盾”和“平衡”时常困扰着我们。不同于同时期李斯特的直爽大胆、绚丽洒脱和门德尔松的简单明快、灵动典雅,肖邦音乐的情绪传达时常让人摸不透:精致却不矫饰、抒情却不滥情、忧伤却不号哭、旖旎却不风骚。听懂了肖邦的人都能感到他的音乐织体丰厚繁复又晶莹剔透,灰色的悲哀衬着宝蓝的底色。即使泪水盈眶,泪珠也不落下。

当我自己在演奏肖邦作品的时候,我会尽可能花大量的时间通过音乐来寻找我和肖邦的一些平衡点,来表现出音乐中最自然、最有尺度、最有空间感的,属于肖邦本人的极致美感和情怀。其次,我会在他的作品中寻找一系列音与音之间、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谜题,并加以解答,转化为一种特别的感动。我相信,当内心的表达温暖并感化了自己,表达的音乐才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呈现给听众。

A2:我之所以会选择施坦威钢琴,是因为它更适合我在预选赛中的选曲。这台琴的声音极为立体且富有层次,也迎合了我想弹出的音色。

A3:因为我已经毕业,所以并没有和老师上过很多节课,上课也是通过在线的方式进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必须在大部分时间里自己推敲、思考乐曲的处理和音乐中的各种可能性,不断地调整和改变自己演奏时的状态,比如呼吸频率、身体的紧张度等。在网上和老师沟通期间也是尽可能地吸收并思考老师的教导,不断推敲、转化成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A4:我到达华沙的时间比较晚,准备预选赛的时间仅有两天。我每天会去组委会安排的琴房花三至四小时精细地慢练每一处细节,来不断巩固自己想要在舞台上呈现的表达。

A5:我没有最满意的一首曲目,因为我认为每一首作品都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弹起来最享受的或许是《玛祖卡》(作品30之4),但是对于我来说更有意义的是《第四叙事曲》。很多人都选择了这首作品,我也学习并演奏了很多年,有很多次遇到了灵感枯竭的瓶颈期。在努力尝试跨越瓶颈期的过程中,我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这部作品,其中有很多更成熟的思维,也有很多危险的想法。所幸那些危险的想法没有影响到我,这首叙事曲在预选赛中的表现还是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飞跃和成长。

A6:在10月之前,我会让自己在身心放松的同时,集中地思考和巩固将要演奏的作品的细节处理。我想送给自己三个词:耐心、仔细、松弛。另外,也希望自己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精神状态。

徐 子

A1:从乐谱出发,结合一些信息、经验,以及直觉。

A2:每架琴都是不一样的,我感觉这次对我来说施坦威会更适合一点儿。

A3:比赛期间还是和原来一样,每节课都很有启发性。

A4:没有多少练琴的机会,因为我到达比较早,而琴房大部分是比赛前两天才给。组委会在比赛前会给到每位选手六个小时的练习时间。

A5:对我来说,每一首里面都有一些地方弹得让我满意,同时也有部分地方让我觉得有些欠缺。

A6:就是正常的学习和练习,没有其他特殊安排。

张博骜

A1:肖邦是一个真正的天才,他的音乐可以触及灵魂,而这正是来自乐曲里丰富的情感。很多时候他的乐曲并不只包含单一的特质,这也是很多人演奏肖邦曲目的问题,比如有时候只表达出了他的优美,而缺少了其中的悲壮,或者纠结。另一个情况就是由于肖邦的内在和含蓄,演奏的时候就特别容易“用力过猛”。我认为肖邦需要一个内在但丰富的演奏,还需要表现他很多曲目中民族性的特点。

A2:客观来说,两架琴的声音都非常好,手感也都十分不错,我个人是觉得雅马哈透亮干净的声音更适合当时比赛的厅和环境。

A3:其实跟平时差别也不是特别大,我和我的老师都不喜欢专门为了比赛去细致地设计每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音,她从来不会太多干涉我自己的理解和处理。不过老师还是给了我很多如何在台上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建议和方法,也给我争取了一些上台的机会,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A4:我不会刻意练习很久,而更多地会注意个人的状态,把自己的角色带入肖邦。我也会去看一些19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文学创作和绘画,或者肖邦的书信,能更加精准地帮我把握风格。

