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 软件在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3周忠超

现代交际 2021年19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工程造价实训

刘 敏 周忠超

(山东华宇工学院 山东 德州 253000)

BIM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是对建筑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BIM作为建筑工程领域新的技术和工具,广泛用于AEC(建筑、工程、造价)及FM(设施管理)行业,得到了行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BI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较早,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了推动、规范建筑工程领域的BIM技术应用的多项政策。2015年,住建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2020年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及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以下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培育产、学、研、用结合的BIM应用产业化示范基地和产业联盟;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和行业,建设BIM应用示范(试点)工程。高等院校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也需要增加BIM技术应用内容,加强BIM应用软件教学,使学生未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高校工程造价专业BIM 教学存在的问题

1.BIM师资力量不足

高校工程造价专业BIM软件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最主要原因是BIM是一种新的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在我国应用时间不长,许多教师没有接触过这项技术。[1]教授BIM软件技术的教师都是通过后期培训获得教学能力的。高校开设BIM技术课程中,师资力量不足是主要问题。许多有教学经验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缺乏BIM技术的教学和应用能力。而年轻教师BIM技术掌握能力较强,但又缺乏教学经验。高校缺乏BIM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建筑工程及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缺乏良好的BIM技术素养,从而影响教学工作。

2.BIM实践条件不够

BIM软件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然而,高校工程造价专业BIM教学实践条件不够,制约了实践能力培养。[2]对于专业教学来说,BIM需要上机操作,而高校实训设备、场所较少,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课程规划要求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结合,而实训场所和设备的缺失,无法落实规划。高校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导致实训场所和设施不完善,也不能及时更新。高校教师经验也不够,不能很好地进行技术指导,导致高校工程造价专业BIM实践训练达不到预期效果。

3.教师的授课方式不科学

BIM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很大影响。在理论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无法有效把控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在上机操作实训中,许多学生没有真正掌握BIM相关技能,而是随意应付,学习效果极差。另外,当下的学生是在互联网中长大的,形成了互联网思维,习惯通过网络来学习某一项课程或技能,BIM技能的学习,也是如此。优质的视频教学资源可以供学生学习,互联网资源代替了传统的课程,造成了高校专业教学形同虚设。

二、基于BIM 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对BIM软件技术的应用能力

当下,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能够应用BIM软件技术。尽管BIM是一款商业开发、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的软件,但是其内容较为复杂,软件技术应用的熟练程度会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建筑工程行业,目前已经建立了全国BIM技能等级考试,鉴定专业的BIM技术人员。因此,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除了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应通过BIM职业技能考试,获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增强就业择业竞争力。[3]同时,未来岗位技术职称晋级中,许多企业或机构对BIM职业技能也有一定的要求。总而言之,掌握BIM软件技术是建筑工程领域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需要充分融入高校专业教学中。

2.基于信息化工作系统的团队协作能力

BIM软件只是建筑工程领域信息化水平的表现形式,还有多种信息化的方式和程序。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领域的从业者具备通过某项信息化技术软件建立信息化工作系统下的团队协作能力。未来信息化技术会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领域也会不断应用信息化技术、实践信息化的工作理念,从业者如不适应这种工作理念或工作方式,势必会被淘汰。因此,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不仅要有BIM技术应用能力,也要熟悉信息化的工作方式,以便未来能够快速适应信息化的团队协作模式。

3.全面分析并掌控项目全局的能力

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对项目全局的掌控能力,以便胜任未来的工作。建筑工程领域从业者,不管是工程造价专业的,还是其他管理专业的,都可以通过项目经验的积累及专业知识的提升,进入更高的领导岗位。BIM软件技术,是作为项目管理者的必备能力,也是学生未来能够职位晋升的重要条件。高校专业教学中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向更高的管理岗位方向努力,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建筑工程相关专业,担负着培养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教学责任。

三、BIM 软件与工程造价专业结合路径

1.工程造价课程与BIM能力穿插教学

BIM软件技术的教学与应用,是现代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在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专业课程与BIM软件应用能力融合,实现有效的软件应用技术教学策略。[4]比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在传统的专业技术基础上,引入BIM应用软件技术特点,使学生对传统技术与现代信息科技有鲜明的对比。其次,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安装BIM软件,进行实践,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或媒体社交平台进行交流、指导。另外,教师还应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接触和了解现代化信息技术及建筑工程领域的软件,培养其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总而言之,在教学中,穿插讲解专业理论知识与BIM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应用能力。

2.建立BIM设计综合工作室

建筑工程极为复杂,各个专业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不管是工程造价,还是其他专业,都服务于整体的建筑工程。因此,在工程造价BIM技术应用教学中,为了保证各个专业与整体之间的协调性,可以成立BIM设计综合工作室,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资深教师来担任总负责人,按照实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各个专业的教学管理,以实现跨学科协作,依托BIM软件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BIM设计综合工作室实际运行中应该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指导教师的选择,除了总负责人之外,各个专业学科还应该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以保证各个学科都能够顺利进行。二是学生的选择尽量以高年级为主,高年级学生基础知识较为牢固,一些学生利用寒暑假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和管理,积累了管理经验,对于工作室的要求和内容有更全面和准确的认识。

3.建立校企合作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BIM技术实践教学,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对学校与企业来说,都是事半功倍的。校企合作,也是当下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的重大改革。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学校能够获得企业的资金、技术、专业教师及场地实训的支持,而学校能够为企业提供人才资源和人力保障,实现互利共赢。校企合作,要由本地区政府部门牵头,企业和高校相关负责人共同建设。比如,高校教师缺乏BIM技术实践经验,可以邀请企业从事BIM技术的人员来担任实践教师,通过软件技术进行教学或通过实际的项目进行BIM技术的应用指导。

四、工程造价专业BIM 软件教学策略分析

1.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

在高校工程造价专业BIM软件教学中,要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要合理安排BIM技术的理论与实践,通常来说,BIM软件技术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应该是1∶1的比例,即教授一节理论课程,紧接着上机实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场所、设备等资源不足,往往不能实现。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会隔很长时间才能够实践,这样就导致了BIM实践训练无法与理论知识连接。对于这一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学校要加大BIM实训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符合专业需求的BIM场所,配齐所需设备;二是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训课程,要对同一专业的同一批学生集中教学,保证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效果,提升BIM技能。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工程造价BIM软件教学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互联网时代,微课教学是当下比较普遍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录制BIM教学视频发送给学生。微视频制作要注意的是,时间要短,10分钟左右为宜,只介绍一两个知识点。除了微视频课程,还可以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成果导向教学法等。以BIM的课程为中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对BIM课程保持兴趣,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3.以项目驱动BIM实践教学

BIM是应用型软件系统,通过实际项目来进行教学,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在建立BIM综合工作室中,指导教师可以利用社会资源,承接具体的BIM项目,交予学生团队实施。在具体的项目实施中,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根据项目的分类和进展来学习BIM操作,指导教师负责最后的技术把关。除了BIM工作室,校企合作中,学生也可以在企业的实训基地来完成实际项目,或是直接参与某个工程项目,参与实践。以项目驱动为主的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投入BIM的学习。

五、结语

在高校工程造价的BIM软件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BIM技术已经成为建筑工程领域重要的内容,高校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要将BIM软件操作技能作为必备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生的BIM技术应用能力与良好的信息化思维。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工程造价实训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Thinking Through Visual Communication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UGNX软件技术在农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