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2021-11-23高珊黄河
高 珊 黄 河
(苏州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6)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国高校是在党领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2020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2021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1]。因此,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社会主义时代特征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听党话、跟党走,具备过硬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能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上海高校率先进行了“课程思政”试点建设,成效良好。如上海交通大学采取“1+4”思政课教学模式,由校长、校党委副书记、校内知名教授、明星教师等组建一支跨专业、涉及交叉学科的德育讲师团,以“大班上课、小班研讨、社会调研、网络教学”四个环节构成多种形式的课堂教育。上海大学开设《大国方略》课程,围绕青年学子们最关心的国内时政要闻,授课老师与学生开展观点碰撞,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复旦大学推出《治国理政》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学院骨干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具备相应学科背景的校外专家组成教学团队,讲授党在百年发展中的历史、理论、经验和智慧。全国其他高校也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优势和学科特色积极探索实践,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形成了高校重视、院系动员、协同联动、教师参与、以研促教的积极局面。
1.“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的新战略,是一种新型的课程观,通过在专业课的课程教学体系中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课程思政”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以专业课程教学为载体,课程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互融互通,充分发挥专业课、通识课、实践课等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拓展德育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实现了从简单的“思政课程”平面式教学向多元的“课程思政”立体化教学模式转变。
2.“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当前针对“课程思政”的学术讨论与创新实践主要应用于本科阶段的课程。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更为精英的群体,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在校研究生人数已超过300万人。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坚持“四为”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原来的重专业轻德育转变为德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培养胸怀远大理想且具备创新能力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因此,高校应将“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体系,在发挥专业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结合研究生的价值追求、心理特点和精神属性,强化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提升的完美结合。
2.1 “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保持一致,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为党治国理政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校所有课程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使命。研究生经过本科阶段的教育,思想相对成熟,有较稳定的价值观。他们中有的人热爱科研,怀着挑战自我、勇攀科研高峰的情怀读书深造;有的人成绩一向优秀,在家长的安排及老师的建议下顺理成章地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有的人希望通过读研镀金,在就业大军中更有竞争力;有的人抱有逃避就业的想法,读研可以让自己晚几年进入职场;还有的人本科院校比较普通,希望读研能使简历看上去更加光彩,弥补自己“出身不好”的遗憾。在多样化的求学动机驱使下,部分同学表现出社会责任感不强、学术道德缺失、急功近利、精致利己,甚至有个别同学因各种原因而导致悲观、焦虑、抑郁,研究生自杀及犯罪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对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递,更要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的塑造,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2.2 “课程思政”是“协同育人”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新时期高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及价值引领不仅仅是几门思政类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师及辅导员的任务,而应当是全部教育活动和全体教师的使命与担当,应嵌入研究生教学及培养体系,贯穿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全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并不是孤立的两张皮,“课程思政”的精神正是将两者实现辩证统一,把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紧密结合起来,把立德树人的精髓要义内化到学校建设、教学、科研、管理的各个方面,用一流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引领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至柔至刚、滋润万物的精神力量融通教师的每一个课堂、贯穿学生的每一步成长[2]。课程是研究生完成学业的主渠道,研究生期间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任课教师应当深入挖掘课程中蕴涵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专业课内容紧密衔接,使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更加厚重、丰富,形成以“思政课程”为核心,“课程思政”为补充的大思政协同育人格局。
2.3 “课程思政”是实现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根本吁求,也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将人的全面发展定义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并明确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其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主要涵盖了人的个体能力(体力、智力、交往能力等)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化以及人的个性(身心和谐、个体的自我意识和道德观念等)的全面发展3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和学习,研究生课程中所传授的知识按照层次可以划分为事实性知识、方法论知识、规范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4]。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对事实性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其他类型知识的引导。“课程思政”刚好在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授课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培育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机融合,推进教师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在提升个体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个性的解放和自由发展的全面化。
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辩证关系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在政治理念、育人目标、价值观认同方面具有一致性。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属于同一概念,具体来说,第一,教学的具体内容不同。“思政课程”是专业的政治类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并安排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本科阶段的思政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思政课程包括一门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两门选修课《自然辩证法概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博士研究生阶段的思政课程为一门必修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和一门选修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思政”以专业教学为基础,向研究生传递的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而是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治教育等有机结合,实现对研究生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的引领。第二,表现形式不同。“思政课程”属于显性课程,其教学资源具有直接性和整体性,通过系统的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发挥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隐蔽性和随机性,专业课程有其自身的教学体系,教师需要依托专业课程这一载体,挖掘课程中蕴涵的思政要素,在不破坏专业课原有教学体系的前提下以隐性教育的方法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第三,作用方式不同。“思政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浸润作用,注重在培育人的综合素养过程中根植理想信念[5]。“课程思政”发挥深化和拓展作用,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通过渗透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的思想和行为。“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提供理论指导,“课程思政”为“思政课程”提供专业支撑,因此应当统筹协调二者的关系,形成以“思政课程”为核心,“课程思政”为补充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做到二者优势互补与共享发展,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同步、同向同行,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合力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结出人才培养的繁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