A5:其实我从来没有对自己的演奏真正满意过,每次演奏我总会清楚地听到每一首乐曲的问题,然后下来都会去做很多改进,这也是为什么每一次演出之后,我的变化都会很大的原因。很多时候,甚至一两天的时间里同一首乐曲弹出来的效果都会跟演出之前完全不一样。

A6:我现在的时间安排还是蛮紧的,因为隔离和各种各样的事情,我近一个月都没有一个特别好的练琴环境。之后除了正常的练琴,我可能还会有一些上台锻炼的机会。

赵一兰

A1:这个我不好用语言来形容。

A2:肖邦预选赛提供的施坦威对我而言比另一台备选的雅马哈音色要更丰富,而且我对施坦威很熟悉,雅马哈我只有少许接触。

A3:我老师对我很信任,五月份他就度假去了,我自己完成最后的准备工作。这期间我们没有联系过,直到结果出来我才跟他汇报了一下,他表示很高兴。

A4:比赛期间我基本没有练琴。赛前最后几周也练得不多,我从六月开始每天会花些时间视谱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因为实在是太好听了。预赛的曲目我会随性练习,因为我不想重复练习导致没有了新鲜感。

A5:我预选赛的选曲每首间都有一定联系,所以更多讲究的是整体效果,我没有偏好。

A6:八月的重点是把协奏曲和第一轮的曲目准备下,目前还没想好第一轮最终弹什么,因为八月底才需要交曲目,我总是最后一刻才决定。九月就是准备二三轮曲目 ,有精力也许会开几场音乐会。

赵梓吉

A1:肖邦是音乐史上最特殊且举足轻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在诗意的氛围下隐藏着无穷的激情和悲愤的民族精神。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表达方式,它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一定是声音。肖邦的音色独具魅力,是他最具个人风格的名片,温柔中透着坚韧,色彩层次多变,是可以从众多作曲家中快速分辨出来的“肖邦色”;他的音乐在结构上也非常独特,纷繁而至的旋律线条,在细腻多变的进行中一直萦绕在听众的耳畔。

肖邦是对我而言最特殊的作曲家之一。作为演奏者,我会最大限度地尊重肖邦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和思想,通过我个人对乐谱的理解和解读,展现出我眼中的肖邦。“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当今时代我们可以欣赏到各种不同的演奏版本,但我认为只有通过乐谱才能真正尝试并理解他的音乐,毕竟只有肖邦才拥有真正的“所有权”。

A2:在华沙我选择了雅马哈,其实平时在学校里接触到更多的是施坦威。可是对于同样品牌的钢琴,不同型号之间也有巨大的不同,钢琴的选择和表演场地也有离不开的关系。在波兰华沙国家爱乐乐团室内乐厅里,可能恰好雅马哈的手感和声音让我感觉更加熟悉。

A3:因为疫情,我和教授去年一年都是通过网络上课。今年六月我刚刚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去华沙的前一周还在参加各种本科毕业考试,留给“肖赛”的准备时间其实并不多,甚至很紧张。最重要的可能是,用真挚的感情去演奏并表现对肖邦音乐的热爱。音乐是感性的,演奏者要诚挚地邀请听众感受自己的音乐,并乐享其中。

A4:组委会会给参赛选手提供练琴时间,对我来说绰绰有余,可能因为平时我就是一个练得不多的人。

A5:最满意的曲目很难抉择,每首都是我用心展现给观众的演奏。不论曲子的大小与难易程度,作为演奏者都要平等看待和演奏,我认为这既是对作曲家也是对观众的尊重。

A6:10月前我还要为毕业考试准备一套完全不同的曲目,同时肯定要兼顾比赛的诸多曲子,相信今年我将会有一个非常充实的假期。

猜你喜欢

雅马哈肖邦练琴
“钢琴诗人”肖邦
丰田与雅马哈汽车开展合作共同开发新款氢燃料发动机
家庭娱乐新未来 雅马哈举办家庭音响AVENTAGE新品发布与试听会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不务正业”的雅马哈
乐乐姐姐热线
练琴
挤时间练琴,家长的必修课
练琴
小狗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