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2021-11-23陈雅斌
陈雅斌
(福建省三明市第十二中学 福建 三明 365000)
课堂导入其实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能够用最快的速度能够融入课堂,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将注意力能够全面集中到课堂中来,如果教学课程导入能够灵活多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被提高,首先教师在课程导入之前就要通过备课,提前设置好课程导入的方式,其次在上课的时候,教师针对教学目标任务运用灵活多变的导入方法,让学生能够把注意力尽快从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最后就是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导入和课程教学的完美衔接,使得教学目标任务能够顺利开展,下文,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几点策略,供教师参考借鉴。
1.作用解码,明确导入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于课堂导入的运用,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在教学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急于求成把所教授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灌输,学生会很难从课外活动将注意力速度转移到教学过程中来,而如果教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首先进行课前导入会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事半功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形式:
1.1 创境转移学生注意。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专注力具有较大的考验,如果学生能够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之上,那么教师所讲授的课程学生就能全方位的吸收所学知识,通过集中注意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能达到最佳状态[1]。相反,如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力涣散,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课程的讲解而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长时间集中,长此以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通过进行课前导入,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较快地吸引到课堂中来,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效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2 激趣引发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有较强的学习动机,那就代表学生具有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趣味性导入法,不断激发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整个人的思路都能够投入到教学过程中[2]。例如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课堂导入的时候,进行幻灯片的播放和制作。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可以有很多强大的功能,通过对相关功能的演示,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开展教学内容,学生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1.3 铺垫组建知识链接。在信息技术科目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教师如果只是通过教材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会觉得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该部分的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面对逻辑性较强或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时,应当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铺垫和链接,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已经学过的旧知识,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为新知识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进行对新知识的操作演示,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面对所学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等,更好地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
2.方法扫描,探寻导入策略
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对于课程的导入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是要对一些学生已经掌握得较为浅显易懂的知识点进行回顾,随后再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向学生潜移默化地导入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结合计算机具有可操作性等技术优势,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操作和实践,尽快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导入的方式也要注重多样性,可以通过温故知新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创境激趣导入法等等,通过多样化的课堂导入方法,不断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1 温故知新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对于旧知识的回顾,启发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思路,由此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温故知新导入法就是将新旧知识进行连接,不断使得学生产生对于新知识的探索欲望,教师通过温故知新导入法,可以使得知识点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连续,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3]。
例如,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中文输入一课,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打开写字板或者word等可以编辑文字的软件,随后教师在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关于输入法的切换,使得学生能够轻松自如地进行输入法的切换,在此基础上,教师开展对于中文输入一课的教学,首先可以先向学生阅读一些词语,让学生通过中文输入法进行词语的输入,随后教师可以读一段句子,让学生通过写字板等软件进行句子的输入,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温故知新导入法。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回顾输入法的切换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学生通过对输入法的切换,逐步过渡到对于中文的输入,这一课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任务。
2.2 设置悬念导入法。众所周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提问,才能够推动课堂教学进度,教师需要在备课过程中,就向学生设置好问题,而问题的设置要结合学生的年龄段和学习基础,只有问题才能促进学生思考,只有思考才能促进知识点的转化和探究。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课程提问,让学生通过学习发现自己在学习中没有掌握的问题,从而向学生或者教师进行提问,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这样的教学模模式可以使得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复制’‘粘贴’文字”这一节内容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向学生进行提问,在计算机输入过程中,如果教师给出一段文字,学生根据这段文字进行中文输入,哪一种方式是最快的?学生开动脑筋,有的学生会回答拼音输入法比较快,有的学生会回答五笔输入法比较快。在学生进行动脑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在向学生进行演示操作通过复制粘贴的方式,实现一键完成,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复制粘贴的功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
2.3 创境激趣导入法。众所周知,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就是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一门科目的过程中,如果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去了解这门功课中有魅力的地方,去研究这门功课中相关知识点,相反,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学起来就会觉得枯燥无聊,学习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4]。为有效提升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趣味性来进行课堂导入,不断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热情。
例如,学习“电脑安全使用道德”一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不仅仅是通过实践操作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全面树立学生对于电脑安全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道德准则,教师就要通过创设相关情境来进行本节课程的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例如有一些人在电脑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会引发电脑中毒的现象,使得电脑瘫痪,电脑中的相关教学资料和内容全部缺失,从而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不便。通过这部分内容的课前导入,让学生进行动脑思考,分组讨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一来,一方面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有效激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探索和交流,使得学生对于电脑安全使用道德有更加全面地认识和掌握,促进学生对于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消化和吸收,规范学生使用电脑的行为。
3.实践反思,定格导入共识
课堂导入是一种教学技巧,每一个教师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灵活多变的课堂导入方式,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因此,教师首先在教学思路上进行转变,变传统教学模式为新型教学模式,对于教学导入达成共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导入成为一种常规化教学手段,为课堂更好地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的,课堂导入不仅仅是与学生进行开玩笑式的互动。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目标明确,相关导入内容要与教学内容具有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使得课堂导入与教学内容是一个系统性,完整性的教学整体,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开展课堂导入。
3.2 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方式选择上,要拒绝单一化,变传统教学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巧妙的设计导入方法,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更加适宜的导入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更加快速地融入到教学课堂中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3 教师对于课堂导入也要进行时刻的纠正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导入技巧,通过学生对于所学课程的学习质量,不断调整自己的导入方式,使得教师能够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年龄特点,对本班学生开展更加针对性的导入方法,通过因材施教的教学思路,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改变教学思路,灵活地运用多样化的导入方式,才能够使得学生对于学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积极性,通过使用温故知新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创设情境导入法等等,帮助学生能够以最快的时间将注意力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得教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