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美育功能提升路径研究
2021-11-23黄茜
黄 茜
(扬州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心 江苏 扬州 225009)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让学生在音乐欣赏、美术创作中提高审美素养,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培养。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功能出发,处理好美育与心育、智育的关系,探索高校艺术教育路径,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更好地完成十八大所提出的“立德树人”任务,是高校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美育、心育与智育
(一)大学美育
高校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用艺术作品、艺术创作及艺术形式感染人、陶冶人,对大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其美的品格、美的情操、美的心灵,使其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美育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音乐鉴赏、美术鉴赏、书法鉴赏、艺术设计、雕塑、绘画等。这些课程以美育为目标导向,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1],培养大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具有极强的育人作用。
(二)大学心育
大学四年是一个学生自我意识觉醒、自我心理形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依赖父母生活的结束,即将独自面对社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大学校园不容忽视的普遍问题。
大学生在入学前承受过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及择校压力,有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还承受着经济压力,而从未离开过家与父母的学生承受着独自生活的压力,新的环境、新的社会关系、新的教学模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带来了各种不适和挫折感,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出现了问题。近年来,营造温馨和谐的教学环境,设置调节心理能力的课程,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帮扶,让大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已成为各大院校的共识,而公共艺术课程也应将心育教育融入其中。
(三)大学智育
大学智育是向大学生系统传授现代科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力提高其文化水平、培养其科学态度,为大学生奠定雄厚的知识基础、提升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精神的教育。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反复证明了知识的重要性,大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需要得到全面开发,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好地完善自己、改造客观世界。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智育能提供知识和智力基础,可以使大学生掌握更多的美学知识,提升审美能力,形成审美观。
二、美育与智育失衡的原因分析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为高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美育与智育间存在不平衡,其原因有以下两个:
(一)外部原因
首先,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对象是综合大学非艺术专业的学生,2个学分,32个课时,与以智育为主的专业课程的学分、课时差之千里。课时之少,使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只能蜻蜓点水。其次,由于公共艺术专业师资紧缺,师生配比不均衡,造成了学生选课极其困难的局面。而师资的缺乏也会使课程内容浅显,无法深入拓展。[2]另外,许多高校极为重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用人单位也同样看重专业知识能力,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对美育课程的态度。
(二)内部原因
决策层美育观念淡薄,中小学艺术课程占比极小,导致美育与智育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家长更是只注重升学率。大学期间,学生重智力轻美育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在他们的学习理念中,公共艺术课程跟他们的专业毫无关系。其二,教学方式落后。大多大学公共艺术课程还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学只注重艺术理论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体验,这也使部分学生感到公共艺术课程乏味,失去了学习动力。
(三)美育与智育失衡的后果
目前,部分高校重智育轻美育,导致公共艺术教育流于形式。重智育轻美育,会让很多大学生的审美产生偏差,分不清真善美与假恶丑;重智育轻美育,会使大学生综合能力偏低,严重影响其全面发展。另外,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而且肩负着人格塑造的重任。重智育轻美育,将会使大学生人格不健全,情绪化、心理承受能力低、性格有缺陷,不仅会影响到学习,而且会引发大学校园暴力事件。
三、美育、心育与智育三位一体
重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美育功能,需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智育、美育和心育结合,形成融心育、智育、美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及智力发展。
(一)美育、心育与智育三位一体的内涵
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高校就必须加强美育、心育和智育的融合,营造出一个优良的学习成长环境。
美育、心育与智育三位一体内涵,有广义和狭义。所谓广义和狭义,其根本区别在于对“教育”的界定。广义的美育、心育与智育三位一体是指教学、科研、实践三项功能的融合教育,以培养人文素质和专业能力俱佳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狭义的美育、心育与智育三位一体特指围绕人才培养而进行的院系合作,即利用综合大学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美育、心育与智育三位一体强调的是美育、心育与智育三者的关系,特别是为培养新型人才而形成的互动关系。三者的关系中,美育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进行美与审美的教育;二是让大学生学习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三是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众所周知,美育是通过教化受教育者的心灵来塑造完美的人格,帮助人去创造,美化心灵与世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改造自然的生力军,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美育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智力的开发、审美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心育有其独特的内涵,是美育与智育实施的前提,心育是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教育形式,其目的是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美育、心育与智育三位一体的协同作用
1.美育与心育的协同作用
目前,大部分高校心育模式基本为知识讲授和心理访谈。教师严重缺乏,大都由政工人员和辅导员兼任;心理访谈也是片面的就事论事。心育需要将内力调动起来,需要学生接受教育信息。公共艺术课程的趣味性十分重要,符合大学生的求知欲强特点,能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开设丰富多样的公共艺术课程,融心育与美育于其中,激发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公共艺术课程中教师通过鉴赏艺术作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心育,更能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
2.美育与智育的协同作用
美育与智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智育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求知兴趣;而美育是以艺术作品调动大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实现人格塑造,提升其精神境界。因此,美育与智育既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公共艺术课程中,大学生对美的感受、欣赏、鉴别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美育依赖于智育。大学生在审美活动中,扩大视野,丰富了知识,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得到锻炼、提高;具备了科学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对美的感悟与理解也会更深刻。[3]因此美育和智育结合,符合大学生年龄心理特点。
3.美育、心育与智育的协同作用
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时期的好奇和冲动减弱,更多的是对自身修养、人格完善的渴望。智育是教师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活动,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走向社会具备基本技能。美育贯穿于大学生活,成为学生修养提升和兴趣积累的途径。而心育则有助于大学生坚忍不拔意志的形成,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证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美育与心育、智育不可避免地交叉与融合,可以互相影响促进。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应发挥美育、心育与智育的协同作用,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融入美学,提高其创造美的能力。
(三)美育、心育与智育三位一体
1.构建美育、心育与智育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构建美育、心育与智育三位一体教学体系,是新时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都设置为选修课,课时少,教学大纲不完善,教材不科学、规范。普通高校构建美育、心育与智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需要公共艺术课程与非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融合;艺术理论课程应避免理论性过强,增加适量实践训练,以适应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要兼顾美育与心育、智育。[4]另外,充足的课时、完善的教学大纲等是构建美育、心育与智育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保障。
2.重视美育、心育与智育的相互渗透
公共艺术课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与兴趣等,让美育、心育与智育的内容相互渗透,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积极进取的态势,运用书本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美育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美育、心育和智育三位一体的学习目标可以分解为远期、中期和近期,在循序渐进中,让非专业大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从而坚持不懈地学习公共艺术课程。
四、结语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秉持美育、心育与智育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一是有助于大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二是能开发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通过美育把能动性发挥到完善自我、改造自然、社会的实践中;三是使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提高整体素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旨在提升非专业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富有个性和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构建美育、心育与智育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高校应针对非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多种途径开展美育,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