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职教育装设备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2021-11-23王炳忠

读与写 2021年35期
关键词:装备岗位理论

王炳忠 王 彬

(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 山东 青岛 266000)

任职教育装设备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该类课程主要是向学员传授装设备的功用、构造、工作原理、性能和使用中的常见故障等内容。其主要特点是:名词多、关系杂、管(线)路繁、联系实际紧密。只有根据课程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提高装设备课的教学质量。

但是目前装设备课的教学中,普遍存在课型分类不清晰、教学方法单一的实际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学员的任职能力生成,是关乎任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是深化任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必须解决的现实的问题。

1.基本原则

实施任职教育装设备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要遵循以下原则:

1.1 理论先行。任职教育装设备教学方法研究是一项全新的教学建设活动,必须坚持教育理论研究先行,超前进行专题研究、决策酝酿与设计论证,研究越深入,论证越充分,实践就越科学可行。

1.2 注重集成。要通过分类指导,使新装备岗位任职、岗位提高、岗位晋升培训系统衔接,实现同一训练平台完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综合性培训。

1.3 注重拓展。要以认识工作性质为起点,将课堂延伸至岗位,构建基于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工作内容的流程思路安排新装备实践和实训;将装备训练向专业基础教学延伸,促进新装备教学的全程优化。

1.4 注重简约。要利用模拟器、计算机模拟武器装备性能、排除故障演示软件和实战景况,解决传统教学和现有条件不能满足所有种类、型号装备实物教学的缺陷,为学员直接掌握信息化保障手段。

2.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2.1 将装设备课按课型分类,解决课程教学针对性不强问题。根据航空装设备课程不同的特点,将其划分为方块图类型课、系统电路类型课、附件课、管路课、故障分析课、机电结合类等课型,使装设备课类型界面更加清晰,有利于“对号入座”,从根本上增强装设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2.2 归纳不同类型装设备课教学方法,解决教学模式单一问题。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各类课程的内容特点,分别归纳出与其相应的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统天下”的格局,对切实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突出航空装设备课程教学风格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3.理论依据

3.1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学必须以学员为中心,学员是学习的主人,教员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帮助学员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装备与维修技能。

3.2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员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和被灌输者,而是学习活动的主动建构者。

3.3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该理论认为,选择教学的过程,就是选出最适当的任务、内容、方法、手段、形式,以及适当的速度,并且保证良好的教学条件。

3.4 特色任职教育理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4.主要措施

4.1 搞好课题顶层设计。围绕装设备课教学,加强顶层设计和教学实践,研究装设备课程教学的思路、策略与措施,并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探索装设备教学方法创新的组织与实施,及时梳理分析装设备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指导装设备教学和改进。

培养岗位合格人才的任务需求,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岗位合格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环节的培养。

为使专业教学施训更加贴近一线工作实际,教学单位应当构建起了布局合理、功能综合、虚实结合、校内外结合、特色鲜明的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多层次实践教学保障体系表现为满足学员参观见习的需求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理论验证需求建立的各类分析实验室等各类专项实验室、满足装设备操作训练需求建立的训练室等各类装设备训练室、满足装设备故障分析与排除需求建立的实验室等各类装设备实验室、满足性能检测与深层次研究需求建立的虚拟仿真实验室等。

立体化实践教学保障体系表现为满足装设备操作训练、性能检测调整与故障诊断排除到装设备保障研究的实装教学环节、专业实验室教学环节、专业训练室教学环节;为体现一线工作环境,建设的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教学环节;以及为更深层次地学习装设备的结构,部附件的生产、检验及安装调试,开拓校外地方专业实习基地教学训练环节。

4.2 深入分析装设备课教学特点规律。针对具体岗位和型号装备,全面考虑各类装设备教学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深入分析装设备课特点规律。把握培训规范要求。

将装设备课按其性质作用、逻辑结构、内容特点进行梳理,划分为几个具体课型,增强装设备教学针对性,弥补对装设备课课型划分不细的缺陷。

为提高广大学员的实际操作与维护能力,满足学员对装设备性能参数检测和故障分析与排除等需求。应当积极挖掘已有老旧装备的潜力,合理发挥它们在教学施训过程中的作用,做到“用好老装显功力”。

在合理利用好老旧装备的同时,教学单位还应当在申领新型实装方面合理筹划,主动作为,取得上级业务机关和友临院校的帮助和支持,积极申领新型装备,增强装备教学势力,现已基本实现了与毕业工作岗位同步训练的硬件条件,达到与毕业工作岗位现役装设备的同步训练标准。实践表明:实装同步训练对提高装备教学质量,提高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以及体现学员毕业岗位技术保障环境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有必要积极跟踪装设备发展步伐,积极谋划教学实装的申领方法和渠道,并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实装在岗位任职能力方面的作用。

挖掘专业内涵,构建设备原理内在知识链,解读性能指标与操作要领,精讲多练,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实装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是深入挖掘专业内涵,构建设备原理内在知识链。只有对专业内涵、设备结构原理有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构建并抓住设备原理内在的“魂”(这个“魂”就是设备知识链),授课才会体现思想性,才能抓住核心问题做到精讲。通过这样的讲解,主线清晰,重点突出,紧紧抓住了设备原理内在的“魂”,大大缩短了理论授课的时间,为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提供了空间。

4.3 归纳提炼装设备课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方法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体现任职教育特色的重要特征。所谓“理论实装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在“岗位牵引、能力为本、深度融合、强化实践”特色任职教育基本思路的指导下,在专业设备课授课过程中,以毕业岗位需求为牵引,依据设备内在的逻辑核心主线整合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削枝剪叶强化主干,使课程教学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为支撑,以设备使用维护为落脚点,做到学以致用并兼顾学员的能力拓展;突破传统的教室理论授课、实习场所实习操作的做法,依托完善的教学保障条件,把型号装备理论教学搬到实践教学场所来实施,采用在实习场所对照实装进行设备功用、结构、原理及使用维护一体化学习。

通过分析现有解决此类问题的基础上,深入装设备课教学一线,推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加强教学实施过程有关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对策研究,大胆探索与实践,归纳提炼各类航空装(备)备课系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任职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能力生成为主线,深入分析各类装设备课型特点,以实现课程目标为导向,针对不同的课型,归纳提炼出不同的教学方,弥补航空装设备课传统教学方法“似曾相识”的不足。

落实教学训练要求,通过教学施训,达到大纲对个人训练考核要求的标准。以往“理论与实践分块式”教学,理论授课只是教员理论讲解,不便于学员理解;并且理论与实践间断性实施,学习不连续造成的遗忘性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也在所难免;采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施训模式,理论与实践学习同时、连续、同场地进行,紧紧围绕实装,并突出新大纲的中心地位,就能很好地做到装备理论教学与训练考核大纲的有机结合,也能有效地解决实践阶段学时因整个课程学时少而分配不足,难以保证个人训练达到规定要求的瓶颈。

为确保任职培训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和创新性,提高任职教育综合教学效果,必须有效地解决学员对纯理论学习兴趣不大的问题,调动学员课堂学习积极性;有效地突破设备课授课过程中学时相对不足的瓶颈,增加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有效地破解学员重理论轻实践的短板,提高学员工程实践能力。

“理论实装一体化”施训模式,在“岗位牵引、能力为本、深度融合、强化实践”任职教育基本思路的指导下,突破传统的教室理论授课、实习场所实习操作的做法,依托完善的教学保障条件,把型号装备理论教学搬到实践教学场所来实施,采用在实习场所对照实装进行设备功用、结构、原理及使用维护一体化学习。关注课程教学过程中精讲多练,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突出“训练与考核课目”的引领作用,提高任职教育综合教学效果。

“理论实装一体化”教学施训模式突出实装优势,实装应用贯穿授课全过程,做到理论与实装教学的深度融合。把型号装备理论教学搬到实践教学场所来实施,它不是简单形式上的教学场所变更,而是在保持课堂授课优势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教学场所实物、装备齐全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不仅便于学员的思考和理解,也能有效地解决以往课堂授课看不到外形较大实物、效果不好的问题。在训练阶段,紧紧围绕着实装,按照新大纲训练考核要求和一线工作技术保障的实际,先由教员示范讲解,然后在教员指导下学员分组训练,不仅装备与场地贴近学员工作岗位,而且训练要求与一线工作同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课堂实施过程中,采取围绕实装教具并辅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开。在各模块结构的学习中,现地实装教学保证学员随时能看到实装的外型、内部结构和各模块的连接情况,感性认识得到加强以此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避免了以往纯理论灌输,学习兴趣不大的问题。在工艺流程的学习中,通过多媒体动画形象地展示保障装备的工艺流程和性能参数调整情况,并按照各模块连接情况对照实装讲解阀门仪表操作及性能参数对工艺的影响。在保障装备操作训练过程中,按照新大纲训练与考核要求和工作岗位技术保障的实际情况,首先安排学员分组观摩学习由教员进行的实装操作演示;在具备了理论指导又观摩过操作演示后,再由教员现地指导把关,合理利用他们愿意动手实践操作的特点,安排学员对照操作卡片进行设备操作,检验学员实装操作能力的生成情况。现地实装教学由于理论部分做到了精讲,比以往的课堂教学,时间有了不同程度的节省,将节省的时间合理分配到实装训练的各个环节,加强学员操作、维护及故障排除的练习和能力培养。

5.结束语

总之,遵循主体认知规律,以装备理论知识和装备能力为导向,培养岗位任职综合能力,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突出实践环节;做好装设备课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岗位,客观分析装设备的教学特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量身定制”制订装设备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岗位目标要求的不同,按任职岗位和培训类别进行分训,采用“无教而学”和“有教而学”相结合,构建综合高效的集约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达到培养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装备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岗位任职教育特点和学员的主体地位,综合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猜你喜欢

装备岗位理论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港警新装备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